水乡旅游古镇总体规划.ppt

上传人:鸥鸥 文档编号:9642780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乡旅游古镇总体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水乡旅游古镇总体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乡旅游古镇总体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乡旅游古镇总体规划.ppt(8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昆山市周庄镇总体规划2005-2020XXXX.XX汇报内容规划背景规划背景规划思路规划思路经济人口经济人口规划内容规划内容规划背景背景周庄镇位于昆山市西南隅。1995年,周庄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11月,周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清单2003年,周庄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周庄镇总体规划及古镇保护规划周庄镇总体规划及古镇保护规划(1986)(1986)规划背景规划背景周庄镇由于位于诸县之交,不通汽车,远离大城市,因而发展缓慢,当时还基本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格局与面貌。规划内容规划内容规划明确地提出“保

2、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十六字方针。规划影响规划影响1995年12月被江苏省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规划背景:规划背景:1997年,周庄古镇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想法以及古镇的发展要求促使古镇寻求规划援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并将周庄的发展定位于世界水平。该规划吸收国外成熟的历史城镇的保护规划思路和方法,结合周庄特色进行,荣获建设部1999年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1997)(1997)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1997)(1997)规划特色规划特色对古镇的现状提出新的评价体系。研究周

3、庄古镇的社会与人文等问题。周庄古镇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结构,形态脉络。对沿河沿街等重点地段进行整治。专题研究市政设施配套,尤其是污水的处理问题。规划影响规划影响1997年周庄和其他五个江南古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3年周庄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规划背景规划背景自1986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周庄镇的发展逐步走上以第三产业为主,一二产业辅助的良性循环的道路。旅游业成为周庄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人口的增加更是呈直线上升。旅游带来的负面作用,过于浓烈的商业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镇保护的根本意义与目的,也影响了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在1990年代前半期,周庄曾再

4、次编制总体规划,不过由于对周庄城镇性质认识不足、用地规模较小、对周庄的城镇大环境的保护有所忽视,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编。周庄镇总体规划周庄镇总体规划(1999)(1999)周庄镇总体规划周庄镇总体规划(1999)(1999)规划内容规划内容在促进古镇保护的进程方面:1.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研究。2.分流过于集中的旅游与就业人口。3.用地与建筑高度作出控制。4.道路交通压力。5.大环境质量。6.提高古镇居民的居住生活与环境质量。在引导新镇区的发展方面:1.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作出规划构想。2.控制新镇区的土地使用性质。3.规划新镇区的道路交通结构。4.对昆山高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提出要求。5.对太

5、史淀风景开发区的规划提出要求。6.在新镇区划定一定规模的生态景观控制区。周庄镇古镇区重点地段整治规划周庄镇古镇区重点地段整治规划(2002)(2002)规划背景规划背景面对周庄旅游发展所引起的一些负面效果,通过规划手段加以引导。规划内容规划内容划定了单个文物点、古镇区、古镇区外围建设的控制范围。古镇区的用地结构整合为居住生活区、旅游服务区、文化展示区和景观休闲区四类功能区。对现状用地性质,主要是沿街沿河重点地段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确定了古镇区各个地段的商业布局主。规划影响规划影响提出了整理古镇的一种理想模式,不过由于关系到各方面的既得利益,实际整治工作的成效并不明显。“系水之桥系水之桥”-周庄镇

6、概念规划周庄镇概念规划(2004)(2004)规划背景规划背景随着近年来旅游人口的持续上升,古镇承受着与日俱增的重负。在旅游产业作为周庄主导产业发展的既定方针下,扩大旅游的层次和规模不单是个经济问题,也为保护古镇起到积极作用。规划内容规划内容东部的工业园和旅游轴线。规划功能结构包括旅游、工业、农业、渔业、服务行业和教育几个方面。规划评价规划评价对镇域景观和游线的组织为周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全面利用镇域资源,扩大旅游产业底盘,水上游线的设想为重现完整的水乡风情建立了令人振奋的目标。就规划设计方案,过于图案化,脱离现实。规划背景周庄发展迅速超出原有规划预测周庄发展迅速超出原有规划预测由于

7、缺乏规划指导,新的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在用地规模和选址上缺乏由于缺乏规划指导,新的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在用地规模和选址上缺乏合理论证,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合理论证,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旅游产业进入成熟轨道。但低层次旅游带来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并明旅游产业进入成熟轨道。但低层次旅游带来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暴露并明显化。显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日益统筹城乡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日益受到重视,昆山市要求各镇的总体规划有必要对镇域土地进行规划指受到重视,昆山市要求各镇的总体规划有必要对镇域土地进行规划指导。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8、发展的思想得到提倡。镇域内外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得到提倡。镇域内外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是周庄必须面对的。周庄必须面对的。规划思路周庄现状主要问题土地问题土地问题现状城镇用地规模远大于国家标准现状人均用地面积228.9平方米(包括常住的在校生和经过折算的旅游人口)河汊纵横,土地分割,而缺乏规划指导的用地很多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大量旅游人口和非户籍人口规划周庄人口数量包括实际常住人口(而不仅仅是户籍人口)、旅游人口(在设施配置时须经折算)和苏州大学住宿学生产业问题产业问题旅游业和工业 农村建设问题农村建设问题 村镇布局调整已建和已批地块已建和已批地块没有规划指导的已建和已批用地给本

9、轮规划带来了难度本轮规划主要思路“跳出古镇看周庄跳出古镇看周庄”,在区域层面寻求协调发展。,在区域层面寻求协调发展。在镇域范围整体考虑土地利用和设施配置,将周庄的旅游业的承载扩大到整个镇域,带动了村镇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一体。最大限度利用好周庄各种物质资源,空间布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利用好周庄各种物质资源,空间布局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尊重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周庄现状存在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古镇保护通过各种手段保证古镇保护除了保护古镇外,从宏观层次出发,积极开拓镇域生态旅游,对古镇游客进行分流,同时也为周庄旅游增加新的吸引点。重点发掘周庄重点发掘周庄“水乡湿地水乡湿地

10、”的生态优势的生态优势规划依托湖泊、结合旅游发展设置湿地公园,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为周庄的旅游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物质载体。规划总体目标保护古镇保护古镇 尊重生态尊重生态 特色旅游特色旅游 和谐发展和谐发展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镇域村镇布局镇域村镇布局 镇域发展镇域发展 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镇区用地镇区用地古镇保护、湿地保护和旅游发展古镇保护、湿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经济人口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概况经济发展概况2003年,周庄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637万元,第二产业产值3495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6350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为3.6

11、:34.2:62.2。周庄现在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同时保持着比较快的发展速度。周庄镇的经济特色周庄镇的经济特色旅游业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同时第二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旅旅游游人人数数新增新增下降下降巩固巩固停滞停滞承载力的关承载力的关键阶段键阶段发展发展起步起步膨胀膨胀时间时间周庄?周庄?(1)起步期,1995年(2)快速发展期,1996年以后(3)停滞期,2004年。周庄镇旅游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现在的任务是整顿旅游业,越过低谷期,以期待长久的效益。经济发展分析现状发展特点现状发展特点尽快尽大规模的发展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争取对现有资源的最大利用。评价评价只重视资

12、源的短期效益,长期效益关注不够。对快速发展导致的负面影响考虑较少。历史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都是有限的,各种经济形式对资源进行短期内掠夺,导致很多社会问题产生,如工业侵占农业用地,旅游商业侵占居住用地。社会社会经济经济生态生态就业,经济公平性就业,经济公平性生态持续性生态持续性高效率增高效率增长,平稳长,平稳同代人与不同代人间的同代人与不同代人间的公平,参与公平,参与贫穷贫穷文化文化分权分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污染污染可持续发展三角示意可持续发展三角示意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经济增长率预期为 8%。政策成本政策成本对于每一种发展方式,产出是不一样

13、的,但政策成本也是不一样的。遗产保护遗产保护除开这三者外,对于周庄来说,遗产保护因素也应纳入评价标准。生态持续生态持续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虽然提出不少,但在各级落实的并不多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总体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保护古镇 保护古镇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其作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典型性。尊重生态 严格控制对水体的侵占和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特色旅游旅游发展特色化、产业化,控制古镇旅游人数,提高旅游质量;开拓水乡旅游,保持旅游增长。和谐发展 古镇保护与新镇发展相和谐旅游业、工业、农业和谐发展生态保护与建

14、成环境相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国家,江苏省及周庄镇政府的投入门票收入部分用于保护保护古镇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私人部门贡献加大技术投入加大居住改善保护古镇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其作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典型性。尊重生态严格控制对水体资源的侵占严格对农田资源进行保护土地资源进行集约使用特色旅游旅游质量提高休闲旅游路线生态旅游路线农业旅游路线旅游服务设施门票价格的调控旅游相关产业的扶植古建筑游水乡民歌游桥之游缓解环境容量的超载提供更多旅游路线不作大规模旅游宣传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人员主题旅游文化旅游和谐发展旅游业多元化工业适当发展农业转型严格控制现有工业园区规模充分利用分散的原有工业闲置资源休闲农业观光农

15、业花卉业水果农业新型渔业产业发展策略 旅游业发展策略旅游业发展策略 旅游发展走特色化、产业化路线。古镇以内,控制古镇旅游人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古镇以外,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工业发展策略工业发展策略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现状传感器产业基地,发展上下线产业,形成产业特色。项目选择从科技层次、投资强度、产业水平、对生态环境影响和与城镇功能契合五个方面进行衡量选择。房产业发展策略房产业发展策略水乡特色房产业 第一产业发展策略第一产业发展策略 由传统农业转型至新型农业,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结合观光农业、参与式农家体验游。主要就业提供周庄的主导产业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

16、服务人口从事从餐饮、游船、表演到旅游管理、咨询、代办等一系列工作。从现状情况分析,第二产业在就业岗位的提供上,比旅游业作用更大。因此就社会角度出发,周庄仍有必要适度发展第二产业。镇区以外的部分,农业还是重要的就业岗位。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 镇域人口现状镇域人口现状2003年周庄镇共辖10个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共202个村民小组,全镇共8899户,总人口21571人,平均每户2.4人。非农业人口817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7.87%自然增长率-2.0机械增长人数为65人。周庄镇域人口增长基本平稳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镇区和各村人口现状镇区和各村人口现状2003年周庄镇区由两个社区居委会(贞丰里居

17、委会、全功路居委会)和五个村委会(东浜村、南湖村、全旺村、龙凤村和高勇村的1、2、3、6组)组成。镇区总人口为11344人。另有暂住人口6549人。村名包括村民小组(个)总户数总人口贞丰里居委会-9291890全功路居委会-8191782东浜村8246761南湖村52721046全旺村123361126高勇村259562318龙凤村2913342454龙亭村268192285云南村267252137双庙村226231678复兴村248442438祁浜村256811830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城镇化水平现状城镇化水平现状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2003年周庄镇的城镇化水平现状为37.87%。而

18、以镇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城镇化水平现状为52.59%。以镇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更为合理周庄镇历年城镇化水平一览表(周庄镇历年城镇化水平一览表(1993-2003)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现状城镇化作为世界性现象,其过程有着一般规律性。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镇化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平的S形曲线,并将城镇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其中在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发展迅速。周庄正处于城镇化迅速发展中 人口分析周庄镇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旅游人口和苏州大学学生周庄镇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旅游人口和苏州大学学生

19、常住人口常住人口通过昆山南部三镇的人口比例分配及分析:2020年镇域常住人口3.5万人,镇区常住人口2.5万人。其中苏州大学学生5000人2010年镇域常住人口2.84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6万人。其中苏州大学学生4000人。镇名户数(户)总人口非农人口农业人口周庄889921571817013401锦溪17531433341101832316淀山湖888924851566219189昆山南部三镇现状人口来源:昆山市总体规划旅游人口旅游人口旅游发展预测发展趋势线预测 区域分配预测 古镇旅游容量通过环境承载力分析、桥梁卡口容量、古镇区土地利用分析3个方法进行分析:周庄古镇保持游览满意程度的一般日

20、游客量约为5000人,全年游客量约为200万人。补充旅游容量 2020年周庄旅游人口数约1万人/日,根据经验周庄旅游人口可折算为常住人口3000人计算。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 周庄现状城镇化水平52.59%根据镇区常住人口与镇域人口的比值得:2010年城镇化水平56.3%2020年城镇化水平71.4%。规划内容规划期限和层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层次规划层次第一层次为周庄镇域范围,面积38.96km2。对镇域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对镇域发展结构和土地利用进行规划,规划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制定生

21、态保护规划。第二层次为周庄镇区,面积701.6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18.3公顷)。根据现状城镇用地分布,结合城镇用地规模预测合理的城镇用地形态与结构。第三层次为周庄古镇区,制定古镇区保护规划。城镇性质和镇区用地规模城镇性质和镇区用地规模城镇性质城镇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江南水乡特色的国际性旅游城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江南水乡特色的国际性旅游城镇用地规模用地规模规划镇区面积703.7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413.6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47.7平方米。镇域总体规划 镇域概况和存在问题镇域概况和存在问题 周庄镇幅员面积38.96km2,辖2个社区居委会和10个村委、59个自然村。各村公共设

22、施很少镇区建设非集约化镇域土地和结构的整理以及镇域范围内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是镇域规划的重点。镇域总体规划镇域发展概念镇域发展概念 镇域发展以生态为立足点,形成“三链四片”的网状格局。鱼塘链湖荡链田林链 城镇生活片休闲活动片特色水居片度假活动片 镇域村镇结构 等级结构等级结构(1)镇区:周庄镇区是镇域城镇体系的核心。(2)村庄:提供村民居住需求,配有基本的生活设施。职能结构职能结构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 等级村镇名称(人口:万人)村镇人口合计(人)镇区周庄镇区(2+0.5)2.5万村庄高勇(0.18)龙亭(0.08)蟠龙(0.04)复兴(0.2)云南(0.2)祁浜(0.11)双庙(0.08)渔池浪(

23、0.05)东对浜(0.03)西对浜(0.03)1万合计3.5万镇域村镇结构村庄布局以展现地方自然文化特色和1.5公里左右的耕作半径为原则,保留的村庄分为两类,一类为特色类,一类为整合类。特色类是具有典型水乡特色的村庄,包括龙亭、蟠龙、东对浜和西对浜。这些村庄均为沿河夹建,形成“建筑小河建筑”的传统水乡形态,规划对其保留。整合类为对现有的自然村进行土地整理,使农民居住相对集中,同时又保持村民的耕作特点和耕作半径,比较均衡的在整个镇域范围内确定保留的农户集居点。保留村庄:高勇、龙亭、蟠龙、复兴、云南、祁浜、双庙、渔池浪、东对浜、西对浜。镇域土地利用 基本农田指标为15511亩,折合1034公顷。严

24、格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可建设区地类面积(ha)百分比城镇建设用地418.610.7%村庄建设用地66.11.7%游览设施用地80.82.1%公路1644.2%耕地836.721.5%鱼塘476.212.2%水域1418.736.4%湿地公园72.21.9%高尔夫球场94.82.4%生态绿地267.96.9%合计3896100%镇域设施分布现状1.行政办公行政办公行政办公单位主要集中在新镇区与古镇新区。新镇区有周庄镇镇人民政府,周庄镇财政所等。古镇新区内也有分布,如工商所(全福路)、旅游公司、计生办等。在古镇区内部的行政办公单位数量较少且分布较分散,主要为居委会。2.商业金融商业金融周庄镇现有农

25、贸市场三处,分别为东浜农贸市场、云亭农贸市场,龙亭农贸市场均以经营农副产品为主。3.文化娱乐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周庄镇主要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4.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周庄镇现有医院一所即周庄人民医院。5.教育科研设施教育科研设施周庄镇现有小学一所,中学一所及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镇域设施分布现状名称数量分布位置备注幼托9所每个村委都有急水港大桥以南1处小学1所龙凤村中学1所双庙村大学1所祁浜村苏州大学分校农贸市场3处龙亭村、全旺村、全功路居委会各1处农技站1处龙凤村镇政府1处龙凤村派出所1处全旺村老年活动中心1处全旺村敬老院1处高勇村医院1处全功路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6处古镇区、新

26、区(大桥路、淀南路口)、园区(南北公路边)、东区(云南村)、北区(龙亭村)、西区(双庙村)各1处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村名中学小学幼托居委会储蓄所医疗站文化站敬老院邮政服务点农贸市场健身设施高勇-龙亭-蟠龙-复兴-云南-祁浜-双庙-渔池浪-东对浜-西对浜-镇区规划结构 周庄镇区结构为:以新镇区为周庄镇区结构为:以新镇区为核心,各功能区指状发展。核心,各功能区指状发展。新镇区 古镇区产业园区教育区高尔夫球场游览设施区澄湖旅游区 城镇用地现状 现状周庄镇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现状周庄镇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66.2公顷,人均公顷,人均228.9平方米。平方米。序号类别代号类别名称面积(ha)百分比(%)人均

27、(m2/人)1R居住建筑用地114.729140.42C公共建筑用地162.041198.5其中C1行政管理用地19.24.923.5C2教育机构用地5.21.36.4C3文体科技用地103.926.3127.2C4医疗保健用地1.20.31.5C5商业金融用地31.5 8.038.6C6集贸设施用地1.00.21.33M生产建筑用地58.214.771.3其中M1一类工业用地34.78.842.5M2二类工业用地21.45.426.2M3三类工业用地2.10.52.64W仓储用地1.20.31.64T对外交通用地1.20.31.65S道路广场用地44.711.354.76U公用工程用地2.8

28、0.73.47G绿化用地10.72.713.1城镇建设用地395.5100%484.68水域62.29农林种植地203.210闲置地44.6城镇现状总用地705.5城镇用地规划 规划镇区面积规划镇区面积703.7公顷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13.6公顷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47.7平方米平方米注:2020年镇区人口以2.8万人计(镇区常住人口20000人,住宿学生5000人,旅游人口经折算相当于3000常住人口)序号类别代号类别名称面积(ha)百分比人均(m2/人)1R居住建筑用地124.1 30.0%44.3 其中R2古镇外106.225.7%37.9 R2古镇

29、内17.9 4.3%6.4 2C公共建筑用地132.3 32.0%47.3 其中C1行政管理用地12.73.1%4.5 C2教育机构用地53.312.9%19.0 C3文体科技用地6.51.6%2.3 C4医疗保健用地1.30.3%0.5 C5商业金融用地5.0 1.2%1.8 C6集贸设施用地0.60.1%0.2 Ct旅游发展用地54.013.1%19.3 3M生产建筑用地59.814.5%21.4 4T对外交通用地1.30.3%0.5 5S道路广场用地68.1 16.5%24.3 其中S1道路用地60.9 14.7%21.8 S2广场用地7.21.7%2.6 6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3.50.

30、8%1.3 其中U1公用工程用地2.80.7%1.0 U2环卫设施用地0.70.2%0.3 7G绿化用地24.55.9%8.8 城镇建设用地413.6100.0%147.7 8E1水域(包括鱼塘)83.69高尔夫球场94.810生态绿地111.7城镇规划总用地703.7现状规划现状规划城镇用地规划居住建筑用地居住建筑用地 规划镇区居住用地面积124.1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30.0%,人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为44.3平方米。其中古镇区内居住建筑用地面积17.9公顷。公共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规划公共建筑用地面积为132.3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32.0%,人均公共建筑用地面积为47.3平方米。

31、其中主要为旅游发展用地和教育机构用地。生产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规划生产建筑用地面积为59.8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14.5%,人均生产建筑用地面积为21.4平方米。古镇保护规划 保护原则保护原则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活性原则保护主题保护主题 保护中心主题保护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独具特色的反映明、清、民国初年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的风貌景观。“江南典型水乡之镇”“明清繁华贸易之镇”“文人雅士寄寓之镇”“民风淳朴生活之镇”周庄历史文化文物保文物保护单位护单位编号名称地址保护等级建造年代类型使用状况备注1周庄镇江苏周庄省级古镇2张厅北市街省级明正统年间传统建筑对外开放3沈厅南市街省级清乾隆7年

32、名人名居对外开放4双桥及沿河建筑南北市街省级双桥1573年富安桥1355年古桥双桥北30米-富安桥南30米范围5叶楚伧故居西湾街市级明代名人故居对外开放6澄虚道院中市西街市级北宋古迹对外开放7迮厅北市街市级明代古代宅院居住8冯元堂南湖街市级清代古代宅院居住9章厅中市街市级明代古代宅院居住10朱厅北市街市级明代古代宅院居住11赵厅北市街市级明代古代宅院居住12戴宅中市西街市级民国11年古代宅院居住13吴宅西湾街市级清末民初古代宅院居住14高宅西湾街市级清末民初古代宅院居住15迷楼西湾街市级清末名人故居对外开放16贞固堂后港街市级民国名人故居对外开放17三本堂南市街市级清代古代宅院居住18朱宅后港

33、街市级民国古代宅院居住19太平桥蚬江街延接城隍埭省级1522年建古桥20福洪桥后港街延接西湾街市级1525年建古桥21普庆桥西市街延接西湾街市级1726年建古桥22贞丰桥西市街延接西湾街市级北宋古桥23通秀桥通秀里市级1744年建古桥24全功桥北市街首市级1646年建古桥25梯云桥中市街首市级1764年建古桥26沈万山水底墓银子浜市级明代古墓周庄历史文化历史遗存历史遗存宅院胜迹古桥街巷保留水系保留水系古树名木古树名木人物典故人物典故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摇快船划灯周庄茶道“打田财”丝弦宣卷三月廿八节汛周庄的传统服饰特色饮食古镇保护规划保护要素保护要素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整体结构整体结

34、构保护框架的结构包括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有机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特色。古镇整体保护古镇整体保护外围景观环境背景的保护 古镇用地功能调整商业布局调整 传统城镇形态保护 古镇区建筑高度控制古镇河街景观保护 古镇保护规划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单个文物点的保护古镇区保护范围 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古镇用地功能调整古镇用地功能调整古镇区建筑高度控制古镇区建筑高度控制层数 质量历史环境要素年代 古镇保护规划建筑保护与整治建筑保护与整治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修拆除改造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旅游资源2000年,国家旅游局将周庄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周庄古镇和旅游开发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

35、国旅游业重要发展项目之一。1.自然景观资源2.历史人文资源3.民俗文化资源旅游规模旅游规模 年份元旦五一十一年旅游人口1996年/501997年/801998年/1001999年/1252000年0.3214.59.751502001年0.2721.020.52082002年0.8617.823.72632003年0.660.6116.11802004年0.520.0614.03260周庄镇旅游人数情况表(1996-2004)单位:万人旅游规划 旅游发展策略旅游发展策略1.旅游发展走特色化、产业化路线2.为缓解古镇旅游压力,在镇域范围积极发展新的旅游支撑点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周庄和外部的

36、联系4.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旅游规划游客容量游客容量 规划通过环境承载力分析、桥梁卡口容量和古镇区土地利用分析,并进行综合,周庄古镇保持游览满意程度的一般日游客量约为5000人,全年游客量约为200万人。建议:1.开辟更多的可供游客活动的场所2.对游线进行合理的管理3.对游客进行分流,鼓励游客过夜。开辟多条线路4.吸引游客在非黄金周期间来周庄旅游规划旅游空间格局旅游空间格局 古镇旅游片区太史淀旅游片区天花荡旅游片区澄湖旅游片区旅游规划旅游发展用地旅游发展用地 设置四处旅游服务设施。古镇区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功能为接待、宾馆、商业、餐饮。太史淀水上旅游服务设施,以集散广场为中心布局。周庄

37、水上休闲度假中心位于太史淀北侧。澄湖休闲度假中心,是一处专业性较强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规划游线组织游线组织水上游线步行游线车行游线周庄旅游发展导则周庄旅游发展导则 休闲周庄魅力周庄环保周庄游程策划游程策划 交通现状 对外交通现状对外交通现状锦周公路,联系昆山方向周商路,联系上海方向。主要依靠环镇公路联系各村。大部分路况一般。道路广场现状道路广场现状(1)道路状况古镇范围均为内步行道路古镇以外的镇区部分均可通车,不过在旅客数量较多的时段,旅游车辆不得进入急水港大桥以南部分。(2)停车场周庄镇区现有停车场四处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保留现状锦周公路,联系昆山方向保留周商路,联系上海方向。

38、根据昆山市总体规划,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将穿越镇域西部道路广场规划道路广场规划 规划周庄道路等级分四级,包括三级车行道路以及步行道路。规划在太史淀南部、淀南路和大桥路交叉口西北,设置一处广场。其主要功能为旅游集散功能,广场组织来自旅游停车场、长途汽车站、古镇区和水上游线的各类人流。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和工具交通设施和工具 保留设置2处停车场。设置加油站2处。镇域以公共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古镇区环境协调区保留三轮车作为辅助交通工具。古镇区禁止行驶摩托车。水运交通水运交通 航道:周庄有国家一级航道一条,通过急水港,名为苏申外港线,连接苏州与上海的航运。水上游线:规划设置码头8处。水上游线包括古镇区游线

39、和镇域游线两部分。绿地湿地系统规划 绿地结构绿地结构绿地规划结构分为南北两片。北片以水乡绿色湿地为特色。南片以绿色生态走廊为特色。绿地湿地系统规划镇区绿化用地构成镇区绿化用地构成 周庄镇区绿化用地在用地类型上分为公共绿地和生态绿地。规划公共绿地面积24.5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5.9%,人均公共绿地用地面积为8.8平方米。生态绿地面积111.7公顷。绿地湿地系统规划湿地规划湿地规划 湿地公园保持沟通的河道保持大面积湖泊、鱼塘、水田连绵地区的湿地特性。湖泊河道不应向鱼塘、水田转化,鱼塘不应向田地转化,水田不应向旱田转化。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湿地旅游等等引入湿地发展。全镇景观引导 景观节点景观

40、节点 景观视线景观视线 视线通廊视野景观道路景观道路市政设施规划给水规划给水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排水规划排水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电力规划电力规划通信规划通信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燃气规划燃气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环境卫生规划环境卫生规划城市防灾规划城市防灾规划防洪排涝规划消防规划抗震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年限规划年限 近期建设规划年限为:2005年2010年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规划镇区面积641.5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47.5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85.8平方米。注:2010年镇区人口以1.87万人计(镇区常住人口12000人,住宿学生4000人,旅游人口经折算相当于2700常住人口)序号类

41、别代号类别名称面积百分比人均1R居住建筑用地95.8 27.6%51.2 R2居民住宅用地95.827.6%51.2 2C公共建筑用地125.4 36.1%67.1 C1行政管理用地133.7%7.0 C2教育机构用地5315.3%28.3 C3文体科技用地5.51.6%2.9 C4医疗保健用地1.20.3%0.6 C5商业金融用地6.8 2.0%3.6 C6集贸设施用地4.31.2%2.3 C7旅游经营用地41.612.0%22.2 3M生产建筑用地51.714.9%27.6 4T对外交通用地0.50.1%0.3 5S道路广场用地56.9 16.4%30.4 S1道路用地48.2 13.9%25.8 S2广场用地8.72.5%4.7 6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2.10.6%1.1 U1公用工程用地1.90.5%1.0 U2环卫设施用地0.20.1%0.1 7GG1绿化用地15.14.3%8.1 城镇建设用地347.5100.0%185.8 8E水域(包括鱼塘)83.69高尔夫球场98.710生态绿地111.7城镇规划总用地641.5近期建设规划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