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中考地理一轮十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2.3河流长江讲义.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91175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中考地理一轮十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2.3河流长江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中考地理一轮十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2.3河流长江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中考地理一轮十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2.3河流长江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中考地理一轮十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2.3河流长江讲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3河流、长江考点1:河流、长江1、众多的河湖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流域名称占全国总面积主要大河外流区域2/3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境外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境外称萨尔温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域1/3流入沙漠深处:塔里木河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较: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

2、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2、京杭运河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附:京杭运河:起、终点地位长度经过省、市沟通水系航运量北京到杭州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1800千米京、津、冀、鲁、苏、浙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影响因素对我国河流的影响

3、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河水滚滚东流入海,成为外流河,位于外流区气候气温成为内流河,位于内流区夏季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水就多冬季降低,高山冰雪融水减少,河水就少降水增多,外流河水就增多,水位就上涨减少,外流河水就减少,水位就下降3、长江的开发和治理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经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省,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8500平方千米,注入东海。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上海入海口)(即源头-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上海)长江上游主要支

4、流:北四南三七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注意:金沙江不是支流而是干流)长江干流时段的称呼:通天河(源头至青海玉树),金沙江(玉树至宜宾)、川江(宜宾至湖北宜昌)、荆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扬子江(江苏、镇江段)长江上游主要水电站及图上位置: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二滩水电站,宜昌附近:三峡水电站(中国最大发电站、水利枢纽工程兼防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支流上重要湖泊: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长江上的重要城市:宜宾(岷江与金沙江交汇处)、重庆(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武汉长江的两个称呼:水能宝库、黄金水道水能宝库:

5、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现阶段开发较少。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长江洪涝发生原因: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支流多,流域广有三大洪水来源(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许多水库;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

6、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禁止人们围湖造田,政府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业,减少抗洪压力;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危害最大,长江的最主要任务是防洪长江黄河长度6300千米5500千米发源地唐古拉山的沱沱河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特点呈“VW”字形,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注入海洋东海渤海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上宜昌中湖口下上河口中孟津下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流经地形区青

7、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泾河、湟水、汾河、渭河开发“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坝。“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忧患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

8、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治理措施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整治河道,退耕还林还湖。(导)加固江防大堤。(防)治理川江和荆江(裁湾取直)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防)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

9、浚河道,治理水污染。(治)4、主要的湖泊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同时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考向:1.河流的分布2.长江的开发和治理(2017山东德州)读中国主要河湖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B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的河流大多流量大,含沙量较小D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以夏汛为主(2016四川凉山)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均为内流河B外流区域的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

10、沙量大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1.A解析: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湖泊少;北方地区降水少,河流大多流量小,含沙量大:西北地区河流大多为内流河,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水多,河流水量大,形成夏汛2.B解析:我国外流区域的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南方河流汛期长于北方,南方河流流量大于北方,但东北地区的河流流量比华北地区河流流量大。华北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大。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2018湖北孝感)2018年4月下旬,习总书记考察了长江沿岸地区,重点了解了湖北的长江航道整治、荆江堤防以及武汉等城市的发展状况。如图为长江局部水系图和部分省区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1)长江发源于高原,向

11、东注入海;长江支流众多,流经湖北省境内的重要支流(填河流名称)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根据图中水电站的分布情况判断,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下)游河段。(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a江汉平原、b平原、c鄱阳湖平原、d苏皖沿江平原和c长江三角洲组成;本地区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容易发生灾害。(3)简要分析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重要支点城市的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环境、工农业基础、交通、市场以及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答两点即可)答案:(1)青藏;东;汉江;上;(2)洞庭湖;洪涝;(3)武汉自然环境优越(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作答均可);工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12、鱼米之乡”等);交通便利(汉江、长江交汇,公路、铁路网密集,有“九省通衢”之称等);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集中)等。解析:读图分析可知:(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东海;长江支流众多,流经湖北省境内的重要支流汉江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它是长江上最长的支流;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根据图中水电站的分布情况判断,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上游河段流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a江汉平原、b洞庭湖平原、c鄱阳湖平原、d苏皖沿江平原和c长江三角洲组成;本地区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3)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重要支点城市的有利条件:武汉自然环境优越(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作答均可);工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鱼米之乡”等);交通便利(汉江、长江交汇,公路、铁路网密集,有“九省通衢”之称等);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集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