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SMA 0036-2023 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18046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_SMA 0036-2023 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T_SMA 0036-2023 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_SMA 0036-2023 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SMA 0036-2023 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29.240CCSN20团体标准T/SMA0036-2023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10kV35kVMeteringCurrentTransformers2023-08-01发布2023-08-15实施上海市计量协会发布T/SMA0036-2023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25结构要求.66试验方法.97检验规则.158包装、运输与贮存.17附录A(资料性)计量用电流互感器的外形尺寸.18附录B(资料性)宽测量范围标准电流互感器误差测量方法.25IT/SMA0036-2023前言本

2、文件按照GB/T1.1-2020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计量协会水表、电能表、燃气表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上海市计量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天际互感器有限公司、红相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祎、陈海宾、张军、俞磊、陈习文、王晋、卢冰、祝顺峰、唐福新、王旭、沈培刚、沈华、朱铮、甄昊涵、童涛、陈丽雯、吴煜、许堉坤、沈琦、林文浩、解勇、陈耀高、林玉涵、金建军。本文件2023年8月首次发布。IIT/SMA0036-202310kV35kV计量用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1范

3、围本文件规定了10kV35kV计量用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电流互感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系统用固体浇注式电流互感器的制造、采购、验收及评价等全流程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GB/T2423.1

4、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2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GB/T2423.5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h:锤击试验GB/T5169.1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试验方法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0840.12010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20840.22014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22071.1-2018互感器试验导则(第1部分):电流互感器JJG10212007电力互感

5、器3术语和定义GB/T20840.12010和GB/T20840.2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宽量程电流互感器widerangecurrenttransformer1项目P级A级环境温度-2540,符合GB/T20840.12010,4.2.1要求-4055,符合GB/T20840.12010,4.3.3和JJG10212007表1要求湿热RH95%(日平均),符合GB/T20840.12010,4.2.4要求符合GB/T20840.12010,4.2.5要求日照辐射无符合GB/T20840.12010,4.2.5要求霉菌无符合GB/T2423.162008,12.3

6、2a级要求盐雾无符合GB/T2423.17非导电性污染要求注1:环境温度、湿热、日照辐射、霉菌和盐雾中有1项或多项达到A级要求,即可认定为A级电流互感器;T/SMA0036-2023在(0.1%200%)额定一次电流范围内,向电能计量装置提供与一次电流有准确比例关系的二次电流信号的电磁式互感器。4技术要求4.1环境条件和严酷等级电流互感器环境严酷等级分为P级和A级,用户根据使用环境类别选择严酷等级,具体要求见表1。其中P级项目不必标注,A级项目必须标注。表1环境类别和严酷等级要求4.2额定值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值要求如下:a)额定频率范围:50Hz0.5Hz;b)额定一次电流的标准值:5A、10A

7、、15A、20A、25A、30A、60A、75A、80A、125A及其十进位倍数或小数;c)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倍数的标准值:1.2、1.5、2;d)额定二次电流的标准值:5A、1A;e)额定二次电流为1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的标准值为2.5VA、5VA,下限负荷为额定负荷的1/4,功率因数1.0;f)额定二次电流为5A的电流互感器,其额定二次负荷的标准值为5VA、10VA、15VA,下限负荷为额定负荷的1/4,功率因数0.8;g)额定仪表保安系数标准值:5、10;h)绝缘耐热等级不低于E级(温升限值75K)。2系统接地方式局部放电测量电压(方均根值)kV局部放电最大允许水平pC中性点绝缘

8、系统或非有效接地系统1.2Um501.2Um/320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Um501.2Um/320注1:若中性点接地方式没有明确,局部放电水平可按中性点绝缘或非有效接地系统考虑。注2:局部放电的最大允许水平,对于非额定频率同样适用。注3:Um表示设备最高电压。额定电压(方均根值)kV设备最高电压(方均根值)kV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kV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101242/3075202465/501253540.595/80185注:斜线左侧的数据为设备外绝缘干状态的耐压,右侧的数据为设备外绝缘湿状态的耐压。T/SMA0036-20234.3技术指标4.3.1绝缘电阻一次绕组与二

9、次绕组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500M;二次绕组之间及二次绕组对接地的金属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低于500M。4.3.2绝缘水平绝缘水平包括互感器绕组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及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接地底板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耐受电压按表2选取;二次绕组对地的工频耐受电压为3kV。表2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额定绝缘水平耐压值4.3.3二次匝间绝缘强度二次绕组匝间绝缘的耐受电压不超过4.5kV(峰值),试验后试品二次绕组的匝间绝缘应无损坏,误差变化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4。4.3.4局部放电水平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水平应不超过表3规定的限值。表3局部放电测量电压及允许水平3准确等级电流百分数(

10、%)0.11201002000.5SS比值差(%)1.00.50.50.50.5相位差()60303030300.2SS比值差(%)0.40.20.20.20.2相位差()2010101010注: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退磁后的误差为准。准确等级电流百分数(%)15201001200.5S比值差(%)1.20.450.30.30.3相位差()72281818180.2S比值差(%)0.680.280.120.120.12相位差()2612666注: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退磁后的误差为准。准确等级电流百分数(%)15201001200.5S比值差(%)1.50.750.50.50.5相位差()90

11、453030300.2S比值差(%)0.750.350.20.20.2相位差()3015101010注: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退磁后的误差为准。准确等级电流百分数(%)0.11201002000.5SS比值差(%)0.60.30.30.30.3表4普通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限值表5普通型电流互感器实验室参比条件下的误差限值表6宽量程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限值表7宽量程型电流互感器实验室参比条件下的误差限值4T/SMA0036-20234.3.5准确度等级普通型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包括有0.2S和0.5S级,宽量程型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包括有0.2SS和0.5SS级。普通型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条件下

12、误差限值应符合表4要求,在实验室参比条件下误差限值应符合表5要求;宽量程型电流互感器在运行条件下误差限值应符合表6要求,在实验室参比条件下误差限值应符合表7要求。实验室参比条件下的温度为205,相对湿度小于80%。电压等级kV额定一次电流A额定短时热电流(方根均值)kA承受短时热电流时间s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kA10、20205212.530、40822050、60102257516240100、150、20020250300、400、50025463600、75031.54801000、1250、20004041003550822010016240150、20020250300、400、5

13、0025463600、750、80031.5480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不在表8所列额定一次电流标准值中时,选择上一档的标准值;超出表8所列额定一次电流标准值范围时,与用户协商确定。相位差()36181818180.2SS比值差(%)0.240.120.120.120.12相位差()126666注:电流互感器的基本误差以退磁后的误差为准。T/SMA0036-20234.3.6剩磁误差剩磁误差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3。4.3.7温度附加误差温度附加误差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4。4.3.8温升限值在额定连续热电流及额定二次负荷阻抗下,在4.2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海拔高度下长期工作,绕组线圈的温升不

14、应超过75K,其它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50K。4.3.9短时电流额定值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短时热电流和动稳定电流试验要求按照表8选择。表8电流互感器短时电流5T/SMA0036-20234.3.10磁饱和裕度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倍数为1.2的电流互感器,在铁心中的磁通密度相当于额定电流和额定负荷状态下的1.5倍时,测量误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值的1.5倍;额定扩大一次电流倍数为1.5的电流互感器,在铁心中的磁通密度相当于额定电流和额定负荷状态下的1.8倍时,测量误差应不大于基本误差限值的1.5倍。注:宽量程型电流互感器不作磁饱和裕度要求。4.4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电流互感器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0年。

15、5结构要求5.1外观电流互感器的器身应使用固化树脂材料通过浇注和固化工艺制造。树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机械和阻燃性能。浇注体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器身颜色宜采用棕红色。户外用电流互感器使用的树脂材料还应有良好的耐候性及憎水性,也可采用复合绝缘形式,在固化树脂器身外覆盖硅橡胶外套。5.2接线端子及标志5.2.1一般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端子应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有可靠的防锈镀层。电流互感器端子按减极性标注,并使用模注、光学或机械方式,在端子附近加工端子标志P1、P2、S1、S2等字样,P1、P2字高不小于15mm,S1、S2等二次端子字符高度不小于5mm,P1、S1标志附近应采用模注方

16、式加工出直径不小于5mm的白色极性点标志。带一次绕组的电流互感器应采用平板型一次接线端子,一次绕组应采用平板型出线端子并附有供连接用的全套紧固零件。一次接线端子应使用电解铜制成,并采用镀银处理。5.2.2二次螺栓二次螺栓应满足以下要求:a)二次接线端子配用螺纹直径6mm的十字槽平头防脱螺栓;b)出厂时二次螺栓配置弹簧垫圈,并拧紧埋入螺母中;c)埋入螺母的端面高出树脂面0.5mm1mm,表面平整清洁,符合电气接触要求;6T/SMA0036-2023d)当二次螺栓以1.5倍压平弹簧垫片的力矩拧紧及松开时,埋入螺母不松动。5.2.3二次端子罩户内型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应配置聚碳酸酯等透明塑料制造的二次

17、端子罩,户外型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应配置不锈钢板制造的二次端子罩,二次端子罩应满足以下要求:a)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b)可进行封印,满足不破坏封印就无法拆除二次端子罩的要求;c)在二次端子罩不拆除的情况下,使用常规工具无法接触二次接线端子;d)户外型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罩应具备防水防尘功能,达到IP55水平。5.3安装底板和接地标志5.3.1安装底板电流互感器应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底板或底座。户内型电流互感器采用安装底板,底板应使用钢板制造,其中10kV电流互感器底板厚度不小于5mm,20kV电流互感器底板厚度不小于6mm,35kV电流互感器底板厚度不小于8mm;安装底板四角均应装设牢固的吊环,吊环孔

18、内径不小于3cm。安装底板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安装孔采用U型孔。户外型电流互感器应采用安装底座,其中10kV电流互感器及20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座宜采用U形钢板制造,厚度不小于3mm;35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座宜采用5号槽钢制造;安装底座四角均应装设牢固的吊环,吊环孔内径不小于3cm。安装底座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在正常安装状态下,10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板(底座)应能承受1000N的垂直与水平拉力;20kV互感器安装底板(底座)应能承受2000N的垂直与水平拉力;35kV电流互感器安装底板(底座)应能承受3000N的垂直与水平拉力。5.3.2接地螺栓及接地标识电流互感器应有接地螺栓或接地板

19、,接地处应有平坦的金属表面,并在其附近有明显的接地标识(例如:用“”或“E”符号标示)。接地螺栓或螺丝直径不小于8mm。5.4电流比标识电流比标识应采用模注、光学或机械加工方式,位于电流互感器两侧且在1m距离内清晰可见,字符的高度不小于20mm。7T/SMA0036-20235.5外形和尺寸电流互感器外形和尺寸宜采用附录A的样式,并须满足以下要求:a)电流互感器外形尺寸公差满足GB/T1804的c级要求,安装配合尺寸公差满足GB1804的m级要求;b)二次端子在螺栓紧固状态下,高度不一致应不超过2mm;c)垂直形位公差应不超过3mm。5.6铭牌铭牌应满足以下要求:a)铭牌外形与内容如图2所示。

20、铭牌字体应清晰,边框尺寸为40mm60mm,尺寸误差不超过1mm;b)铭牌可采用内嵌方式安装或采用激光雕刻制作。c)条形码能使用通用的读码设备正确读出。8T/SMA0036-2023图2铭牌式样6试验方法6.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包括装配质量、零部件表面处理、铭牌、接线端子、外形尺寸、爬电距离的测量以及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其它项目检查,结果应满足本部分第5章的要求。试品应与其铭牌及所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要求一致。6.2绝缘电阻试验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之间用2500V绝缘电阻表进行测量,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用500V绝缘电阻表进行测量,绝缘电阻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0级。试验前检查绝缘电阻表处于良好状态,

21、在测量前后应对试品进行充分放电,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试验结果应满足本部分4.3.1的要求。6.3耐受电压试验6.3.1工频耐压试验工频耐压试验方法如下:a)试验电源频率在45Hz55Hz之间,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端的额定输出电流不小于0.5A;b)试验电压从接近于零的某个值逐渐升高至表2规定值,并在规定值持续1min;c)测量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端的试验电压,误差不应超过3%;9T/SMA0036-2023试验过程中,试品应无击穿或闪络等放电现象产生。6.3.2雷电冲击耐压试验试验应在正、负两种极性下进行。每种极性应连续施加冲击电压15次,试验电压应施加在一次绕组各端子

22、(连接在一起)与地之间,试验电压按表2内容选取,电流互感器接地端及所有二次端子均应接地。试验后试品应无可见损伤,试验后样品误差无明显变化。6.4二次绕组匝间绝缘强度试验二次绕组开路,对一次绕组施加频率为40Hz60Hz的正弦波电流,其方均根值等于额定一次扩大电流,持续60s。试验结果应满足本部分4.3.3的要求。6.5局部放电试验按GB/T20840.12010中7.3.3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部分4.3.4的要求。6.6参比条件下的误差试验选择与普通型电流互感器试品具有相同变比、相同量程且准确度至少高两个等级的标准电流互感器,按JJG10212007,6.3的要求进行误差测量,出厂

23、时在室温下的误差应控制在表5给定的误差限值以内。选择与宽量程型电流互感器试品具有相同变比、相同量程且准确度至少高两个等级的宽测量范围标准电流互感器,参照JJG10212007,6.3的要求进行误差测量,出厂时在室温下的误差应控制在表7给定的误差限值以内。注:宽测量范围标准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测量方法见附录B。6.7剩磁误差试验按JJG10212007中6.3.6.2的试验方法对试品进行剩磁误差试验,测得的误差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3。注:若充磁后剩磁误差的测量结果超出允许值,应重复测量,直到连续的二次测量结果偏差小于基本误差限值的1/10。6.8仪表保安系数试验仪表保安系数试验使用的电流表

24、和电压表应为交流真有效值表,示值误差不超过3%,试验方法如下:a)在一次绕组开路的情况下,对二次绕组施加额定频率的实际正弦电压;10T/SMA0036-2023b)当其方均根值等于二次极限感应电势时,测量励磁电流。用所得励磁电流为分子,额定二次电流与仪表保安系数的乘积为分母,其值应等于或大于10%;6.9短时电流试验短时热电流试验应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短路情况下进行,一次绕组所加电流I及其持续时间t应满足:I2tI2t,额定短时热电流I和额定短时热电流持续时间根据表8选择,t应在0.5s5s之间;动稳定试验应在二次绕组短路的情况进行,施加一次电流的峰值至少有一个波峰不小于额定动稳温度电流,也

25、可与短时热电流试验合并进行,但施加一次电流的第一个主峰值应不小于额定动稳温度电流。如果试验后电流互感器在冷却到环境温度540后能满足下列要求:a)试品表面无可见的损伤;b)退磁后,试品误差与试验前的差异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2;c)与导线表面接触的绝缘无明显的劣化现象(如碳化)。6.10磁饱和裕度试验按JJG10212007中6.3的方法进行磁饱和裕度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部分4.3.10的要求。6.11温升试验温升试验要求如下:a)周围空气温度保持在1040范围内,在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10K;b)环境温度测量应采用2个及以上温度计,测量误差应不超过0.5K;使用时放置于试品周围1

26、m2m处,温度计高度约为试品高度的中间部位;c)一次导体单根长度应不小于1.5m,电流密度不超过5A/mm2;d)电源频率在49.5Hz50.5Hz之间,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e)电流互感器应按实际安装状态放置,且二次绕组应连接额定负荷。绕组线圈的温升应采用电阻法测量,对电阻值很小的绕组可采用热电偶直接测量。电阻法测量绕组线圈平均温升时,应采用同一线路和仪器测量冷、热电阻。温升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加电前测量线圈电阻R1、器身温度q1及环境温度1,环境温度以温度计的平均值为准;b)一次绕组通以额定扩大一次电流,直至试品温升平衡,测量器身温度q2和环境温度2;11T/SMA0036-2023注

27、:如果在试验开始后,连续2h内温度上升值不超过1K时,认为试品各部分温升达到稳定。c)切断电源,测量线圈电阻记为R1,此后在8min10min内,每隔相等时间(30s60s)测量线圈电阻记为R2、R3、Rk,其后过5min10min测量线圈电阻记为Rn。电阻法温升试验的数据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a)以时间为横轴、电阻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取切断电源瞬间时刻为时间原点,标出(t1,(R1Rn)、(t2,(R2Rn)、(t3,(R3Rn)、(tk,(RkRn)点。b)用直线拟合方法绘出绕组线圈电阻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此直线延长与纵轴交点即为(R0Rn)值。c)绕组线圈温升用式(1)计算Dq=R0Rq

28、1(235+q1)-(235+q2)(1)式中:绕组线圈温升;R0切断电源瞬间线圈电阻阻值;R1加电前线圈电阻阻值;1温升试验前环境温度;2温升平衡时环境温度;235铜导线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图3绕组线圈电阻变化曲线示意图器身温升用式(2)计算Dqq=qq2-qq1(2)12T/SMA0036-2023式中:q器身温升;q1温升试验前器身温度;q2温升平衡时器身温度;试验结果应满足本部分4.4.8的要求。6.12极限工作温度下的误差试验极限工作温度下的误差试验方法如下:a)将试品置于温度试验箱中,分别使箱内温度达到产品允许工作环境温度的上限值及下限值,并在极限温度下进行保持,使电流互感器在箱内

29、达到热平衡;b)温度保持时间不少于2h,在温度保持期间,箱内温度的变化不超过2K;c)按JJG10212007,6.3进行误差测量;d)测得的误差与室温条件下的误差相比,变化应不超过基本误差限值的1/4。6.13湿热试验环境严酷等级为A级的电流互感器按GB/T2423.3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周期为10d,温度(402)、湿度(933)%RH,湿热试验后,试品在温度为2540,相对湿度为75%及以下的环境条件下进行2h的恢复处理,然后在30min内进行检测,检测要求如下:a)外观检查,试品外观应无损伤;b)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满足本部分4.3.1要求;c)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正常使用条件下

30、规定耐压值的80%,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现象产生;d)误差试验按本部分6.6的方法进行,试验后样品误差无明显变化。6.14辐照试验环境严酷等级为A级的电流互感器按GB/T2423.24规定的试验程序B进行10d24h的辐照试验,试验后的产品进行以下检测:a)外观检查,试品外观应无损伤;b)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满足本部分4.3.1要求;c)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正常使用条件下规定耐压值的80%,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现象产生;13T/SMA0036-2023d)误差试验按本部分6.6的方法进行,试验后样品误差无明显变化。6.15长霉试验环境严酷等级为A级的电流互感器外露于空气的绝缘

31、零部件应按GB/T2423.162008,第8章的规定进行28d的长霉试验,试验后的长霉程度不超过2a级的规定。6.16盐雾试验环境严酷等级为A级的电流互感器的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应按GB/T2423.172008,第6章的规定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为24h,试验结束恢复后的应进行以下检测:a)外观检查,试品外观应无损伤;b)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满足本部分4.3.1要求;c)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正常使用条件下规定耐压值的80%,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等现象产生。6.17着火危险试验按GB/T5169.11进行试验,试验选用85015的灼热丝,对电流互感器树脂材料和二次接线端子罩端

32、分别进行,当不能对整机进行试验时可切割一块树脂材料样块进行试验,样块厚度应不小于10mm。试验时,灼热丝应尽可能保持水平,灼热丝顶部大约以10mm/s25mm/s的速率接近和离开样品,临近接触时应将接近速率减少到接近零以确保冲击力不超过1.0N0.2N;保持灼热丝接触样品时间30s1s,同时限定灼热丝进入或贯穿样品的深度在7mm0.5mm。接触时间到后,将灼热丝和试验样品慢慢分开,以避免试验样品任何进一步受热和有任何空气流动可能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时样品不应出现明火。若出现明火,则灼热丝离开时应迅速熄灭。6.18弹簧锤试验按照GB/T2423.55的规定,用弹簧锤试验电流互感器浇注体和二次端

33、子罩的机械强度。试验时电流互感器以正常的工作位置安装于坚固的平面支撑或靠在刚性的平面支撑上,选用撞击元件质量为250g5g的弹簧锤试验装置进行试验,以0.50J0.04J的撞击动能分别作用于壳体的不同部位和二次接线端子罩的外表面,对每一个部位试验5次,试验时弹簧锤应垂直于样品受试面。试验后电流互感器的外观应完整无损伤。14序号名称全性能试验出厂试验抽样验收试验全检验收试验1外观检查2绝缘电阻测量3耐压试验4二次绕组匝间绝缘试验5参比条件下的误差试验6磁饱和裕度试验7局部放电测量-8雷电冲击试验-9剩磁误差试验10仪表保安系数试验11短时热电流试验-12极限工作条件下的误差试验13温升试验14湿

34、热试验(A级)15辐照试验(A级)16长霉试验(A级)17盐雾试验(A级)18着火危险试验19弹簧锤试验-20底板载荷试验T/SMA0036-20236.19底板载荷试验固定安装底板,分别从与安装底板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上对器身中部施加规定大小的持续力,10kV电流互感器施加1000N;20kV电流互感器施加2000N;35kV电流互感器施加3000N,持续时间为1min,样品应无变形或断裂现象。7检验规则7.1一般要求电流互感器制造、采购过程中,宜采用表9所示的规则进行检验,表9中所列试验项目为通用试验要求,对于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表9试验项目7.2全性能试验全性能试验一般在产品选型时开展,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开展试验,以验证电流互感器的产品性能。全性能试验项目见表9,试验方法见第6章。15T/SMA0036-202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判定为全性能试验不合格:a)试验样品的形式和结构不符合要求;b)依据本标准,任意一只试验样品在试验中出现任意一个试验项目不合格;c)检测过程中发现因原材料或生产工艺等同一原因引起的家族性质量隐患问题。7.3出厂检验出厂试验一般在产品出厂前开展,由制造单位对所生产的每个产品按照表9要求的试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出具检验合格证。7.4抽样验收试验抽样验收试验一般在采购到货后开展,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方法开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