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9629544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园林生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1109学时:64学分:4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园林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对园林生态课程的教学,熟悉该课程的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其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既要掌握生态学理论知识,又要懂得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既要了解园林与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又要掌握解决问题的生态学方法;既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园林规划设计先进理念,又要了解中国的国情。(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园林生态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具

2、备掌握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力,并能用于园林实践的能力。(三)素质培养目标使学生明确园林生态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风气、系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品质。三、学时分配建议学时分配表序号名称(或主要内容)总学时理论讲授实践教学备注1第一单元绪论442第二单元园林植物与光实训一:不同群落和树冠光照强度的观测植物与环境6423第三单元园林植物与温度实训二:植物与温度生态关系的观测6424第四单元园林植物与水实训三:植物与水分生态关系的观察6425第五单元园林植物与大气实训四:防风林风的观测6426第六单元园林植物与土壤实训五:土壤剖面野外的观察642

3、7第七单元园林植物与生物实训六:种间竞争和他感作用4228第八单元植物群落实训七:植物种群与群落的调查方法6429第九单元生态系统概述实训八: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86210第十单元园林生态系统实训九:某综合性公园分区规划64211第十一单元园林生态实践实训十: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642合计644420学时)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部分(一)第一单元绪论教学要求:1 .了解生态学定义和生态学的发展历程。2 .掌握生态因子的定义及其分类。3 .理解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学概述(第二节园林生态环境(第三节园林生态的内容和任务教学建议:1 .重点理

4、解生态学的定义,掌握生态因子的定义及其分类。2 .布置作业。.(二)第二单元园林植物与光教学要求:1掌握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的适应性。2了解光的性质与变化。教学内容:第一节光的性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第三节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第四节光的调控在园林中的应用实训一:不同群落和树冠光照强度的观测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的适应性。2布置作业。(三)第三单元园林植物与温度教学要求:1掌握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掌握植物对温度的生态适应。2了解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第一节温度及其变化规律(2学时)第二节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第三节园林植物对

5、温度的生态适应(2学时)第四节园林植物对城市气温的调节作用第五节温度的调控在园林中的应用实训二:植物与温度生态关系的观测(2学时)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2布置作业。(四)第四单元园林植物与水分教学要求:1掌握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2了解水的形态及变化,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和对水分的调节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水及其变化规律(2学时)第二节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第三节园林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2学时)第四节园林植物对城市水分的调节作用第五节园林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第六节水分调控在园林中的应用实训三:植物与水分生态关系的观察(2学时)教学建议

6、:1重点掌握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2布置作业。(五)第五单元园林植物与大气教学要求:1掌握大气污染及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2了解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空气成分及其生态意义(2学时)第二节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第三节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2学时)第四节风的生态作用与防风林实训四:防风林风的观测(2学时)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大气污染及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2布置作业。(六)第六单元园林植物与土壤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园林植物对土壤的适应。2了解土壤的组成及城市土壤改良。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组成第二节土壤理化性质的生态作用第三节园林植

7、物对土壤的适应第四节城市土壤与植物实训五:土壤剖面野外的观察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园林植物对土壤的适应。2布置作业。(七)第七单元园林植物与生物教学要求:1了解生物入侵。2掌握植物与生物的生态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与生物的生态关系第二节生物关系调节在园林中的应用实训六:种间竞争和他感作用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植物与生物的生态关系。2布置作业。(八)第八单元植物群落教学要求:1了解种群、群落的基本概念,理解群落的外貌和结构。(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掌握群落的演替。了解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育和植物群落的分布。(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

8、(2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第二节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第三节植物群落的形成与发育第四节植物群落的演替第五节植物群落的分布第六节城市植物群落实训七:植物种群与群落的调查方法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群落的基本概念、外貌和结构及群落的演替。2布置作业。(九)第九单元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要求:1理解生态系统概念及生态系统的平衡2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四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训八: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布置作业。(十)第十单元园林生态系统教学要求:1掌

9、握城市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的的概念,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2理解园林生态系统组成类型;了解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与调控,园林生态规划。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概述(2学时)第二节园林生态系统组成第三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类型第四节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2学时)第五节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与调控第六节园林生态规划实训九:某综合性公园分区规划(2学时)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了解园林生态系统的建设与调控,园林生态规划。2布置作业。(十一)第十一单元园林生态实践教学要求:1掌握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2了解户外、室内园林植物生态配置。教学内容:第一节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2学时)第二节户外园林植

10、物的生态配置(2学时)第三节室内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实训十: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2学时)教学建议:1重点掌握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基础及应用。2布置作业。实践教学部分(一)实践教学学时分配类别序号实训(实验)名称学时实践类型要求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其他必做选做1不同群落和树冠光照强度的观测2课2植物与温度生态关系的观测2堂3植物与水分生态关系的观察2实4防风林风的观测2训5土壤剖面野外的观察2实6种间竞争和他感作用2验7植物种群与群落的调查方法28大学校园生态系统调查29某综合性公园分区规划210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2总计20(二)课堂实训(实验)实验实训一不同群落和树冠光照强度的观测一、目的(1)了解

11、测定光强度的几种途径,并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方法;(2)通过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强度的测定,认识植物和光的相互影响,明确光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的影响。二、材料与工具2D-1型照度计、钢卷尺、皮卷尺、记录纸等。三、方法与步骤取2D-1型照度计,将电池放入主机箱内,再将光探头与主机连接,然后在测量环境内进行调试。先将倍率开关置于100,工作选择开关置于“调零”,旋转调零电位器使电表指针对准零,然后选择将工作开关旋至“测”。电表指示数字乘以100,即为此时的光强度测定值。如电表指示数字小于满刻度值的1/10,应变换量程。将倍率开关旋至10,并重复以上调零步骤,以提高测量精度。测试结束后,将选

12、择开关拨回“关”位置。掌握仪器调试方法后,在事先选好的被测树木及测试群落内分组进行下列测定:(1)不同树冠内光的分布:在校园中选树冠密实与疏散的树木各一株,参照图2-4,分层测定树冠内的光强度;同时测定树冠外光强度,作为对照。每一层重复测定6次,记入表2-4。图2-4不同类型树冠内光的削弱(引自W.Larcher,1975)(2)不同群落中光强度测定:选禾草群落、杂类草群落及人工林各一块。在每一群落中随机设置3个样点,每一样点上参照图2-5,分层测定光强度,每层重复4次,填入表2-5,取平均值,计算各层相对光强度。图2-5辐射在北欧放混交林(上)和草甸(下)中的削弱(引自W.Larcher,1

13、975)表2-4树冠内光强度测定记录植物名称:取样时间:取样地点:观测人:最大树冠幅(米):树高(米):测定次数测定位置123456平均相对值%对照12345表2-5群落内光强度测定记录群落名称:取样时间:取样地点:观测人:群落高度:测定lx层次123平均相对值%对照12345四、实训报告根据观测结果,分析不同树冠内及不同群落中光强度的变化。实验实训二植物与温度生态关系的观测一、园林植物物候期观测1 .目的.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为园林树木种植设计,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为园林树木栽培(包括繁殖、栽培、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2 .材料与工具笔记本、笔、放大镜。3 .方法与步骤(1)根据观测

14、目的要求和项目特点,决定观测时间的间隔长短,一天中一般宜在气温高的下午观测(但也应随季节、观测对象的物候表现情况灵活掌握)。(2)应选向阳面的枝条或上部枝(物候表现较早)。高树顶部不易看清,宜用望远镜或用高枝剪剪下小枝观察;无条件时可观察下部的外围枝。(3)应靠近植株观察各发育期,不可远站粗略估计进行判断。物候观测应随看随记。一般树木的物候观察记载包括下列项目:萌动前(休眠中)的状态,如落叶树的芽形芽色,常绿树的叶色芽的膨胀、荫发、最盛和完结日期;展叶开始和最盛日期;花芽出现、膨大、开花、盛花及终花日期,传粉时间;侧枝和顶枝的延长生长,形成层的开始活动和终止日期;果实增大过程,果实膨大、始熟、

15、正熟、过熟日期;果实或种子脱落日期(始落、盛落、终落);树叶变色、落叶日期(始落、盛落、终落);冬芽的形成过程;在休眠期中(冬季)对低温的反应(如冻害等)。4 .实训报告填写园林植物物候观测记录卡。园林植物物候观测记录卡编号观测地点观测者物候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新稍生长期秋叶变色与脱落期二、有林地与空旷地温度的测定1 .目的(1)不同生境中气温与地温的测定,掌握测定温度的一般方法。(2)讨论植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2材料与工具普通温度计、通风干湿表、乳白玻璃插入式温标温度计、最高和最低温度表、木竿、笔、笔记本。3方法与步骤(1)观测场地的选择在校园或野外任选一林地,尽可能选择植物个体分

16、布均匀的地段,并在邻近相似地形部位选一空旷地,用于对比观测。(2)仪器的安置观测项目的设计,包括气温、地表温度完整的一组,安置各种测温表的方法如下:在上述场地内各选择有代表性的观测点,牢固地埋入1-根3直的木竿,露出地面的高度可根据群落的高度来确定,木竿应比群落稍高。将通风干湿表悬挂在木竿上,温度表球部位离地面以上的位置按草层高度确定,通风干湿表可用细绳系其两端,水平地挂于木竿的钉子上,但应避免光线直接射入双层金属套管内。如不具备通风干湿表可用乳白玻璃插入式温标温度计替代,温度计球部应用白色硬质卡纸遮荫。森林内温度表安置高度应结合林内各层次结构的高度具体决定,因此,在无特制升降观测架的条件下,

17、最好使用自记温度计。将仪器安装在测竿上,用滑轮绳索提升到各相应位置。用最高和最低温度表测定地表温度。白昼使用最高温度表,夜间应更换为最低温度表;同时用一支普通温度计辅助做定时观测。无论是最高、最低或定时温度计它们都水平地安置在地面,温度表球部一半埋入土中并紧贴土壤。空旷地的一组温度表安置方法同上。(3)观测程序试验要求得到一个温度日进程的完整概念,因此要求全日观测,每2h读数一次,记录在表格内。4.实训报告填写环境温度观测读数记录表,比较林地与空旷地温度的不同,思考如何利用植物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温度观测读数记录表日期:地点:环境一般特点:群落名称及一般特征:实验实训三植物与水分生态关系的观察

18、、目的通过观察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旱生植物的不同水分生态环境和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使学生能了解园林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类型和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从而理解园林植物与水分的生态关系。二、材料与工具记录板、扩大镜、笔等。三、方法与步骤1、园林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类型观察按照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可分为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旱生植物三种类型。(1)水生植物的观察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叫水生植物。依其与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挺水植物:植物体的大部分露在水面以上的空气中,如芦苇、香蒲、荷花。浮水植物:根生于水下泥中,仅叶及花浮在水面,如萍蓬草、睡莲等。或者植物体完全自由地漂浮于水面,如凤眼莲、浮萍等。沉水

19、植物:植物体完全沉没在水中,如金鱼藻等。水生植物主要属于挺水植物及浮水植物。水生植物的形态和机能特点是植物体的通气组织发达;在水面以上的叶片大;在水中的叶片小,常呈带状或丝状,叶片薄,表皮不发达;根系不发达。种类介绍:荷花睡莲科莲属(Nelumbomucifera.)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睡莲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atetragona.)生于池沼中,喜阳光和富含腐殖质的粘

20、土。睡莲花叶均秀丽,除作观赏外,其根状茎可食用或药用。芡实睡莲科芡属(EuryaleferoxSalisb.)生长于池塘、沼泽中。叶大肥厚,浓绿皱褶,花色明丽,形状奇特,与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植物搭配种植、摆放,形成独具一格的观赏效果。萍蓬草睡莲科萍蓬草属(Nupharpumilum.)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宜于深厚、肥沃河泥土生长。主要用于庭院绿化,通常多与睡莲、荷花、水柳配植。也可用作鱼缸水草。其根茎、果实供药用,有滋补强壮、调经之功效。芦苇禾本科芦苇属(Phragmitescommunis.)适应各类土壤。耐盐碱,又耐酸,且抗涝。芦苇花序雄伟美观,用作湖边、河岸低湿处的背景材料。有利固堤

21、、护坡、控制杂草之作用。(2)湿生植物的观察该类植物耐旱性弱,需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在干燥或中生的环境下生长不良。根据实际的生态环境又可分为两种类型:阳性湿生植物:这是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经常饱和或仅有较短的干旱期地区的湿生植物,例如在沼泽化草甸、河湖沿岸低地生长的鸢尾、半边莲,由于土壤潮湿通气不良,故根系较浅,无根毛,根部有通气组织,由于地上部分的空气湿度不是很高,所以叶片上仍可有角质层存在。阴性湿生植物:这是生长在光线不足,空气温度较高,土壤潮湿环境下的湿生植物。热带雨林中或亚热带季雨林中、下层的许多种类均属于本类型,例如多种蕨类、海芋、秋海棠类以及热带兰类等多种附生植物。这类植物的叶

22、片大而且很薄,栅栏组织和机械组织不发达而海绵组织很发达,防止蒸腾作用的能力很小,根系亦不发达。本类可谓为典型的湿生植物。种类介绍:垂柳杨柳科柳属(SalixbabylonicaLinn.)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特耐水湿,耐旱,耐盐碱。根系发达,萌生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庭园观赏树种,也是工矿区绿化、“四旁”树种。旱柳杨柳科柳属(Salixmatsudana.)喜光,不耐阴。耐寒,喜水湿,亦能耐干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瘠薄沙土,低湿河滩和弱盐碱地上均能生长,而以肥沃、疏松、潮湿的沙壤土或轻沙壤土最为适宜。发芽早、落叶晚、生长迅速。萌芽力强,根系发达,主根深,固土抗风力强。“春来无处不春

23、风,偏在湖桥柳色中”,柳色成了春天的象征,也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树种,常栽植于沿河湖岸边及低湿之处,也可作行道树。紫穗槐豆科紫穗槐属(AmorphafruticosaLinn.)喜欢干冷气候,在年均气温10至16,年降水量500至700毫升的华北地区生长最好。耐寒性强,耐干旱能力也很强,能在降水量200毫升左右地区生长。也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虽浸水1个月也不至死亡。对光线要求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紫穗槐抗风力强,生长快,生长期长,枝叶繁密,是防风林带紧密种植结构的首选树种。紫穗槐截留雨量能力强,萌蘖性强,根系广,侧很多,生长快,不易生病虫害,具有根瘤,改土作用强,是保持水土的优良植物材料。柽柳柽柳

24、科柽柳属(Tamarixchinensis.)柽柳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故在园林中可植天湖边、岸旁、河滩上。近来很多柽柳老树桩被开发制作盆景,别具一格。枝条可编筐;嫩枝、叶可供药用。桑桑科桑属(MorusalbaLinn.)阳性,适应性强,抗污染,抗风,耐盐碱。叶可饲蚕。木材坚实、细密,可制农具。茎皮纤维为优良的造纸和纺织原料。根、皮、叶和桑椹均可入药,有利尿镇咳的作用。成熟的桑椹可生食,食用的部分主要在肉质化的花被(萼片)。(3)旱生植物的观察旱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干燥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沙漠、干草原、危岩陡壁等)能够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它们在外部形态上和内部构

25、造上都产生许多相应的变化和特征,如叶片变小或退化变成刺毛状、针状、或肉质化;叶表皮层或角质层加厚,气孔下陷;叶表面具厚茸毛以及细胞液浓度和渗透压变大等等,这就大大减少了植物体水分的蒸腾,同时该类植物根系都比较发达,能增强吸水力,从而更增强了其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多数原产炎热而干旱地区的仙人掌科、景天科等植物即属此类。种类介绍:雪松松科雪松属(Cedrusdeodara.)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抗旱性强。适生于高燥、肥沃和土层深厚的中性、微酸性土壤,对微碱性土壤亦可适应。忌积水,在低洼地生长不良。雪松高大雄伟,树形优美,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之一,可在庭园中对植,也适宜孤植或群植于

26、草坪上。加杨杨柳科杨属(Populuscanadensis.)著名的行道树和庭园树,生长快。合欢含羞草科合欢属(AlbizziajulibrissinDurazz.)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合欢树冠开阔,入夏绿荫清幽,羽状复叶昼开夜合,十分清奇,夏日粉红色绒花吐艳,十分美丽,适用于池畔、水滨、河岸和溪旁等处散植。臭椿苦木科臭椿属(Ailanthusaltissima.)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对土壤要求

27、不严,但在重粘土和积水区生长不良。耐微碱。木材可供建筑、制人造板等。根皮、茎和种子供药用。臭椿是荒山造林、庭园和工矿区绿化树种。叶可饲养樗蚕。2、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的观察植物能够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吸收、分解而净化水体。通过观察生长有水生植物和无水生植物的水体,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和效果。有条件可以测定不同水体某些物质的变化。四、实训报告根据观察的现象,写出结果并总结。实验实训四防风林风的观测一、目的通过对野外防风林风的观测,了解林带防风的效果。二、材料与工具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轻便三杯风向风速仪、记录本等。三、方法与步骤在选定不同结构林带的迎风面和背风面(1m,5m,1

28、0m,15m,20m处)安装上述仪器。电接风向风速仪安装在室外1012的m高杆上,指示器、记录器安放在室内。每次观测时,观测指示器的2mi平n均风速和相应的盛行风向。每天整理自计纸上的风速记录和风向记录。使用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观测时,应带至事先选好的地点,由观测者手持仪器,高出头部并保持垂直,风速表刻度盘与当时风向平行,观测者应站在仪器的下风方向,然后按照该仪器的操作要求,先后启动方位盘的制动小套管和风速按钮,进行风向和风速观测。在测风仪器发生故障或没有测风仪器的情况下,为了获得风的记录,也可目测风力、风向。目测风力,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的影响,而引起的各种征象,将风力大小分为13级(0级1

29、2级),如以目测风力作为正式记录,则应记风力等级,并将其换算成相应的风速(m/)s的中数予以记录。目测风力可参考一些气象书中的风力等级表。四、实训报告根据观测结果,分析不同林带、不同距离的防风效果。实验实训五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一、目的选择不同植物群落进行土壤剖面的采集和观测,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二、材料与工具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

30、,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三、方法与步骤1、选择土壤剖面点选择原则:(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2、土壤剖面的挖掘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m、宽1、m深2(m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宽m0.8,深m1m。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

31、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3、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一般

32、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如图1所示。图土壤剖面分层示意图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如表1所示,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表1森林土壤层次代表符号土壤层次层次特征亚层符号层次符号枯枝落叶层分解较少的新鲜枯枝落叶层A01A0分解较多,用手易于搓碎的枯枝落叶层A02分解强烈,枯枝落叶已失去原有形态A03淋溶层(腐殖质层)泥炭质的泥炭层A(r)颜色较深的腐殖质聚积层A11(A)1颜色较浅,有淋洗过程的腐殖质层A12灰化层颜色灰白不稳固的片状结构变化层A2淀积层紧实,具有柱状,棱柱状或核状结构的淀积层B1B2B母

33、质层无明显成土过程C母岩层坚硬的基岩D其它潜育层碳酸盐聚积层硫酸盐聚积层CCCCS4、土壤剖面描述按照土壤剖面记载表的要求进行描述(如表2)。表2土壤剖面描述与记载表土壤类型发生学名称:系统分类名称:观测地点观测时间土地类型1.旱地2.水田农业利用方式土壤培肥情况成土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势地下水土壤年龄1.年平均温度1.自然植被1.海拔高度1水位米2.年降水量2.地形3.其它2.农作物3.其它2水质成土过程主要过程次要成土过程侵蚀程度污染情况灌排情况土壤剖面特征描述土体构型简图(用铅笔描绘)土层湿度颜色质地结构类型紧实度pH新生体侵入体石灰反应根系量障碍因素其他名称代号深度cm类

34、型形态数量类型数量农业生产综合评定调查人(1)记载土壤剖面所在位置、地形部位、母质、植被或作物栽培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地下水深度、地形草图可画地貌素描图,要注明方向,地形剖面图要按比例尺画,注明方向,轮作施肥情况可向当地社员了解。(2)划分土壤剖面层次,记载厚度,按土层分别描述各种形态特征,土层线的形状及过渡特征。(3)进行野外速测,测定pH值、高铁、亚铁反应及石灰反应,填入剖面记载表。(4)最后根据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简单的野外速测,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名称,鉴定土壤肥力,提出利用改良意见。5、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1)鉴别土壤颜色土壤颜色可以反映土壤的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的含量。很多主要土类就是以

35、土壤颜色来命名的。鉴别土壤颜色可用门塞尔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色,该比色卡的颜色命名是根据色调、亮度、彩度三种属性的指标来表示的。色调即土壤呈现的颜色。亮度: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把绝对黑定为0,绝对白定为10,由0到10逐渐变亮。彩度:指颜色的浓淡程度。例如:5YR4表/示6:色调为亮红棕色,亮度为4,彩度为6。使用比色卡注意点:比色时光线要明亮,在野外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比色,室内最好靠近窗口比色。土块应是新鲜的断面,表面要平。土壤颜色不一致,则几种颜色都描述。(2)湿度通过土壤湿度的观察,能部分看出土壤墒情这个主要肥力特征,可分为干、润、湿润、潮润、湿五级。干:土壤放在手中不感到凉意,吹之尘土

36、飞扬。润:土壤放在手中有凉意,吹之无尘土飞扬。湿润:土壤放在手中有明显的湿的感觉。潮润:土壤放在手中,使手湿润,并能捏成土团,捏不出水,捏泥粘手。湿:土壤水分过饱和,用手挤土壤时,有水分流出。(3)质地土壤中各种粒径土粒的组合比例关系叫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根据其机械组成的近似性,划分为若干类别,这就叫质地类别,土壤质地对土壤分类和土壤肥力分级有重要意义。在野外鉴定土壤质地通常采用简单的指感法(见表3)。表3土壤质地指感法鉴定标准号质地名称土壤状态干捻感觉能否湿搓成球(直径1厘米)湿搓成条状况(2毫米粗)国际制苏联制1砂土砂土松散的单粒状研之有沙沙声不能成球不能成条2砂质壤土砂壤土不稳固的土块轻

37、压即碎有砂的感觉可成球、轻压即碎无可塑性勉强成断续的短条,一碰即断。3壤土轻壤土土块轻搓即碎有砂质感觉,绝无沙沙声。可成球,压扁时,边缘有多而大的裂缝可成条,提起即断。4粉砂壤土有较多的云母有较多的云母片面粉的感觉可成球,压扁,边缘有大裂缝可成条,变成2厘米直径园时即断。5粘壤土中壤土干时结块,湿时略粘干土块较难捻碎。湿球压扁边缘有小散裂缝。细土条弯成的园环外缘有细裂缝。6壤粘土重壤土干时结大块,湿时粘韧土块硬,很难捻碎湿球压扁边缘有细散裂缝。细土条弯成的园环外缘无裂缝压扁后有裂缝。7粘土粘土干土块放在水中吸水很慢,湿时有滑腻感。土块坚硬,捻不碎,用锤击亦难粉碎。湿球压扁的边缘无裂缝。压扁的细

38、土环边缘无裂缝。如果土壤中砾质含量较多,则要考虑砾质含量来进行土壤质地分类,砾质含量的分级标准如下,石质大于2m直m径砾石的含量(见表4):表4砾质含量分级标准砾质定级砾质程度面积比例非砾质性极少砾质5%微砾质性少量砾质510%中砾质性多量砾质1040%多砾质性极多砾质40%(4)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经外力分开,沿自然裂隙散碎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单位个体。土壤结构大多按几何形状来划分,目前采用的结构分类标准如表5。表5土壤结构分类表(按查哈洛夫)类型种大小、类:一、面棱不明显、形体不明显直径大小结构体三轴等长块状大块状小块状大团块状团块状团块状小团块状31c10.5二、面棱显著、结

39、构单位明显横断面大小大核状2010核状核状107小核状75m大粒状53m粒状粒状31m小粒状10.5一圆顶柱状横断面大小、类:结构体沿垂直轴发育大柱状柱状小柱状5cm53c5cm棱柱状53c小棱柱状31c一片状厚度、类:结构体沿水平轴发育片状板状页状叶状5mm53m31m3mm粗鳞片状31m小鳞片状1mm、类(附加)一垡状机耕作用形成,结构面不明显,棱大垡状角明显。新犁后的犁垡小垡状坷状碎块二、碎块、晒垡冻垡后形成小碎块碎屑三、碎屑遇水不易散。屑粒(5)土壤松紧度又名坚实度,土壤紧实度指每单位压力所产生的土壤容积压缩程度,或每单位容积压缩所需要的压力,单位为kg/3。cm测定土壤坚实度可使用土

40、壤坚实度计,其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判断土壤的坚实状况,选用适当粗细的弹簧与探头的类型。工作前,弹簧未受压前,套筒上游标的指示线,如为kg时应指于零点,如深度为cm时,应指于5c处m。工作时,仪器应垂直于土面(或壁面),将探头掀入土中,至档板接触到土面时即可从游标指示线上获得读数,即探头的入土深度(cm)和探头体积所承受的压力(k)g。根据探头入土深度,深头的类型,弹簧的粗细,再查阅有关壤土坚实度换标表,即得土壤坚实度的数值(kg/3)c。m每次测定完毕,必须将游标推回原处,以便重复测定,但必须注意防止游标产生微小滑动,以免造成测定误差。工作结束,坚实度计必须擦拭干净,防止仪器生锈,以保证仪器测定的精度。如果没有土壤坚实度计,可按下列标准加以描述(表6):表6松紧度等级划分等级刀入土难易程度土粘入土难易程度1、极松自行入土土钻自行入土2、松可插入土中较深处稍加压力能入土3、散刀铲掘土,土团即分散加压力能顺利入土但拔起时不能或很难带取土壤4、紧刀钞入土中费力土钻不易入土5、极紧刀铲很难入土需要用大力才能入土且速度很慢,取出也不易,取出的土带有光滑的外表。(6)孔隙指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