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05单元化学方程式(学生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9503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中考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05单元化学方程式(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中考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05单元化学方程式(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中考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05单元化学方程式(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考化学易混易错巧讲精练-第05单元化学方程式(学生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05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红磷燃烧实验前后质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白烟 ;气球先变 大 后变小; 表达式:称量结果:m前 = m后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表达式:Fe + CuSO4 Cu + FeSO4测定结果:m前 = m后结论: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2.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理解:(1)反应物的

2、总质量等于 生成物的总质量 ;(2)反应物_减少_的质量等于_生成物_增加的质量;(3)质量比等于反应前后 质量变化 之比。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和、跟”, “”表示“生成”。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意义:(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例: C + O2 CO2 12 32 44(1)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

3、全反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在反应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5.步骤(1)写:反应物生成物(2)配平:在化学式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使短线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3)注:注明反应条件,将短线改为等号,标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固体用“”。(4)查:化学式、配平、条件、生成物状态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与

4、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成正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步骤1:设未知量,不带单位步骤2:写化学方程式步骤3:算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步骤4:标已知量和未知量步骤5: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步骤6:解比例式步骤7:写出简明的答语 例: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2(39+55+164) 162 6.3 g x x0.6 g 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3.根据

5、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思路明确未知量,找准已知量书写包含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求解未知量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理解不透导致的错误2.不能正确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导致错误 3.没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规则而导致错误4.没有弄清微观示意图中的物质而导致错误5.不能准确判断物质变化的质量而造成错误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g水和10g酒精混合后是2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32gS与3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gSO2C.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以判断蜡烛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细剖精析】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

6、于化学变化,A中水和酒精的混合不是化学变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中硫与氧气质量比为1:1,B正确;C项中的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项,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氧气含有氧元素,所以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有无氧元素。答案:B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要把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及生成的所有物质都计算在内,蜡烛燃烧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去了。2.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2H2+O22H2O B.S+O2SO2C.CH4+2O2CO2

7、+2H2O D.2CO+O22CO2【细剖精析】A.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22):32:(182)=1:8:9,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不是2:1:2,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但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282):32:(442)=7:4:11,故选项正确。故选:D。由题意,该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

8、质的质量比7:4:11,结合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要充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分子个数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质量比,计算质量比要把化学计量数计算在内,相对1分子质量之比不用把化学计量数计算在内。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4Fe + 3O2 2Fe2O3B.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C.水的通电分解:2H2O 2H2 + O2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C + O2 CO2【细剖精析】A.铁丝燃烧生成物

9、是四氧化三铁,此项违背了客观事实原则;B项错认为生成物是固体就标注“”;D项,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标注“”。答案选C。化学方程式的标注规律(1)化学反应的条件一般有“点燃”“加热”通电”“高温”“催化剂”等;(2)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才标注“个”;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时,才标注“”。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_种,其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2)如果第一种反应物为气体,请尝试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在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两种微粒的

10、个数比为_(4)分析上述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_。【细剖精析】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高温条件下,单质碳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1)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水和一氧化碳两种,其中单质的化学式为C.H2;(2)如果第一种反应物为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CCO+H2;(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1:1;(4)该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故答案为:(1)两;C.H2;(2)H2O+CCO+H2;(3)1:1;(4

1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根据微观模拟图,结合图例的说明,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并根据判断结果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等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该类试题需要认真分析微观图示,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解题时可以先划去反应前后相同个数的同类微粒图示,再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剩余微粒图示的化学式及个数。5.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发生化合反应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2、( D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4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2:3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细剖精析】增加10gA后,25gA与15gB完全反应,所以第一次反应A完全消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5:3;当15gA完全消耗时,消耗B的质量为9g,消耗C的质量为(30一15-9)g=6g,所以第一次反应后剩余6gB.9gC;反应中消耗B.C的质量比为9g:6g=3:2,所以两次反应消耗C的质量为10g,生成D的质量为(25+15+10)g=50g;反应中A.B的质量比为25g:15g=5:3;反应中A.C的质量比为25g:10g=5:2。答案:

13、D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准确找到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从而确定物质消耗量和剩余量,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1.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5g冰受热熔化成 5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某同学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

14、发现质量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B.要分析此现象,必须考虑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燃烧后各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燃烧前蜡烛的质量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蜡烛燃烧时质量不再守恒4.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二氧化碳气体C.10g糖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糖水溶液D.一定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质量5.从化学方程式H2+Cl22HCl,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C.2g氢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

15、73g氯化氢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6.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2OSO2B.KClO3KCl+O2C.2H2+O22H2OD.Mg+O2MgO2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2H2O+O2B.NaCO3+2HCl2NaCl+H2O+CO2C.4Fe+3O2Fe3O4D.NaOH+HClNaCl+H2O

16、9.氨气可转化为尿素,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是CO2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C.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10.“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11.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

17、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2.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它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 X 的数值为 3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7:11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

18、量如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待测”数值一定为2g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14.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5.4gB.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C.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22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CH4+7O22CO2+8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