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涵*** 文档编号:96367438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学科代码: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主要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景观等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其研究对象包含了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包含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重点开展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个体适应性、人工林培育理论与实践、喀斯特植被恢复理论与方法、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技术等。本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培养设置四个学科方向招生培养。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严谨的工作态度,诚恳合作的求实创新精神,在生态学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较宽的知识面、生产实践知识

2、、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具有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专业人才。二、 学科方向【植物生态学】以西南喀斯特山地植物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喀斯特适生植物对生态因子的个体适应、种间关系、生态因子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菌根共生机理、植物种群结构与种群动态、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喀斯特高原生态建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修复生态学】以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高原湿地生态修复和喀斯特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科学问题,从生态系统退化、生境脆弱性、生物逆境适应机制、种间关系以及群落配置机制开展系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退化生态工程工程建设,服

3、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微生物生态学】以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真菌资源发掘、真菌多样性、植物病害种类系统发育,微生物与动植物功能关系进行微生物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山地生态有机产品生产以及农林生产服务。【动物生态学】以喀斯特高原山地兽类、鸟类、两爬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物种及其栖息地的野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及区域多样性研究。重点包含:从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解析喀斯特高原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动物生态研究支撑;从珍稀濒危特有动物基础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及民族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4、关系入手,开展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支撑喀斯特山地物种保育决策与管理;服务于喀斯特高原自然生态保护事业。三、学习年限 根据生态学一级学科各二级学科的特点,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对提前完成全部教学计划和各种实践环节,完全满足培养方案要求,学习成绩和研究工作优良者,由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提前毕业。四、课程设置 学习有关课程,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是研究生进行科研的前提。(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学习(含实验)29学分(需满足学位课14学分,非学位课15学分)。学位课要体现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结构,反映学科的内涵和发展前沿,对不同研究方向要有较好的涵

5、盖性。选修课要为研究方向服务,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学位课为必修课,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和跨学科硕士生选修课可超出本选修课范围。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硕士生,要补修本科相关课程(主干课),一般以2-5门为宜,参加本科生考试并提供成绩。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阅读和选读与该学科相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学科前沿著作、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进行检查。课程学习要求在第1学年之内完成,整个一级学科公共课程及各二级学科自设课程见下表。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

6、时学分教学方式学期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备注一二三学位课公共课英语Master English10657M1011044讲课考试校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searc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10657M109362讲课考试专业课生态学研究进展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071300M01362讲课考查必修生态学研究方法(核心课程)Ecological Methodology071012M22362讲课考查生态学专题讲座Ecology Topic Lectur

7、es 0713M20362讲课考查非学位课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大学)10657D104181讲课考试自然辩证法概论Introductory Dialectics of Nature10657M107181讲课考试校统一多元统计分析及软件应用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090700M04362讲课考查选修课林业生物技术实验Forestry Biotechnology Experiments090701M05362实验考查至少选1门高级植物生理学(授课实验1:1)AdvancedP

8、hytophysiology090702M03362讲课实验考查高级土壤学(授课实验1:1)Advanced Pedology071300M19362讲课实验考查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071300M22362讲课考查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071300M23362讲课考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071300M15362讲课考查生态学专业英语Ecology Specialized English071300M24181讲课考查体育 10657M115181考查培养环节入学教育 1学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1学分助

9、教、助研或助管、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四选二) 1学分三年参加20次学术活动 1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时间(第二学年开始两周内完成) 1学分公开作学术报告至少一次 1学分立德树人 1学分类别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时学分教学方式学期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备注一二学位课(三选一)种群与群落生态学(核心课程)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Ecology071300M06362讲课考试植物生态方向恢复生态及生态工程学(核心课程)Eco-restoration and Eco-engineering071300M08362讲课考查修复生态方向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

10、ogy071012M24362讲课考查微生物生态方向非学位选修课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071300M10362讲课考查至少选1门保护生物学(核心课程)Conservation Biology071000M34362讲课考查植物资源学Plant Resource Science071001M18362讲课考查植物生理生态学Plant Ecophysiology071300M25362讲课考查非学位选修课动植物系统与分类学Flora and Fauna Systems and Taxonomy090705M03362讲课考查至少选1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Artificial F

11、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071300M26362讲课考查生态评价理论与方法Ecological Evaluation Theory and Method071300M27362讲课考查保护生物学(核心课程)Conservation Biology071001M18362讲课考查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071300M28362讲课考查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071300M29362讲课考查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 of Microbial Ecology071300M30362讲课考查生态评价理论与方法

12、Ecological Evaluation Theory and Method071300M27362讲课考查真菌资源学Fungal Resource Science071300M31362讲课考查微生物功能评价Microbial Function Evaluation071300M32362讲课考查注意:1.除英语外,1学分18学时,课程总学2829学分,学位课学分14学分,培养环节学分不少于8学分,含开题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检查1学分),共3637学分。 2.原培养方案中保留课程,课程编号不变,新增课程的课程编号由研究生院编写。 (二)学习、考核方式及要求 学习可以采取听课、自学、讨论、报

13、告及实验等多种形式。考试以笔试为主,并可根据课程特点辅以口试、实际操作等方式。五、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体制和机制。要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硕士生的培养已不是单一的规格与模式。生态学硕士生可培养为教学科研型、工程应用型和跨学科复合型三类,以适应不同部门工作的需求。 研究生在校参加的实践环节应以科学和教学为主。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跨学科复合型硕士生由生态学和有关学科导师共同指导,论文选题要瞄准生态学研究的前沿,

14、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较强的理论意义,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有所开拓。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加强硕士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中期考核有利于人才分流,因材施教,也是检查培养工作,交流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的手段。1. 考核的时间 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2. 考核的内容 (1) 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表现; (2) 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及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科学研究进展或阶段成果; (3) 健康状况。3. 考核的方式 以教研组或以学科为单位,由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硕士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硕士生逐个考核。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必要时可聘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考核小组。4

15、. 考核结果与分流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人才分流。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有条件的可转为博士生;合格者继续攻读;不合格者按照学籍管理办法处理。七、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在第5学期进行,检查工作由院研究生科和所在学科负责实施。检查的内容包括:文献综述、研究进展及论文发表等情况。八、论文工作与论文要求 论文工作是对硕士生进行科研能力的综合训练,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科研调查、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 硕士生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论文工作:确定研究题目,阅读文献资料,参加专业生产实践。拟定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及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开题的准备工作应在入学后的1年内完成。论文题目应在入学

16、后1年半内做开题报告后确定,经研究生所在硕士点的硕士生指导小组讨论审定。论文开展后,研究生必须在所在硕士点作至少一次汇报,介绍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情况。硕士生应事先制定科研实验方案,经导师审阅同意后开展工作。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论文的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的结果具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对研究工作必须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以期获得准确的数据资料。研究工作结束后,仔细整理资料,深入分析数据,认真撰写论文。硕士生的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的篇幅一般在3万字以上,摘要约1000字左右。要求立论正确,概念清楚,分析严谨,计算无

17、误,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图表清晰。至少在答辩前1个月提交论文。九、论文答辩 论文的答辩和评审程序按学校统一规定进行。十、授予学位学位授予按贵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实行。 附录1:硕士生主要参考书目1. HT奥德姆著,蒋有绪等译,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1993, 2.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20003. 林鹏等编著,植物群落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 E.P.Odum,生态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 ManulC. Molles,生态学:概念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6. 宋永昌. 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戈峰. 20

18、02. 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8. 阳含熙,卢泽愚. 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1981. 9. 张文辉 张恒庆,保护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910.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高教出版社 肖笃宁,研究生教材 景观生态学11. 王崇云,进化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赵晓英,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13. 金岚,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14. 陈声明,微生物生态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 J. silvertown,D. Charles Worth,简明植物种群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16. 周广

19、胜,全球生态学,气象出版社,200317. 进化保护遗传学,雅各布,霍格伦 著,科学出版社,201718. 自然保护野外研究技术,蒋志刚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孙儒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 行为生态学(第二版),尚玉昌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 鸟类学(第二版),郑光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哺乳动物学(第六版),(美)T.A.沃恩等编;刘志霄 译,科学出版社,2019附录2:硕士生主要参考期刊1Nature 2Science 3Eology4Journal of Ecology5Plant Ecology6Adv

20、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7Evolutionary Ecology8Molecular Ecology9Functional Ecology10中国科学11植物学报12生态学报13植物生态学报14应用生态学报15生态学杂志16林业科学17中国农业科学18自然资源学报19. Current zoology20. Integrative zoology21. Zoological Research22. 生物多样性23. 兽类学报24. Avian Research25. Biological conservation26. Conservation biolog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