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186489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7、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摘要:某输电线路工程铁塔基础运行7a后个别基础立柱外露部分出现开裂。通过实测开裂部分裂缝的宽 度、深度及相关位置的混凝土强度,对开裂的混凝土立柱现场进行现场取芯分析、微观物相分析、样品 截面处“白点”物质微结构分析,确定了某铁塔基础外露立柱开裂的具体原因,明确了开裂立柱所采取 的加固措施及有关要求。经检测表明,加固后的基础立柱质量良好,未出现开裂现象,达到基础混凝土 的强度等级要求。关键词:基础;外露立柱;开裂;原因分析;加固措施0引言某输电线路工程自开工建设至2017年已投入运行7a在运行检修人员巡视时发现,个别基础立柱外露部分出现裂缝,经现场实测显示:某些

2、部位存在严重碳化现象,混凝土强度偏低,最大裂缝宽度已超出 现行有关规范规定。裂缝深度检测结果显示:最大深度已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为此,笔者对该输电线 路工程铁塔基础发生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加固措施。1原因分析为了杳明某输电线路工程铁塔基础的开裂原因,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开裂的混凝土 基础进行了质量检测,具体内容包括对该混凝土基础立柱外露部分进行现场钻芯取样分析、微观物相分 析和样品截面处“白点”物质微结构分析。1.1 总体情况经现场钻芯取样发现,基础立柱自顶面以下250mm内混凝土基本无骨料,混凝土强度偏低,在外部 荷载作用下基础地脚螺栓结构对顶部混凝土作用集中。该部

3、位是连接上部铁塔结构与下部基础的关键部 位,在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开裂,裂缝进一步扩展,致使下部基础开裂。现场取样还发现,几乎所有的芯 样都存在白色物质。1. 2基础立柱顶部芯样砂浆物相分析(1) 各矿物相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不存在死烧MgO膨胀开裂情况;(2) Ca(0H)2的衍射峰明显,基本无钙矶石、石膏等膨胀破坏的物质存在;(3) 可以看到明显的水化硫铝酸钙凝胶,不存在明显的破坏性物质。(4) 混凝土胶凝材料属于正常,不存在明显的破坏性物质。(5) 截面“白点”微结构分析(1) “白点”周边的水化产物极不正常,多呈针状、针棒状结构,推测为水化硫铝酸钙,化学式 为3CaO-AlC3CaSO,(

4、3032)也0。此结构的形成,会引起体积膨胀,继而导致开裂,机理如同硫酸 盐侵蚀。(2) 为进一步确定其组成成分,对3个不同位置的“白点”进行EDS元素分析,结果如下:3个 “白点”几乎不含有Si元素,而含有大量的0、AK S、Ca元素。由此推测,此处大量富集水化硫铝酸 钙,而并非提供混凝土强度的主要产物水化硅酸钙凝胶。随着水化硫铝酸钙的主要结构一针棒状钙矶石 结构的进一步生长,产生内部应力,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3) 通过EDS面扫描,其结果同样显示:“白点”中不含有Si元素,而大量富集0、AK S、Ca 元素,由此也可推断,“白点”为硫铝酸钙水化产物。L4质量原因分析(1) 由于工程施工中

5、控制不够严格,拌合的混凝土离析,或浇筑以后振捣过度导致骨料下沉,浆体上浮。基础立柱顶部混凝土强度偏低,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开裂,裂缝进一步扩展,导致基础下部开裂。(2) 虽然混凝土水化产物清晰可见,但芯样截面白点”属于不正常水化产物,对混凝土有害, 影响混凝土质量,可能是开裂的原因之一。产生“白点”的原因可能是骨料(砂、石)等带入了含硫较多 的物质(如石膏),在水泥长期水化过程中,逐步释放硫酸根离子,以该物质为中心,生成水化硫铝酸钙、 钙矶石等膨胀性产物,进而导致基础顶部后期逐渐发生开裂现象。(3) 运行期间线路杆塔处于外部环境和复杂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结构可能存在局部应力集中情况,在基础薄弱部位出

6、现破坏,释放部分内部应力,导致个别基础表面出现裂纹、边角出现裂缝。(4) 原基础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虽然满足了 DL/T5219-2014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 的要求,但外部荷载从杆塔传导到基础的作用较大,基础内钢筋受力变形导致应力集中,超出混凝土抗 拉强度形成开裂,反复作用下加重了裂缝的发展。同时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雨水灌入裂缝因冻胀作用促 使混凝土基础立柱裂缝进一步扩大。2加固措施根据现场检测情况,现阶段某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虽然能够达到规范要求,但是推测含有膨胀性水 化物硫酸钙。材料中若含有膨胀性材料,可能会引起基础进一步开裂;由于无法估计开裂力的大小,若 贸然采取加固措施,则无法保

7、证结构的长期安全运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取增大微面法进行 加固处理,实施注浆、外包钢箍与植筋法相结合的加固方案。1. 1开挖及清洗基础将基础立柱四周开挖至承台顶面,现场密切观察裂缝发展情况,以防塌方。开挖后及时清理干净立 柱面和顶面,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南毛,剔除酥松的混凝土,清除所有碎石、粉尘 及其他杂物。2. 2灌浆3. 2.1清查裂缝根据裂缝调查检测报告及灌前的裂缝检查结果,对裂缝进行分类,统计裂缝的长度、宽度,将灌浆 的裂缝分区绘于展示图.上并进行编号。4. 2. 2灌浆裂缱缝面处理骑裂缝两边各切20mm宽的V型槽,用钢丝刷及吹风机将缝面的碎屑粉尘清除干净,露出

8、混凝土硬 基层,为封缝作好准备。5. 2. 3钻孔根据裂缝情况采取骑缝钻孔或斜穿缝面孔。若是贯穿性裂缝或深层裂缝,则用冲击钻钻出孔径为 A 12mm的孔;若是非贯穿裂缝,则视缝宽、缝深情况采用冲击钻钻小孔。斜孔应穿过缝面20nrnT30nun,并 沿裂缝两侧按梅花状布置,以保证垂直裂缝或斜裂缝都可进行有效灌浆。6. 2. 4施工工艺清查裂缝f缝面处理f钻孔f试气一埋设注浆嘴一灌水一灌气一封缝f配料f灌浆一封闭一效果 检查。2. 2.5注意事项(1) 钻孔的孔距、排距应视裂缝宽度、畅通情况、浆液黏度以及允许压力而定。钻孔应清除孔内 粉尘与碎屑。(2)向钻孔内灌浆前,先将立柱表面的杂物和尘土清理干

9、净,用高压气体吹出钻孔内的粉 尘,最后高压注入环氧树脂,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填充立柱基础的缝隙。3. 3抱箍制作安装3道抱箍。每道抱箍高150mm,间距150mmo钢抱箍钢板厚度为12mm,加工成4个“L”型,由8 颗8. 8级M24螺栓连接,L型钢板每肢的长度为68cm(比半柱宽短20mm),以保证螺栓紧固后能够给基础 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抱箍施工前在相应混凝土表面涂刷包钢胶。3.4植筋位于立柱4个侧面2根抱箍中间的混凝土部分,将C16螺纹钢一端插入基础主柱100mm,另一端外露 150mm并与新浇制混凝土内侧钢筋网相绑,植筋间距400mm。直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必须将植筋孔内的灰渣清理干

10、净,并灌注高强结构胶;(2) 除了验明所植入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以外,还应抽取试件送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进行检 测,检测内容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等,所有检测指标复核相关规定 后方可用于施工;(3) 为确保钢筋取样的真实性,在工程原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与施工单位共同取 样,并送有货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3. 5钢筋网制作立柱竖向四周设置两层间距200mm的钢筋网,其中竖向主筋规格为C18mni,箍筋为A 14mm,竖筋件入 承台.上表面100mm。其中,内层钢筋网距原基础立柱100nlm以保证不与钢箍相碰,外层钢筋网距新浇制 混凝土外侧50mmo基础顶面设置层

11、钢筋网,该钢筋网采用A10圆钢制作,间距200mm,距原基础顶面50mm 钢筋所有纵横交叉点之间用20号扎丝绑扎牢固。7. 6模板支护模板采用整体竹胶板,厚度为20mm,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施工中对立柱模板采取分层多点支撑 法进行控制。模板采用小48minX3.5mm钢管进行加固,间距500mm,钢管上部高出混凝土模板100mm,采用 钢丝绳作为对拉螺栓将对边钢管连接,在钢管的中部和顶部使用648mmX3. 5mm钢管进行支撑。为了防 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和内凹,在模板的四角及.上边中间拉上钢筋拉条。7.7 原材料检测加固用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所用原材料在专业监理工程

12、师的见证下与施 工单位共同取样送检,并严格按照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和GB50728-201江程结构加 国树料安全性器定技术规范)的要求,送有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用 于混凝土施工。7.8 配合比根据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加固用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30,立柱侧面新浇混 凝土厚500mm,高出原立柱顶面150mm。4结语通过混凝土钻芯取样分析,得出裂缝的成因。依据产生的原因,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制定混凝土基础 外露立柱的加固措施。同时,严格按照现行有关标准要求对加固用的钢筋、水泥、砂、石子、外加剂、 水等原材料进行取样送检,以确保满足施工要求。截至目前,加固后的基础立柱检测质量良好,未出现 开裂现象,达到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