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提分同步练习带答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34663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提分同步练习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提分同步练习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提分同步练习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提分同步练习带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夏天,天空w ln w ln( )的,菜园里,瓜藤长得正茂盛,茎上长满了苞蕾。菜叶上正爬着一只蜗牛,它伸出头来想看看外面的qn kun( ),它听到嘻嘻的笑声、jio rn()声,还有bn bn tio tio()的脚步声,吓得它连忙将脑袋su hu()了蜗牛壳里。二、查字典填空。(6分)“缝”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再查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_画。“缝”有两种解释: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接合的地方。“缝隙”的“缝”应选第_种解释。我还会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_。三、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用“然”字组成不同词语,填在括号

2、里。(6分)今年夏天,我( )在屋旁的空地上看到了几颗掉落的西瓜籽。过了几天,那儿()长出一串西瓜藤。现在()已经是秋天,可西瓜藤()那么绿。我()地问爸爸:“它会结出西瓜来吗?”“傻孩子,”爸爸( )地说,“西瓜哪能在秋天结果呢!”四、选择题。(6分)1.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A.增加威力 收成希望 凉爽的雪花 欢快地跳跃B.拟订计划 照章办事 精心地设计 缓慢地驶过C.改换生活 迅速生长 喧闹的竹林 嘟囔地吼叫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B.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C.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D.运动会开始了,参

3、赛的运动员们滔滔不绝地进场了。3.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时尚的奶奶”这个题目选择的材料,你认为哪几则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一大清早去菜场买菜。把旅游时照的相片做成美篇,发到微信朋友圈。天天到广场上跳舞。跟着电视里学做新菜。拿着智能手机嗨歌。每天坚持打扫卫生,家里一尘不染。A. B.C.D.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改为反问句)(2分)_2.别人的意见,不完全正确,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_3.雨点儿迅猛地打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改为拟人句)(2分)_4.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一个错别字,请用修改符号改正。(

4、4分)“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六、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1.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_”这一句来写的。草长,_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_长,_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_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_,不热不大。”2.盼一文是围绕“_”这个字去组织材料、突出中心的。文中故事的发展过程是:买了新雨衣_有雨,但不能出门_享受雨中穿着新雨衣的快乐。阅读感悟(25分)七、阅读课文盼选段,回答问题。(15分)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递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

5、透明的新雨衣。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6、()1.在“()”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5分)2.比较句子,注意句子加点的词语,你欣赏哪一句?说说理由。(4分)A.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B.雨衣上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我欣赏()句,_。A.我的雨衣躺在盒子里,盒子躺在衣柜里。B.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我欣赏()句,_。3.根据据选文内容填空。(4分)(1)“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句是_描写,表现了新雨衣神奇的功能。(2)朗读“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这句话时,要读出_的语气。4.用“”画出第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7、八、阅读刘邦庆的吹柳笛,回答问题。(10分)“五九六九,抬头望柳。七九六十三,行路的君子把衣宽。九九八十一,老狗寻荫地。”踩住七九,柳条就发软了,就发青了,就冒黄米了。村里的大人们不一定顾得上往柳树上细看,柳树发芽的消息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用柳笛报告出来的。柳笛不难做,我们都会做。折一根青柳枝,用剪刀剪成一截一截的,用手一拧,把柳枝的青皮拧离骨,取下完整的皮管儿,将管口一端用牙咬扁,并轻轻咬去一层青皮,留下一层黄皮,柳笛就吹得响了。我们村的男孩子女孩子都爱吹柳笛,人人都是春消息的传播者。在柳树刚冒芽的那些天,塘边树下,院子里,一天到晚都有柳笛的音响。有的孩子边走边吹,边跑边吹,好像柳笛本身长了腿,

8、它们无处不到。柳笛长短不等,粗细不等,发出的声响各不相同。细的,声音就尖,像女声;粗的,声音就憨,像男声;不粗不细的,像女中音或男中音。短的,声音嘹亮;长的,声音绵长;不短不长的,声音嘹亮而绵长。各种柳笛一齐吹,就成了柳笛的合奏和交响。大人们不反对孩子吹柳笛,在他们听来,柳笛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能唤起许多记忆和感慨。有人说:“又一年!”有人说:“日子过得真快。柳笛一响,才知道我们已经老了!”不用说,人们对声音是有记忆的,柳笛的声音在他们心上留下了记号,一触到记号,往事就回来了。正可谓“柳笛声音里,春风细如愁”。每年春天,我至少都要做高音、中音、低音三支柳笛,轮换着吹。鼓着嘴巴,吹了这支吹那支,把

9、腮帮子都鼓胀疼了。最粗最长的那支,我还用剪子在上面剪了好几个菱形方孔,像吹竹笛那样,手指捂在方孔上吹。这样吹出来的声音就不再是直来直去,而是“嘀嘀哇哇”有了变化。虽然不是百鸟朝凤,十鸟朝凤大概还是有的。1.用横线画出第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2.从第自然段中依次摘抄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 )、()、()、()、()。我从这些词语想到做柳笛的人()。(填序号)(3分)A.费神费力 B.独具匠心 C.心灵手巧3.读第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这些语句是围绕“_”这句话来写的。(2分)4.从“虽然不是百鸟朝凤,十鸟朝凤大概还是有的”这句话,我体会到柳笛声音美妙动听,朗读时,要读出( )的语气。(1分

10、)A.激动 B.骄傲 C.惊喜5.文章围绕“吹柳笛”写得最详细、最具体的是( )(多选)(3分)A.柳树发芽 B.会做柳笛C.爱吹柳笛D.怀念柳笛E.“我”吹柳笛习作天地(30分)九、习作。(30分)每个汉字就是一幅鲜活的画,每个汉字都蕴含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从“泪”这个字想到了什么?也许你想到委屈的泪水,也许你想到成功的泪水,也许你想到失败的泪水请以“啊,泪!”为题目,写一写生活中发生过的有关“泪”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参考答案:一、瓦蓝瓦蓝情况叫嚷 蹦蹦跳跳缩回二、Ffen 纟 10 缝补三、偶然居然虽然 依然茫然欣然四、1.B2.D3.B五、1.难道夏天不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吗?2.别人的意见

11、,哪怕不完全正确,我们也应该认真听取。3.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六、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树木 稻秧 甘蔗 瀑布 不热不长2.盼 盼下雨 盼雨留到明天 又下起了雨七、1.:,?,?2.A因为加点的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新雨衣很奇特,“我”很喜欢新雨衣B因为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我”因盼不到雨天到来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3.(1)心理(2)责备4.我开始盼着变天。八、1.柳笛不难做,我们都会做。2.折 剪 拧 取 咬 C3.柳笛长短不等,粗细不等,发出的声响各不相同4.B5.BCE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答案一、基础知识。(38分)(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hi()可亲的

12、奶奶总是把ln zi()之类的东西kn ki()地借给别人使用,我笑她爱心fn ln(),她却笑着说:“我这叫z yun()共享!”我也要向她学习,长大后为他人、为国家多作n xin()。(二)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音节。(4分)1.“长征”运载(zizi)火箭升空的画面非常壮观(unun)。2.在恶()劣的环境中,这棵参(cncn)天大树依然顽强地生长着。(三)与词语“耳闻目睹”结构相似的是一组是()。(4分)A.排山倒海B.地动山摇C.惊涛骇浪D.天涯海角(四)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反义词。(4分)1.树勇敢()地顶住了凶猛()的洪水。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五)根据要求,完

13、成句子练习。(20分)1.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8分)(1)改为反问句:(2)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_2. 照样子,仿写句子。(4分)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_,_。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4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4.写一句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4分)_二、积累运用。(10分)1.古诗名句填空。(6分)(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_,_。(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抒写诗人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是_,_。(3)江南春

14、中写到了“莺啼”,你读过的古诗中也写到“莺啼”的诗句是_,_。2.中国文化常识填空。(4分)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句中的“五行”指的是_、_、_、_、_。你或你同学的名字里带有_字,跟_有关,由此推测有可能你或他的五行缺_。三、阅读感悟。(22分)(一)课内阅读。(10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

15、、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1.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4分)_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2分)_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2分)_4.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2分)_(二)课外阅读。(12分)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

16、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

17、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1. 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_”从文中画出来。(2分)2. 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思考:这些描写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分)3. “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1)照应的句子:_(2)深刻的含义:_4.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2分)_四、习作平台。(30分)对你们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采访,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你是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份倡议书,递交给有关部门。要

18、求格式正确、内容具体、有实效性。参考答案:一、(一)和蔼篮子慷慨 泛滥资源贡献(二)画去:ziuncn(三)B(四)1.胆怯温顺2.失去无限(五)1.(1)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怎么会老呢?(2)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2.一群鱼儿一到水里就自由畅快地嬉戏3.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二、1.(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金木

19、水火土 示例:鑫金金三、(一)1.石油、煤炭、金属矿藏等资源不可再生,所以是有限的。2.废水、废气、废物的随意排放,果皮纸屑的随意丢弃等。3.比如得癌症的病人增多、土地沙漠化、地球变暖等。4.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二)1.从不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2.对比突出了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3.(1)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2)用反衬的手法,说明虽然老人长得丑,但是他保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精神却很美。4.老人种树、爱树、把自己当作树的一部分,充分表现了老人保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精神,人们永远都会记住他的崇高的精神。四、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份有关环保的倡议书,因此“环境保护”就是这份倡议书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可以先写一写你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发现,陈列出相关的问题,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忧虑和关心,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选择不同的材料提出倡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