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19744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1.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B. C. D.2.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2、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弱化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5.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3、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6.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据此可知,当时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B.宗法制度尚未完善C.等级秩序遭严重破坏 D.周王已经实现集权7.周礼中有以维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亊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教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周王室安全 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王位世袭制 D.嫡长子继承

4、父亲的权力8.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 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9.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1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

5、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11.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被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制名存实亡, 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A.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C.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结束西周分封制推行郡县制12.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13.中国历史上有

6、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的,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14.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5.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

7、签署并颁下 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 B. C. D.16.按照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哪里?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17.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18.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

8、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19.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 B.汉代C.唐代 D.宋代2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21.汉朝遇“七国之乱”,唐朝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

9、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A.神权与王权 B.皇权与相权 C.中央与地方 D.外戚与宦官22.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局部,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 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23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下列措施不利于加强皇权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B.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职权D.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4.

1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25.明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确立一省制 废丞相 设内阁 建立东厂A.B.C.D.26.清史稿.职官志一载:“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B.是正式统率六部

11、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27.有学者认为,仅就丞相制度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经历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 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 D.前朝宰相制度得以变相恢复28.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

12、明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主要利用宗室强化皇权29.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赐丞相座。宋朝时期,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这实质上表明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主义的加强C.行政效率的提高D.选官制度的成熟3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5分,共计4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31

1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

14、,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是由察举转化而来的,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古之王者,设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长、卒正、连帅、属长,以纲纪其外。尊卑有

15、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司马光上神宗之体要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封建君主为了“纲纪其内”和“纲纪其外”,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哪些制度?(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3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期代表任务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逐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一:明代废除宰相以前历代

16、著名丞相极其命运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的中枢机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权力范围明朝中叶后内阁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的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

17、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3)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举三例概述秦以后中枢机构的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宜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吴玉芳 审题人:吴玉芳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答题卡题号12345 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5分,共计4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31.(15分)(1) (2) (3) 32.(10分)(1) (2) 33.(15分)(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