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中考试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剖析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96231726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高中考试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剖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新高中考试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剖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新高中考试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剖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高中考试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剖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 陶瓷主要成分为和C. 陶瓷烧制过程为物理变化D. 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答案】A【解析】【详解】A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常用于高压变压器的开关外包装和器件,A正确;B陶瓷的

2、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而不是SiO2和MgO,C错误;C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多,陶瓷的颜色越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D错误;故答案为:A。2. 茯苓新酸DM是从中药茯苓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使酸性溶液褪色B. 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 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D. 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答案】D【解析】【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B由题

3、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和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故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C正确;D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羟基和酯基等四种官能团,D错误;故答案为:D。3. 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 制造阻燃或防火线缆的橡胶不能由加聚反应合成C. 制造特种防护服的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 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推广应用可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详解】A氮化铝是一种高温结构陶

4、瓷,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天然橡胶的单体为异戊二烯,合成橡胶的单体如顺丁烯等中均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合成制得橡胶,B错误;C“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氯纶”“芳纶”等均为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正确;D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推广应用,可以减少难以降解塑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D正确;故答案为:B。暂无4-7题,后续如有题目会及时更新4. 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合成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还原工序逸出的用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B. 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C. 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D. 参与反应的

5、为111【答案】A【解析】【分析】由流程可知,氢溴酸中含有少量的溴,加入硫化钡将溴还原生成溴化钡和硫,再加入硫酸除杂,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加入碳酸锂进行中和,得到的溴化锂溶液经浓缩等操作后得到产品溴化锂。【详解】A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中含有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等物质,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则产品中会有一定量的溴化钠,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A说法错误;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硫属于非极性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而硫酸钡属于离子晶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硫可溶于煤油,而硫酸钡不溶于煤油,因此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B说法正确;C中和工序中,碳酸锂和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溴

6、化锂、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Li2CO3+2HBr=CO2 +2LiBr +H2O,C说法正确;D根据电子转化守恒可知,溴和硫化钡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硫酸钡的化学组成及钡元素守恒可知,n(BaS):n(H2SO4)为1:1,因此,参与反应的n(Br2): n(BaS):n(H2SO4)为1:1:1,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暂无9题,后续如有题目会及时更新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符合题目要求。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

7、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暂无10题,后续如有题目会及时更新5. 在EY沸石催化下,萘与丙烯反应主要生成二异丙基萘M和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和N互为同系物B. M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共平面C. N的一溴代物有5种D. 萘的二溴代物有10种【答案】CD【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M和N均属于二异丙基萘,两者分子式相同,但是其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不互为同系物,A说法不正确;B因为萘分子中的10个碳原子是共面的,由于单键可以旋转,异丙基中最多可以有2个碳原子与苯环共面,因此,M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B说法不正确;CN分子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

8、境的H,因此其一溴代物有5种,C说法正确;D萘分子中有8个H,但是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分别用、表示,其分别有4个),根据定一议二法可知,若先取代,则取代另一个H的位置有7个;然后先取代1个,然后再取代其他,有3种,因此,萘的二溴代物有10种,D说法正确;本题选CD。暂无12题,后续如有题目会及时更新6.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的速率,反应的速率,式中为速率常数。图甲为该体系中X、Y、Z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反应和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随的减小,反应、的速率均降低B. 体系中C. 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D.

9、温度低于时,总反应速率由反应决定【答案】AB【解析】【分析】由图中的信息可知,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的代表的是X,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的代表的是Z,浓度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减小的代表的是Y;由图乙中的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反应的。【详解】A由图甲中的信息可知,随c(X)的减小,c(Y) 先增大后减小,c(Z)增大,因此,反应的速率随c(X)的减小而减小,而反应的速率先增大后减小,A说法错误;B根据体系中发生的反应可知,在Y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前,单位时间内X的减少量等于Y和Z的增加量,因此,v (X)= v (Y) +v(Z),但是,在Y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单位时间内

10、Z的增加量等于Y和X的减少量,故v (X) + v (Y) = v(Z),B说法错误;C升高温度可以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但是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的幅度小于反应的,且反应的的速率随着Y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欲提高Y的产率,需提高反应温度且控制反应时间,C说法正确;D由图乙信息可知,温度低于T时,k1k2,反应为慢反应,因此,总反应速率由反应决定,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B。三、非选择题:共57分。第14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7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7. 某研究小组为了更准确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设计实验如下:三

11、颈烧瓶中加入香菇样品和水;锥形瓶中加入水、淀粉溶液,并预加的碘标准溶液,搅拌。以流速通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热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碘标准溶液。做空白实验,消耗了碘标准溶液。用适量替代香菇样品,重复上述步骤,测得的平均回收率为95%。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_、_。(2)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_(填标号)。A. B. C.(3)解释加入,能够生成的原因:_。(4)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_、洗涤、润洗;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气,会使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6)该

12、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为_(以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 . (球形)冷凝管 . (恒压)滴液漏斗 (2)C (3)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2SO3 SO2+H2O,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 SO2+H2O向右移动 (4) . 检验其是否漏水 . 蓝色 . 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2SO3 SO2+H2O,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 SO2+H2O向右移动 (5)偏低 (6)【解析】【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检测香菇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的原理是:用过量的磷酸与其

13、中的亚硫酸盐反应生成SO2,用氮气将SO2排入到锥形瓶中被水吸收,最后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测出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小问1详解】根据仪器a、b的结构可知,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球形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小问2详解】三颈烧瓶中加入10.00g香菇样品和400 mL水,向其中加入H3PO4的体积不超过10 mL。在加热时,三颈烧瓶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因此,三颈烧瓶适宜的规格为1000 mL 选C。【小问3详解】虽然Ka1(H3PO4)=7.110-3K a1 (H2SO3) =1.310-2,但是H3PO4为难挥发性的酸,而H2SO3易分解为SO2和水,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

14、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动,因此,加入H3PO4能够生成SO2的原因是:加入H3PO4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H2SO3SO2+H2O,S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SO2逸出后,促进了化学平衡H2SO3SO2+H2O向右移动;【小问4详解】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其是否漏水、洗涤、润洗;滴定前,溶液中的碘被SO2还原为碘离子,溶液的颜色为无色,滴加终点时,过量的1滴或半滴标准碘液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点之内不变色,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为蓝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 SO2+2H2O=2I+4H+;【小问5详解】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气,则不能将装置中

15、的空气及时排出,有部分亚硫酸盐和SO2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碘的标准液的消耗量将减少,因此会使测定结果偏低。小问6详解】实验中SO2消耗的标准碘液的体积为0.30 mL+1.00 mL=1.30 mL,减去空白实验消耗的0.10 mL,则实际消耗标准碘液的体积为1.20mL,根据反应I2+ SO2+2H2O=2I+4H+可以计算出n(SO2)= n(I2)= 1.20mL10-3LmL-10.010 00 mol L-1=1.2010-5 mol,由于SO2的平均回收率为95%,则实际生成的n(SO2)= ,则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该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为mgkg -1。8. 以焙烧黄铁矿(杂质为石

16、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颜料。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红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2)黄铁矿研细的目的是_。(3)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工序的名称为_,所得母液循环使用。(5)沉铁工序产生的白色沉淀中的化合价为_,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若用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制备和,所加试剂为_和_(填化学式,不引入杂质)。【答案】(1) . Fe2O3 . SiO2 (2)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 (3)7Fe2(SO4)3+FeS2+8H2O=15FeSO4+8H2SO4 (4

17、)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 . +2、+3; . Fe(NH4)2Fe(CN)6+ClO-+2H+=Fe(NH4)Fe(CN)6+H2O+Cl-+ (6) . H2O2 . NH3H2O【解析】【分析】已知黄铁矿高温煅烧生成Fe2O3,反应原理为:4FeS2+11O22Fe2O3+8SO2,故产生的红渣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将红渣粉碎后加入足量的50%的H2SO4溶液加热充酸浸,反应原理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过滤出滤渣,主要成分为SiO2,向滤液中加入黄铁矿进行还原,将Fe3+还原为Fe2+,由(3)小问可知不生成S沉淀,则硫元素被氧

18、化为,反应原理为:14Fe3+FeS2+8H2O=15Fe2+2+16H+,然后进行工序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FeSO4晶体和母液主要含有FeSO4溶液和H2SO4,加水溶解FeSO4晶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H4)2SO4、K3Fe(CN)6并用H2SO4调节溶液的pH为3,进行沉铁过程,反应原理为:Fe2+2+Fe(CN)63-=Fe(NH4)2Fe(CN)6,然后过滤出沉淀,洗涤后加入H2SO4和NaClO进行氧化步骤,反应原理为:Fe(NH4)2Fe(CN)6+ClO-+2H+=Fe(NH4)Fe(CN)6+H2O+Cl-+,过滤、洗涤干燥即制得Fe(NH4)Fe(CN)6,据此分

19、析解题。【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红渣的主要成分为:Fe2O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故答案为:Fe2O3;SiO2;小问2详解】黄铁矿研细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还原工序中,不产生S单质沉淀,则硫元素被氧化为,反应原理为:14Fe3+FeS2+8H2O=15Fe2+2+16H+,故化学方程式为:7Fe2(SO4)3+FeS2+8H2O=15FeSO4+8H2SO4,故答案为:7Fe2(SO4)3+FeS2+8H2O=15FeSO4+8H2SO4;【小问4详解】

20、由分析可知,工序的名称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所得母液主要含有FeSO4溶液和H2SO4可以循环利用,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小问5详解】沉铁工序中产生的白色沉淀Fe(NH4)2Fe(CN)6中Fe的化合价为+2价和Fe(CN)63-中的+3价,由分析可知,氧化工序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NH4)2Fe(CN)6+ClO-+2H+=Fe(NH4)Fe(CN)6+H2O+Cl-+,故答案为:+2、+3;Fe(NH4)2Fe(CN)6+ClO-+2H+=Fe(NH4)Fe(CN)6+H2O+Cl-+;【小问6详解】由分析可知,还原工序所得的滤液中主要含有FeSO4溶液

21、和H2SO4,向滤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将Fe2+完全氧化为Fe3+,在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对沉淀进行灼烧,即可制得Fe2O3x H2O和(NH4)2SO4,故所需要加入的试剂为H2O2和NH3H2O,故答案为:H2O2;NH3H2O。9. 氢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氢燃料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时,燃烧生成)放热,蒸发吸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下列操作中,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_ (填标号)。A.增加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C.移除 D.加入催化剂恒温

22、恒压条件下,和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的物质的量为,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 (写出含有a、b的计算式;对于反应,x为物质的量分数)。其他条件不变,起始量增加到,达平衡时,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_(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4)在允许自由迁移的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中,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5)甲醇燃料电池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甲醇分子逐步脱氢得到CO,四步可能脱氢产物及其相对能量如图,则最可行途径为a_(用等代号表示)。注:本小问暂缺相对能量图。【答案】(1)H2(g)+ O2 (g)=H2O(1) H= -286 kJmol-1 (

23、2) . BC . . (3)负 (4)CnH2n+2-(6n+2)e-+ (3n+1) O2-=n CO2+(n+1) H2O (5)缺图无解【解析】【小问1详解】298K时,1gH2燃烧生成H2O(g)放热121 kJ,1 mol H2O(1)蒸发吸热44kJ,则1mol H2燃烧生成1 mol H2O(1) 放热286kJ,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O2 (g)=H2O(1) H= -286 kJmol-1;【小问2详解】A增加CH4 (g)用量可以提高H2O(g)的转化率,但是CH4(g)平衡转化率减小,A不符合题意;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体系压强,反

24、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减小,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B符合题意;C移除CO(g),减小了反应混合物中CO(g)的浓度,反应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C符合题意;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故不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上述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BC;恒温恒压条件下,1 mol CH4 (g)和1 mol H2O(g)反应达平衡时,CH4 (g)的转化率为,CO2 (g)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转化的CH4 (g)为 mol,剩余的CH4 (g)为(1- )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g

25、)的物质的量为(-b)mol,根据H和O守恒可知,H2O(g)的物质的量为(1-b )mol,H2(g)的物质的量为(3+b )mol,则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2 )mol,平衡混合物中,CH4(g)、H2O(g)、 CO(g) 、H2(g)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因此,反应I的平衡常数Kx=;其他条件不变,H2O(g)起始量增加到5mol,达平衡时,a =0.90,b =0.65,则平衡时,CH4 (g)为0.1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g)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根据H和O守恒可知,H2O(g)的物质的量为(5-0.90-0.65 )mol=3.45mol,H2(g)的

26、物质的量为(3+b )mol=3.35mol,平衡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6 )mol=7.8mol,平衡体系中H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小问3详解】燃料电池中的燃料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发生反应;【小问4详解】在允许O2-自由迁移的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中,CnH2n+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电极反应式为CnH2n+2-(6n+2)e-+ (3n+1) O2-=nCO2+(n+1) H2O;【小问5详解】缺图无解(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首题计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0. 含及S的四元半导体化合物

27、(简写为),是一种低价、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光伏材料,可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2)Cu与Zn相比,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差值更大的是_,原因是_。(3)的几何构型为_,其中心离子杂化方式为_。(4)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填标号)。A. B. C. D. (5)如图是硫的四种含氧酸根的结构:根据组成和结构推断,能在酸性溶液中将转化为的是_(填标号)。理由是_。本题暂无(6)问【答案】(1)1:2#2:1 (2) . Cu . Cu的第二电

28、离能失去的是3d10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电子,Zn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2电子,3d10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其与4s1电子能量差值更大 (3) . 平面三角形 . sp2杂化 (4)B (5) . D . D中含有-1价的O,易被还原,具有强氧化性,能将Mn2+转化为MnO【解析】【小问1详解】基态S的价电子排布是3s23p4,根据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则,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1:2或2:1。【小问2详解】Cu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3d10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电子,Zn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2电子,3

29、d10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其与4s1电子能量差值更大。【小问3详解】Sn是A族元素,SnCl的中心离子Sn2+价电子对数为,有3个键,没有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是sp2杂化,SnCl的几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小问4详解】根据题意,具有顺磁性物质含有未成对电子。A.Cu(NH3)2Cl各原子核外电子均已成对,不符合题意;B.Cu(NH3)4SO4中的Cu2+外围电子排布是3d9,有未成对电子,符合题意;C.Zn(NH3)4SO4各原子核外电子均已成对,不符合题意;D.Na2Zn(OH) 各原子核外电子均已成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小问5详解】Mn2+转化为MnO需要氧化剂,且氧化性比MnO的强

30、,由SO2使KMnO4溶液褪色可知H2SO4的氧化性弱于MnO,故A不符合;B、C中的S化合价比H2SO4低,氧化性更弱,故B、C均不符合;D中含有-1价的O,易被还原,具有强氧化性,能将Mn2+转化为MnO,故D符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1. 舍曲林(Sertraline)是一种选择性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治疗抑郁症,其合成路线之一如下:已知:()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的反应类型为_。(2)B化学名称为_。(3)写出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a)红外光谱显示有键;(b)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峰面积比

31、为11。(4)合成路线中,涉及手性碳原子生成的反应路线为_、_(填反应路线序号)。(5)HI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还可生成与I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副产物,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为_(不考虑立体异构)。(6)W是一种姜黄素类似物,以香兰素()和环己烯()为原料,设计合成W的路线_(无机及两个碳以下的有机试剂任选)。【答案】(1)氧化反应 (2)3,4-二氯苯甲酸 (3) (4) . . (5) . . # (6)【解析】【分析】A在KMnO4作用下,甲基被氧化为羧基,得到B,B中羧基上的-OH被SOCl2中的Cl取代得到C,C中的Cl原子与苯环上的H原子在AlCl3环境发生消去反应得到D,D中羰

32、基在和乙酸酐共同作用下生成碳碳双键得到E,E在一定条件下脱去酯基生成F,F中的碳碳双键加氢得到G,G与SOCl2反应得到H,H脱去HCl得到I,I中的羰基发生已知()的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舍曲林。【小问1详解】据分析,是中的甲基被KMnO4氧化为羧基,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小问2详解】据分析,B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3,4-二氯苯甲酸。【小问3详解】从D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3H8Cl2O,能满足核磁共振氢谱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结构应是高度对称结构,又含有C=O,则该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小问4详解】手性碳原子指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题给合成路线中涉及手性碳原子的物质是G()、H()、I()和Sertraline(),则涉及手性碳原子生成的反应路线是G和Sertraline的生成,即路线和。【小问5详解】据分析,HI是H中的碳基上的Cl与苯环消去HCl,形成一个环,化学方程式为:;当该碳基上的Cl与苯环上的其它氢原子消去,则得到I的同分异构体,有和。【小问6详解】根据题给信息(),目标物资W可由2个与1个合成,故设计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