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6292728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阜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沿着京沪线一路北上,上海功德林、五芳斋肉粽、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烤鸭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华美食,可都是入选了国家级非遗的宝贝啊!B.纵观古今中外文艺发展史,优秀的文艺家会不遨余力,冲锋陷阵到最前沿,不断用自己的作品凝聚着民族和人民的力量,抒写了时代的最强音。C.前几日,市民王某在超市购物后,发现自己放在存包柜里的东西不脸地苦。D.世界经济贸易领域出现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个别国家的冷惠亭为和霸凌行径,解决不了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更无法给人类

2、带来光明的未来。警方特别提醒,节假日期间,类似案件增多,市民购物时需注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提升综合国力。B.当今,历史教育需求迫在眉睫。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没有自信,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教育不够的原因。C.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彰显主流精神、融合多元个性,将独特的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事业中。D.阅兵彩排现场转承紧凑、运行顺畅、组织有序,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正式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鸟有鸟语,猿有猿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各有其道,

3、一人类社会也是一样,人们对于同一问题持不同看法,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一定让他们趋于同一,那也不能称之为人类社会。当然,各抒己见,也不是没有原则地乱说一气,那些违反人性、违背常理的意见,是决不允许胡乱发表的。A.如果被它们都发出同一种声音,那么大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大自然了B.因为它们都发出同一种声音,所以大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大自然了C.如果让它们都发出同一种声音,那么大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大自然了D.因为被它们都发出同一种声音,所以大自然也就不能称之为大自然了4.下列对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B.至丹以荆

4、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婺妇。(舞动深谷中的蛟龙,为独坐孤舟的寡妇落泪。)D.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谯,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A.节 选 自 短歌行的这部分诗句抒写了作者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古朴雄浑,气度非凡。B.句,以月光不可拾取,比喻忧思难以断绝。句,想象

5、有才学的人屈驾来访,作者与之宴饮畅谈的情景。C.句,作者把自己比作乌鹊,南飞而无处栖息,暗示自己率军南下,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不知该逃向何方。D.句,作者运用典故,表达广揽人才的愿望,并以周公自比,表明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征服天下人的心。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卧铺阿城第一次坐火车的卧铺,我心跳着进了车厢。嘀,像现代化养鸡场,一格一格的,三层到顶。我是中铺,下铺是一个兵,头剃得挺高,冲我笑笑,问:“你到哪儿?”“你”说 成“嫩”,河南人。对面下铺一位老者听说我去南方,就说:“南方还暖和,北边儿眼瞅着冷啦。您瞧这位同志,都用上大衣了。”河南兵一

6、笑,说:“部队上发了绒衣裤儿,俺回家探亲,先领了大衣。”第2页,共17页开车铃声响了。呆了一会儿,又慢慢来了一个挺年轻的姑娘。那姑娘拉平了声儿说:“谁的?别放在人家这里行不行?我把提包放在我对面的中铺上了,于是赶紧提下来,说:“对不起,忘了忘了。姑娘借着窗玻璃,理了一下头发,脱掉半高跟儿鞋,上了中铺,打开书包,取出一本儿书,立刻就看进去了。河南兵坐得很直,手捏成拳头放在膝上,脸红红地对我说:“学文化哩!”车开了。那老者拉了毯子睡下。河南兵仍旧坐得很直,我正想说什么,就听车厢过道口闹起来。河南兵伸出头去,说:“敢是俺的战友儿看俺来?”他们这一吵,惊动了卧铺车厢的人,上上下下伸出头来,睁着眼问:“

7、怎么了?”一个很敦实的兵一边走一边挥着手,说:“没啥,没啥。俺们到俺们战友儿这儿来看看卧铺是个啥样子。”大家笑起来,又都缩回去。我问:“就买了一张卧铺?”河南兵红了脸。敦实兵粗声大气地说:“俺这位战友儿的娘才有意思来!坐过几回火车儿,就是不知道卧铺是个啥样子,来信问他当了兵可是能坐卧铺儿?俺这位战友儿硬是借了钱买了一张卧铺票儿坐,回去给娘学说。俺们讲说沾个光,也来望望,回去也给俺们家里人学说。”说到这里,见中铺的姑娘扭动了一下仍旧看书,河南兵赶忙说:“你小声儿说话中不?这卧铺里的人净是学文化的,看,惊动了。”敦实兵这才发觉中铺躺着一个姑娘,笑着打了河南兵一拳:“你小子坐卧铺儿不说,还守着个姑娘

8、,看美得你!”姑娘使劲动了一下。河南兵臊红了脸,说:“你不敢乱说!”敦实兵很高兴地回去了。其他的兵一个一个地来,都很仔细地瞧那个姑娘的背影,倒不像是看卧铺来的。参观完了,河南兵显得挺累,叹一口气,从挎包里摸出一个苹果,递给我说:“你吃。”我也急忙拿出一个苹果说:“我有。”推让了一会儿,互相拿了对方的。我俩有事没事地聊了半天,都说睡觉吧。河南兵扯出军大衣,问我:“你盖?”我说:“铺上有毯子上了中铺,我看那边的姑娘己不再读书,蜷起身子睡着,瞄了瞄老者,正是香甜的时候。我头冲窗子躺下,后半夜,裹紧了毯子,真有点冷。大清早,忽然被一声喊叫吓了一跳:“这是谁的呀?这么大味儿!我连忙扭头去看。只见那个姑娘

9、半撑着身子,用拇指和食指拈起一件大衣的布领子,往外拽着。车厢的人闻声过来好几个,睁着眼看那姑娘。那老者躺在下铺,屈着腿说:“姑娘家说话好听点儿!半夜看你冷,替你盖了,怎么就脏了你?总比冻着强吧?”河南兵从底下冒出来,后脖子也是红的,说:“醒啦?大衣是俺的哩”看热闹的人都笑起来,散回去。我下到下铺,只见河南兵叠他的大衣。放在枕头上,又抻,又抹。我笑着说:“你的大衣有什么味儿?”河南兵也不回头,说:“咋会来?许是他们借穿照相?那么一小会儿,不会串味儿来!”我抬头看了看姑娘,姑娘低了头,僵坐在中铺。女子早上没有梳洗大约是最难看的时候.老者不说话,只用手轻轻拍着膝盖,嗽起下嘴唇儿。我呆不自在,就洗漱去

10、了。回来一看,三个人还在那里。我问河南兵:“你不洗洗?”河南兵这才抬起头来:“俺不洗了,到了家,痛痛快快用热水洗,娘高兴哩。”我说:“也不能叫老婆看个累赘相呀。”河南后说:“哪儿来老婆?”我说:“当了兵,还不是有姑娘想跟着?”河南兵说:“咋说哩!俺借钱坐卧铺儿,东西买少了,怕是人家不愿意哩!”老者笑着说:“将来当了军官,怕啥?”河南兵看了看姑娘:“军官得有文化哩。”姑娘正慢慢下来,歪着腰提上鞋,拿了手巾、口缸去了。半天回来,低头坐在下铺,不再看书。老者问她到哪儿,她借答话,看了一眼河南兵,又低下头去。河南兵掏出苹果让大家吃。我把到手的一个转给姑娘。姑娘接了,却放在手里并不吃。我问河南兵:“你的

11、刀呢?”河南兵以为是说昨天的事,就说;“武器离了部队就收,不方便哩。”老者扭脸对姑娘说:“洗洗吃吧,不脏。”姑娘更埋了头,我赶忙把我的刀递过去。姑娘接了,拿在手里慢慢地削。削好,又切成几瓣儿,抬起头,朝大家笑一笑,慢慢地小口儿小口儿吃起来。6.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的老者,作者用笔不多,但是语言和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老者对姑娘嫌大衣脏的理解。B.文中写“敦实兵”和战友先后来看卧铺,写出了军人的朴实、热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姑娘是“文化人”,美丽,但不乏矫情:如“我”把提包放到姑娘铺位上引起了她的不满这一细节。D.河南兵借钱买卧铺票、回家洗漱,这些描写都体现了

12、他孝顺、节俭、质朴的性格特征。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先后提到“学文化”“有文化”,体现了河南兵对文化的渴求,对有文化人的羡慕和敬佩。B.文中通过“看卧铺”“扔大衣”“吃苹果”等情节,在有限的车厢里传递出人间最朴素的情谊。C.文中通过河南兵半夜给姑娘盖大衣的情节,塑造出了河南兵细心、热心、乐于助人的形象。第4页,共17页D.小说以“姑娘吃苹果”结尾,写出姑娘态度的转变,升华了小说主题,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以我的视角写尽卧铺车厢温暖人情,使读者有真实生动的感觉。B.这篇小说

13、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C.小说中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主要得益于小说人物的对话中有方言的使用,便于人物塑造。D.小说开篇对卧铺车厢的描写,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第一次坐卧铺的直观感受。E.“河南兵也不回头”“老者不说话”“我呆不自在”这些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现出大家对姑娘的不满。9.小说以“卧铺”为题有诸多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 小题,共 9.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臣闻求未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泼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14、围而求未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屠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诫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术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益寡。岂取之易守之粮乎?盖在般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诚则昊越为一伟,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祖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丹,所宜深慎。1 0.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善始者然繁春华秋”B.臣用求木之长者臣四吏议逐客,窃以为过C.派之以威怒强长策而御字内D.塞源而欲该长也浓水不腐1 1.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克终者蓬

15、寡遹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根不固则求木之长终日再 思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臣之壮也D.而况于明哲乎青取之于蓝12.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成奢以俭”的主旨。B.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C.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露,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四、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 8.0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2)雄姿英发。,谈笑间,。(3)骐骥一跃,;鸳马十驾,。(4

1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4.0分)14.某重点中学校报四月风有个读书栏目好书推荐,请你在下面的好书推荐书目中学出一本进行推荐,写出推荐语,不超过100字。简爱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傅雷家书 边城 论语 繁星春水六、作文(本大题共1 小题,共 40.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 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 弃 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当今的时

17、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第6页,共17页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的复述出来 正确。B.不遗余力: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使出来。正确。C.不胫而走:没有小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播迅速。不能用于形容“东西”。错误。D.恣意妄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以 做题时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

18、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答案】C【解析】A.错误。搭配不当。“制定”与“发展”搭配不当,应该在“发展”后面加上“规划”或“战略”。B.错误。句式杂糅。“是因为”与

19、“的原因”句式杂糅,应删去一个。C.正确。D.错误。语序不当,应 为“组织有序、转承紧凑、运行顺畅”。故选:C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根据句子的意思分析作答。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主语。第8页,共17页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1)主语套在介语短语中,造成主语残缺。(2)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4)不恰当的主语省略,造成残缺2.缺谓语。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3.缺宾语。宾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2)误把宾语前的定语当作了宾语(3)句子稍长,说到或写到后面忽略

20、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这一条是造成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3.【答案】C【解析】语段分析了人们对于同一问题各抒己见的原因及原则。首先分析提供的选项中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发出同一种声音”的是横线前面所说的“鸟、猿”等动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假设,应该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故排除B、D两项.再比较A C两项,“它们都发出同一种声音”这种假设是人类通过某种方法使它们这样做的,应该用使令动词,而不能用被动词表示,排除A。故选:C o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答好语

21、句补写题的关键词:1.阅 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2 .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4.【答案】C【解析】A.正确。B.正确。C.错误,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落泪。D.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了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

22、式,同时它还着眼于“文中”,涉及对原文整段(篇)内容的了解和文脉的把握。做此题时需要学生在考前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平时学习时要多积累,多识记。翻译句子遵循以下原则:(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2)翻 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第二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5.【答

23、案】C【解析】C.第句实际上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些人的关心和同情。故选:Co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需要结合平时的学习与具体选项判断。比喻的作用:第1 0页,共1 7页能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能使人物形象鲜明。能使景物形象化。能给人丰富的想象。能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能使标题醒目、动人。69.【答案】A、B、AC、【解析】(D A.“但是语言和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写出了老者对

24、姑娘嫌大衣脏的理解”错误。老者对姑娘嫌大衣脏是不理解的,持批评态度。语言描写:“那老者躺在下铺,屈着腿说:姑娘家说话好听点儿!半夜看你冷,替你盖了,怎么就脏了你?总比冻着强吧?”细节描写:“老者不说话,只用手轻轻拍着膝盖,嗷起下嘴唇儿。”故选Ao(2)B.“扔大衣”情节是姑娘对河南兵军大衣的嫌弃,不能表现“情谊”。故选B(.(3)A.C.正确B.没有肖像描写。D.没有夸张修辞。E.不是语言描写,“体现出大家对姑娘的不满”也不准确,应是大家有些尴尬。故选ACo(4)小说以“卧铺”为题,交代了小说叙述的环境,火车车厢卧铺区,这里人员流动性大,空间狭小,可以自如让人物出场和退场,有利于表现出世相百态

25、。小说以“卧铺”为题,提供了小说人物表演的舞台,在这个空间里方便集中笔墨展开矛盾冲突,描写人物形象,甚至刻画细节来展现了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利于突出小说主人公河南兵的质朴善良的性格特点。姑娘的娇气、自私以及羞愧等。从情节上看,围 绕“卧铺”展开,通过看卧铺、盖大衣、吃苹果等情节使小说情节紧凑、简洁、明快,有利于突出主题。答案:(1)A(2)B(3)A.C(4)以“卧铺”为题交代了小说叙述的环境,空间的狭小与出场人物的众多形成反差,折射出世相百态。以“卧铺”提供了小说人物表演的舞台,展现了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有利于突出小说主人公的质朴善良的性格特点。本文故事情节围绕“卧铺”展开,通过看卧铺、盖

26、大衣、吃苹果等情节使小说情节紧凑、简洁、明快。(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特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题干中涉及的情节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小说,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小说标题有如下作用: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2.点明文章中心思想。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4.设置悬念,

27、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作为文章的线索。10 12.【答案】B、A、B【解析】(D A.分别为副词,实在;动词,结果实。B.均为动词,听到,懂得。C.分别为动词,震慑;动词,挥动.D.分别为名词,流水:动词,流动。故选B。(2)A.均为发语词,可不译。B.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C.代词,代天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介词,对于;介词,从。故选:Ao第12页,共17页(3)B.“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错误,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主要是为了说明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原因,也就是“诚则昊越为一伟,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要守天下就得“恭俭下人”。答案:(1)B(2)A

28、(3)B参考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 何 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

29、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1

3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根据选项关键词确定文中范围,仔细比对。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一一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

31、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13【答案】【小 题1】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小题2】羽扇纶巾,橘橹灰飞烟灭【小题3】不能十步,功在不舍【小题4】如泣如诉,不绝如缕【解析】故答案为:(1)修 我 甲 兵 与 子 偕 行(重点字:偕)(2

32、)羽扇纶巾橘橹灰飞烟灭(重点字:纶、橘、橹)(3)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重点字:功)(4)如 泣 如 诉 不 绝 如 缕(重点字:缕)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作答时书写要规范。赤壁赋名句辑录: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寄蜉螳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第14页,共17页14.【答案】给某一本名著写一段推荐语,目的是让读者对此书有所了解。作答时需要先明确是哪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看点。

33、然后叙写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令看到的人受到感染。如推荐 傅雷家书,就要先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收集了傅雷写给在国外求学的儿子傅聪的书信。再写出这本书的特点:这些书信谈及文学、艺术、人生等很多问题,能够给人启迪。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然后叙写阅读 傅雷家书的心得体会:该书感情纯真、质朴,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读之令人动容。如 推 荐 简爱,先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记叙了简爱受尽磨难却始终乐观阳光,寻求尊严和平等、自由,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再写出这本书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

34、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表达了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最后谈谈阅读体会:它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爱与恨的世界,它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答案:我推荐 傅雷家书。本书主要收集了傅雷写给在国外求学儿子的书信。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该书感情纯真质朴,如山间潺潺清泉,读之令人动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通读全文。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

35、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7.对人物

36、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15.【答案】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英雄“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这是国产动画 大圣归来的海报宣传语。不得不说,创作团队很清楚这个时代人们需要什么。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英雄,或激励自己;或以其为奋斗目标;或视其为崇拜偶像。就像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心中会有不同的英雄。也许是受好莱坞大片影响,许多青少年心目中最常想到的,是那些在荧幕上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拯救世界的钢铁侠、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们。这些英雄不但具有超人的本领,能够

37、在危急中力挽狂澜,更是自信、成功、力量与魅力的化身。他们如此优秀,怎不令人向往和崇拜?然而,超级英雄毕竟是虚幻的想象,现实中英雄们的境遇要困难和残酷得多。他们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超能力,有的只是血肉之躯,他们之所以被人们称为英雄,或因英才盖世、功勋卓著,或因气节坚贞、无私无畏,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大多是他们注定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说,英雄的诞生,往往意味着残酷,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意味着肉体毁灭而灵魂不朽。中华民族,历来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古代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降的文天祥、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再到近代抗日战争中誓死报国的张自忠、吃棉絮枯草战斗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被捕

38、后遭受种种酷刑却始终没有一丝屈服的赵一曼,英雄们用肉体的殒灭见证生命的意义,捍卫民族的尊严,用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内核不仅是英勇牺牲,更是无私奉献。穿越历史的烟尘,时针走到今天。有人说,当今时代是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此言差矣。英雄的内涵,从来都不狭隘。战争年代,“血染沙场气化虹”、“一身报国有万死”是英雄,和平时期,见义勇为、坚守正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是英雄。那些为人民造福、干出经天纬地大事业的是英雄,那些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也是英雄。境遇有不同,能力有大小,但爱国无贵贱,奉献无高低。只要不断超越自我,坚持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事,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或群众心目中的 英

39、雄”。当今之中国,局势复杂、任务繁重,其实更加需要英雄。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需要纵横樨阖、治大国若烹小第 16页,共 17页鲜的领袖英雄,更需要千千万万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平民英雄。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只要我们心中种下英雄的“种子”,脑中崇尚英雄的精神,奋发进取、乐业奉献,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展现出自身的价值,都能成为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两种说法即两种观点;

40、“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历史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英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行文中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如选择第一种立意,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英雄情怀?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到身边的英雄身上。话题作文试题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试题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而非话题作文不要求自拟文题,也不能另立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