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刷题精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74286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刷题精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刷题精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刷题精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刷题精练(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满分中考帮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刷题精练一、单选题1.(2021威海)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B.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C.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答案】 B 【解析】A.光子不属于化学物质,不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能生成新物质,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D.物理变化也能获得能量,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光子是传递电磁

2、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可产生新物质分析;来源:中%教网# C.根据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D.根据物理变化也能获得能量分析。2.(2021青海)自来水厂有一种新型的消毒剂ClO2,其工业生产原理是( )2NaC1O3+4HCl=2ClO2+X+2NaCl+2H2O,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A.Cl2OB.HClOC.Cl2D.NaOH【答案】 C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反应前2NA.4Cl、6O、4H,反应后2NA.6Cl、6O、4H、X,故X含有2Cl为氯气,故填: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X 的化学式。来源#:

3、%zzstep.co&m3.(2021襄阳)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取同温同压(20、101kPa)下体积均为2L的氢气和氧气,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1L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氢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A.B.C.D.【答案】 B 【解析】 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目之比,即为体积之比,由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_2H2O,2L氢气反应1L氧气,反应后剩余气体1L,符合题意。 2L氢气反应1L氧气,反应后剩余气体为氧气,不符合题意。 反应前氢元素和氧元素都位于单质中,化合价

4、都为0价,反应后氢元素+1价,氧元素-2价,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单质中盐酸的化合价规定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2021益阳)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铁回收含铜废液(主要为CuSO4溶液)中的铜:Fe+CuSO4FeSO4+CuB.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2_ CaCO3+CO2C.点燃镁条:Mg+O2点燃_ MgO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H2SO4+2NaOHNa2SO4+H2O【答案】 A 【解析】A.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与硫酸亚铁,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

5、正确,故A符合题意。B.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HCO3)2_ CaCO3+CO2+H2O,故B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C.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点燃_ 2MgO,故C不符合题意。D.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SO4+Ca(OH)2CaSO4+2H2O,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题意:1.反应物与生成物是否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是否符合题意;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是否符合题意;4.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5.(202

6、1徐州)已知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它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点燃_ 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1C.该反应体现O2的可燃性D.大量X进入空气不会引起酸雨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 A 【解析】A.该反应是燃烧,燃烧放出热量,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B.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x=-2,不符合题意;C.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体现了氧气的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7、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S、O的个数分别是4.2.6,生成物中含H、S、O的个数分别是4.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S、4个O,故X的化学式为SO2,大量二氧化硫进入空气中,会引起酸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X 的化学式。6.(2021绵阳)取20.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 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8%B.39.5%C.79%D.92%【答案】 C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

8、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1.6g;2KMnO431615.8g_K2MnO4+MnO2+O2321.6g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故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15.8g20g100%=79%。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氧气质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出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进而即可求出答案。7.(2021益阳)现有8g某有机物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O2和18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C.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

9、O2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答案】 D 【解析】A. 该有机物中一定不含有氧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 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g:2g3:1,故不符合题意;C. 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不符合题意;D. 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2g44 : 18g18 = 1:2,故符合题意。ww#w.zzs&tep.*com%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B.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C.根据题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有机物与O2的质量比。D.根据生成物分子个数

10、比等于物质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比值之比。8.(2021娄底)乙烯(C2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常做水果催熟剂。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www.%zzstep.c#&om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B.图示中X的数值为3C.乙烯属于有机物D.反应中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7:8【答案】 D w*ww.z#z&【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乙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2H4+3O2点燃_2CO2+2H2O;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3,故

11、B不符合题意;C.乙烯(C2H4)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2+14):(1623)7:24,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先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按方程式进行解答,书写方程式除化学式书写正确外还必须注意配平。9.(2021深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来源:zzs&tep.c%o#mB.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丙中N的化合价3价D.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的

12、发生【答案】 B 【解析】A.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 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反应中丙N为氨气,氢元素显+1价,可推出N的化合价3价,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想要得到更多H2,应减少反应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答案为:B。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

13、各问加以分析解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0.(2021安徽)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答案】 A 【解析】A. 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故有一氧化碳分子、氢分子、氧分子三种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B. 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C. 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该设计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

14、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找出反应物、生成物,进行分析。www%#.*11.(2021广东)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生成物的化学式是CH4O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答案】 B 【解析】A. 反应过程中微粒数目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两种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A不符合题意。B.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化学式是CH4O,

15、故B符合题意。www.zzs%#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www.zzstep.#c*om故答案为:B。【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12.(2021连云港)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分子B.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www

16、.#zzst&*eC.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2:3D.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的质量增加【答案】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氮气与氢气在有毒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一定条件催化剂2NH3. A. 表示氮气分子,故错误,不符合题意;B. 根据微观过程可知,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故正确,符合题意;C.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3:2,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来源:zzstep.c%&#om故答案为:B 。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在结合各个小题

17、,进行分析。13.(2021宁夏)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是CO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答案】 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4.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2个O,故丙物质是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催化剂_2CO+2H2,不符合题意;B.甲烷中碳元素显-4

18、价,氢元素显+1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44=4:11,不符合题意;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出丙物质的分子构成,再由反应前后各物质分子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14.(2021伊春)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

19、的是( )物质MNPQ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数值是5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4:5【答案】 C 【解析】A. P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 待测数值是13,故不符合题意。C.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Q,生成物是N,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符合题意。www.z#zste&*D. 在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25g:20g=5:4,故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答案为:C。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的质量不变,可能作

20、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出待测数值。C.根据化合反应,说法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D.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N与Q的质量变化量比。中*国教育出版#网15.(2021梧州)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国教*育出版网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B.x的取值范围:0x40来#源%:&中教网*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答案】 B 【解析】A.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0g

21、,质量分数为8125100=8%,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30+40+30+25=10+15+x+y,x+y=100,乙为生成物地,反应后质量大于大于40,即x的值大于40,y的值最小为0 ,故x的最大值为100,则x的取值范围为0 x100,故错误,符合题意;C. y30时,则丙不参加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D. 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质量守恒

22、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乙、丙是否完全参加反应,进行分析。16.(2020西藏)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甲一定是化合物D.该反应中乙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是14:11【答案】 B 来%源:中教#网&【解析】A. 由图可知,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丁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可知,物质甲的质量在反应后减少,属于反应物,物质乙、丙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属于生成物,

23、即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 由B可知,图中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反应物,所以甲一定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该反应中乙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38%10%):(40%18%)=14:11,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题目中图可知,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说明丁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 B.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结合化合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C.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D.该反应中乙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反应中

24、乙与丙的质量之比。17.(2021桂林)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答案】 D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B.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7-14):14=3:14,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Y=2Z,不符

25、合题意;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设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x:(217)=14:17,x=28,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参加反应Y的分子数=5n-4n=n,X参加反应X 的分子数=6n-3n=3n,生成Z的分子数=2n-0=2n,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X+Y=2Z。18.(2021湘潭)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C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8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

26、氧化物化学式为( ) A.FeOB.Fe3O4C.Fe4O5D.Fe5O7【答案】 C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加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5.4g,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水中氢元素质量等于氢氧化铁中氢元素质量,则氢氧化铁的质量为5.4g218100%1356+163+13100%=21.4g;氢氧化铁中铁、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为21.4g5656+163+13100%=11.2g、21.4g16356+163+13100%=9.6g;氢氧化铁分解失去氧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氧元素质量和被铜网反应的氧元素质量之和,质量为5.4g1618100%+0.8g=5.6g;则得到复杂的铁的氧化物中铁、氧元素

27、质量分别为11.2g、9.6g-5.6g=4g,设化学式为FexOy:56x16y=11.2g4gxy=45即化学式为Fe4O5。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答案为:C。【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乘以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分析19.(2021潍坊)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中教网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丙一定是催化剂C.反应后丁

28、的质量为8g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答案】 D 【解析】A.根据分析,反应中甲物质的质量减少16g,乙物质的质量增加8g,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丁物质的质量增加8g。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反应中,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其他物质,因此丙不一定是催化剂,选项B不符合题意;C.反应中生成丁的质量为8g,反应前丁的质量为3g,因此反应后丁的质量为11g,选项C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生成的乙和丁质量都是

29、8g,因此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8g8g=11,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分析,增加的为生成物,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20.(2021德阳)碳酸氢钠(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制作糕点、馒头的发泡剂。某同学为探究发酵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他取样品20.0g,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中&%国#教育出版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假设样品中除NaHCO3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热不发生变化,也不也盐酸反应,直接进入固体B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产生CO2的质量为3.1gB.固体A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7.

30、5gC.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B中含有剩余的HClD.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0%【答案】 D 【解析】加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为20.0g-16.9g=3.1g,A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HCl 为气体,蒸发结晶的固体中不含 HCl ,C不符合题意;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质量为y,生成碳酸钠质量为m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NaHCO3Na2CO3H2OCO2减少质量168106184462ym3.1g168:62=y:3.1g 106:62=m:3.1g y=8.4g m=5.3g设未反应的碳酸氢钠质量为n,则样品中杂质质量为16.9g-n-5.3g=

31、11.6g-n,固体B中氯化钠质量为14.9g-(11.6g-n)=3.3+n,样品中碳酸氢钠质量为20.0(11.6g-n)8.4+nww#w.zzste&p.co*m NaHCO3 - NaCl 84 58.5 8.4+n 3.3+n n=8.4g原发酵粉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g+8.4g20.0g100%=84.0%,B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固体减少质量为二氧化碳质量,由二氧化碳质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碳酸钠质量,再由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关系计算碳酸氢钠质量分析。二、综合题21.(2021绥化)“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

32、思维方式。请根据如下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填“升高”或“降低”)(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填粒子名称)【答案】(1)2H2+O2点燃_2H2O(2)升高(3)氢原子、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只答原子不给分)【解析】(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故填:2H2+O2点燃_2H2O。(2)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0价,反应后水中氢元素+1价,化合价升高,故填:升高。(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

33、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22.(2021哈尔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2)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_。(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_(填物质分类)。(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填字母)。A.一定改变B.可能改变C.一定不变【答案】(1)(2)每1个氯原子自由组合,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3)氧化物(4)B 【解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

34、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来源:中教%网#(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程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每1个氯原子自由组合,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是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属于氧化物;(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故答案为:B。【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程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

35、子分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根据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分析;(4)根据分子数目在化学变化中可能发生改变分析。中国*教育%&出版#网三、实验探究题23.(2021青海)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1)(猜想假设):猜想1:相等猜想2:_ (2)(实验探究):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分别将反应物及反应容器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再将其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_(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偏转。取下烧杯

36、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_(填“向左”或“向右”或“不”)偏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反思评价)你认为猜想_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答案】(1)不相等来&%源:中教网(2)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不;向右;Na2CO3+2HCl=2NaCl+H2O+CO2(3)2;因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再称量时质量减少(只要答出“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或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均参照给分)【解析】(1)猜想假设: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故猜想1:相等;猜想2:不相等;(2)

37、实验探究:方案一:实验过程: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再将其放回托盘天平,该反应无气体生成,天平的指针不偏转;方案二: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反思评价:猜想2是错误的,因为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再称量时质量减少。【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38、总和相等,进行猜想。(2)实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3)有气体生成或者参加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应该在密闭环境中进行。24.(2021毕节)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对其组成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黑火药由硝石(KNO3)、硫磺粉(S)和木炭粉(C)混合而成。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不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实验方案)取黑火药与适量水混合、搅拌、过滤、得到溶液和固体。将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

39、做 _,在老师帮助下,小组通过其他实验证实晶体为KNO3。通过下述实验证实得到的固体为S和C的混合物;按如图组装仪器,先通入N2,再点燃酒精灯、通入足量O2使A中固体完全燃烧。(记录现象)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装置ABCDE现象固体燃烧的火焰为 _色红色褪去紫红色变浅未变色溶液变浑浊(2)(讨论交流)来%&源:中#教网装置A中硫磺粉、木炭粉发生了 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2 _K2SO4+2MnSO4+2H2SO4,实验中装置C溶液的pH将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装置D的作用是 _。装置E中

4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1)蒸发结晶;蓝紫(2)氧化;H2O;减小;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CO2+Ca(OH)2CaCO3+H2O【解析】实验方案:将所得溶液蒸发溶剂、冷却,得到晶体,该过程在化学上叫做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记录现象:固体燃烧的火焰为蓝紫色(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蓝紫。讨论交流:装置A中硫磺粉、木炭粉发生了氧化反应。故填:氧化。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5个,钾原子都是2个,锰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氧原子是20个,反应前应该是20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1、: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实验中生成硫酸,溶液酸性增强,装置C溶液的pH将减小。故填:H2O;减小。二氧化硫也会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装置D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故填: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C装置完全吸收。装置E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分析】(1)根据蒸发结晶原理及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分析;(2)根据氧化反应定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及二氧化硫性质分析。四、计算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5.(2021

42、益阳)为测定实验室某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相符,小雷利用其与大理石反应(其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做了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盐酸样品大理石剩余固体(含大理石)+液体53.06.056.8(1)实验中共生成CO2的质量为 _g;(2)通过计算,判断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上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符(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若不符合,请你分析可能原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1)2.2(2)解:设盐酸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73xCaCl2+H2O+CO2442.2g7344=x2.2g解得:x3.65g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g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