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9379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核心素养定位1.综合思维:联系区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2人地协调观:通过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教材整体感知命题趋势分析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统计图等呈现信息,考查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考查形式多样,频率较高。从题型看,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一、荒漠化的含义【疑难辨析1】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二、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及治理措施1西北地区的区域背景【疑难辨

2、析2】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必要条件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物质条件地表物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植被覆盖率植被稀疏,土壤发育差,缺乏保护。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条件具体如下表所示: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_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_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

3、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_退化和_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_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_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_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_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读下面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形成的景观图,回答问题。(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_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_。(2)防治内容(3)防治原则坚持维护_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

4、耕作和灌溉技术,_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_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_,既要考虑上、中游的_,又要顾及下游_的保护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三、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为例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位置及范围(2)水土流失的危害2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_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3水土流失的治理(1)原则_、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_、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_相结合(2)黄土高原_综合治理措施【疑难辨析3】黄土塬、

5、黄土峁和黄土梁有何区别?考点一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高考真题【例1】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解题能力培养(1)(2)(3)尝试自解(1)(2)(3)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风沙危害及风沙

6、防治。综合思维获取图文信息、分析起沙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区域认知图示区域地形、河湖分布、风力、风向等自然环境特征。地理实践力风沙的防治措施。2.方法规律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的分析思路主要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多是由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以区域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次生盐碱化最为典型。对其分析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问题判断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产生土壤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2)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特征、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7、植被覆盖率大小及地质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3)防治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3.题组精练考向1 荒漠化成因分析12016海南卷,1618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题。(1)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

8、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D(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A B C D(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考向2 荒漠化的防治22015山东卷,56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9、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考点二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1.高考真题【例2】2018全国卷,911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1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BC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解题能力培养(1)(2)(3)尝试自解(1)(2)(3)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植被与河流水文特征(水位、含沙量)的关系。人地协调观通过不同时段的植被覆盖率对河流洪峰和含沙量影响的差异,以此提升人们认识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从而规范人类活动,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地协调发展的实施途径。区域认知通过分析

11、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认识水土流失,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地理实践力。2.方法规律1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二是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三是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下表为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对比: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自然原因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形崎岖,多低山丘陵;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人为原因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陡坡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整治措施黄土高原不如南方水热条件好,又处于过渡地带,需实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

12、物措施;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等工程措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好,其有效措施是封山育林恢复植被,兴建小水电站,发展立体农业等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3.题组精练考向1 水土流失原因分析12019江苏卷,1718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BCD(2)2016年

13、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考向2 水土流失的治理22020全国卷,13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据此完成(1)(3)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

14、的地方()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BC D第30讲荒漠化与水土流失板块一一、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耕地草地林地【疑难辨析1】提示: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次生盐渍化也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由于干旱地区灌溉不当造成的,石质荒漠化也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二、1干旱沙质【疑难辨析2】提示:荒漠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在一些半湿润地区甚至湿润地区也有发生,如我国华北地区的盐渍化、云贵地区的石漠化。2(2)激增人类活动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能源风沙草场沙化沙质沙化绿洲次生盐渍化3(1)区域经济生存环境(2)生产力(3)

15、生态平衡(4)推广节水无序增长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三、1(1)日月山沟谷发育长城太行山秦岭(2)耕地农业单产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地上悬河2人为3(1)林草经济开发水土保持(2)小流域水平林果打坝建库平整护田林网间作【疑难辨析3】提示:黄土高原形成初期,地面平坦沟壑少,地形类型称为黄土塬;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成许多沟壑,地面破碎,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梁;随着水土流失的继续,更多的土壤被冲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此时的地形称为黄土峁。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的过程。板块二考点一体验高考真题【例1】西风堆积侵蚀固沙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

16、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度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故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图中显示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2)题,该沙丘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但夏季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导致表层水分被

17、蒸发,故68月土壤含水量低。第(3)题,材料显示沙丘所在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故为维护生态安全,应该保持自然演化的过程,减少人为扰动。答案:(1)C(2)B(3)D2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第(2)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

18、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1)C(2)D考点二体验高考真题【例2】夏季风减少4答案:(1)B(2)B(3)D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黄河干流流域内山地少,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故错误。B选项正确。第(2)题,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故C选项正确。答案:(1)B(2)C2解析:第(1)题,与传统打坝淤地相比,治沟造地是一种综合整治模式,更注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

19、,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C正确,A、D错误;两种模式都注重防治水土流失,B错误。第(2)题,该地区的耕地以坡耕地为主,农民进行田间耕作的难度较大;该综合整治模式采取沟道覆土造地、复垦空废宅基地、坡面退耕还林等方式,可使该地平地占比增大,同时,采取支渠排水灌溉等方式,降低了该地区田间耕作的难度,故选项B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为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该综合整治模式下,采取了复垦空废宅基地的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说明居住用地并不紧张,错误;陕西省延安市属于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邻近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正确;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平地少,坡耕地比例大,正确;该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生产方式较为粗放,错误。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答案:(1)C(2)B(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