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游记--初中语文教学资料.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311791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景游记--初中语文教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写景游记--初中语文教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景游记--初中语文教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景游记--初中语文教学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写景游记类【整体阅读】第一步:明确写景顺序写景类文言文一般按照时间、空间或游览等顺序构思文章,初读时先需明确文章运用的写作顺序。1时间顺序:描写不同时间段的景物变化,如写春、夏、秋、冬四季,早、中、晚各个时间段的景物等。2空间顺序:按照一定的空间结构写景,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四周到中间等结构。3游览顺序:一般包括两种:定点观察,即站在某个观景点,对周围景物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者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观察景物。另外:还可以分析文章结构,即分总、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第二步:明确写作手法写景类文言文的写作手法一般包括正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修辞

2、手法、衬托等。1正侧面描写结合:正面描写即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即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景物特征,使其鲜明突出。2虚实结合:将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相结合,或将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3动静结合:即在写景的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和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4衬托:即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第三步:体会文章情感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常常是为了抒发情感,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有时直接抒发对景物的赞叹,有时通过描写某物或借该物抒发情感,也常在遭到贬谪后借景抒情,情感各不相同。1对

3、大自然的情感:在文言文中,作者一方面通过描写自然山水之景,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和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常在被贬谪后,寄情于山水,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志向:或归隐田园,怡然自得;或忧国忧民,仍怀报国之志;或悲喜交加,郁郁寡欢。2其他情感:作者通过描写某种植物、动物或其他景物,结合自己当时的心境,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从描写的景物中获得启发,变得豁达愉悦。注意1作者的情感可通过词语的褒贬辨别。褒贬分明的词语能够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2作者的情感可通过“辞色”冷暖把握,即文章运用的词语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一般而言,如果描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暖融融的景象,则是暖色调,代表积极向上的情感;如果描绘的

4、是阴冷、凄寒的景象,则是冷色调,代表感伤消极的情感。结合以上分析,便可大致掌握作者的情感。【常考考点】一、写作手法【方法指导】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题干是否给出对应分析角度。第二步:结合相关角度明确写作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常考写作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反复、引用、借代等。(2)常见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3)常见表现手法:衬托、虚写、实写、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类比等。(4)常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主旨探究【方法指导】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作答角度,是探究作者思想感情,还是探究文

5、章主旨等。第二步: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关系,以求更准确地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第三步:落实题目要求和题目中涉及的相关内容,结合注释反复阅读,逐项比较。如果是对比阅读,分析需对比文章,做到“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14 分)北湖游记约既定,乃遵乌河顺下,两岸柳相绾如长廊,枝柯时时扫拂肩背,亦颇碍舟。舟西行六七里,是荷菱最盛处,下不见水。水花种类繁多,不但莲香。采莲惟取白菂,其深红、浅粉者,便委弃狼藉。渔人诧见游客,竞献鲜美,给以钱,摇首不顾。从索鲈鱼,曰:无之。索豸鱼,则柳穿荷裹,不可胜用。就烹

6、,味迥异诸鱼。坡老所谓莼菜者,被盖水面。出此则湖水渊澄,下视数丈不见底,鱼游镜中,可数。西南长白,东南则愚公,诸山簇簇矗矗,直走水中。波稍撼击,吞峰峦如浴螺。相顾喜曰:“洗山浴卉,信宿雨于我辈不薄哉。”舟行净水,屋树如荠。折而南,余速易舟而月已可中下照荇带萍芷历历如画。(选自新城县志,有删改)【注释】菂(d):指莲子。豸鱼:江团鱼。坡老:对苏轼的敬称。莼菜:一种水草,嫩叶可食用。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乃遵乌河顺下遵纪守法 遵本舍末 B. 下不见水 居高临下 上行下效C. 不但莲香 但求无过 但愿如此D. 相顾喜曰 欢天喜地 好大喜功2请用“/”为文中画波浪

7、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余 速 易 舟 而 月 已 可 中 下 照 荇 带 萍 芷 历 历 如 画。【资料卡】鲜美:借指滋味好的食物。荠:荠菜,草本植物,叶羽状分裂。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渔人诧见游客,竞献鲜美。(2)舟行净水,屋树如荠。4面对风景,只有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美,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一谈本文是如何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的。(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16分)游武彝山日记登陆入云窝,排云穿石,俱从乱崖中宛转得路。窝后即接笋峰。峰骈并列附于大隐屏,其腰横两截痕,故曰“接笋”。循其侧石隘,跻磴数层,四山环翠

8、,中留隙地如掌者,为茶洞。洞口由西入口南为接笋峰口北为仙掌岩。仙掌之东为天游,天游之南为大隐屏。诸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奇矫也。从其中攀跻登隐屏,至绝壁处,悬大木梯,贴壁直竖云间。梯凡三接,级共八十一。级尽,有铁索横系山腰,下凿坎受足。攀索转峰而西,夹壁中有冈介其间,若垂尾,凿磴以登,即隐屏顶也。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夐远隔。仍悬梯下,至茶洞。仰视所登之处,崭然在云汉。【注释】云窝:在接笋峰西壁岩下,地处武夷山风景区。攒(cun)凑: 聚集;拼凑。罅(xi):裂缝,缝隙。冈:山脊。夐(xin):远,深远。1.“意同字不同”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

9、的现象,请根据示例及语境完成下列填空。(3分)示例:“何日遣冯唐”中的“遣”和“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第一个“使”都有“派遣”的意思。“俱从乱崖中宛转得路”中的“_”和“诸峰上皆峭绝”中的“_”意思相同,均译为“_”。2请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还原到文中,并说明理由。(3分)至绝壁处,悬大木梯。A. 之B. 者C. 为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洞 口 由 西 入 口 南 为 接 笋 峰 口 北 为 仙 掌 岩。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奇矫也。(2)级尽,有铁索横系山腰,下凿坎受足。三、班级开展

10、“洞天寻隐”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与小组成员完成下列任务。 (16 分) 徐武功、柯潜游记徐武功平生好奇,每遇游览,必穷其胜。林屋洞天在包山,其中深窈幽黑,久无游者。武功列炬而入,行颇久,至一处,平敞宽崇,特为幽妙。壁上下皆作金色,有石乳自上滴下,相接至地,莹如白玉,谓之曰金亭玉柱者是也。中设石床,类为仙者之外室。再欲进步,则有流水,阻绝渐深,不能前矣。不知何人题曰“隔凡”,字势飞逸,疑非人间书9也。武功欲留作其间,为同游所促,怅然而出。自后更无往者。柯潜供职之暇,时偕二三知己,穷览胜概,雅歌投壶,分韵赋诗,襟度豁如也。既综院章,就词林后圃结清风亭,亭

11、下凿池莳莲,决渠引泉。公退偃坐其中,又翛然若真登瀛洲者。(选自玉堂丛语,有删改)【注释】徐武功:即徐有贞,苏州府吴县人,明朝中期大臣、内阁首辅。柯潜:明朝文学家。崇:高。院章:此处指柯潜主管翰林院的事务。莳(sh):移栽。翛(xio)然:自在超脱的样子。【任务一】活动中,晓琪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存疑,请你帮她答疑解惑。(4分)(1)必穷其胜 () (2)行颇久,至一处()(3)莹如白玉 () (4)自后更无往者 ()【任务二】学习完文章后,张晴不理解下面这句话,请你帮她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不知何人题曰“隔凡”,字势飞逸,疑非人间书也。任务三】活动中,小组成员都认为下面这句话写得好,但不知好在哪

12、里,请你帮忙分析。(4分)壁上下皆作金色,有石乳自上滴下,相接至地,莹如白玉,谓之曰金亭玉柱者是也。【任务四】学习完文章后,小组成员提议为“林屋洞天”写一则推介词,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避免“自后更无往者”现象的再次出现,请你作为小组代表写一段推介词。(100字左右)(5分)【参考译文】徐武功向来对不了解的事物有兴趣,每次(有)机会去游览,一定要(游)尽那里的美景。林屋洞天在包山,其中有一处幽深(曲折)昏暗漆黑,很久没有去游览的人了。徐武功举着火炬进入,走了很久,到一处地方,平坦宽阔高(不见顶),特别幽深杳渺。洞壁上下都是金色的,有石乳从上面往下滴,(一直)连接到地面,晶莹剔透好像白色的玉石,(我

13、们把它)叫做“金亭玉柱”。(洞的)中间设置了石床,像是神仙住的地方。再次想要往前走,却有流水阻断,(而且)水流越来越深,不能向前走了。不知道什么人在这里题写了“隔凡”(二字),字的笔势灵动飘逸,怀疑不是世间的人所写。徐武功想留在这里,被一起游览的人催促,(才)失望离开。从此之后再没有前往的人了。柯潜在任职的闲暇时间,时常与两三个至交好友一起,遍观美景,吟诵雅诗、玩投壶游戏,(并)分得韵字写诗,襟怀气度开旷豁达。主管翰林院的事务时,就在翰林院的后花园建了一座清风亭,在亭下开凿水池、移栽莲花,挖掘水道、引入泉水。(官员们)公务办完之后常坐在亭中,自在超脱好像登上仙山一样。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