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29397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10.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pdf(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选 择 题(共10小题,满分3 0分,每小题3分)1.(3 分)(2017广东模拟)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畴1 34 56 78 911 14A.由红变紫 B.由蓝变绿 C.由绿变橙 D.由蓝变紫2.(3 分)(2018杭州二模)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液质量gA.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B.a 点和c 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C.b

2、点和c 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D.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3.(3 分)(2020秋上城区期末)嫦娥五号探测器“挖土”的关键部件:钻杆是由中科院自行研制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成。该种材料所用的基体大多数为各种铝合金,增强体主要为碳化硅和氧化铝。有关这种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基复合材料属于混合物B.铝合金是金属材料C.碳化硅是新型高分子材料D.氧化铝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4.(3 分)(2016白银)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Mg+02-MgO2B.CU+2HC1=CUC12+H2 tC.NaOH+KClNaCl+KOHD

3、.3H2SO4+Fe2O3=Fe2(S04)3+3H?O5.(3 分)(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选项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酰试液溶液变红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6.(3 分)(2020江北区模拟)某 CO 气体中含有少量的CO2和 出0,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 O,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浓H2s04 NaOH溶

4、液A.a-b-c-d B.b-a-c-d C.c-d b-a D.d-c-b-a7.(3 分)(2019秋江干区期末)向 AgNO3、Cu(NO3)2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 Zn粉的质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一定无白色沉淀C.取反应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生成D.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8.(3 分)(2020秋上城区期末)以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的“一”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5、,下列各组物质按 照A、B、C、D 顺序,符合要求的一组是()A.C、8 2、CO FeB.Fe FeSC)4、Fe2O3 FeChC.NaOH、Ca(OH)2、Na2co3、CO2D.CuO Q1SO4、Cu、CuCh9.(3 分)(2017秋杭州期末)“可 燃 冰(CHrnffcO)是天然气水合物的简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2017年 5 月 18日上午10时许,我国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稳定产气。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可燃冰”遇火即可燃烧,具有可燃性C.若

6、 CH4FH2O中的n=8,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克D.“可燃冰”将是人类未来的一种重要能源10.(3 分)(2020秋江干区期末)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不符合要求的是()填 空 题(共 2 小题,满分9 分)1 1.(3分)(2 0 1 9 秋江干区期末)小金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一杯牛奶,试纸仍为蓝色:两天后汤姆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再次测试同一杯牛奶,并且这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牛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选 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释现象。1 2.(6分)(2 0 1 2 保山)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请回

7、答下列问题:(1)写 出 防 止 铁 生 锈 的 一 种 方 法。(2)若要证明F e、C u、A 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只需选用F e、A g 和 X溶液三种试齐 I J,X 是,溶液,写 出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3)若 X为稀硫酸,向F e 和 X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对滤渣和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 e S O4和 ZnS O4B.滤渣中只含有F eC.滤液中一定含有ZnS O 4D.滤渣中一定含有Z n 和 F e。三.解 答 题(共 1 小题,满分6

8、分,每小题6 分)1 3.(6分)(2 0 1 7秋杭州期末)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是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电阻最小的材料。浙大科研团队研制出的新型铝-石墨烯电池,由金属铝箔负极、石墨烯正极及A 1 C 1 4一电解液组成,这种电池可以在零下4 0 摄氏度到1 2 0 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在零下3 0 摄氏度的环境中,这种新型电池能实现1 0 0 0 次充放电性能不减,而 在 1 0 0 摄氏度的环境中,它能实现4.5万次。这种新型电池是柔性的,将它弯折一万次后,容量完全保持。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石墨烯属于 材 料(选

9、填“非金属”“金属”或“有机合成”)(2)石墨烯电池的A 1 C 1“电解液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从充放电性能的角度考虑,铝 石 墨 烯 电 池 更 适 合 在 (选 填“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使用。(4)工人在生产石墨烯电池过程中,可能会将石墨烯纳米粒子吸入肺部,若石墨烯纳米粒子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该 粒 子 最 先 到 达 心 脏 的 (选 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或“右心室”)。(5)有人建议用石墨烯制作电饭煲的发热体,你认为是否合适,理由是。四.实 验 探 究 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14.(6 分)(2017秋杭州期末)某研究小组需要制取大量的CO2气

10、体进行实验(1 )稀 硝 酸 能 与 碳 酸 钙 反 应 生 成 C O 2 气 体,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但实验室一般不用此方法制取CO2气体。(2)实验室常用 相互反应制取CO2气体,将该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 时 会 发 现 在 开 始 的 一 段 时 间 内 石 灰 水 并 没 有 变 浑 浊,其 原 因 可 能是o(3)实验室一般不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小组经不断探索研究,用稀硫酸和石灰石按如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气体。用此方法制取C 5 气体时,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镇并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稀硫酸和氯化

11、彼的混合液五.计 算 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15.(6 分)(2020秋滨江区期末)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已部分被改 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 C u和 CuO)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Q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 NaOH溶液,加 NaOH溶液的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7.2gCu和 CuO的混合物中C u的质量为 go(2)加完50克稀硫酸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3)请列示计算出图中a的值。NaOH溶液质量g2021-2022学年上学期杭州初中化学

12、九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 择 题(共10小题,满分3 0分,每小题3分)1.(3 分)(2017广东模拟)如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颜色红橙绿蓝紫pH 范畴1 34 56 78 911 14A.由红变紫 B.由蓝变绿 C.由绿变橙 D.由蓝变紫【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因这种指示剂在不同强度的酸性溶液中会显示三种颜色,故开始的颜色无法确定,但加入氢氧化钠后由于中和反应的发生酸会不断减少,至恰好反应溶液呈中

13、性,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呈碱性,利用这些知识可解决此题。【解答】解:由于酸性溶液的pH 小于7 碱性溶液的pH大 于 7,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的过程中酸性减弱至中性,最后由于氢氧化钠过量而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会是蓝紫颜色的一种,故答案应是由红到紫,其它答案中最后的颜色均未在碱性范围之中。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指示剂知识的考查,解题时只要知道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及酸碱性变化的知识便可解决问题。2.(3 分)(2018杭州二模)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液质量A.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B.a 点和c 点对应溶液中

14、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C.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D,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一开始溶液质量为零,说明是将硫酸加入锌中;B、a点 和c点加入硫酸的质量不同,所以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不相同;C、b点已经把锌反应完,所以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相同;D、根据硫酸与锌反应过程,回答本题。【解答】解:A、一开始溶液质量为零,说明是将硫酸加入锌中,故A错;B、a点和c点加入硫酸的质量不同,所以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不相同,故B错;C、b点已经把锌反应完,所以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相同,故C错;

15、D、开始没有加入硫酸时,没有溶液,溶质质量为零,随着加入硫酸,溶质变为硫酸锌,溶质质量越来越多,当反应完毕,再加入硫酸,溶质质量,也是增加,但不如硫酸锌质量增加的幅度大,还是在增加,所以符合图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锌与硫酸反应过程。3.(3分)(2020秋上城区期末)嫦娥五号探测器“挖土”的关键部件:钻杆是由中科院自行研制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成。该种材料所用的基体大多数为各种铝合金,增强体主要为碳化硅和氧化铝。有关这种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铝基复合材料属于混合物B.铝合金是金属材料C.碳化硅是新型高分子材料D.氧化铝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金属材料及

16、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A.铝基复合材料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铝合金是金属材料,选项说法正确;C.碳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铝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o【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解题时根据所需知识来分析解答。4.(3分)(2 0 1 6白银)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M g+O 2=M g O 2B.C u+2 H C 1 C U C I 2+H

17、2 tC.N a O H+K C l N a C l+K O HD.3 H 2 s o 4+F e 2 O 3 F e 2 (S O 4)3+3 H 2 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t和I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占燃方程式为:2M g+O 2 八2M g O。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

18、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5.(3分)(201 9西湖区校级模拟)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A.A选项实验现象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B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酰试液溶液变红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氯化钠生成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

19、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B.BC.CD.D【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固体受潮,逐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配试液,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C、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钠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20、D、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3 分)(2020江北区模拟)某 C O 气体中含有少量的CO2和 H 2O,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 O,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浓H2SO4 NaOH溶液A.a-b c-d B.b-*a-*c-*d C.c-*d-b-a D.d-c-b-*a【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除去CO气体中含有少

21、量的CO2和 H2O,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 C O 气体中含有少量的CO2和 圾0,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 O,可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最后通过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混在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要注意除水蒸气要放在最后去除,否则会再次引入水蒸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 是“长进短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d-b-a。故选: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需要注意除水蒸气要放在最后去除。7.(3分)(2 0 1 9秋江

22、干 区 期 末)向A g NO3、C u (NO3)2和Fe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Zn粉的质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的溶质至少有两种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一定无白色沉淀C.取反应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生成D.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向A g NO3、C u (NO3)2和Fe (NO3

2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最后和硝酸亚铁反应;A、锌和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Zn+2 A g NO3=Zn (NO3 )2+2 A g,65 216Zn+C u (NO3)2=Zn (NO3)2+C u,65 64Zn+Fe (NO3)2=Zn (NO3)2+Fe,65 56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滤渣的质量等于加入Zn粉的质量,说明锌至少和硝酸银、硝酸铜发生了反应,滤液中的溶质至少有一种,即硝酸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硝酸银完全反应,加入稀盐酸不能产生

24、白色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C、取反应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生成,例如锌恰好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硝酸铜部分反应、硝酸铜完全反应而硝酸亚铁没有反应、硝酸亚铁部分反应时,溶液不是无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o【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8.(3 分)(2020秋上城区期末)以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的“一”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

25、质按照A、B、C、D 顺序,符合要求的一组是()A.C、CO2、CO、FeB.Fe、FeSCU、Fe2O3、FeChC.NaOH、Ca(OH)2、Na2CO3、CO2D.CuO、CuSO4、Cu、CuCb【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生锈生成氧化铁,硫酸亚铁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亚铁;C、氢氧化钠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氢氧化钙;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硫酸铜和氯

26、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馁沉淀和氯化铜,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解答】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氧气,铁生锈生成氧化铁,硫酸亚铁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亚铁,氧化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硫酸铜和氯化钏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铜,铜在氯气中燃

27、烧生成氯化铜,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3分)(2 0 1 7 秋杭州期末)“可燃冰”(C H 4 F H 2 O)是天然气水合物的简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2 0 1 7 年 5 月 1 8 日上午1 0 时许,我国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稳定产气。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可燃冰”遇火即可燃烧,具有可燃性C.若 C H r n H 2 O 中的n =

28、8,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 6 0 克D.“可燃冰”将是人类未来的一种重要能源【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可燃冰为甲烷水合物解答;B、根据可燃冰的性质解答;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分析;D、根 据“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可燃冰为甲烷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故正确;B、可燃冰是由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环境下捕获住天然气分子而形成的似冰状结晶态物。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故正确;c、c、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它是一个比值,其单位为1,故说法错误;D、可

29、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利用的清洁能源,适合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故说法正确;故选:C o【点评】本考点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和物质的辨别等,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认真把握。1 0.(3分)(2 0 2 0秋江干区期末)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不符合要求的是()FeA.Fe(OH)3-Fe SO4CaCOsB.Ca(OH)i-CaOCO:C.Na2cO3 -H2CO3CuD C u SO4 -C u O【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物

30、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氢氧化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铁,硫酸亚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解答】解:A、氢氧化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铁,硫酸亚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选项不符合要求;B、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1、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符合要求;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符合要求;D、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选项符合要求。故选:A 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填 空 题(共 2 小题,满分9 分)II.(3分)(2 0 1 9 秋江干区期末)小金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一杯牛奶,试纸仍为蓝色:两天后汤姆用蓝

32、色的石蕊试纸再次测试同一杯牛奶,并且这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牛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变化(选 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释现象 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说明牛奶发酵,生成了新物质乳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小金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一杯牛奶,试纸仍为蓝色:两天后汤姆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再次测试同一杯牛奶,并且这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说明牛奶发酵,生成了乳酸,牛奶中发生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化学变化

33、;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说明牛奶发酵,生成了新物质乳酸。【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 2.(6分)(2 0 1 2 保山)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请回答下列问题:黑 零 体A浅绿色溶液BkX溶液|j -U红色氧化物C(1)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刷 漆(合理即可)。(2)若要证明F 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只需选用F e、Ag和X溶液三种试剂,X是Cu S 0 4 (合理即可),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34、式F e+Cu S 0 4 =F e S CU+Cu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 换 反 应。(3)若X为稀硫酸,向F e和X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对滤渣和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分析正确的是C。A.滤液中一定含有F e S O4和Z nS O4B.滤渣中只含有F eC.滤液中一定含有Z nS CUD.滤渣中一定含有Z n和F e。【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依据铁生锈的条件判断防锈的方法即可;(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

35、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根据向F e和X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有气泡产生,可知F e和X反应后稀硫酸一定有剩余,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共存,控制任何一个条件均可防止钢铁的生锈,所以刷漆、涂油等均可防止铁的生锈(合理即可);(2)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根据给出的试剂,应选Cu S 0 4溶液。实验中发生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

36、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 e+Cu S O 4=F e S O 4+Cu;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是置换反应;(3)向F e和X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有气泡产生,可知F e和X反应后稀硫酸一定有剩余;A、假设锌的量较大,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可以完全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故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假设锌的量较大,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当锌完全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以及和硫酸反应后仍有剩余时,滤渣中存在的固体会是铁和锌的混合物;C、锌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以及锌与硫酸的反应均会生成硫酸锌,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D、假设锌的量

37、较大,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当锌完全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以及和硫酸反应后仍有剩余时,滤渣中存在的固体会是铁和锌的混合物,但假设锌量不够大时则滤渣中不一定含有锌;故选C;故答案为:(1)刷 漆(合理即可);(2)Cu S O4(合理即可);F e+Cu S O 4=F e S O4+Cu;置换反应;(3)C;【点评】此题是有关铁的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铁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和应用:三.解 答 题(共 1 小题,满分6 分,每小题6 分)1 3.(6 分)(2 0 1 7秋杭州期末)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是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条件

38、下,电阻最小的材料。浙大科研团队研制出的新型铝-石墨烯电池,由金属铝箔负极、石墨烯正极及A1 C U一电解液组成,这种电池可以在零下4 0 摄氏度到1 2 0 摄氏度的环境中工作,在零下3 0 摄氏度的环境中,这种新型电池能实现1 0 0 0 次充放电性能不减,而 在 1 0 0 摄氏度的环境中,它能实现4.5万次。这种新型电池是柔性的,将它弯折一万次后,容量完全保持。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石墨烯属于 非金属 材 料(选 填“非金属”“金属”或“有机合成”)(2)石墨烯电池的A1 C 1 4 一电解液中,铝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3 。(3)从充放电性能的角度考虑,铝石墨烯电池更适合在

39、 高温(选 填“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使用。(4)工人在生产石墨烯电池过程中,可能会将石墨烯纳米粒子吸入肺部,若石墨烯纳米粒子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该粒子最先到达心脏的 左心房(选 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或“右心室(5)有人建议用石墨烯制作电饭煲的发热体,你认为是否合适,理由是.不 合 适,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该材料是电阻最小的材料。【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4)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来分析;(5)根据物质性质来分

40、析。【解答】解:(1)石墨烯是由非金属元素的,所以属于石墨烯属于非金属材料;故填:非金属;(2)氯元素显-1价,而A1 C 1 4一电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铝元素显+3价;故填:+3;(3)铝石墨烯电池在1 0 0摄氏度的环境中,它能实现4.5万次,所以适宜在高温时使用;故填:高温;(4)将石墨烯纳米粒子吸入肺部,若石墨烯纳米粒子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该粒子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故填:左心房;(5)不合适,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该材料是电阻最小的材料。【点评】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四.实 验 探 究 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1 4.

41、(6分)(2 0 1 7秋杭州期末)某研究小组需要制取大量的C O 2气体进行实验(1)稀硝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 O 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C O 3生H NO 3 =C a (NC 3)2+H 2 O+C O 2 t ,但实验室一般不用此方法制取C O2气体。(2)实验室常用 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 相互反应制取C O 2气体,将该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发现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其 原 因 可 能 是 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中。(3)实验室一般不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小组经不断探索研究,

42、用稀硫酸和石灰石按如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 O 2气体。用此方法制取C O 2气体时,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铉并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骏安夜S y硫化合稀氯混【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3)温度升高时,硫酸钙的溶解度会增大。【解答】解:(1)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NO3=Ca(NO3)2+H2O+CO2 t;(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反

43、应制取二氧化碳。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浓盐酸和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时,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会将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溶解,还可能石灰水已变质;故填: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中(合理即可);(3)当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钺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故填: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

44、分6分,每小题6分)15.(6分)(2020秋滨江区期末)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已部分被H2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Cu和CuO)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7.2g Cu和CuO的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3.2个(2)加完50克稀硫酸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C11SO4(填化学式)。(3)请列示计算出图中a的值。NaOH溶液质量g【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5、分析】(1)依据图像数据分析;(2)依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3)依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解答】解:(1)7.2 g C u 和 C u O 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分析图像可知,7.2 g C u 和 C u O 的混合物中C u 的质量为3.2 g,故填:3.2;(2)分析图像可知,加 入 1 0 g 氢氧化钠后,沉淀的质量开始增加,则 C u 和 C u O 与硫酸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为H 2 s o 4、C u S O 4,故填:H 2 s o 4、C u S O 4;(3)设生

46、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C u S O 4+2 N a O H=C u (O H)2 I +N a 2 s。48 0 9 82 0 g X 2 0%x80_20gX20%98 Xx=4.9 g反应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4.9 g+3.2 g=8.1 g,则 a 值 为 8.1;答:图中a的值为8.1。【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曲线图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考点卡片1.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知识点的认识】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包含有两项内容.其一,是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其二,是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而所谓的常见气体,主要是

47、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 氧 化 碳、水 蒸 气 等.具 体 说 来,它 们 的 检 验 与 吸 收 的 方 法 如 下 表:至于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就是指为了将常见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的科学方法.气体检疆方法现象吸收方法水蒸气通过白色的无水情酸铜白色变蓝包浓 H2SO4.NaOH h M 体.生石灰二乳化碳通过没清石灰水中澄清变浑浊NaOH溶液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发燃通过灼热的铜网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变黑氢科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淡蓝色火焰,只有水珠凝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黑色变红色一氧化磔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煤的小烧杯,

48、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淡蓝色火焰.只有二氧化碳生成1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澄清石灰水黑色变价色.澄清变浑浊其理论依据是利用杂质所具有的与所需气体不同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选用适当的试剂,进行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或者按照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究,逐步将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不减、不增、不污、易分”.也就是,除去杂质的同时,要保证不能使所需气体的量减少(即不能“玉石俱焚”,但可以增加),更不能引入新的气体杂质,生成物还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生成物、所选试剂与所需气体要容易分离.常用的气体的除杂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吸收法:即选用适当

49、的试剂,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后,转变为液体或固体等而除去的一种方法.例如,除 去c o中混有的少量的C 02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盛有 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吸收掉其中的C 0 2,然后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再吸收掉其中的水蒸气.而常见气体的吸收剂(即除去的方法)如上表所示.二是转化法;即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所需气体而除去的一种方法.例如,除 去C02中混有的少量的CO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中,将其中的CO转化为C02.【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经过科学的分析探究后,设计实验方案(或按照给出的实验方案),推断、选择或填写出

50、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考查学生分析探究并选择、推断、填写相关的实验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查学生对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以及对这类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及理论依据,还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相关知识,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实验图来推断气体或所选试剂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