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祭祖扫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642752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老家祭祖扫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回老家祭祖扫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老家祭祖扫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老家祭祖扫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老家祭祖扫墓篇一: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清明节老家如何上坟祭祖 看到高校生清明节问候乡邻“过节好”被骂“不懂事”,我也很忧虑。我儿子也上高校了,由于我的老家在陕西,不在新疆,在清明节祭祖上坟孩子就没法参加了。我很担忧孩子长大了不懂清明节都该做些什么,也怕其用其他的节的“吃吃喝喝”问候我们。为了给孩子补课,今撰写自己小时候上坟祭祖过程,期望孩子能懂得清明节祭祖礼仪。 在陕西老家,清明节这天,家里要悬挂祖先的照片,摆贡桌,要烧香、摆祭品。上坟的时候要先做刺棘面(刺棘是一种野草,草叶边上长有密密的小刺,鲜嫩时不扎人,稍老一些就会扎人的,老家人管它叫刺棘草。因刺棘草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细纤维,做出的既

2、面晶莹碧绿又劲道大增,口感赛过新疆的拉条子),然后用花瓷大碗乘上,插上一双筷子,带上纸钱、香等放在提篮里,扛上铁锨去给祖先上坟。 在过去的农村,清明节上坟的事是儿子、孙子的事,一般女孩子是不去的。到了坟前要先对祖坟下跪,然后由长者带领大家在坟边烧纸、烧香、祭面食(刺棘面)、磕头。祭面食的时候,要先把带去的面用筷子挑出来几条,撒在坟边,然后在用土把面条覆上。祭完面食后,一般由长者用带去的铁锨圈一下祖先坟,把坟圈圆,圈圆坟后上坟礼节就基本完毕。从祖坟回来的时候,要带上未用完的面,还要从祖坟边上的柏树上折几只树枝带回家。回到家,祭祖未用完面可以吃,折回来的柏树树枝要插在大门或二门的门顶上、放在家里摆

3、放的供桌上。这样祭祖上坟的事就基本完毕。 清明节是缅怀逝者的。这一天里,一般不串门、不请客、不问候,也不大吃大喝。清明节这天,在陕西老家祭祖用的是刺棘面,家里人吃的饭也是刺棘面。整个祭祖仪式一般是很简朴,好像重在心祭。用简朴的方式祭祀先人,好像是要告知先人后人要做一个节约、简朴、会过日子的人。现在物质丰富了,祭祖可以与过去穷的不一样,但在祭祖时仍旧不能忘了要简洁朴实,因为祖先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是奢侈的人,确定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勤俭、朴实、能吃苦,这样自己的子孙才能万世长存。 清明节也可以出去春游,但应当在祭祖之后。在春游中,人们在春天的阳光明媚的大自然里感受花草树木的一年一度的再生,感受我们身边

4、生命的勃勃生 机,体会祖先赐予自己的生命和对自己的哺育,这或许是我们经常所讲的感恩教化做好的心思。篇二: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 祭祖。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行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华夏民族的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剧烈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正式的确定后,墓

5、祭之风必定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详细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内。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持续到今日,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四周的杂草修整清理并填上新土,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也就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往往让年轻一代的

6、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红楼梦中贾府非常重视 清明活动,把采一百零一草、放风筝、荡秋千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清明活动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已经为清明节增加了很多内涵。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在清明活动中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篇三:清明扫墓祭祖亲 中华有着祭祖扫墓的传统,相传清明扫墓祭祖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纷纷效仿,历代沿袭下来,就成了一种传统风俗。到了唐代,才真正演化成为一个节日。在这个日子里,不论是达官贵人、三教九

7、流,还是平民一百零一姓,大都要回家祭祖扫墓,以表示对先人们的幽思、怀念和孝心。如今清明,草木吐绿山花绽放的季节,满山遍野开着的许很多多的蓝色和白色的小花,自然唤起我们对亲人们的特殊思念。这些天,是我们缅怀先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4月2日,我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了先烈。今日4月3日,恰逢清明三天假日,白天工作,晚上,与亲人们相约回老家挂清明。之前,身居成都的叔叔来信,因年迈不便回来祭祀故亲和哥哥嫂子,要我们代为祭亲。两天的事情安排之后,我上族谱录网进入早先自建的父亲母亲、岳父岳母、大舅和表姐夫四个纪念馆给这些故去的亲人们献了鲜花和祭品,也给这几位老人送去了美妙祝愿。 4月4日星期六早晨,我

8、伫立在窗前,望着外边的世界若有所思。莫非天公今日也心伤,人们祭祀先人忙。一早还是透亮好的天气,旋而天空变得迷迷漫蒙的昏暗。回想过去清明不放假,上坟祭扫的事情一般支配在周末假日进行。近来这些年,国家敬重民风习俗,才有了清明祭扫的节假日。今年清明前后三天的休假,这个时候,在城里安家落户的,在外面闯荡世界的,大都带着孩子赶回来了。 我家今年乡下的祭扫活动,从清明前一天就起先了。4月4日,叶氏家庭落户在城里的妻弟他们叔侄两家约上我们一同开车回到了梅塘乡下,与乡下的哥哥他们会合。大家卸下了祭品和菜物食品后,我的妻兄弟、侄子儿孙们,扛着镢头或铁锹,提着祭烧的纸钱、冥币等各种各类祭品,川流不息地走向了村外的

9、二三里山丘。 我的岳父叶江南先于岳母罗蕊华仙逝,归彼佳城。两老可谓油尽灯枯,一个81岁高龄,一个83岁高龄。岳父岳母墓志铭:岳父德清,秉性刚直。自幼失怙,仁厚以待。教书育人,艺志超群。历尽艰辛,积劳成疾。备受敬钦,正寝寿终。岳母仁爱,淑惠贤达。尊老爱幼,亲善可亲。携夫偕弟,和谐乡邻。抚育儿女,日夜艰辛。撒手仙逝,福荫子孙。 岳母和母亲一样,自己一生在夫家,耕种下田,侍候公婆,相处姑嫂,佐夫相子,照料家务,样样事她都拿得起,放得下。全然没有富家女子的骄奢习气。岳父岳母一生哺育了三男两女。可谓历尽艰辛,坚韧拚搏,把儿女抚养成人,带儿女艰难度日,教儿女做事做人。岳母她一生最大的苦痛是与爱家失去了正常

10、来往,丈夫长期养病;她一生最大的华蜜是她拥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五个爱孙,三个爱孙女和三个爱外孙。为了抚养她的子孙,她任劳任怨;为了帮助她的子女,她尽心竭力。她一生吃苦耐劳,奔波劳碌,只求奉献,不思索取。 如今,站在两老墓旁,放眼望去,天阴气清,视野宽阔,山川明润。南边背风向阳的地方,是一排排墓地,新坟挨着老坟,老坟连着新坟。一抔抔黄土、一丛丛荒草下,长眠有这 边的故亲。这里的乡亲心怀虔诚和尊敬,脸带庄重肃穆的表情,来到了亲人的墓地。我看到有的围着墓谷堆培土;有的清除墓中的荆棘,修剪着墓地上的杂草树木;有的在坟前栽下松树或柏树,给后辈留下记号。之后,就爬上坟头用土块压上几排黄黄的纸钱,接着在墓

11、前插上香烛,供上吃的一篮子祭品,焚烧冥币,燃起鞭炮,洒上奠酒,跪下来给故亲们叩首,有的人嘴里静默地叨念着,想到人世的难过处,甚至也呜哽咽咽痛哭当然,也有人家,趁着晴好天气,召来族亲,为逝去的亲人攒墓立碑,让后辈儿孙恒久牢记。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老天有眼,让我们上午顺当挂纸回来。中午时分,天气突变,大地昏暗,一阵风驰闪电雷鸣之后,天空下起来大雨,村子电停了,树叶刮落满地。半个小时以后才复原了正常。当此也算应验了吉安这一带流传的缺尾龙的传闻。 4月5日清明节,雨过天晴,我们罗氏家庭落户在城里我、弟弟和大侄三家相约回乡下挂纸。我在超市购物,打算给参与聚会的城乡两地的亲人捎些水果等吃的。弟弟几次来电催

12、我们也早点动身回去,说是上午10时39分清明,看看能否赶在清明来临之前上山完成挂纸。虽然城里离老家乡下不远,开车只有20分钟左右的路程,但我的心早已飞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十多年的老家,想起了我的左邻右舍,想起了我的父老乡亲们,心中更是怀念我的父亲母亲。 泪花丝丝心难忍,坟茔风啸树成行。父亲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父亲走时很宁静,没有遗言,没有眼泪。父亲是解放初期的老党员,先后任选区文书,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西坑、普塘等大队党支部书记,白沙乡支部组织委员。60年头,父亲响应党的精兵简政号召,恳求回家务农,可是总被上级党组织挽留。在父亲一再恳求下,参与了筹建社办石灰厂,队办礼堂山益厂,主动谋划发

13、展农业生产,带领村民兴修水利,科学种田,植树造林。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整顿习俗风气,为本族培育了一批文艺和乐器尖子。父亲离世,人们自发赶来参与葬礼,清釉的棺木停放在罗族宗祠,上面覆盖着干群送来的党旗,四周帘布围绕,前面摆满了花篮花圈。在一片哀歌声中,乡里干部、乡里乡亲送您走完了光辉廉洁朴实的一生。 母亲因年老患病登仙而去,享年八十一岁。父亲母亲培育培育了我的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母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教化了我们,常常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和影响我们,也常用故事俗语教我们为人处世、要我们尊老爱幼、和谐家庭、勤俭持家、宽容待人、矜持有度、感恩报德,努力学习、仔细工作,主动向上、留意

14、平安、保重身体多少个风花雪月过去了,两老去去再无痕迹.如今,家祭依旧保存,上面写着父亲:您是一个诚恳的人,您是一个坚毅的人,您有才智,有爱心,您是让我们傲慢的父亲。母亲教化我们从小要懂得礼节,学会做人。后来才明白:生活中一种最平常的言行和最朴实的哲学,就是在用最纯朴的笑脸、最平常的交往、最简洁的言语和最真诚的热忱,开启着人们心里的友好之门。母亲常常提示我们:别人为你办十件事情, 九件没办好你都不要指责别人,你只要记住办好的那一件就要感谢别人,要恒久记住别人的好。母亲还教我们在外与人生活交往中,宁愿自己少得少拿少吃一点,也要让别人多得多拿多吃一点,其实这样不吃亏。就这样,母亲含辛茹苦相夫教子,从

15、没有闲遐享受人间的乐趣。至终,母亲积劳成疾,不久安稳辞世,未了心愿就撒手人间母亲的慈爱、慈善、慈教;温顺、温柔、温馨;自强、坚毅、刚毅,是我们成长和成熟的真正力气和强大动力在母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慈母,什么叫母爱;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宏大,我们也懂得了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的和善厚道、为人真诚、助人为乐、宽容待人、好结人缘和坚毅不屈,打造出一生中最亮丽的名片。母亲 生前颇得领导同事、左邻右舍、男女老少、熟人挚友的敬重。应当说,我们为父亲母亲感到骄傲和傲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今日,当我们的生活进入小康之际,我们更加怀念平凡而宏大的父亲母亲。您们一生节俭终身清贫,您们培育

16、大我们姐妹兄弟。您们淡淡身世不为人知,却有着子女们成才的现实。立于父亲母亲的墓前,我们在默念,我敬爱的父亲、母亲:我们在这里给你们叩首了。您们现在还好吗?一切都好吧?知道我们惦念您们吗?知道吗?也请您们放心,我们肯定会团结、呵护、带好并光大您们细心创建哺育的这个大家庭。 古人云:一百零一善孝为先。清明扫墓祭祖,应当说是每个人都忘不了的事情。假如有机会,肯定要回老家一趟,伴同大家缅怀先人和祖亲。人,不能忘了根本。尽孝,原来就是自己的事情。试问,人间孝心,别人能代替吗? 从前,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姗姗学步,如若小燕子一样生活在父母翅膀的呵护下,是多么的华蜜如今,我们的翅膀硬了,羽翼丰满了,我们长大成人

17、了,刚刚有了点滴的成就的时候,不再须要父母为我们操劳费神了,是该我们孝敬父母的时候了。可双亲却先后离我们而去做了古人了,岂能不让我们的心中沉重?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大憾事。 人活88不如有个老妈,没了老父亲母亲,就再也没有了那份亲情、那份温馨所以,万事都能等,唯有孝敬老人不能等。父母在的时候让我们多多尽孝吧。哪怕我们再忙,千万记住,常回家看看。陪老父老母唠唠家常。给二老的心灵增加一份劝慰,一份暖和。让我们和父亲母亲共享温馨。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