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31160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散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积累“遏制”“濒临”“俯瞰”“深渊”等词语。2.反复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3.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和包含的哲理,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4.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反复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2.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和包含的哲理,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和包含的哲理,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

2、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2015 年版)。胡作玄、赵慧琪译。有改动。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他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

3、关爱的一生。这样的一生,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一生。透过这篇文章可以窥见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三、预习设计1.给加点字注音遏( )制 飓( )风 肆( )意 濒( )临 俯瞰( ) 震颤( ) 云霄( )答案: j s bn kn chn xio2.解释下列词语 遏制: 肆意:濒临:俯瞰:深不可测:无能为力:答案:制止;控制。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紧接,临近。俯视。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用不上力量。指没有能力去做或力量达不到。3.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四、合作探究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再读课文,理清文

4、章论述层次。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第二部分(第24段):分说。第一层(第2段):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第二层(第3段):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第三层(第4段):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第三部分(第5段):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细读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找出作者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苦难的原因。作者追求爱情,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

5、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追求知识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希望了解人的心灵;二是希望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三是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荡起痛苦的呼号,眼前浮现的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是失败的,这就使人更加痛苦。3.作者的这三种感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这三种感情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

6、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对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四、语言赏析文章中有一些精警语句,找出来,进行深入理解。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这句话,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

7、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总把我带回尘世。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与同情的内在联系。作者用含蓄而充满理性的语言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五、课堂总结1.主题归纳这篇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概述了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

8、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显示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字里行间洋溢着博爱精神。2.写作特色直抒胸臆,简洁明了。本文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直抒胸臆,简洁明了,以其内在的思想力量打动人心,其立意的高远令人折服,是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作者采用了“总一分-总”的结构行文。第一段先概括指出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感情,中间三段具体阐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凝练,形象感人。本文通过凝练生动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如讲爱情解除孤寂的意义时,作者用“世界的边缘”“深不可测的深渊”形象地描述出了孤寂的可怕。六、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

9、据拼音写汉字。肆( )意 濒( )临 震颤( ) ( )制 j( )风 俯kn( ) 答案:s bn chn 遏 飓 瞰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遏制飓风 肆意 深不可测 B.濒临孤寂 震颤 闲情逸志C.俯瞰神密 深渊 煞费苦心 D.星辰消逝 云霄 苦思瞑想答案:A(B项,闲情逸志-闲情逸致。C项,神密-神秘。D项,苦思瞑想-苦思冥想)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这颗星附近,有三个极小的光点,三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遥远的星星,周围是深不可测的无边宇宙。B.提到警察,我们会想到气势汹汹的刑警,会想到身形矫健的特警,会想到风里来雨里去的交警。C.晚年的王维面对

10、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D. 这篇文章将春景、春趣、春理融于一文,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从骨子里透出了作者的灵气与情趣。答案:B(“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为贬义词,此处误用为褒义词。)4.根据课文理解填空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即_、_、_。答案:罗素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5.阅读我为什么而活着,回答问题。分析句子的表达技巧及内涵。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

11、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罗素说:“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里的“云霄”与“尘世”分别指什么?这句话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下面是本文另一版本译文的最后一段,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简要陈述理由。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答案:运用比喻,表明了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用“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比喻“孤寂”的可怕,从反面衬托出爱情的美好,个性化的表述流露出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云霄”指作者所追

12、求的人生境界或理想中的世界。“尘世”指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认为教材的译文好。理由:教材的译文,比较简洁,口语色彩较浓,这使得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感情表现得更加干脆利落,发自肺腑。或:认为另版译文好。理由:另版译文,书面色彩较浓,句子较长,语气较为舒缓,这使得作者的思想感情仿佛是深思熟虑所得,表现得更为沉稳厚重。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之一。”阅读完罗素的这篇文章,你是否也感到愉快?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从语言、内容等方面谈即可)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