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4788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篇爱莲说(统编教材七下第17课)一、精练课下注释1蕃:多2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3染:沾染(污秽)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 妖:艳丽5不蔓不枝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6香远益清:香气远闻更加清芬7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译句:洁净地挺立。8亵玩亵:亲近而不庄重9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10鲜:少11同予者何人译句: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二、课后积累拓展(统编教材七下P103)“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1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2水陆

2、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助词(“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句子独立性4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三、一词多义1鲜2益四、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案】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答案】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2

3、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3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案】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表明作者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品质。4用自己的话概括陶渊明“独爱菊”和周敦颐“独爱莲”所表现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都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现实,消极避世,选择归隐;周敦颐

4、选择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一、(2017河南备考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二)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园中梅百余株,

5、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其一株横偃池中,余酒酣,卧其上,顾水中花影人影,狂叫浮白。口占二绝句,大醉而归寓。(节选自归庄洞庭山看梅花记)注:杂沓:聚集的样子。舆:车。游屐:指游人。萼:环列花朵外部的叶状薄片,一般呈绿色。偃:倒下。浮白:指喝酒。口占:口述(文辞)。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2分)A出B通C远 D闻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答案】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亵”1分,大意1分。共2分) 3根据语段(一)的内容,用

6、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2分)【答案】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4分)【答案】语段(一)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分)语段(二)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2分)(共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题。(共13分)(一)爱莲说全文(二)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

7、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节选自宋玉对楚王问)注:遗行: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誉:称誉,赞美。绝:尽,穷。杳(yo)冥:指极远的地方。料:估量,估计。墟:土丘。暴鬐(q):鱼脊暴露。瑰意琦行: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A鲜B净C负D独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

8、成现代汉语。(2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答案】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意思对即可。2分)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出两处。(2分)鲲 鱼 朝 发 昆 仑 之 墟 暴 鬐 于 碣 石 暮 宿 于 孟 诸。【答案】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标对一处1分,共2分)4分析语段(一)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在文中的作用。(3分)【答案】“鲜”和“同”与前文两个“独”字相呼应,“众”跟“世人”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爱菊的陶渊明的敬仰,对爱莲的自己的赞许,对爱牡丹的众人的鄙薄之情。(意思对即可。3分)5语段(一)中“予独爱莲”的

9、“独”和语段(二)中“超然独处”的“独”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这两个词语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答案】语段(一)中“予独爱莲”的“独”指的是周敦颐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语段(二)中“超然独处”的“独”是指宋玉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卓然不群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共4分)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爱莲说全文(二)吾友朱君大泾,世精疡医,存心济物,而自号曰“菊隐”。菊之为物,草木中之最微者,隐又君子没世无称之名。朱君,君子也,存心济物,其功甚大,其名甚著,固非所谓泛然杂处于隐显之中者,而乃以草木之微与君子没世无称之名以自名,其心何耶?盖菊乃寿人之草,南

10、阳甘谷之事验之矣,其生必于荒岭郊野之中,唯隐者得与之近,显贵者或时月一见之而已矣。而医亦寿人之道,必资草木以行其术,然非高蹈之士,不能精而明之也。是朱君因菊以隐者,若称曰:“吾因菊而显”。又曰:“吾足以显夫菊”,适以为菊之累,又何隐显之可较云。余又窃自谓曰:“朱君于余,友也。君隐于菊,而余也隐于酒。对菊命酒,世必有知陶渊明、刘伯伦者矣。”因绘为图,而并记之。(节选自唐寅菊隐记)注:疡医:外科。济物:救助别人。没世无称: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南阳甘谷之事:据抱朴子记载,南阳郦县山中有甘谷,谷水甘甜,居民饮此水,长寿。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A蔓B益C观 D清

1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答案】(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意思对即可。2分)3语段(一)中与古贤屈原的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意思相近的是哪句话,并分析表现了周敦颐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答案】语段(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分)通过写莲身处污浊环境而不被沾染的高洁,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人生态度。(2分)(共3分) 4两篇文章都由“菊”写到了“隐”,但同中有异,试结合文章内容简析陶渊明和朱大泾的处世方式有何不同。(4分)【答

12、案】陶渊明:洁身自好,用归隐田园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这种做法难免带有消极避世,逃避现实的意味。朱大泾则提倡无论是否归隐,都要独善其身,都要存心济物,以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对世人有所补益。(每点2分,共4分)参考答案一、1.A(A.动词,出现,显露;B.形容词,贯通/形容词,顺利;C.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动词,疏远,不亲近;D.动词,听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语段(二)参考译文】江苏吴中的梅花,要数玄墓、光复两座山最为出名,刚进入春天的时候游人便会纷纷而至,车马中的人都可以相互看到。洞庭梅花不比这两座山差,而且又在偏远的洞庭湖之中,很少有游人到达那里。所以我多年来都会避开玄墓、光复

13、这两个地方,专门到洞庭湖中观赏梅花。花园中有梅花百余株,一眼看去如雪一般,芬芳的花香就飘荡在袖间。临近池塘的地方也生长着几棵,绿色的花萼像玉一样层层相叠,红白相间。仓古枝干和繁盛的花朵,交相映照在池塘的清波之中。其中一株梅花横于水面之上,我酒喝正当尽兴,便躺在它的上面,看水中的花影和人影。灵感突然涌现,随口咏诵了两首绝句,大醉而归。二、1.C(A.形容词,新鲜/形容词,少;B.形容词,洁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C.动词,背;D.副词,仅,只/形容词,单独)【语段(二)参考译文】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有失检点的行为与作风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宋玉回答说:“所以鸟类中有

14、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地方)。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估量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卓越的思想、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三、1.D(A.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名词,藤蔓;B.副词,更,更加/名词,好处;C.动词,观赏/名词,景象;D.形容词,清澈)【语段(二)参考译文】我一个姓朱的朋友

15、一世精通医道,总想帮助别人,起名菊隐。菊是一种花草木,是不很值钱的花草,虽无惊人之貌,但的确是真君子(菊兰竹梅乃花草四君子),他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名气,朱君,是真君子,诚心要做好事,功夫了得,名气很大,他可不是混杂与世的人,但是他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善做好事,从不对人提及自己的名气。其心地很是善良。盖菊是使人长寿的花草,在南阳种甘谷的事情已经验证过了。而医道是为人治病,让人长寿的,医术是延年增寿的学问,需借助草木来执行,非隐士不能精通这些草木。朱君用菊花等草药默默地给人看病,并说:“我是用菊花等草药看病而成名的”。续说:“我得名于菊,也深受菊名之累,何谈什么隐显之类的话。”余接着说:“朱君和余,是好朋友,君善于医术,而余则喜欢饮酒,对菊下酒是很开心的事情,世人都知道陶渊明和刘伯伦等人。”因此还画下对菊令酒图,以作为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