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获奖科研报告.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28648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疫情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获奖科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冠疫情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获奖科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冠疫情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获奖科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冠疫情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获奖科研报告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热闹的春节,变得冷清,甚至有些让人害怕。回顾疫情期间教学的情况,让我感觉到,培养孩子们的抗挫能力是必须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面对挫折的时候常常会显得不知所措,于是我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们的抗挫能力。 一、利用班会,进行挫折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时,作为老师,要及时给孩子进

2、行心理上的疏导和沟通。利用班会多跟学生交流,聊人生,谈挫折,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可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战胜挫折,就会让人勇往直前,给人们动力;如果被挫折打败了,就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让人一蹶不振。因此,作为我们,一定要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抵抗挫折的方法,如到空旷的地方放声大喊、到操场上奔跑释压、找朋友聊聊天、去公园散散步,做深呼吸,心中默默数出三个数等缓减情绪。 另外,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挫折教育于课堂教学中,给他们讲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克服失聪等困难,终成一代音乐大师;爱迪生克服重重困难搞实验,在耳朵被一次意外爆炸震

3、聋后,仍然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一名大发明家。以此培养和锻炼学生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困难,不畏惧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个别沟通,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同时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家中只有爷爷一个人陪伴他,他爸爸告诉我,孩子最近不爱说话,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爷爷奶奶说话。我得知情况后,担心孩子没了父母的陪伴后会恐慌、害怕,于是我在第一时间给孩子打视频电话,进行心理疏导,每天单独辅导和检查他的作业,并利用微信和孩子聊天,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有一次深夜,我的电话响了,原来是这个孩子被噩

4、梦吓醒了,爷爷也没有在身边,他就打电话向我求助,我安抚他的情绪,并告诉他老师就是妈妈,随时可以陪伴他。那天晚上,为了不让他害怕,我一直用电话给他讲故事,直到他睡着了我才把电话挂掉。那一刻,我瞌睡得头都是晕的,但是想到孩子对我的信任,我的心里是甜的。我心中暗下决心:孩子,只要你们需要我,老师将一路相伴。 三、组织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 组织各种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疫情期间,为了让孩子们不孤独,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爱着他们。我们班组织了各种各样豐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画画比赛、帮家人做家务大赛、叠被子比赛、书法比赛、讲故事比赛每次比赛完,我们还要评出优秀的

5、孩子和进步大的孩子,我从不同角度找到孩子的闪光点,总之,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得奖,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开心,以此营造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的班级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班级大家庭的信任与关怀,提升学生在班级中的存在感,最大化地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班集体做后盾,学生战胜挫折的决心和勇气就会大大增强。 四、锻炼身体,增强孩子的体质 有句话说得好: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是啊,没有了好的身体,一切都是零。由于疫情的特殊时期,更需要孩子们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情,于是我坚持和孩子们一起打卡跳绳,每天统计跳绳的次数,孩子们一听老师也参加了,积极性就更高了,那时我们班每天跳绳打卡

6、总是全勤,没有一个人掉队,而且每次跳绳的速度和次数也在不断的刷新上涨,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坚持,培养了孩子们顽强的意志,达到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我们班的孩子几个月都没有一个人生病,而且在秋季运动会上跳绳比赛荣获第一名,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抗挫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学生更有承受力,意志更坚强,是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疫情前后。看到孩子们那发光的眼神,如今我深深地明白那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对老师深深的喜欢。那一刻,更加坚定今后的教育之路,教育无悔,我愿在此坚守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