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6638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第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秋期南阳市第十三中学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范围:化学上册考试时间:5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Ca:4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0分)1.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陶瓷烧制C. 石油分馏D. 煤的干馏【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2、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O2B. CO2C. N2D. Ne【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3. 2019年北京世园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 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B 露天焚烧树叶、秸秆C. 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D.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排放未达

3、标的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不值得提倡,故A不正确;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污染空气,不值得提倡,故B不正确;C.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白色污染,不值得提倡,故C不正确;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值得提倡,故D正确。故选D。4.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 铁、汞B. 氨、干冰C. 水、金刚石D. 硫酸铜、氯化钠【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

4、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详解】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故A不正确;B.氨、干冰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不正确。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B。5.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证明CO2密度比空

5、气的大【答案】C【解析】A.要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利用压强的变化,根据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多少来验证氧气的含量,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压强变小,水进入集气瓶中的量等于消耗氧气的量,可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正确;B.先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C。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6、.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D.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答案】D【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不正确;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C不正确;D.硬水是指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D正确。故选D。【点睛】水的液态的,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纯净物。

7、7.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CO2 ;B选项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22)/(24+8+142)100%=40%;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反应物有两种物质;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28:418=7:6;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B考点:质量守恒

8、定律、有关化学式计算8. 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 该原子易失去电子C. 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D.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该元素核电荷数是13,是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B.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核内中子数不是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该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白磷放入容积为40 mL的试管中,

9、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C. 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直至停在12 mL刻度处D. 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12 mL刻度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否则装置内气体还处于膨胀状态,使测定结果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若不使用弹簧夹,

10、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由于气体受热膨胀,活塞首先向右移动;后冷却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活塞再向左移动,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mL和注射器内20mL的氧气,活塞应停在的刻度处,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若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可观察到活塞前沿移动到刻度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l6B. 28C. 44D. 6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生成D的质量为3.2g+9.6g5.6g=7.2g,设C

1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故选B。11.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反应物浓度B水要在通电的条件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只要加入二氧化锰就迅速分解催化剂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钠米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说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故A正确,不

12、符合题意;B.水和过氧化氢属于不同种物质,不能说明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钠米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不同,反应程度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A. 用高压水枪灭火B.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 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答案】A【解析】吹灭蜡烛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A.用高压水

13、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相同,正确;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不同,错误;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火,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不同,错误;D.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与“吹灭蜡烛”灭火原理不同,错误。故选A。13. 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设计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B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通入过量氧气,点燃C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

14、量氧气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D除去CuO 粉末中混有的少量 C 粉在氧气流中加热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一氧化碳虽然具有可燃性,但在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能够被点燃的,故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氧气能和灼热的铜网年发生反应,二氮气不能,能区别出来,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D.碳能够加热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而除去碳,符合除杂的原则,故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4.

15、 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 4:1B. 2:1C. 3:2D. 1:1【答案】A【解析】【分析】原混合物增加的质量为生成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原混合物减少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灼烧后混合物质量不变,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与生成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也就是说氧化铜中铜、氧两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详解】在氧化铜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即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也为4:1,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15. 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居

16、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2)2个亚铁离子_;(3)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4)有白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答案】 (1). (2). (3). (4). 【解析】【分析】【详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形成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2)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4)有白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 2019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

17、“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答案】 (1). 门捷列夫 (2).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解析】【分析】【详解】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7. 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答案】 (1). (2). 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解析】【分析】燃烧条件:物质是可燃物、有氧

18、气参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二者都是可燃物,都接触氧气,但是由于着火点不同,所以现象不同,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18. 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质量相等的四种物质C H2 CO CH4 ,完全燃烧后所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为_(填序号);【答案】 (1). (2). 【解析】【分析】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氢气

19、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详解】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四种物质的质量均为m设碳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x,氢气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y,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z,甲烷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n 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所消耗氧气质量关系为,则完全燃烧后所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为氢气,故选。19. 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

20、一。则甲的名称为_,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甲和乙均具有还原性,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丙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写出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 过氧化氢 (2). (3). 分子构成不同 (4). 【解析】【分析】【详解】(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则甲是过氧化氢,丙是水,乙是氧气,故甲的

21、名称为过氧化氢,乙丙的反应是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甲和乙均有还原性,碳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碳不充分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甲为碳,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故乙丙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0. 13.8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2g的水,同时得到CO和CO2的混合物25.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CO和CO2的混合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22、比为_。【答案】27.6g 2:5【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16.2g+25.2g-13.8g=27.6g;13.8g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3.8g=4.2g,16.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2g=14.4g,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x+(25.2g-x)=4.2g+27.6g-14.4g,则x=6g,则在此化学反应中CO和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10.0分)21.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2)用来检验CO2的反应_。(3)乙醇燃烧的反应_。【答案】 (1). (2). (3)

23、. 【解析】【分析】【详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用来检验CO2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图中单质的名称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氧气 (2). 【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1)图中单质的名称是氧气。(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氨气,乙是氧气,丙是一氧化氮,丁是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

24、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变。2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1)体温计受热,汞柱上升_。(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_。【答案】 (1). 受热后,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体积膨胀,汞柱上升 (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都是不会改变的,原子的质量不变【解析】【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详解】(1)体温计受热,汞柱上升的原因是受热后,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体积膨胀,汞柱上升。(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都是不会改变的,原子的质量不变

25、。【点睛】温度升高,分子和原子的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24. 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铜。(1)写出A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A、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3)该实验装置还有不足之处,请写出一种具体的改进方法_。【答案】 (1). (2). A中黑色粉末变红色,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在B装置后面使用酒精灯点燃尾气【解析】【分析】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详解】(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装置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

26、碳,B装置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A、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黑色粉末变红色,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改进方法是在B装置后面使用酒精灯点燃。【点睛】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需要点燃除去。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用_(填写药品名称)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和C装置均可制取,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3)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

27、物可制取甲烷,制取甲烷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_(填字母代号)。(4)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图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_。(5)如何检验B 装置的气密性_?(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鸡壳中碳酸钙的质量_?【答案】 (1). (2). 大理石和稀盐酸 (3).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5). AE或AF (6). (7). 先用弹簧夹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处倒水,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8). 20g【解析】

28、【分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A装置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则用A装置制取的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和C装置均可制取,C装置含有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故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3)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反应需要加热,为固固加热型,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制取甲烷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AE或AF。(4)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图为。(5)检验B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先用弹簧夹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处倒水,若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6)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则生成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故鸡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点睛】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