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24267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3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新教材新高考政治统编版一轮教学案-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1.发展依靠人民,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目的问题上的主张。纠正:发展依靠人民,是对发展动力的回答;发展为了人民,是对发展目的的回答。2.创新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纠正: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或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3.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纠正:“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4.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纠正:农民的土地属于集体,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有使用权。【速记卡片】一个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

2、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个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三大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考点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思维脉图】【硬核归纳】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具体要求:(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

3、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3.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读原文悟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体现出新特点、新特征,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

4、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论、素养解读: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必要性:(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5、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具体内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措施: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原因: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措施: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6、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措施: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措施:坚持开放发展,要顺

7、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措施: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4.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

8、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1.(2020江苏高考T10新发展理念)我国西部某乡村,通过实施“互联网+农村”工程,短短五年时间,人均年收入从不到3 600元提高到8 000元,把一个偏远的乡村打造成数字乡村,成为当地引领乡村振兴的标杆。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A.信息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B.发展互联网经济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C.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根本途径D.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点点通解惑释疑】命题陷阱点破题关键点信息1:材料强调“互联网+农村

9、”工程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陷阱一:误认为发展互联网经济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根本途径牢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途径信息2: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陷阱二:误认为发展传统农业就可以实现乡村振兴牢记:乡村振兴的实现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明确: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论:排除选项A、B、C;正确选项D。故选D【命

10、题意图】本题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解。侧重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解析】选D。本题考查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考点。“互联网+农村”工程不属于“信息消费”,A不符合题意。发展实体经济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B错误。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途径,但材料中没有“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选。实施“互联网+农村”工程可以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振兴乡村经济,D正确。【备选典题】(2020山东等级考T5)某农业物联网示范小镇,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农作物安装传感器,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农作物水分状态、果

11、实增重与膨大速率等生长状况,用手机就能实现对作物生长过程的精准管理,可以节水、省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此举旨在()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发展高效农业A.B.C.D.【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材料中引入的物联网技术是为了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改进农业生产工具,也没有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故与材料无关;通过物联网技术减少了人工投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正

12、确;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地位关系及产品分配关系,农业物联网并没有改变这些关系,而且该技术只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体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故不符合题意;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节水、省肥、减少劳动力投入,故能降低生产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故符合题意。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这主要说明打赢疫情防控战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各国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A.B.C.D.【解析】选C。为打赢疫情

13、防控人民战争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这主要说明打赢疫情防控战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来引领,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不选;材料不涉及各国携手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不选。2.(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因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A.B.C.D.【解析】选B。要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因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成果应由人民共享,符

14、合题意;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说法错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不是其原因。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截至2020年3月15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93 238人次,涉及总费用103 960万元,医保系统共支付67 734万元。全国确诊患者结算人数为44 189人,涉及总费用75 248万元,人均费用1.7万元,其中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商业保险可有效规避风险保障生活A.B.C.D.【解析】选B。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15、理念,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社会保险,未涉及商业保险,不符合题意。4.(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演讲中用“大海”妙喻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骤雨。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互利融通,建构内外联动格局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均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A.B.C.D.【解析】选C

16、。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且题中没有涉及创新问题,更没有涉及城乡问题,不符合题意;习近平主席把中国经济比作大海,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符合题意;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互利融通,建构内外联动格局,符合题意;不正确,应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均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且题中没有涉及协调问题,更没有涉及人与自然和谐,排除。5.(新发展理念)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2020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千斤重担挑在肩,越是艰险越向前。实现全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越到最后越要绷紧弦,越到交卷时刻,越

17、要保持定力;因地制宜,为贫困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下列脱贫攻坚的举措合理可行的是()生态补偿“保家园”,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维持乡村原貌不变样壮大产业“摘穷帽”,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教育就业“绝穷根”,通过发展教育提升素质对接岗位的需求政策兜底“全保障”,通过财政民生投入满足贫困人口的需要A.B.C.D.【解析】选D。绿色发展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维持乡村原貌不变样,错误。脱贫摘帽,关键是贫困地区的自主发展,因此应壮大产业“摘穷帽”,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正确。通过发展教育能够提升贫困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就业能力,促进脱贫,正确。通过财政民生投入满足贫困

18、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不是满足“贫困人口的需要”,错误。6.(贯彻新发展理念)某市始终秉持“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原则,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实行全域提质增绿,促进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不断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材料表明该市()紧紧把握生态保护底线,坚持可持续发展贯彻协调发展新理念,将增绿作为推动协调发展的重点加大统筹力度,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A.B.C.D.【解析】选B。某市始终秉持“环境就是资本,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原则,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表明了该市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紧紧把握生态保护底线,

19、坚持可持续发展,符合题意;坚持协调发展,重点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是将增绿作为推动协调发展的重点,说法错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说法错误。【加练备选拔高】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介绍了我国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探寻过去五年中国发展的密码,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朝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可见,新的发展理念()是对以往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根本性变革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

20、势提供了战略指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遵循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A.B.C.D.【解析】选C。探寻过去五年中国发展的密码,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朝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新的发展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遵循,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符合题意;新的发展理念是对以往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说法错误。7.(新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

21、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这表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导致了创新能力不够强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导致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A.B.C.D.【解析】选D。材料强调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符合题意;

22、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说法错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公,但我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说法错误。考点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思维脉图】【硬核归纳】一、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

23、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2)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目标: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

24、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名师点百变通】实体经济含义: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地位: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2.措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名师点百变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5、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二)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1.目标: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措施:(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措施:要

26、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目标: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2.措施: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27、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名师点百变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

28、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微议题提素养】“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2019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

29、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党和政府重视“三农”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提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重视“三农”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重视“三农”发展,是增强发展

30、的整体性的需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2.(2020全国卷T15发展开放型经济)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

31、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A.B.C.D.【命题意图】本题以我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热点切入,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正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中的“主导”说法错误;中的“全面开放”说法错误,设立自贸区并不意味着全面开放市场。3.(2019全国卷T1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22018年间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变化如图3所示。促成这一变化的经济现象有()乙国吸引甲国的游客数量逐年增长乙

32、国在甲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乙国出口到甲国的文化产品日趋丰富乙国向甲国支付的知识产权费用持续上升A.B.C.D.【命题意图】本题以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变化为背景,考查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选C。解答此题,关键是两点,一是明确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关系、出口与进口的关系;二是准确观察图中的经济现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数额。从整个图来看,体现的经济现象是“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逐年呈上升趋势”。甲国居民到乙国旅游,属于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进口,不选;乙国学生到甲国留学,就是乙国居民购买了甲国的教育服务,会增

33、加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量,符合题意;乙国向甲国出口文化产品,增加乙国对甲国的普通商品出口量(是商品贸易、不是服务贸易),不符合要求;乙国向甲国支付知识产权费用,是乙国购买甲国的服务,可以导致甲国对乙国服务贸易出口逐年呈上升趋势的产生,符合要求。选项C为正确答案。【对对碰同中鉴异】第2题第3题同考查开放型经济相关知识异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对经济现象的认识点津意义型的题目要明确主体和答题指向,对谁有意义;对经济现象的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结论排除题肢:答案:C排除题肢:答案:C8.(现代经济体系)世界上很多资源型城市因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而导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经济繁荣过后陷入持续衰退。S市是一座

34、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未雨绸缪,坚持转型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该市转型发展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有()淘汰传统产业,发展替代性产业挖掘传统资源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发展清洁能源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A.B.C.D.【解析】选D。材料中的该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延长煤炭产业链条,发展清洁能源,坚持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符合题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不是要淘汰传统产业,说法错误;扩大生产规模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符合转型发展要求,排除。9.(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

35、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国家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实体经济为应对当前贸易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的坚实基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实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A.B.C.D.【解析】选D。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现代化经济的坚实基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符合题意;与题意构不成因果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说法错误。10.(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

36、的工业基地,拥有较完备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虚拟经济则不能A.B.C.D.【解析】选B。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说法错误;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符合题意;虚拟经济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但主要、根本上靠的是实体经济,排除。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要通

37、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是()央行进一步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房贷成本高效投入,培育有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由“制造”到“智造”,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公平,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缩小社会养老差距A.B.C.D.【解析】选C。高效投入,培育有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由“制造”到“智造”,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符合题意;说法不符合题意。12.(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村

38、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中央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A.B.C.D.【解析】选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符合题意;城乡发展速度有差异,说法错误;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说法错误。13.(乡村振兴战略)下表为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

3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情况。从数据中可以推断()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7.26.76.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28.2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88.82.9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高于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多于城镇居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A.B.C.D.【解析】选C。表格显示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2019年,但并不意味着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高于2019年,错误。表格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符合题意。表格

40、未显示收入来源问题,因而不能得出“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多于城镇居民”的结论,错误。表格显示2020年上半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严重缩水,这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符合题意,符合实际。14.(开放型经济)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告诉企业家要()A.树立开放意识,按市场规律办事B.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C.树立改革

41、意识,提高宏观调控能力D.坚持诚信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解析】选A。由题意知,习主席提出中国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这启示企业家要增强开放意识,按市场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故A符合题意。企业应树立危机意识,但不能盲目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故B说法片面。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故C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企业要放眼世界,树立开放意识,未体现诚信与承担社会责任,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名词点击】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

42、。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地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15.(开放型经济)2020年1月起,我国适当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适当降低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进口关税,降低150多项木材和纸制品的进口关税;在最惠国税率调整方面, 2020年7月起,我国对176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五步降税。上述措施()

43、是中国政府主动扩大开放,更多依靠外需助力发展的精准发力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生活和市场需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中国持续践行扩大开放承诺,积极同世界各国寻求共赢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A.B.C.D.【解析】选C。降低进口商品关税,体现了中国政府主动扩大开放,满足内需,助力发展,而不是依靠外需助力发展,说法错误。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加大最惠国税率调整力度,加大进口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生活和市场需求,倒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是中国持续践行扩大开放承诺,积极同世界各国寻求共赢的重要举措,符合题意。材料阐释的是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加大最惠国税率调整力度,目的是引进来,而不是推动中国企

44、业走出去,不符合题意。16.(开放型经济)2020年9月7日,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七周年之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0,重点展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全面总结了“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新变化、新成就和新方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积极推进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并提升国际地位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共赢方向发展提高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A. B.C.D.【解析】选D。“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并提升国际地位 ”属于政治角度,“

45、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属于文化角度,故不选;“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积极推进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共赢方向发展,提高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故正确。【加练备选拔高】1.当今世界,从通信、互联网到数字经济生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乃至产业基础设施,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时代,万物互联互通,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是人心所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时代大势。材料说明()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是解决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发展数字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A.B.C.D.【解析】选A。发展数字经济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与题意不符。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等新兴消费方式快速发展,而这一变化将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将会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可见乡村振兴()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资源向农业农村配置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需要适应市场新需求,调整升级农村服务业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