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29782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9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篇一: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二九年七月 1 范围 本规定内所有光伏电站均指并网光伏电站,本规定不适用于离网光伏电站。本规定规定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包括有变压器与无变压器连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但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2、本。2 20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gb/t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t12325-20 xx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20 xx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20 xx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8479-20 xx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gb/t19939-20 xx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20 xx6-20 xx 光伏(pV)系统电 网接口特性 gb2894 安全标志(neqiso3864:1984)gb16179 安全标志

3、使用导则 gb/t178830.2s 和 0.5s 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dl/t448 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 dl/t614 多功能电能表 dl/t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sj/t1112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iec61000-4-30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 iec60364-7-7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 7-712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光伏(pV)发电系统 3 2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3.1 光伏电站 photovoltaic(pV)powerstation

4、包含所有变压器、逆变器(单台或多台)、相关的 bos(平衡系统部件)和太阳电池方阵在内的发电系统。3.2 峰瓦 wattspeak 指太阳电池组件方阵,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注:标准测试条件为:252,用标准太阳电池测量的光源辐照度为 1000w/m2 并具有 am1.5 标准的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3.3并网光伏电站grid-connectedpVpowerstation接入公用电网(输电网或配电网)运行的光伏电站。3.4 逆变器 inverter 光伏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用于将电能变换成适合于电网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电能的电气设备。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逆变器和控

5、制器均可属于逆变器的一部分。注 1:具备控制、保护和滤波功能,用于电源和电网之间接口的任何静态功率变换器。有时被称作功率调节子系统、功率变换系统、静态变换器、或者功率调节单元。注 2:由于其整体化的属性,在维修或维护时才要求逆变器与电网完全断开。在其他所有的时间里,无论逆变器是 4 20 否在向电网输送光伏能源,控制电路保持与电网的连接,以监测电网状态。“停止向电网线路送电”的说法在本规定中普遍使用。应该认识到在发生跳闸时,例如过电压跳闸,逆变器不会与电网完全断开。逆变器维护时可以通过一个电网交流断路开关来实现与电网完全断开。3.5 公共连接点 pointofcommoncoupling(pc

6、c)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3.6 并网点 pointofinterconnection(poc)对于通过升压变压器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电站,指与电网直接连接的升压变高压侧母线。对于不通过变压器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电站,指光伏电站的输出汇总点,并网点也称为接入点(pointofintegration)。3.7 孤岛现象 islanding 电网失压时,光伏电站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孤岛现象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现象和计划性孤岛现象。非计划性孤岛现象 unintentionalislanding,非计划、不受控地发生孤岛现象。计划性孤岛现象 intentionali

7、slanding 按预先配置的控制策略,有计划地发生孤岛现象。3.8防孤岛anti-islanding禁止非计划性孤岛现象的发生。注:非计划性孤岛现象发生时,由于系统供电状态未知,将造成以下不利影响:可能危及电网线路维护人员和用户 5 20 的生命安全;干扰电网的正常合闸;电网不能控制孤岛中的电压和频率,从而损坏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3.9 功率因数 powerfactor 由发电站输出总有功功率与总无功功率计算而得的功率。功率因数(pe)计 算公式为:式中:pout电站输出总有功功率;qout电站输出总无功功率。4 一般原则 综合考虑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的输配电容量、电能质量等技术要求,根据光伏电

8、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可分为小型、中型或大型光伏电站。小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0.4kV 低压电网的光伏电站。中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 1035kV 电网的光伏电站。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 66kV 及以上电网的光伏电站。小型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一般不超过200 千峰瓦。根据是否允许通过公共连接点向公用电网送电,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的接入方式。5 电能质量 5.1 一般性要求 光伏电站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电压不平衡度、直流分量、电 6 20 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光伏电站应该在并网点装设满足 iec61000-4-30 电磁兼容第

9、 4-30 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标准要求的 a 类电能质量在线检测装置。对于大型或中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数据应能够远程传送到电网企业,保证电网企业对电能质量的监控。对于小型光伏电站,电能质量数据应具备一年及以上的存储能力,必要时供电网企业调用。5.2 谐波和波形畸变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规定,如表 1所示: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总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应满足 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规定,应不超过表 2 中规定的允许值,其中光伏电站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按此光伏电站安装

10、容量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进行分配。5.3 电压偏差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12325-20 xx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的规定,即:35kV及以上公共连接点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 10%。20kV 及以上三相公共连接点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7 20 注:如公共连接点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5.4 电压波动和闪变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 gb/t12326-20 xx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的规定。光伏电站单独引起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变动限值与变动频度、电

11、压等级有关,见表 3: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短时间闪变 pst 和长时间闪变 p1t 应满足表 4 所列的限值。光伏电站在公共连接点单独引起的电压闪变值应根据光伏电站安装容量占供电容量的比例、以及系统电压,按照gb/t12326-20 xx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的规定分别按三级作不同的处理。5.5 电压不平衡度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 gb/t15543-20 xx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规定的限值,公共连接点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 2%,短时不得超过 4%;其中由光伏电站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不超过 1.3%,短时不超过 2.6%。5.6 直流分

12、量 光伏电站并网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额定值的 0.5%,对于不经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的 8 20 光伏电站,因逆变器效率等特殊因素可放宽至 1%。6 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篇二:有关光伏发电标准规范目录 有关光伏发电标准规范 光伏发电站术语 db64/t878-20 xx(宁夏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电气设计与施工 15d202-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 10j908-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cecs:849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cecs:8596(中国工

13、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及验收规程db11/t1008-20 xx(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室外照明装装置术要求 db11/t542-20 xx(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规范db11/t881-20 xx(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照明应用技术规程 db21/t1685-20 xx(辽宁质量技术监督局)单相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db22/t2034-20 xx(吉林质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移动充电系统技术要求db35/t1090-20 xx(福建质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照明灯具技术要求 db35/t852-20 xx(福建质量技术监督局

14、)光伏电 9 20 站技术条件 db37/t729-20 xx(山东质量技术监督局)道路视频监控设施光伏发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db41/t937-20 xx(河南质量技术监督局)道路视频监控设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要求db41/t938-20 xx(河南质量技术监督局)道路视频监控设施光伏发电系统维护技术要求db41/t939-20 xx(河南质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b42/t717-20 xx(湖北质量技术监督局)并网型光伏逆变器技术条件 db42/t862-20 xx(湖北质量技术监督局)光伏太阳能辅助供电房间空气调节器db44/t1226-20 xx(广东质

15、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充电站技术要求 db44/t1507-20 xx(广东质量技术监督局)太阳能光伏电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db44/t1508-20 xx(广东质量技术监督局)光伏电场太阳能等级划分db62/t2410-20 xx(甘肃质量技术监督局)光伏电场气象灾害种类及划分 db62/t2411-20 xx(甘肃质量技术监督局)光伏发电站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db63/1308-20 xx(青海质量技术监督局)10 20 光伏发电站并网验收规范 db63/t1208-20 xx(青海质量技术监督局)户外太阳能光伏电源照明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db63/t811-20 xx(青海质量技术

16、监督局)民用建筑并网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规程db64/t795-20 xx(宁夏质量技术监督局)光伏阵列汇流箱技术规范 db65/t3462-20 xx(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db65/t3463-20 xx(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安装在既有建筑物上的光伏发电系统施工规范db65/t3552-20 xx(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技术条件 db65/t3568-20 xx(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民用建筑太阳能应用技术规程(光伏发电系统分册)(附条文说明)dg/tj08-20 xxb-20 xx(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 dl/t1364-20 xx

17、(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nb/t320 xx-20 xx(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nb/t320 xx-20 xx(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 nb/t320 xx-20 xx(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 11 20 nb/t320 xx-20 xx(国家能源局)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nb/t320 xx-20 xx(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光伏滴灌系统 nb/t32021-20 xx(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nb/t32026-20 xx(20 xx 年 9 月 1 日实施)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

18、定q/gdw617-20 xx(国家电网公司)太阳能光伏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t263-20 xx(中国气象局)晶体硅光伏(pV)方阵 i-V 特性的现场测量gb/t18210-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18479-20 xx(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19939-20 xx(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19964-20 xx(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gb/t20 xx6-20 xx(国家质量监督检

19、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 1 部分:结构要求gb/t20 xx7.1-20 xx(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2 20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20513-20 xx 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20514-20 xx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t2297-1989 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 gb24460-20 xx 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 gb/t28866-20 xx 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 gb/t29196-20 xx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t29319-20 xx 光

20、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gb/t29320-20 xx 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gb/t29321-20 xx 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b/t29595-20 xx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 gb/t30152-20 xx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 gb/t31365-20 xx(20 xx年 9 月 1 日实施)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31366-20 xx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gb50794-20 xx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50795-20 xx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t50796-20 xx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

21、-20 xx 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gb/t50865-20 xx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66-20 xx 13 20 篇三:光伏并网电站施工规范 分布式家庭光伏并网电站施工规范 总则 1、为鼓励及促进分布式家庭光伏并网电站的推广应用,规范化分布式家庭光伏并网电站安装、施工的流程及具体实施过程,制定本规范。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分布式家庭并网电站,对于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电站同时应符合其他建筑、电气相关标准要求。3、施工范围包括分布式家庭光伏并网电站内的所有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电气工程、设备调试、防雷接地等。4、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熟悉本规范和现行有关

22、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并按要求操作。施工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电气知识。5、在光伏电站施工中,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本标准由敖龙龙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敖龙龙 1、范围 本规范适应于安装容量:1mw 以下(含)分布式光伏电站。1mw 以上分布式光伏电站同样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4 20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但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3、术语和

23、定义 本规范采用了下列名词和术语 3.1、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distributedgrid-tiedsolarsystem 本规范所指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指接入 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单个并网点接入容量 6mw 以下在地理上具有分散性相互之间不公用并网点的的光伏并网发电电站系统。3.2、家庭并网光伏电站house-uesdgrid-tiedsolarsystem 本规范所指家庭并网光伏电站指安装容量:三相 30kw以下(含),单相 10kw 以下(含)的居民并网电站和安装容量:三相 50kw 以下(含),单相 10kw 以下(含)的公共建筑的并网电站。3.3、公共连接点 pointofcom

24、moncoupling(pcc)15 20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3.4、并网点 pointofinterconnection 对于通过变压器接入公共电网的电源,并网点指与公用电网直接连接的变压器高压侧母线。对于不通过变压器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电源,并网点指电源的输出汇总点,并网点也称接入点。3.5、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module(solarcellmodule)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能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光伏组件。3.6、方阵(太阳能电池方阵)array(solarcellarray)由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

25、一定方式进行串并联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为光伏方阵。3.7、汇流箱 combiner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组件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串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串列并联汇流后接入的装置。3.8、并网逆变器 gird-tiedinverter 用于光伏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并将电能回馈的设备,简称逆变器。3.9、光伏支架 pVsupportbracket 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 16 20 电池板而设计的支撑架。3.10、光伏配电柜 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与并网点连接采用的电气设备,具有防孤岛隔离电网的

26、功能。4、接入系统原则 4.1、并网点的确定原则为电源并入电网后能有效输送电力并且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4.2、当公共连接点处并入一个以上的电源时,应总体考虑它们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 25%。4.3、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并网点的短路电流与分布式电源额定电流之比不宜低于 10,并应具有失压保护功能。4.4、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宜按照:三相输出接入380V 电压等级电网;三相输出接入 10kV 电压等级电网。5、基本规定 5.1、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a.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业主或业主单位需取得相应的审批手续。b.施工单位的资质、特殊作业

27、人员资质、施工机械、施工材料、计量器具等已报审查完毕。c.施工图经过会审。d.工程定位测量应具备条件。17 20 5.2、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未经鉴定和不合格的设备材料。5.3、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其合格证、说明书、测试记录、附件、备件等均应齐全。5.4、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产品要求的专门规定。5.5、施工记录齐全,施工流程交接记录齐全。6、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主要针对水平的安装场地,用来固定光伏支架,为了不破坏既有建筑物的防水层而建设。对于斜面屋顶不需要土建的可不采用土建固定的方式。对于在既有建筑物表面打孔安装,采取有

28、效措施进行二次防水处理,并且固定强度能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可不采用土建固定方式。6.1、施工单位应按照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相关规定,贯彻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 xx版电力工程)。6.2、若土建施工需用到钢筋、钢材等,则钢筋、钢材其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6.3、施工方应对土建工程所用水泥品种、标号、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土建工程成所用沙子应采用建筑用细沙,18 20 不得用粗沙、海砂等影响工程质量的建筑材料。6.4、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

29、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制作。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6.5、混凝土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强度按固定配比进行拌制,混凝土强度检验应符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 gb 准50107 相关规定;如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相关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等规定。6.6、混凝土养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6.1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6

30、.6.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6.6.3 冬季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保温养护。6.6.4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6.7、现浇混凝土基础浇筑结束后,产生沉降的,需及 19 20 时进行填充,以保证固定基础强度。7、支架基础 7.1、现浇混凝土支架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7.1.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场地情况验收,场地应平整,场地内浮土、水、杂物应清除干净。7.1.2、场地验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基础

31、的施工。7.1.3、为方便支架固定混凝土基础可浇铸成方形。在浇筑前对支架基础要进行强度和应力设计。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础标高、轴线及模板安装情况做细致的检查并按照施工图纸确认安装位置等,预埋件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7.1.4、基础拆模后,施工单位应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应及时按验收标准对缺陷进行处理。7.1.5、预埋件位置与设计图纸偏差不应超过5mm,外露的金属预埋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7.1.6、在同一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宜超过 2 小时;超过 2 小时,则应按照施工缝处理。7.1.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7.1.8、金属支架正式安装前基础混凝土养护应达到 100%强度。7.2、屋面钢结构基础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20 20 7.2.1、钢结构基础施工应不损害原建筑物主体结构,并应保证钢结构基础与原建筑物承重结构的连接牢固可靠。7.2.2、接地的扁钢、角钢的焊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7.2.3、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应在钢结构支架施工前结束,钢结构支架施工过程中不应破坏屋面防水层,如根据设计要求不得不破坏原建筑物防水结构时,应根据原防水结构重新进行防水恢复。7.3、支架基础齐整度应符合下列标准:7.3.1、支架基础的轴线及标高偏差应符合表 7.3.1-1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工作办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