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414725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演练含解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模块第七单元第1讲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同学收集的史料,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水利工程对农业意义重大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C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D政府比较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铁铲”“都江堰”“牛耕”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故C项正确。2唐朝以前,浙东地区已建有一些重要水利工程,数量虽不算很多,但对农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唐代,浙东地区各州兴修水利工程的数量明显比前代增多。这表明唐代()A经济重心实现转移B政府更重视南方发展C南方农业环境改善D水利建设达到了顶峰【答案】C【解析】材料“浙东地区各

2、州兴修水利工程的数量明显比前代增多”说明唐代南方农业发展的水利条件有所改善,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实现转移是在南宋,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政府态度、政策的信息,排除B项;仅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达到“顶峰”的信息,排除D项。3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下列能够反映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是()A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B越縠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D宣窑薄甚永窑厚,天下知名昊十九【答案】D【解析】“宣窑”“永窑”指的是烧瓷的窑,故D项正确;A、B两项反映的是纺织业, C项反映的是冶铸业,均排除。4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

3、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实用性不强 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 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这不利于先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故B项正确。5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

4、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A明朝的租佃关系普遍化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答案】B【解析】材料“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反映了人地矛盾的尖锐与否直接影响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租佃关系普遍化,故A项错误;明朝政府的规定,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有所脱节,但并不能代表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故C项错误;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户的身份结构,故D项错误。6据清朝濮院琐志记载,濮院镇“女工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

5、文,近则倍之,一日所获可以自给”。这一记载反映了()A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B重农抑商政策取消C丝织业分工日益细密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当时濮院镇纺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故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民营手工业而非家庭手工业,排除A项;清代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7唐朝中后期和明朝中后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直到唐前期,粟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次是麦从唐中叶起,由于北人南迁以及耕作技术的进步等,水稻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开始占了首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

6、南移。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益州号称“州之瑰宝”,和扬州地区并称为“扬一益二”,居全国首位。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摘编自卜宪群等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主要粮食生产的重大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后期农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时代动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中后期和明朝中后期农业发展的不同影响。【答案】(1)变化:水稻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曲辕犁的使用,耕作技术的进步。(2)表现:高产作物的引进,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时代动因:新航路开辟,全球经济联系加强。(3)不同影响:唐朝农业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扬州等南方城市的兴起。明朝农业发展催生了一批专业化市镇;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促进市民阶层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