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53720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来源:中*&教网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不锈钢B. 澄清石灰水C. 空气D. 氧化钙3.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酒精作燃料B. 铁锅作炊具C. 二氧化碳灭火D. 氮气作保护气4. 某份午餐的搭配:米饭、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为均衡摄入营养素,这份午餐还需搭配的食物是()A. 水果B. 蔗糖C. 食盐D. 豆腐中国&教育出#*版网5. 硒元素是动物体必需营养元素和植物有

2、益的营养元素。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中国教育出版网&*%A. 硒的原子序数为34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C. 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硒化氢的化学式是H2Se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B.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中国*教育#&出版网%C. 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7. 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A. 将Fe丝、Cu

3、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B. 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C. 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D. 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8.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正确的是()A. 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实验B.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C. 人体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疾病D. 森林大火的灭火原理-降低可燃物着火点9. 已知4FeS2+11O2-高温2Fe2O3+8X,则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 O2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中国%&*教育出版网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来源:中教网*&%C. X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D. 该反应中硫元素的

4、化合价升高10.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 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B.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小D. 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来%&源#:中教网11. 如图是化合物M和化合物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2.A. 30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B. 将60时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C. 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N的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主要操

5、作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KNO3溶液(K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NaCl溶液(Ca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CFeCl2溶液(CuCl2)过量铁粉结晶DO2(H2O)浓硫酸洗气A. AB. BC. C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4.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15. (1)纤维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16. (2)发电厂将秸秆粉碎压缩成颗粒,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如果直接在农

6、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_。www.zz%s*tep.co&m17. (3)将秸秆还田,可作为农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填标号)。中%国教育出版&网#18. AKNO3BCO(NH2)2CNH4NO3DNH4H2PO419. (4)以秸秆为原料可生产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该塑料属于_(选填“合成有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合金”)材料来源:zzstep%.#co&*m20. (5)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如下反应C6H12O6-酶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_。21. (6)在农村,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

7、泛使用,但秸秆不完全燃烧会产生_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秆作燃料_。22. A沼气B天然气(或液化气)C太阳能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3. 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某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g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3溶液120g,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5.6g。试计算下列问题:24. 【知识卡片】: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3反应。25. (1)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克。26. (2)该品牌洁厕灵中HC

8、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7. 以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有机物,反应原理如图所示:www.zz*&st#28.29. 请回答下列问题:30. (1)B的化学式是_。31.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不变。ww%w*.zz#s&32. (3)在催化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来%源#:zzstep.*com&33. (4)由CO2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

9、方程式是_。34. (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的重要意义是_。35. 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36. 习方式。如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37. 【知识卡片】:38. 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一定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9. 请回答下列问题:40. (1)A物质所属物质类别是_。41. (2)D的化学式是_。42. (3)可以用_(写化学式)和D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中国教育%出版网#*43. (4)G可以是硫酸盐,这种硫酸盐可用作贫血病人的补血剂,写出可生成该硫酸盐

10、的化学方程式_(只写一个)。44. (5)C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化合反应变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5. 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46. 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最早于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燃料的选择性非常多,包括纯氢气(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气,甚至于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汽油,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这是目前其他所有动力来源无法做到的。而以燃料电池做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2017年,我国共有8个品牌的10款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产,总产量为1272辆,2018年国产燃料

11、电池汽车已经超过3000辆。47. 燃料电池是以特殊催化剂作电极使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其不需推动涡轮等发电器具,也不需将水加热至水蒸气再经散热变回水,所以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左右,足足比一般发电方法高出了约40%;优点还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许多,且水又是无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装置。48. 燃料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路4部分组成,其正极和负极分别通入燃料气和氧气(空气),负极上燃料气放出电子,外电路传导电子到正极并与氧气结合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通过电解质转移到负极上再与燃料气进行反应,最后形成回路产生电能。与

12、此同时,因为燃料自身的反应及电池存在的内阻,燃料电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热量,以保持电池恒定的工作温度。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49. (1)燃料电池是将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中&国#教育*出版网5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51. A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热能、电能等52. B燃料电池可以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53. C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需要的H2可电解水生成。54. D燃料电池都要排放CO2气体中国教#育&*%出版网55. (3)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56. (4)甲烷燃料电池释放能量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来%源:中国教#育

13、出版网57.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58.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59. 【实验探究】:60. (1)方案: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61. 实验结论_。62.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63.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4. (2)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14、若_ 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来源:zz#ste&p%.com(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填序号)。中国教%#&育出版网A铜片 BpH试纸 C氧化铜 D紫色石蕊试液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氧气占21%,故选项符合题意。w#ww.zzs%B.氮气占78%,故选项不符合

15、题意。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其它气体(包括水蒸气)和杂质占0.03%,水蒸气含量小于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中国教育出版&网*#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2.【答案】D【解析】解:A.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是混合物;www.#zzst&*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混合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D.氧化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故选:D。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

16、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www.zzstep*&.com3.【答案】B【解析】解:A.酒精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来源:zzstep.c&%*#omB.铁锅作炊具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来源:*中&%教网C.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

17、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酒精、铁、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答案】A【解析】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A。根据人体

18、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5.【答案】C【解析】解:A.硒元素原子序数是34,该选项说法正确;B.硒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该选项说法正确;C.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中国教*%育出版#网D.硒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硒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硒化氢的化学式是H2Se,该选

19、项说法正确。故选:C。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6.【答案】C【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知,

20、用特殊催化剂不可把水变成汽油,故A错误;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错误;C.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软水,故C正确;www.zzst%e*p.c#om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来源:#%中&教*网故选:C。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C.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7.【答案】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解: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

21、AgNO3溶液中,均能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银,铜银,但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由于铜、银均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均能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www.zzs%tep#.com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D。

2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中国*教育#出&版网%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A.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并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进入地窖、溶洞等一些地方时,应先做灯火试验,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故正确;B.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C.人体适量补碘可防止患甲状腺疾病,适量补钙,可预防骨质疏松,故错误;D

23、.森林大火的灭火一般采用形成隔离带的方法,原理是隔离可燃物,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着火点,故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A。www.z&zste%*A.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和密度大的特点分析。B.根据化石燃料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www&.zz*st#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回答;D.根据灭火的原理回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9.【答案】B【解析】来源:*中教网#解:在化学方程式:4FeS2+11O22Fe2O3+8X中,反应物:Fe个数为4个;S个数为8个;O的个数为22个;生成物中:

24、Fe个数为4个;O个数为6个;1个X中含1个S;2个O,X的化学式为:SO2,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AO2与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64=1:2,故A正确;B该反应不符合“一换一”的特征,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空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故C正确;D在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D正确。故选: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化学式,然后再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本题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化学式,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结合题

25、干中的要求一一求解。10.【答案】C【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解:A.由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

26、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中#国*教育%出&版网11.【答案】Bw&ww.zzst%ep.#com【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将60时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解度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正确;D.40时,N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N的饱和溶液在40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来%源#&:中教网故选:B。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

27、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答案】D【解析】解:A.K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l2不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

28、法错误。C.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应再进行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www.zzstep&.#com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

29、.【答案】6:10:5 污染空气 AD 合成有机高分子 CO2 一氧化碳 ABC【解析】解:(1)纤维素(C6H10O5)n中C.H、O原子个数比为6:10:5;(2)直接在农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生成各种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3)我们把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叫做复合肥;CO(NH2)2和NH4NO3是氮肥;KNO3和NH4H2PO4属于复合肥;(4)以秸秆为原料可生产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该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5)在化学方程式:C6H12O62C2H5OH+2X中,反应物中:6个C;12个H;6个O;生成物中:4个C;12个H;2个O;在一个X中含有1个C;

30、2个O,X的化学式为:CO2;来源:中教网&#(6)一氧化碳有剧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沼气、天然气(或液化气)、太阳能都能代替秸秆作燃料。故答案为:(1)6:10:5;(2)污染空气;(3)AD;(4)合成有机高分子;(5)CO2;(6)一氧化碳 ABC。(1)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的计算;(2)根据燃烧秸秆的危害进行分析;(3)根据复合肥的定义进行分析;(4)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w#w&w.zzst*(6)根据一氧化碳有剧毒能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进行分析;根据新能源的推广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各种物质的性质等方面

31、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答案】4.4【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20g-215.6g=4.4g设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xHCl+NaHCO3NaCl+H2O+CO236.5 44来源:zzstep%&.com100gx 4.4g=x=3.65%故答案为:(1)4.4;(2)3.6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

32、,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来源:zzst*ep.%com15.【答案】C6H6 化学性质 CO2+H2-催化剂ICO+H2O 4CO2+13H2-催化剂C4H10+8H2O 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解析】解:(1)B的一个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所以化学式是C6H6。(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3)在催化剂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加I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CO+H2O。(4)由CO2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CO2+13H2C4H10+8H2O。(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

33、生产后,由于是利用了二月红,所以重要意义是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故答案为:来源:z%*(1)C6H6;(2)化学性质;(3)CO2+H2CO+H2O;(4)4CO2+13H2C4H10+8H2O;(5)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

34、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16.【答案】单质 Fe2O3 CO Fe+H2SO4=FeSO4+H2 4Fe(OH)2+O2+2H2O=4Fe(OH)3【解析】解:(1)在A物质中化合价为0,所以A物质是单质;(2)在D物质中铁显+3价,氧显-2价,化学式为:Fe2O3;(3)可以用CO和Fe2O3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4)根据题意可知,G可以是硫酸亚铁,可以用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www.zzst#%(5)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可知,氢氧化亚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

35、答案为:(1)单质;(2)Fe2O3;(3)CO;(4)Fe+H2SO4=FeSO4+H2;(5)4Fe(OH)2+O2+2H2O4Fe(OH)3。(1)根据A物质化合价的特点进行分析;(2)根据铁显+3价,氧显-2价进行分析;(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4)根据铁和稀硫酸反非主流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5)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产物的分析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7.【答案】化学 CD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H4+2O2+2KOH=K2C

36、O3+3H2O【解析】解:(1)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A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以光能、热能、电能等形式体现,故A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燃料电池可以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并能减轻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成本太高不适合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需要的H2,故C错误;D燃烧产物和燃料的种类有关,如果燃料气中没有碳元素,产物中就没有二氧化碳排放,故D错误;(3)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4)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正

37、极电极反应式为:2O2+8e-+4H2O=8OH-,两式相加得到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故答案为:(1)化学;来源%:中教&网*(2)BD;(3)2CH3OH+3O22CO2+4H2O;(4)CH4+2O2+2KOH=K2CO3+3H2O。(1)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分析;(2)A根据化学变化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www.zz*ste&B根据燃料电池的用作进行分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根据电解水产生氢气的缺点进行分析;来%源&:中教*网D根据燃料气的种类不同产物不同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进行书写;(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

38、程式。此题关于化学电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的问题,解答时,必须熟知化学电源的应用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NaOH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 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 BD【解析】来#源:%中教网*解:(1)酚酞遇碱性溶液可以变红,而遇到酸性或是中性溶液时则不会变色,所以当溶液变成无色时,证明NaOH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当与盐酸反应时有气泡,气泡很可能是C

39、O2,便可找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钠;w%ww.#z*(2)镁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氢气;(3)向NaOH溶液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可能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者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有剩余;(4)铜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检验;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若=7,则恰好反应,若7,酸有剩余;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不反应,若盐酸过量,也没有明显现象;如果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如果石蕊试液不变红,说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BD;答案为:(1)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H+和OH-反应生成H2O

40、分子(离子方程式也可以);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有气泡产生;(3)稀盐酸量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明显现象;中国%教育*&出版网(4)B.D。(1)根据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情况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回答;(2)根据稀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4)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来源#:*zzstep&.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