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LNEMA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39968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_LNEMA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T_LNEMA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_LNEMA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LNEMA 004-2023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兔兔标准下载ICS13.080.01CCSZ50LNEMA团体标准T/LNEMA004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ofvolatileorganiccompoundsemittedfromstationarysource2023-09-27发布2023-10-27实施辽宁省环境监测协会发布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测定项目的确定.45监测方法的选择.46采样技术要求.57样品的运输和保存.68实验室分析.79结果与计算

2、.710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7附录A(资料性)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综合项目标准监测方法.8附录B(资料性)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项目标准监测方法.9I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环境监测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铁西分中心、沈阳中天星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抚顺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沈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辽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葫芦岛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

3、辽宁省环保集团、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辽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省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中环测检测技术中心、福建省环境监测行业协会、云南省社会环境监测行业协会、湖南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辽宁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阜新市生态环境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丹丹、王阳、高爽、武威、李大志、王羽、孙学斌、刘首正、孙仓、李一安、周思宁、王帅、刘希磊、王姝欣、高志新、王男、赵璐璐、白玉花、周帅

4、天、刘颂、孙双霜、侯乐、于昕岩、周芳、孙书晶、刘嘉、王德安、张威、王宁、周晓磊、祁柏林、靳辉、马芮、李赫、刘刚、王子夫、陈振宇、徐鹏、贾澍、洪德伟、环久峰、王迎春、汪涛、林殿科、刘兴鑫、王金宏、张霄、姚亮、李健秀、赵宏德、杨国玉、路阳、王铁龙、马俊彤、张宇宁、朱颖、王丹、李莉、张旭鸿、蒋理、武暕、李博、屈兴胜、张雷、李艳红、李赛楠、于宁、李杨、张婷、黄伟初、余秋宏、阎新、房文波、杨军哲、王海艳、黄志英、李春颖、高尚、杨洋、孙丽娜、刘铁男、李龙、王文海、何天翼。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辽宁省环境监测协会。反馈通讯地址:沈阳市浑南区双园路30号。反馈联系电话:024-66666676。

5、II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以下简称VOCs)监测过程中的项目确定、监测方法选择、样品运输与保存、数据处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监测,不适用于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6.1-1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6、系列标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1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定位装置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59环境空气6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1012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

7、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DB21/3160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21/3161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固定污染源stationarypollutionsource燃煤、燃油、燃气的锅炉和工业炉窑以及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筒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源。3.2无组织排放unorganizedemissions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3.3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

8、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3.4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TVOC)3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对废气中的单项VOCs物质进行测量,加和得到VOCs物质的总量,以单项VOCs物质的质量浓度之和计。实际工作中,应按预期分析结果,对占总量90%以上的单项VOCs物质进行测量,加和得出。3.5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s(NMHC)在HJ38、HJ604规定的

9、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4测定项目的确定4.1综合项目是指非甲烷总烃(NMHC)或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评估固定污染源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状况的综合性检测项目。4.2特征项目是指行业标准、综合标准或环境管理要求监测的特征有机污染物,确定特征项目时应符合强制性要求、代表性要求和一致性要求。4.2.1强制性要求特征项目应根据固定污染源所属行业,优先依据国家标准和辽宁省相关行业标准、综合排放标准选择测定项目,若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测定项目不一致的,应增加国家排放标准的测定项目。4.2.2代表性要求测定项目应具有代表性,应根据

10、固定污染源使用原料、产品或稳定中间产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及其排放特征,优先选择浓度较高、毒害较大、排放量大和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作为测定目标化合物。4.2.3一致性要求同一行业或同类型固定污染源的目标化合物选择应尽量保持一致。5监测方法的选择5.1测定项目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挥发性有机物测定项目的分析方法首先选择标准方法,然后再选择其他等效方法。标准方法(即仲裁方法),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选配的分析方法或新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地方标准方法。等效方法,是指等同采用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或其他国家环保行业规定或推荐的标准方法。5.2NMHC或TVOC的监测方法5.2.1标

11、准监测方法NMHC或TVOC的标准监测方法见附录A,国家再行发布的空气和废气NMHC或TVOC分析方法同等选用。5.2.2非危险场所现场监测方法监测点位区域为非危险场所,应优先选择现场检测法,具体要求如下:正常生产周期内,若排气筒排放时间大于1h的,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监测至少3次,取多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或者连续测试1h,以1h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4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正常生产周期内,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歇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0min且小于1h的,可以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测试至少2次,取多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或者在排放时段内连续测试,以测试

12、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正常生产周期内,若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歇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等于10min的,应在排放时段内连续测试,以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5.2.3危险场所现场监测方法监测点位区域为有防爆保护安全要求或防爆保护安全要求未明确的危险场所,选用GB3836.1中规定的本质安全型(ia或ib类)监测设备进行现场直读监测、否则采用现场采样监测,采样方法按HJ732执行,样品采集完成后,在最近的安全区域使用分析仪器进行测量,使用现场采样监测时,应平行测量至少3组测试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5.2.4实验室分析方法特定情况下必须采用实验室分析方法时,需注明原因。使用实验室分析方法时,按HJ73

13、2进行采样,然后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测量,实验室分析时应平行测试三次,其相对偏差应小于30%,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小时浓度,否则应重新测试。5.3特征项目的监测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特征项目方法标准见附录B。6采样技术要求6.1现场监测方案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条件的准备、对污染源的工况要求应符合HJ/T397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废气现场监测的气象条件判定选择、监控点设置方法、采样时段和频次选择应符合HJ/T55。6.2有组织排放6.2.1监测/采样点位布设有组织废气排放源的采样点位布设,符合GB/T16157和HJ/T397的规定。应取靠近排气筒中心作为采样点,采样管线应为不锈钢、石

14、英玻璃、聚四氟乙烯等低吸附材料,连接管应尽可能短。计算废气处理设施去除效率时,在处理设施进出口设置监测点位,同时监测。当对固定污染源VOCs废气排放进行验收监测、监督性监测时,应优先选择排放浓度高、废气排放量大的排放口及其排放时段。若存在工艺过程、原料来源、污染物种类、治理措施都相同的多个排放口,监测执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6.3.4节内容。6.2.2监测口及监测平台有组织废气排放源的监测口和监测平台设置应符合HJ/T397的规范要求。6.2.3监测/采样频次及时段有组织排放源应在生产工况、排放状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或采样,监测或采样时间与间歇生产启停时间相同,连续

15、监测或采样时间不少于10分钟,气袋采气量应不小于1升;以等时间间隔监测/采集至少3个样品,测试平均值。对于有机物储罐类排放监测,应在其加注、输送相对集中时监测;在测试VOCs处理效率时,应避免在装置或设备启动等不稳定工况条件下监测。当对污染事故排放进行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监测频次及时段,不受上述要求限制。5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6.2.4监测设备与采样器具使用现场直读方法监测NMHC或TVOC的监测设备应符合HJ1012中对NMHC监测设备的要求,以及附录A中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用气袋采样的器具应符合HJ732中对气袋的质量控制要求。6.2.5样气监测/采集使用现场直读方法监

16、测NMHC或TVOC应按照附录A中相关标准的技术规定执行。使用气袋采样时应按照HJ732中的技术规定执行,便携式分析仪器分析气袋中的样品时,可适当减少进样体积。特征项目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方法、采气量应按照其标准方法的规定执行。6.2.6安全防护要求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现场采样和检测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爆炸性或有毒有害有机气体,现场监测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污染源单位应向现场检测或采样人员详细说明处理设施及排放源附近所有可能的安全生产问题,必要时应进行现场安全生产培训。现场采样或测试时应严格执行现场作业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若现场监测区域为有防爆要求的危险场所,固定污染源企业应为检测人员提供相关

17、报警仪,并安排安全员负责现场指导,确保采样操作和仪器符合安全要求。采样或检测人员应正确使用各类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尽量在从采样口的上风向进行采样或检测。6.3无组织排放6.3.1监测/采样点位布设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数目和设置,按HJ/T55执行。厂区生产设施(车间)在带有集气系统的密闭工作间内完成,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在密闭工作间(厂界)外1米,最低高度1.5米处,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并选取浓度最大值。生产工序未在密闭工作间内完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在生产设备外1米,最低高度1.5米处,监控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并选取浓度最大值。6.3.2监测/采样频次及时段无组织排放源应在排放时段内实

18、行连续监测不少于10分钟作为平均浓度;使用采样罐采样时应恒流采样20分钟以上;使用吸附管采样时应恒流采样45分钟以上;以等时间间隔监测/采集至少3个样品,测平均值。对无组织排放的采样,有条件时应优先使用内壁经惰性化处理的采样罐,采样罐的清洗和采样、真空度检查、流量控制器安装与气密性检查应按照HJ759中的规定执行。当无组织排放或厂界的VOCs质量浓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吸附管采样时间;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可适当减少采样时间;采样量(体积)应不低于相关标准中方法检出限的采样体积;浓度较高时可适当减少吸附管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7样品的运输和保存7.1气袋,对于用气袋法采集好的样品应立即放入避光保温的

19、容器内保存。7.2吸附管,用吸附管采样后,立即用密封帽将采样管两端密封,4避光保存,7日内分析完毕。7.3采样罐,在常温下保存,采样后尽快分析,20天内分析完毕。6学兔兔标准下载标准要求,结果单位为mg/m。T/LNEMA00420237.4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受热、混淆和玷污。冷链或常温运输的样品应在实验室内恢复至常温或加热后再行测定。8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方法按附录A、附录B相关标准执行。9结果与计算9.1VOCs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应折算为干基标准状态,“排放浓度”计算方法见HJ/T397等相关技术39.2报出数据的有效数字的计算修约规则按GB/T8170执行。9.3平行样的测定结果用

20、平均数表示,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以检出限的一半参与排放量计算。10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0.1现场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0.1.1用于现场监测的便携式分析仪器必须按期送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用于监测工作。10.1.2用于现场监测的仪器,分析仪器开机稳定后,应先测量零点进行仪器调零,再测量标准气体检查校准点,若示值误差超过5%,则用标准气体进行仪器校准,校准后再次测量标准气体,直至满足要求。10.1.3用于现场监测的仪器,需定期检查加热采样枪和过滤器的受污染程度,需及时清洁或更换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10.2现场采样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0.2.

21、1在固定污染源采集气袋样品,采样前应严格检查全部采样系统的密封性,泄露检查方法和标准按照HJ732中5.2.2节要求执行。10.2.2气袋、采样罐现场采样时,每10个样品或每批次(少于10个样品)至少采集一个平行样品和一个空白样品进行检查。10.2.3气袋、采样罐等可重复使用的器材,在使用后应尽快清洗净化,保存在密封袋或箱内避免污染。在使用前抽检10%的气袋、采样罐等可重复利用器材,其待测组分含量应不大于分析方法检出限或标准限值的2.5%,抽检合格方可使用。10.2.4吸附管采样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按照HJ644第10章要求执行。10.2.5采样期间应保持流量恒定,波动不大于10%,采样前后应对

22、采样流量计进行校验,其相对误差应小于5%,如果大于5%,但小于20%,可用它们的平均值计算总采样体积;否则应重新校准并重新采样。10.3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10.3.1每批样品测量均需建立标准或工作曲线,标准或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校准曲线应包括5个点(不包括空白)。10.3.2每批样品分析前至少分析一次全程序空白样品,空白分析应小于方法检出限;每批样品至少有一个质控样品分析,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小于10%。10.3.3送实验室的样品应及时分析,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留样样品应按测定项目标准监测方法规定的要求保存。7排放类型特征项目标准名称标准号有组织/无组织非甲烷总烃(N

23、MHC)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38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04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2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3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HJ122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定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环境空气和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1本标准实施之日后,国家或

24、辽宁省再行发布的适用的空气和废气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同等选用。准标下学兔兔载T/LNEMA0042023附录A附录B(资料性)附录C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综合项目标准监测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综合项目测定的标准监测方法详见表A.1。表A.1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标准监测方法表8排放类型特征项目标准名称标准号有组织24种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61种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2酚类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T32甲醇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

25、3氯乙烯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4乙醛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5丙烯醛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6丙烯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氯苯类固定污染源废气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1079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45乙酸酯类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异丙醇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臭气空气

26、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467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905无组织67种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34种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甲苯等52种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HJ1223挥发性卤代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45苯系物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

27、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3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酚类化合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T32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38醛、酮类化合物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683甲醛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醚和二甲二硫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8三甲胺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6二甲基甲酰胺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GBZ/T160.62表B.1固定污染源废气特征项目标准监测方法表9准下兔学兔标载T/LNEMA0042023附录D附录E(资料性)附录F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项目标准监测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卤代烃等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标准方法详见表B.1。排放类型特征项目标准名称标准号本标准实施之日后,国家或辽宁省再行发布的适用的空气和废气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同等选用。学兔兔标准下载T/LNEMA0042023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