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20804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一等奖 创新教案统编版(2019 )必修下册题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二课时)学校年级 教师性别年龄教学目标 在前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课文。赏析生动传 神的人物描写。教学内容分析 侍坐篇是论语中的经典篇目,对人物的 塑造十分传神,同时通过围绕“志”这一主题的讨论,将儒家思想的 内涵表现出来。 本课堂在前一堂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资料补 充与阅读,结合课文与相关资料总结人物特点。教学重、难点阅读、梳理课文相关资料,总结人物特点。学生特征分析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之后,学 生对全文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赏析。课前准备布置学

2、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教学环节与过程导入:上一节课的开始,我们说到了孔子周游列国时“累累如 丧家之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孔子在“圣人”光环之下真实的一 面。又仔细地读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中侍坐一篇,这 节课,让我们一起从作品中感受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的形象。温故 知新,填出空格。1.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限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思想核心是仁, 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有弟子三千,其 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 书礼乐易春秋)。

3、2.论语,“论”,编纂的意思; “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论语是儒家经 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 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 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 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三、赏析人物1.再次默读课文,感受 文中人物的情感及语气。2.本文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在文中他们 分别有哪些称呼? 3.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带上你对人物的理 解,用细节再现其语气、动作等。4.完成下表。人物语言(述志) 神态、动作孔子态度性格总结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率尔哂之有 抱负、坦诚、但性格比

4、较鲁莽冉有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赞之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公西华愿为小相”宗庙之事,如会同” 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曾皙莫春者咏而归。异乎三子者之 撰。鼓瑟希,舍瑟而作与之淡泊功名、从容不迫、豁达、洒脱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评志哂之、喟然叹教学民主、 和蔼可亲、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四、扩展阅读同学们从课文出发,总结出孔子及四子的特点, 那准不准确呢?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加以印证,请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阅读以下资料(印发)。(一)仲由:子路作为孔子最重要的 几名弟子之一,对他的记载相对完整。他年纪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也 是很大的了,又很早拜入孔子门下,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的。因而

5、孔子与他更为亲近,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朋友关系了。史记载,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狼豚,陵暴孔子。孔子设 礼(礼乐)稍诱子路,子路接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这段文 字描述了子路拜入孔子门下的经过与他最初的性格。他原本出身贫微, 粗鄙张扬且好武力,看不起孔门学说,一次甚至欺凌孔子,孔子为他 作礼乐,与他交谈,才归顺了他。为此,孔子家语还记述了他们 当时的谈话。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 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槃,木受绳则直, 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 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

6、于犀革。以此 言之,何学之有? ”子曰:“括而羽之,镶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子路拜曰:“敬而受教。”这段文字中,孔子顺着子路好武的性格, 以兵器为喻,巧妙地论述了学习有益的观点,说服了子路。当然,本 性粗放的子路,其“好勇力”、“疑学益”的思想性格并未完全改变, 之后还在多处有所体现。例如:“季路问事鬼神”、“子路使子羔为费 宰”、“荷族丈人”、“子路侵官”等经典事件,都体现了他的浮躁莽撞与超乎个人的正义追求的性格。然而,这样的性格同样也是一种勇 武、坚持、直率与胆识。对于一直以来尊敬的先生,他若有不赞同, 也会直接指出来。“子见南子,子路不说。他是不愿意孔子会见“美 而好淫”的南子的。这

7、种直言,在孔子弟子中是少见的。”片言可以 折狱者,其由也与!”也足见其智谋。“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J 子路以其勇武,很好地成为了孔子的保护者。再者,子路晚年对“义” 和“礼”的追求是高于生命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悲壮将他置于 了一个混乱时代,士大夫和义士最崇高、也最无奈的终局。想来也是 如此,太史公才会用一长段的完整叙述来记录他的死。论语中 对子路的评价不少,且大多直白。孔子直言:我认为政治才能好的, 就是冉有和季路了。还有“子路,行行如也(刚强的);若由也,不 得其死然。”还有“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子路)也噫(鲁 莽;刚猛)。”“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是故恶夫佞者。”“由

8、 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重点突出了其高超的 政治才能、刚强不折的性格和鲁莽好勇的行事风格。此外,先进 还记载:“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孔子这样状似批评,实则带有 调侃意味的话,也体现了子路与他的关系亲洽。(二)冉求:在论语 先进中,冉求是和仲由一道,被孔子称赞政事的弟子。而 在许多段落中,冉求也和仲由一起出现,而他们二人的性格却大多是 对立面了。比如侍侧时,“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温和快乐)”与子 路“行行如也”的评价正好相对。以及二人同问孔子“闻斯行诸? ”, 孔子给出的回答也正好相反,他解释说:“求也退(冉有性格懦弱, 遇事退缩不前);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温

9、和谦退的处事风格 之外,冉求也是一位好学的弟子。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他驾车时仍好学提问,而孔 子也借机表达了一条很重要的教化原则:富而后教。这件事,对于冉 求日后的行事有着深刻的影响。左传中,他任季氏宰,推行田赋 改革,为本就是富家的季氏进一步敛财,被孔子严厉批评道“非吾徒 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并且,他在公西赤出使齐国前,多次 欲为他增添粮食,被孔子教育要“周急不济富”。“富”的重要性,一 直深深刻在冉求心里。人非无过,一次季氏登泰山,这在当时对于他 们家族是不合于礼的事情,而冉求没有劝阻。孔

10、子为此说“女弗能救 欤?,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孔子在冉求早期也批评过 他的学习惰性:“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认为他实际有能力, 却不加以奋进,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一方面,冉认为自己“仁”力 不足,对仕德礼乐修养不重视,也是他个人的思考,对孔子的学说有 自己的改革精神。正是有了他的好学与思考、孔子的直言,冉求的 人格逐渐完善圆满,在政治军事上最终多有建树。孔子给予高度评价:“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另外,冉还曾亲自 率兵帮助季氏鲁国击退齐国,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能力。(三)曾 点:曾点是著名的“宗圣”曾参之父,但他本人并没有留下很多记 载。礼记檀弓下写到“及其

11、丧也,曾点倚其门而歌。”体现了他 的狂放不羁,为此更是被成为“鲁之狂士在孔子眼中,曾点学习 与实践并重,憎恨时代的礼崩乐坏,励志要以行动改变现状,意志坚 定,是有进取心的自然狂放之士。曾参的另一主要记载,是他教子极 严,多有体罚的情况,因而而曾参也得以成才,又为有名的孝子。(四) 公西赤:春秋末年鲁国学者,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公 西赤为四人中年龄最小的,小冉求也要十余岁,对他的记载也是最少 的。孟武伯曾经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回答说:“赤也,束带立于 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J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 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 国活动。曾

12、点先祖是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代,曲烈封于部,公元前 557年莒灭部。部世子巫奔至鲁国,去邑为曾。 课后练笔在本课 中,同学们在赏析人物性格的同时阅读了四子的相关资料,你最喜欢 的是谁?课文用了怎样的技巧来描写他呢?请结合资料和课文的细 节,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观点。示例:本文第一段,是按照古人 写作按照辈分排序名姓的习惯,就告知了读者文中四子的“次序二 因之,读者自然而然地可以预料发言者的顺序。然而,当鲁莽的子路 说完,曾皙却并未接续,而是被孔子跳过,直接点到了更小的冉有。 直到只剩下曾皙一人,一句“鼓瑟希”才终于石破天惊地破了前文的 悬念一一曾皙一直在鼓瑟,当然不会接话了。曾皙在一旁奏乐,就 更加印证了本文的对话为一次形式上很放松的闲聊,并完善了对话的 环境背景,完善了画面感。其二,也凸显了曾皙的胸有成竹一一原本 在专心奏乐之人,不太会注意自己的同门谈论了些什么,而当孔子点 到他时,他却不急不慢,将乐曲收尾,礼数周全,说“异乎三者”, 显然是留了心的,又已是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言说。其三,这段文字 用一个“铿尔”,从语言、声音和画面上将本文推向最高潮,震撼地 引出了曾皙这一人物;并且,通过此处密集的文学性写作设置,从结 构上突出了曾皙在本文中的中心地位一一他与其他三子是完全不同 的,他的出场是变革性的。至此,全文精心设计之后的中心问题,就 浮出水面、由暗转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