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30574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 发布实施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环 境 保 护行 业 标 准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号)网址:电子信箱:电话:印刷厂印刷版权专有 违者必究年月第版开本 年月第次印刷印张印数 字数千字统一书号:定价: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年 第号为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批准 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业等八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及编号如下:清洁生产标准 啤酒制造

2、业 清洁生产标准 食用植物油工业(豆油和豆粕)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铝业 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清洁生产标准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环氧乙烷乙二醇)以上标准为指导性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查询。特此公告。年月日 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技术要求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标准的实施 前言为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甘蔗制糖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适用于国内甘蔗制糖企业

3、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本标准包括以上六类。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

4、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年月日批准,自年月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甘蔗制糖生产企业(不包括酒精、造纸及其他副产品综合利用生产和生活消耗等)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白砂糖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白糖卫生标准 赤砂糖卫生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定义清洁生产指不断

5、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水重复利用率指水重复利用量对总用水量的百分率。蔗渣指甘蔗经压榨或渗出提汁后残余的物料。废糖蜜指从末段(最终)糖膏分离出来的母液。滤泥指泥汁或其他含有沉淀物的蔗汁或糖汁经过滤处理后,从过滤机卸出的泥渣。技术要求指标分级本标准将甘蔗制糖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技术指标: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指标要求 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

6、标准的指标要求见表。表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指标要求指标一级二级三级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生产工艺()采用糖浆上浮工艺,改进亚硫酸法工艺,降低产品含量和色值,保证产品达标率;()采用混合汁低温磷浮工艺,改进碳酸法澄清工艺,改善滤泥成分,有利于综合利用、处理装备要求()采用真空泵冷凝系统替代水喷射冷凝系统,降低耗水量;()采用洗滤布水回收处理装置,不直接向环境排放洗滤布水;()采用高效泥汁过滤设备,提高滤泥固形物含量,以利于清洁运输和利用;()采用高效冷凝水降温装置,提高冷却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高效率渣、水分离装置,提高锅炉除尘、排污水循环利用率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优化工艺参数重点工段采用

7、自动化控制,优化工艺参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自动化控制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原辅材料选择()种植基地甘蔗种植基地及其周围无污染源,灌溉用水符合 要求,土壤满足二级标准要求()甘蔗品种选用优良的甘蔗品种()化肥与农药使用甘蔗种植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矿物肥;植物保护采用生物防治;限量使用化肥和高效低毒农药()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保证产品达到 和 要求,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燃煤含硫量符合当地环保要求吨蔗耗新鲜水量()水重复利用率 百 吨 蔗 耗 标 准 煤()三、产品指标产品包装应使用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吨蔗废

8、水产生量()吨蔗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吨蔗悬浮物产生量()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滤泥干法排放。由本企业或交由其他相关方作为生产的原辅材料予以利用亚硫酸法:干法排放。由本企业或交由其他相关方作为生产的原辅材料予以利用碳酸法:干法排放。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进行利用、处理,使其不对环境、生态造成危害 续表指标一级二级三级蔗渣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由本企业或交由其他相关方作为燃料或生产用的原辅材料予以利用废糖蜜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由本企业或交由其他相关方作为生产用的原辅材料予以利用炉渣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由本企业或交由其他相关方作为生产用的原辅材料予以利用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

9、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进行利用、处理,使其不对环境、生态造成危害六、环境管理要求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环境审核按照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审核;按照 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按照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审核;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按照甘蔗制糖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要求进行审核;环境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生产过程环境管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有效运行()岗位培训按 要求建立的程序执行主要岗位人员经严格培训,实行持

10、证上岗制度()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检修管理制度按 要求建立的程序执行建立管理制度,并执行()生产工艺过程用水、电、汽管理各个计量环节安装计量仪,并建立严格的定量考核制度对主要环节进行计量,并制定定量考核制度()生产车间噪声满足 要求()生产车间粉尘满足 要求()事故、非正常生产状态应急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应急措施,并予以落实 续表指标一级二级三级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机构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编制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有机构和人员负责()环境管理计划制订详细计划并实施制订计划并予以实施()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有完整的运行数据记录并建立档案()污染监测废水和废气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测

11、,有噪声污染源监测的手段废水实行在线监测,并有废气、噪声污染源监测的手段()信息管理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并有相应的保密措施各项记录齐全并建档管理()附设造纸、酒精及其他副产品综合利用车间满足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一级标准满足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二级标准满足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标准注:优级品、一级品对应于 中的优级和一级级别。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定量化指标均采用甘蔗制糖行业和环境保护部门最常用的指标,以易于理解和执行。有关指标数据采集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及标准执行。废水中的污染物产生指标系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主要指标计算方法。吨蔗耗新鲜水量吨蔗耗新鲜水量()本期生产

12、耗新鲜水量()本期实际压榨甘蔗重量()百吨蔗耗标准煤百吨蔗耗标准煤()本期耗燃料等折标准煤量()本期实际压榨甘蔗量()式中:耗燃料等折标准煤量()燃煤等折标准煤量()干柴、燃油、蔗渣等燃料等折标准煤量()其中:燃煤等折标准煤量()燃煤量()燃煤的低位发热量()标准煤低位发热量()燃料蔗渣(干柴、燃油)折标准煤量()绝干燃料蔗渣(干柴、燃油)量()绝干燃料蔗渣(干柴、燃油)低位发热量()标准煤低位发热量()水重复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重复用水量()总用水量()吨蔗废水产生量吨蔗废水产生量()产生废水量()压榨甘蔗量()吨蔗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吨蔗产生量()废水质量浓度均值()产生废水量()压榨甘蔗量()吨蔗悬浮物产生量吨蔗悬浮物产生量()废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平均值()产生废水量()压榨甘蔗量()标准的实施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