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9640998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常见证候要点(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

2、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二、常见症状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二)喘息、气短(三)发热(四)腹胀纳呆(一)咳嗽、咳痰(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一)咳嗽、咳痰(一)咳嗽、咳痰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

3、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一)咳嗽、咳痰(一)咳嗽、咳痰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等穴位。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一)咳嗽、咳痰(一)咳嗽、咳痰11.拔火罐:遵医

4、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如杏仁、梨、陈皮粥等。(二)喘息气短(二)喘息气短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一般给予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1-2L/分钟,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浓度,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以利患者休息;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

5、呼吸困难。(二)喘息气短(二)喘息气短4.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短期内突然加重的征象,评价缺氧的程度。观察有无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等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位。(二)喘息气短(二)喘息气短7.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列缺、内关、气海、足三里等穴位。8.艾灸疗法:遵医嘱艾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9.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

6、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煎炸之品。(三)发热(三)发热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三)发热(三)发热4.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口,可用金银花液等漱口,每日饮水2000ml。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6.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

7、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7.刮痧疗法: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遵医嘱刮痧疗法,可选择大椎、风池、肺腧、脾腧等穴位。(四)腹胀纳呆(四)腹胀纳呆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利促进患者食欲。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或漱口液漱口。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四)腹胀纳呆(四)腹胀纳呆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

8、0-20分钟。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三焦、胰、胆等穴位。(四)腹胀纳呆(四)腹胀纳呆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的摄入。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二)特色技术(三)物理治疗(四)呼吸功能锻炼(一)药物治疗(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中药汤剂、中

9、成药)2.中药静脉给药 1.穴位贴敷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3.中药熏蒸 4.穴位按摩 5.艾灸(二)特色技术(二)特色技术(二)特色技术 6.中药泡洗 7.拔火罐 8.中药离子导入 9.雾化吸入:遵医嘱用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三)物理治疗(三)物理治疗 1.抹胸拍肺:两手交替由一侧肩部由上至下呈斜线抹至另侧肋下角部,各重复10次。两手自两侧肺尖部开始沿胸廓自上而下拍打各10次。注意事项:拍肺力度适中。2.胸部叩击:患者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

10、击1-3分钟,每分钟叩击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注意事项:叩击前听诊评估;用单层薄布覆盖叩击部位;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骨突部位及衣服拉链、纽扣等处;叩击力量应适中,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三)物理治疗(三)物理治疗 3.有效咳嗽:指导患者尽可能采用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的经口将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注意事项:不宜在空腹、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

11、有效咳嗽时,可让患者怀抱枕头。4.振动排痰:可采用振动排痰机每日治疗2-4次,每次15-20分钟。注意事项:不宜在饱餐时进行,宜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为宜;叩击头应避开胃肠、心脏,脊柱等部位。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制叩击头罩,避免交叉感染。(四)呼吸功能锻炼(四)呼吸功能锻炼 1.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幅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同时可配合缩唇呼气法,每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渐习惯于平稳

12、而缓慢的腹式呼吸。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 次,每次1O-20分钟,每日锻炼2次。(四)呼吸功能锻炼(四)呼吸功能锻炼 3.呼吸操(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4.注意事项:呼吸功能锻练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节奏要自然轻松,动作由慢而快。呼吸功能锻练不可操之过急,

13、要长期坚持锻练。呼吸功能锻练不宜空腹及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呼吸操一般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根据个人病情进行,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 (二)饮食指导 (三)情志调理(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戒烟,室内勿放鲜花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品,避免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的吸入。2.在寒冷季节或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3.劳逸结合,起居有常,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病情加重时减少活动量。4.经常做深呼吸,

14、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联合应用,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 5.自我保健锻炼(1)步行:每日步行500-1500米,运动量由小到大。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中速步行,以后可采用中速快速慢速的程序步行。(2)按摩保健穴位:经常按摩睛明、迎香、颊车、合谷、内关、足三里、肾俞、三阴交等。(3)足底按摩:取肾、输尿管、膀胱、肺、喉、气管、肾上腺等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3分钟,每日3次。(4)叩齿保健:指导患者叩齿,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叩齿时可用双手指有节律的搓双侧耳孔,提拉双耳廓直到发热为止(5)传统养生操:可选择五禽戏、太极拳或八段锦,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15分钟。

15、(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Ut enim ad minim veniam,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 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宜,并补充适量无机盐,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及

16、易产气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及水果,食物烹饪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于消化吸收,同时忌辛辣、肥腻、过甜、过咸及煎炸之品。2.外寒内饮证:宜进食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食物,如紫苏粥、白果煲鸡等。3.风热犯肺证:宜进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物,如金银花茶。4.痰浊雍肺证:宜进食清肺化痰、理气止咳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汤等。5.肺气郁闭证:宜进食开郁宣肺、降气平喘的食物,如杏仁粥、萝卜生姜汁等。(三)情志调理(三)情志调理 1.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常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2.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引起肺胀病的原因和

17、转归,指导排痰和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防治,消除消极悲观态度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3.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疾病的经验,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排解烦恼及忧愁,通过适当运动,音乐欣赏、书法绘画等移情易性,保持乐观开朗情绪,避免忧思恼怒对人体的不利影响。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五、护理难点五、护理难点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配合及依从性较差患者年龄较大,对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较难掌握;同时对锻炼效果期望过高,但实际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故容易失去坚持锻炼的信心。解决思路解决思路1.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患者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案。3.采用多种教育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使患者易于接受和理解。4.鼓励病友间沟通、交流,争取亲友等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训练的信心。六、护理效果评价六、护理效果评价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