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_T 2801-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 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215126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_T 2801-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 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51_T 2801-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 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1_T 2801-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 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_T 2801-2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 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3.100CCSP65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2801202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Operationandserviceofurbanrailtransit-Part1:Networkingoperationorganizationspecification2021-08-02发布2021-09-01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T28012021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25客流预测.26运输能力设置.37运营方案.38网络化行车组织方法.4附录A(资料性)交路示意图.6附录B(资料性)运营

2、组织示意图.9参考文献.10IDB51/T2801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卫平、饶咏、徐安雄、谢富刚、贾文峥、凌喜华、苟明中、黄嘉、陈辉、李向红、刘兵、刘江林、廖理明、熊振兴、刘悦、胡昊、王洋、刘从岗、姚伟国、魏立源、陈英、刘泽君、孙斌、王鑫、唐相营、陈光富、程云妍、杨磊、刘骄阳、杨伟、黄振东、刘芩瑜、龚云海、邓一维、蒋秀君。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

3、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次为首次发布。IIDB51/T2801202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服务第1部分:网络化运营组织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四川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下的客流预测、运输能力设置、行车参数、运行交路与运行图编制、网络化行车组织方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网络化运营,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0012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3

4、83742019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300122013、GB/T383742019、GB504902009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来源:GB504902009,2.0.13.2运营单位operationcompany经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务的企业。来源:GB/T300122013,3.23.3列车运行图traintimetable利用坐

5、标原理表示列车运行状况的一种图解形式,是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3.4网络化运营networkoperation建立在多线路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旨在高效满足出行者需要的安全、可持续的运输组织方法与经营行为的总称。3.5全周转时间completeturnroundtime1DB51/T28012021列车在运营线路正线上从始发站发车到终点站,经终点站折返后返回,又回至始发站后折返至发车状态的这一全过程所运行的时间。3.6旅行速度travellingspeed列车在运营线路长度范围内从始发站发车到终点站到达(计停站时间)的运行速度。来源:GB/T383742019,A.5.53

6、.7断面客流量sectionalpassengerflow运营线路单方向相邻两站间1h内通过的乘客数量,也称断面客运量。来源:GB/T383742019,A.2.63.8大站空车skip-stationoperation由始发站、折返线、场段、存车线等地点开行空车,直接运行至大客流车站载客的一种行车组织方式。3.9列车定员ratedpassengercapacity统计期末,线路客运列车额定载客的能力。来源:GB/T383742019,A.3.144基本原则4.1行车组织工作应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各岗位间应体现联动作用,紧密联系,协同动作,实现运营安全、

7、高效、便捷、舒适。4.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从运输能力、首末班车时间等方面重点关注线路间换乘衔接匹配,做好换乘站的运营组织工作。同时加强线网运输组织协同管理,从共线运营、快慢车组织等方面研究网络化运营组织技术,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水平。运营组织示意图参见附录B。4.3新建线路开通初期运营前,形成新建线路开通行车组织及线网运力匹配方案,并组织相关城市轨道交通专家开展方案评审工作。4.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结合客流需求,在年底编制次年年度运输计划,同时根据客流变化、新建线路开通、节假日及展会等重要活动的时间节点,提前编制阶段运输计划。5客流预测5.1基本要求客流预测应结合历史客流数据、

8、客流调查、模型算法,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运营线路、新建线路、改扩建线路的特点分别进行分析预测,由设计单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或具备资格的研究机构出具客流预测报告。5.2运营线路客流预测5.2.1根据近3年客流基础数据,结合线网规划、客流自然增长规律等因素综合进行客流预测。5.2.2日常客流预测应分阶段对工作日、双休日、特殊大客流活动进行预测,内容应包括线路及重点车站乘降量、断面客流量、分方向换乘量等关键数据。26.4.2地铁、轻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列车定员计算标准不宜高于6人/m,市域快速、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应适当提高服务水平,列车定员计算标准不宜高于5人/m,机场专线及对服务水平有特

9、殊需求的轨道交通线路,列车定员宜按照不高于4人/m的标准计算,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参照执行。DB51/T280120215.3新建线路客流预测5.3.1应按开通当年、次年分别进行预测。5.3.2预测范围应包括运营线路,内容按照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的分类,对车站乘降量、断面客流量、分方向换乘量进行全日、高峰、平峰的预测,其中断面客流宜细化以小时进行预测。5.4改扩建线路客流预测5.4.1根据本线路近3年客流基础数据,结合客流自然增长规律、线网运营影响、改扩建方案等因素,分阶段对改扩建期间、改扩建后进行客流预测。5.4.2预测范围应包括受影响线路,内容按照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的分类,对重点车

10、站小时乘降量、断面客流量、分方向换乘量等指标进行预测。6运输能力设置6.1运能匹配6.1.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以客流需求为基准,统筹考虑客流预测数据、线路旅行速度、设备能力及运用车数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年度、阶段运输计划。6.1.2高峰运能应优先满足本线客流需求,兼顾换乘或衔接匹配需求。6.1.3高峰期小时满载率宜控制在100%以内,平峰期小时满载率宜控制在70%以内。6.1.4各峰期行车间隔应根据客流情况设置,同时应满足当地对运营服务水平的要求。6.2行车参数6.2.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科学合理制定站停时间,满足乘客乘降需求,全开门时间不宜低于8秒,换乘站站停时间不宜低于35秒

11、,最大站停时间不宜大于60秒,最小站停时间不宜低于25秒。6.2.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的线路旅行速度不宜低于30km/h,最高运行速度100km/h的线路旅行速度不宜低于40km/h,最高运行速度120km/h的线路旅行速度不宜低于50km/h,最高运行速度140km/h的线路旅行速度不宜低于60km/h,最高运行速度160km/h的线路旅行速度不宜低于70km/h;有轨电车旅行速度不宜低于15km/h。6.3首末班车6.3.1首末班车时间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各线路间的衔接,满足大部分乘客出行需求,设置合理的线路换乘关系,并与机场枢纽、铁路客运枢纽运行时间和客流需求做好衔接

12、,同时应预留4小时以上的施工检修时间。6.3.2线路运营时间全天不宜少于15小时,首班车发车时间不宜晚于6:30,末班车发车时间不宜早于22:00,有轨电车及市域快速等轨道交通可根据线路条件、客流需求适当调整。6.4列车定员6.4.1列车定员应根据轨道交通列车的线路功能定位、座椅布局、运行速度等因素综合确定。2227运营方案3序号客流特点不均衡系数行车组织方式1线路区段客流分布不均0.5大小交路2上下行客流存在差异0.8上下行不对称发车3局部时段客流相对集中0.8局部时段加密DB51/T280120217.1运营交路7.1.1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基本交路形式主要包括单一交路、大小交路、衔接交路

13、、Y字型交路、环形交路等,具备互联互通的线路可根据客流需求开行跨线列车。7.1.2线路里程小于20km的线路宜采用单一交路,交路示意图见图A.1。7.1.3线路里程大于30km,具备中途折返条件,且客流分布不均衡的线路可采用大小交路,交路示意图见图A.2。7.1.4线路里程大于50km,具备中途折返条件,且客流差异交大的线路可采用衔接交路,交路示意图见图A.3。7.1.5线路有分叉,且具备贯通运行条件的线路可采用Y字型交路,交路示意图见图A.4。7.1.6环形线路宜采用环形交路,交路示意图见图A.5。7.2列车运行图7.2.1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根据年度及阶段运输计划编制工作日、双休日、重要活动

14、列车运行图。7.2.2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应合理安排列车计划,均衡列车全天上线时间,满足车辆、线路及设备检修要求。8网络化行车组织方法8.1不均衡运能配置8.1.1客流在某一线路空间、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当客流不均衡系数达到一定条件,可采用不均衡运能配置。其行车组织方式分为大小交路、上下行不对称发车、局部时段加密三类。不均衡系数计算方法见式1:式中:d不均衡系数;d=PmaxPmax(1)Pmax某一区段最大断面客流量,人次;Pmax线路最大断面客流量,人次。8.1.2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根据线路不均衡客流的不同情况采用对应的行车组织方式,见表1。表1不均衡运能配置对应表8.2全周转时间优化根据高峰期

15、和平峰期不同的客流情况,分峰期设置全周转时间。高峰期提高列车运行等级、延长部分大客流车站站停时间,平峰期缩短站停时间、降低列车运行等级。8.3Y字型交路行车组织4序号技术条件技术描述实现方式1线上存车在正线存车线/站线夜间停放列车,节省出车时间。根据场段、存车线位置及首班车时间,通过计算施工作业及列车运行时间,确定列车存放位置及数量。2提前布车根据施工作业时间及场段位置,提前发车到正线。通过首班车发车时间,推算需要出车的时间。3优化施工施工作业时间会制约运营服务时间,通过优化施工安排,提高施工作业效率。1.施工作业整合,按照区段划分施工作业,由一个单位负责统筹;2.分段施工,根据列车运行图划分

16、多个施工区段,具备条件的区段先进行施工作业。4分段轧道为实现快速轧道,采用多列车同时轧道的方法。根据线路长度,结合场段、线上存车位置,按轧道车限速分别计算分段轧道的时间。DB51/T280120218.3.1Y字型线路主支线区段客流低于共线区段客流50%时宜采用Y字型交路组织运营,交路比例设置应按主支线客流情况确定。8.3.2Y字型线路主支线区段客流高于共线区段客流50%时宜采用主支线独立运营,主线宜贯通运营。8.4大站空车组织当单个或多个车站出现客流积压情况时,宜组织大站空车运行至大客流车站疏运乘客,见图B.1。8.5快慢车组织客流有快速乘车需求,线路配置具备越行条件,越站通行的快车与站站停

17、的慢车旅行时间相差10分钟以上的线路,宜采用快慢车组织运营,见图B.2。8.6首班车多点发车组织8.6.1有较明显的客流提前出行需求或提高网络首班车衔接匹配度,满足施工作业时间的线路宜采用首班车多点发车组织运营,见图B.3。8.6.2多点发车较常规首班车能提前部分区段的首班车时间,提前的时间15分钟宜采用多点发车方式开行首班车,见表2。表2首班车多点发车实现方式5DB51/T28012021AA附录A(资料性)交路示意图单一交路示意图见图A.1,大小交路示意图见图A.2,衔接交路示意图见图A.3,Y字型交路示意图见图A.4,环形交路示意图见图A.5。图A.1单一交路图A.2大小交路6DB51/T28012021图A.3衔接交路图A.4Y字型交路7DB51/T28012021图A.5环形交路8DB51/T28012021BB附录B(资料性)运营组织示意图大站空车开行示意图见图B.1,快慢车开行示意图见图B.2,多点发车示意图见图B.3。图B.1大站空车开行示意图图B.2快慢车开行示意图图B.3多点发车示意图9DB51/T28012021参考文献1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2GB/T5054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_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