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评证类诗歌鉴赏7题+精讲精练.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6272469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评证类诗歌鉴赏7题+精讲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评证类诗歌鉴赏7题+精讲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评证类诗歌鉴赏7题+精讲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评证类诗歌鉴赏7题+精讲精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评证类诗歌鉴赏7题 精讲精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野五首(其一)杜甫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飧老夫食,分减及溪鱼。【注】井络:此处指夔州一带,旧属楚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景,秋野萧疏,水天一色,僻静淡远,与下联地处“蛮”“楚”形成呼应。B颔联记事,流露诗人心绪,“系舟”有结束漂泊之意,“卜宅”显渴求安顿之心。C从“从人打”到“欲自锄”,诗人乐于躬耕的意识逐渐增强,山野生活趣味横生。D诗歌语言质朴,结构精巧,景、事、情和谐统一,诗人安贫乐居的情怀了然可见。16杜

2、诗镜铨认为此诗后四句“有万物一体之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3分)C(“乐于躬耕的意识逐渐增强”错。)16(6分)人与人一体,枣子成熟了任由他人扑打,不分你我,表现出人人无别的平等和睦;人与事一体,葵园荒芜,诗人从事劳作,表现了人事相融的舒适和悦;人与物一体,把自己的饭食分给溪鱼,人鱼共享,表现了物我一体的融洽和谐。(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水龙吟春恨陈亮闹花深处楼台,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

3、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注】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注】罗绶分香:临别以香罗带贻赠留念。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用“闹”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态,同时总揽春的景象,与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相比,毫不逊色。B.春归大地带来的春景、春色是如此的多样美好,本可引人入胜,可游人未曾赏玩这芳菲世界,只能付与啼莺语燕。C.词人因孤寂而无心赏春,他登高怀远,向南楼问一声归雁。昔年赏心乐事已风消云散,离别带给人数不清的幽怨。D.本词以摹景发端,又以写景收束,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同,使全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上下阕有岭断云连

4、之妙。16.刘熙载的艺概评价这首水龙吟“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请结合词的下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5. D 16. 此词看起来是一首伤春之作,实际抒发的是爱国之情。转向南楼,听归雁凄切,体现出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回忆昔年赏心乐事此时已烟消云散,难禁粉泪幽怨,亦抒发出作者亡国之痛,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也可),把别恨乡愁国破家亡之痛寄寓在凄清悲凉的景物描写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同”错误,开头是以乐景衬哀情,给后面的春恨增添气势,进而表达孤独无助的心情;末尾为以景结

5、情,把别恨乡愁国破家亡之痛寄寓在凄清悲凉景物描写中,言有尽而意无穷。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过片两句,因寂寞而凭高念远,向南楼听见一声归雁凄切。从上片看,姹紫嫣红,百花竞放,世界是一片喧闹的,可是这样喧闹的芳菲世界而懒得去游赏,足见主人公的处境是孤立无助的,心情是压抑的。金钗三句,谓昔年赏心乐事,而此时已如风消云散。罗绶三句,谓难忘别时的恋情,难禁别后的粉泪,难遣别久的幽怨。几多幽怨,数不清的牢愁暗恨。正销魂三句,因为一结要突出“又是”之意,用“又是”领下面两句,由于又看到了与昔年离别之时一般的疏烟淡月、子规声断,触发她的愁绪而黯然销魂。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

6、动人们别恨乡愁。陈亮是南宋爱国词人,下片的闺怨是假托的,使用这类表现手法在诗词中并不鲜见,大率以柔婉的笔调,抒愤激或怨悱的感情。此种愤激之情是作者平素郁积的,而且与反偏安、复故土的抗金思想相表里,芳菲世界都付莺燕,实际的意思则是大好河山尽沦于敌手。为此可知,此词看起来是一首伤春之作,实际抒发的是爱国之情。转向南楼,听归雁凄切,体现出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回忆昔年赏心乐事此时已烟消云散,难禁粉泪幽怨,亦抒发出作者亡国之痛,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也可),把别恨乡愁国破家亡之痛寄寓在凄清悲凉的景物描写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端午刘克庄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

7、,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注刘克庄:南宋词人。一生关心国事,志在收复失地,却仕途坎坷,屡遭挫折。结束:妆束、打扮。灵均:屈原名平,字灵均。纫兰佩、怀椒醑:佩秋兰于身、持香酒礼神。角黍:粽子。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十分巧妙,用石榴花、钗符艾虎等物点明节令、照应“端午”。B.“儿女”等句写青年们争夸装束、兴高采烈,游人观渡、热闹非凡。C

8、.“慵”与“争”形成对比,表现词人对“年少争旗鼓”的羡慕之情。D.“溪雨急,浪花舞”一句,描绘了赛龙舟的争渡场面,极富动态美。16.有人评价此词“以历史为镜,抒写悲愤之心”,请结合下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 C 16. (1)以历史为镜:用屈原投江的典故,影射现实(或讽刺、揭露、批判统治者)。(2)抒写悲愤之心: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当权者的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悲愤;对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表现词人对年少争旗鼓的羡慕之情”错误。没有羡慕之情,从“逢场慵作戏”可以看出词人是懒得参与。故选C。【16题详解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以历史为镜:“灵均标致高如许”是对屈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使作者对屈原的崇敬跃然纸上 。“忆平生”二句回想以前自己以屈原为楷模,但却生不逢时。“纫兰佩”、“怀椒醑”则是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展现出屈原生前的高风亮节。写对屈原的怀念及歌颂,对投粽民俗表示不认同的态度,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用屈原投江的典故,影射现实(或讽刺、揭露、批判统治者);抒写悲愤之心:自己的“束衣纨扇”与儿女们的“新样钗符艾虎”对比鲜明,以儿女们的欢乐反衬出自己的无聊及年华已逝的落寞心绪。而“钗符艾虎”四字再次写实景点节令,切题之“端午”。“老大”与少年”、“慵”与“争”相对比、

10、“作戏”与“旗鼓”相呼应,生动地刻画出词人旁观者的姿态。“溪雨急,浪花舞”本是自然景色,这里借自然景色的变化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极富动态之美。在这生龙活虎的“少年”的衬照下,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年华已晚,身遭废弃的抑郁不平之情,隐然可感,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这几句忧愤尤深,意谓屈原若在今世,还会忧愤满腔再度投江的。与其清醒而苦恼,还不如“醉死差无苦”。这既是说屈原,也是说自己。如今当政者苟且偷安,不思振作,自己又能做什么呢?只有长歌当哭而已。“聊一笑”,实是苦中作笑,含泪的笑,足见词人对当权者极度的失望乃至绝望之情,对南宋当权者

11、的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悲愤。“谁信”三句,词人认为投粽入江祭屈原的风俗属无稽之谈。“谁信”是反诘,意即不信。词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往水里投几个粽子无济于事,那些神话传说荒诞不经,倒不如学一学屈原精忠为国、高洁不污的品格,比搞这些表面文章强多了。“蛟馋龙怒”暗指嫉贤谗能的阴暗小人,此处词人实质上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对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刺史,10年后又从永州贬到更偏远的

12、柳州做刺史,最后于柳州病逝,这首诗就写于柳州任上。皇树,即柑树,屈原喜欢柑橘,在橘颂中称柑橘为“后皇嘉树”,赞美它有“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三国时吴国太守李衡曾遣人种柑千株,临死时交代儿子说,他“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身为刺史,却亲自种树,且一种就是“二百株”,首句写出了诗人对柑树的喜爱之情。B.第二句描写柑树新叶“遍”缀枝头,既写叶的繁茂和勃勃生机,也暗示诗人对前途的信心。C.颔联两处用典,一褒一贬,既点明种柑树的原因,又含蓄表达诗人高洁坚贞、不求获利之情。D.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柑树开花比作“喷雪”,把柑树结出的累累硕果

13、比作“垂珠”。16后人评价柳宗元的诗歌“言淡而意远”,请以尾联为例简要分析。(6分)【答案】:(1)B(2)尾联字面意思是: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尾联语言平和,语调平缓,感情似乎也平淡无波。联系诗人长期贬谪的经历和诗歌中屈原典故的使用,尾联深层意思应该是:恐怕到黄柑成林结出了果实,“我”还不能回京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品尝果实以自慰了。身世坎坷的愁绪、长久贬谪的哀怨都包含其中,感情复杂,意味深远。/暗含终老此地,回归无望的忧愤。/屡受打击,甘愿终老迁谪之地的漠然。【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题目,几乎涵盖了

14、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手法及其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B.“也暗示诗人对前途的信心”错误。联系全诗可知,“几岁”“何人”“若教”等词语含蓄表达的是诗人久遭贬谪、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的忧虑之情,作者对自己的前途并无信心。故选:B。(2)“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中“坐待”为等待之意,“滋味”为美味之意,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

15、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尾联的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语言非常地平和,感情表面上也平淡无波。根据注释可知,诗人被贬为永州刺史,10年后又从永州贬到更偏远的柳州做刺史,最后于柳州病逝,这首诗就写于柳州任上,可见诗人长期遭遇贬谪。再联系颔联中“方同楚客怜皇树”这句诗,这里运用了屈原的典故,赞美柑橘有“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所以尾联深层意思应该是:恐怕到黄柑成林结出了果实,“我”还不能回京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品尝果实以自慰了。身世坎坷的愁绪、长久贬谪的哀怨都包含其中,感情复杂,意味深远。或暗含终老此地,回归无望的忧愤。或屡受打击,甘愿终老迁谪之地的漠然

16、。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朝退书怀韩偓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B. 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C. 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D. 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16. 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

17、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15. B“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错误。“芟”,除去。应是因“芟多”而翠竹稀疏,月光漏了下来。16. 诗人劝勉自己刻苦钻研,孜孜不倦,不能停息,表现了诗人的进取之心;诗人退朝之后,依然思考治理国家的道理,致力于富国强民,表达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晚唐之正音”。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沁园春南宋戴复古一曲狂歌,有百馀言,说尽一生。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空馀豪气峥嵘。安得良田二顷耕。向临邛涤器,可怜司马,成都卖卜,谁识君

18、平。分则宜然,吾何敢怨,蝼蚁逍遥戴粒行。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漂泊多年,经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感慨之意颇深。本词是作者一生行藏的概括总结,也是作者精神情感的记录与反省。B.词人用“十年灯火”“四方奔走”,时空并举,讽刺了自己汲汲营营、“求利求名”的过往,自满于当下“穷吟诗句清”的生活。C.下阕作者自我开解,借西汉司马相如临邛涤器和严光(字君平)成都卖卜的典故,认为人生际遇未到,分当如此,“何敢怨”隐含愤激自嘲之意。D.末句“开怀抱,有青梅荐酒,绿树啼莺”,劝自己放开怀抱品美酒赏美景,故作萧散,自我宽解,细品之下万千感慨余

19、韵无限。16戴复古曾在望江南中说:“诗律变成长庆体”,歌词渐有稼轩风。最会说穷通。”评论家认为这句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其诗词创作的大致风貌。请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注:长庆4年,元稹为白居易编集,题为白氏长庆集,同时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元氏长庆集,以此得名。【答案】15B。不是自满,“赢得”带有自嘲之意(近似于“赢得仓皇北顾”)16(6分)语言上直白浅近,有元稹白居易“长庆体”的风格,如“十年灯火”“安得”“吾何敢怨”等,都为口语。情感上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有辛弃疾豪放沉郁的特点。如“四方奔走”,却“蹭蹬”落魄,“空余豪气”等,都与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词风一致。手法(或内

20、容)上采用对比“说穷通”,少年时的奔走努力豪气峥嵘和年老时空余“闭门独坐”“愁叹之声”对比。(每点2分,每点下划线扣题干及结合文本各1分,不强求概括“语言”“情感”“手法”)七、阅读下面唐诗, 完成1516题。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注】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

21、自然熟悉。B. 诗歌使用“竹影” “山岚” “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C. 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D. 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16. 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6分)【答案】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说法有识。“避地衣冠尽向南”意思是士人躲避战乱都特别喜欢到南方,此句借用这一典故,既是为了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是想间接写出江南风景的美好。故选 C。16.毛张

22、健认为此诗并不是劝诚友人安心赴任,而是表达催促友人尽快返家的愿望;诗歌描写江南竹影满径、人家傍山、花木缘溪之胜景,并借用衣冠南渡之典提醒友人吴越风光让人沉迷,侧面劝诚友人不要像南渡衣冠们留恋于此。诗歌尾联想象夜猿啼海树之场景,正面提醒友人“思乡望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评价文章的思想主旨的能力。题干毛张健的评价中,“劝驾”意思是劝人赶紧出发,而“催归”意思是催促赶紧归来。所以,毛张健对诗歌主目的理解是此诗并不是为了劝诚友人赶紧出发安心赴任,而是劝告友人不忘归家、赶紧归来的愿望。根据注释可知,作者此时因安史之乱而避难江南。而在诗歌领联和颈联中,作者先以“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23、“缘溪花木偏宜远”三句描绘江南竹林丛生的自然环境,依山而建的建筑特征,偏远之地沿河花木越繁茂的自然美景,极写江南之美景。但这三句结束,诗人却以“避地衣冠尽向南”加以总结。这说明,江南之景虽美,让人留恋,甚至有让人想要就此定居的想法。但在诗人眼里,他却对此有所担忧。此时大多数人避安史之乱而逃难于此,本只应暂居于此,并力求挥师北上,光复中原。所以,诗人更加害怕因为江南美景令人留恋而最终走上晋朝“衣冠南渡”而最终在此定居偏安一隅的结局。这是第一层“催归”之意。诗歌尾联中,作者首先以“夜狼啼海树”烘托夜间寂静的氛围,然后由此直言“思乡望国”之情难以忍受的情感。这既是诗人自己的情感状态,也是劝告友人及早归家,免得离家太久,像他一样产生思乡望国之情。这是第二层“催归”之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