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 仿真模拟(一).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13954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 仿真模拟(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 仿真模拟(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 仿真模拟(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 仿真模拟(一).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仿真模拟(一)(时间:9 0 分 钟 满 分:1 0 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2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 0 2 0.陕西西安市第三次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领嗡B a+空 K r+2111n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C.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一个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3 激发态后,最多辐射出三种频率的光子答 案 B解析 铀核裂变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的核反应方程是嚼U+H 嚼B a+瑞 K r+3,n,A 错误;根据爱因斯坦的“光

2、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短能量越大,B 正确;德布罗意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他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C 错误;一群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3激发态后,最多发射出三种频率的光子,而一个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跃迁到=3 激发态后,最多辐射出两种频率的光子,D错误.2.(2 0 2 0吉林长春市六中3月线上测试)一辆汽车以2 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进行急刹车,刹车后的速度v 随刹车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当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减小为1 2 m/s 时,刹车的位移汨为()2(112&2

3、WmA.1 2 m B.1 2.8 m C.1 4 m D.1 4.8 m答 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 加 速 度 大 小 为 可 知。()2=2 ,由题图知 0 o=2 O m/s,x=2 0 m代入解得:a=1 0 m/s2,当0=1 2 m/s 时,汽车刹车的位移为x i=0%=1 2.8 m,故 B 正确.3.(2 0 2 0.广西南宁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向一个木块,第一次木块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第二次木块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两次子弹都能射穿木块而继续飞行,这两次相比较()A.第一次系统产生的热量较多B.第一次子弹的动量的变化

4、量较小C.两次子弹的动量的变化量相等D.两次子弹和木块构成的系统动量都守恒答 案 B解 析 因为第一次木块固定,所以子弹减少的能量全部转化成内能,而第二次木块不固定,根据动量守恒,子弹射穿后,木块具有动能,所以子弹减少的能量转化成内能和木块的动能,因 为 产 生 的 热 量 即 两 次 产 生 的 热 量 相 同,所以第二次子弹剩余动能更小,速度更小,而动量变化量等于k p=m 国,所以第一次速度变化量小,动量变化量小,故 A、C错误,B 正确;第一次木块被固定在地面上,系统动量不守恒,故 D 错误.4.(2020安徽安庆市桐城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如图2 所示,是一列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

5、在f=0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周期7=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波速。=2.0 m/sB.在 f=0 时刻,x=0.5m 处的质点速度为零C.经过2.0 s,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0.8 mD.在 f=0.3 s 时刻,x=0.5m 处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为y 轴正方向答 案 D解析 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1 m,周期为2.0 s,故这列波的波速。=崇=0.5 m/s,故 A 错误;由于在7=0 时刻,x=0.5 m 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则此时该质点的速度最大,故 B 错误;经过2.0 s,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一个波长,即 1 m,故 C 错误;在 f=0.3 s

6、3时刻,片布。则x=0.5m 处的质点正在沿),轴正方向运动,还没到达最高点,故 D 正确.5.(2020湖北襄阳市高三联考)如图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小:小=3:1,灯泡A、B 完全相同,灯泡L 与灯泡A 的额定功率相同,但额定电压不同,当输入端接上=45小 sin10(kf(V)的交流电压后,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图中两电流表均为理想电流表,且电流表的示数为2 A,则()图 3A.电流表的示数为12AB.灯泡L 的额定功率为20 WC.灯泡A 的额定电压为5 VD.将副线圈上的灯泡A 撤去,灯 泡 L 仍能正常发光答 案 B解 析 因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所以副线圈中总电流为/2=4

7、A,则原线圈中电流为/|=端/2=1 A Q 1.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1.3 A,故 A 错误;设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则原线圈两端电压为UI=SS=3 U 2,设灯泡L 两端电压为UL,则有:UJ=UI1K,根据题意则有U=阮+3,(7=45 V,联立可得U2=10V,UL=1 5 V,则灯泡A 的额定电压为10 V,灯泡L 与灯泡A 的额定功率相同,则灯泡L 和 A 的额定功率P=/AU 2=2X 10 W=20 W,故 B正确,C 错误;将副线圈上的灯泡A 撒去,则输出电流变小,根据理想变压器中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可知,输入电流变小,灯泡L 不能正常发光,故 D 错误.6.(2020山东

8、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如图4 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 8、C 和。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4-8 和 C-O 为等温过程,8-C 和 0 f A 为绝热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A.A-8 过程中,气体和外界无热交换B.B-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C-。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D-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答 案 C解析 4 f B 过程中,等温膨胀,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气体吸热,故 A 错误;B-C 过程中,绝热膨胀,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

9、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 B 错误;CQ 过程中,等温压缩,体积变小,分子数密度变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故 C 正确;0 f A 过程,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故 D 错误.7.(2020陕西渭南市高三质检)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系外“宜居”行星,盼望有一日,人类能够移居另一颗行星.若发现某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8 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那 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能举起60 k g 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物体的质量约为()A.15 kg B.30 kg C.60 kg D.75 kg答 案 B解析

10、 在地球表面由万有引力定律有G年?人的举重能力为F=mog同理,在行星表面有屋器 一=机。g行人的举重能力为尸=向 g f t又/?行=27?电,联立解得m0=30 k g,故 B 正确,A、C、D 错误8.(2020广东佛山市高三二模)如图5 所示,战士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拉轮胎的负荷训练,设战士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双肩及两绳的端点A、8 等高.两绳间的夹角为6、所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恒为明 轮胎的重力为G,地面对轮胎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F(,则每根绳的拉力大小为()。-2cos aa。-.2A2CO案C等sin aD.ylFr+G1COS(IA2n解析 设每根绳子的拉力为FT,则

11、两根绳子拉力的合力为2尸 rcos 2;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FI=2FTCOS y cos a,解得用=,故选A.2cos 2 cos 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9.(2020山东济宁市一模)如图6 所示,足够大的平行玻璃砖厚度为 ,底面镀有反光膜C,反光膜厚度不计,一束光线以45。的入射角由A 点入射,经底面反光膜反射后,从顶面B 点射出(B 点图中未画出).已知玻璃对该光线的折射率为 陋,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考虑多次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光线在

12、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cB.该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30。C.平行玻璃砖对该光线的全反射临界角为45D.为了使从A 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面积至少为47山2答 案 BC10.(2020四川宜宾市四中高三下学期三诊)如图7 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B 和 C为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4、B 固定正点电荷+Q,C 固定负点电荷一Q,D,E 是 A、B连线上的两点,且 4。=。e=8.则()图 7A.D点和E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B.。点和E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C.力点和E 点的电势相等D.将负电荷从。点移到E 点,电势能增加答 案 AC解析 D、两点电场,是 A、B

13、两正点电荷的电场与C 点的负点电荷的电场的叠加.A、B两正点电荷在D点和E点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点的负点电荷在D点和E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所以。点和E 点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 正确,B 错误;。点和E 点在一。的等势面上,同时关于两正点电荷对称,所以0 点和E 点的电势相等,C 正确;根据电势能的计算公式品=如可知负电荷在。点和E 点的电势能相同,D 错误.11.如图8 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C D 是圆环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C、。两点与圆心0 等 高.一质量为根的光滑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连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尸点,P 点

14、在圆心0 的正下方搭处.小球从最高点A 由静止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上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8A.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4 荻B.弹簧长度等于R 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大C.小球在A、8 两点时对圆环的压力差为4,”gD.小球运动到B 点时重力的功率为0答 案 BCD解析 由题分析可知,小球在A、5 两点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等,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小球从A 到B的过程,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2机 gR n)”。r,解得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内=2函,故 A 错误;根据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知,弹簧长度等

15、于R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则此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大,故 B 正确;设小球在A、B两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尸葬,在 A 点,圆环对小球的支持力入1=,咫+尸葬;在 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2一吆一尸碎=赍,解得圆环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N2=5瓶 g+F 弹;则FN2-FNI=4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在A、3 两点时对圆环的压力差为4胆 g,故 C 正确:小球运动到B 点时重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则重力的功率为0,故 D 正确.12.如图9 所示,H c d 为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M 边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2/,磁感应强

16、度为8,方向竖直向下.线框在一垂直于边的水平恒定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W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两端的电压U向及导线框中的电流i 随 cd边的位移x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X X X X图9答 案BD解 析 线框的cd边刚进入磁场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线框进入磁场时速度不变,根据楞次定律知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方向,电动势大小E=B/o,此时 两 端 的 电 压 为Ut lh=Blv,当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时,线框内无感应电流,此时线框做匀加速运动,a b两端的 电

17、 压 为Ub=Blv=Blv2+2 a x,当线圈的cd边出磁场后瞬间,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由于此时安培力大于外力F,故此时线框做减速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电流一位移图像切线的斜率减小,逐渐趋近于开始进入磁场时的电流大小,C错误,D正确;线 框cd边刚出3磁场后的瞬间,a b两端的电压为c,边即将出磁场前瞬间出?两端电压的不 且逐渐减小,A错误,B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2020河南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固定斜面的倾角8=37。,把木块自斜面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释放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以及木块在

18、斜面上运动的时间3改变释放点的位置,得到多组数Y据,作出:一/图像如图11所 示.已 知S访37。=0.6,cos 37=0.8,g取lOm/s?.图10z/s图11(1)根据图像可知,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2)木 块 与 斜 面 之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为;(3)在,-f图像中,有一组数据偏离直线比较远,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回答出一条原因即

19、可)答 案(1)0.4(2)0.7(3)木块释放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测大了(或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测小了;或木块不是由静止释放)解析 由公式x=%产可得则弓一f图像的斜率k=3,得 7=0.4 m/s2;(2)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sin 0fimgcos 6=ma代入数值解得=0.7;(3)木块释放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测大了(或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t测小了;或木块不是由静止释放)14.(8分)(2020广东广州市阶段检测)某同学用量程为1 mA、内阻为99.9 C的毫安表按图12(a)所示的电路进行电表改装.图中定值电阻凡=2 9 0 0.1&=0.1。,Si、S2为开关.回答

20、下列问题:(1)某次用毫安表直接测量电流的实验中,示数如图(b)所示,该读数为 mA;(2)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将图(c)所示的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3)开关吊、S2均闭合时,该电表用于测量_ _ _ _ _ _ _ _(选填“电流”“电压”或“电阻”),量程为;(4)若 将 与、S2均断开后进行测量,表头的指针仍处在图(b)所示的位置,则改装后电表的测量值为.(a)(b)(C)Sz图 1 2答 案(1)0.6 0 (2)见 解 析 图(3)电 流 1 A (4)1.8 0 V解 析(1)毫安表的最小分度为0.0 2 m A,由题图(a)可知,该读数为0.6 0 m A;(2)按电路图连接

21、实物图如图所示.(3)开 关 S i、S 2 均闭合时,毫安表与小电阻R 2 并联,则该电表测电流,由于毫安表内阻为R 2 的 9 99倍,则&分流为毫安表电流的999倍,即为0.999A,所以量程为1 A:(4)将 S i、S 2 均断开后,毫安表与8串联,总电阻为3 0 0 0 C,由欧姆定律可得改装后电表的测量值为 U=3 0 0 0 X0.6 0 X 1 0-3V=1.80 V.1 5.(7 分)(2 0 2 0 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某物理社团受“蛟龙号”的启发,设计了一个测定水深的深度计.如图1 3,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I、n内径相同,长度均为L,内部分别有轻质薄活塞4、

22、B,活塞密封性良好且可无摩擦左右滑动,汽 缸 I 左端开口.外界大气压强为po,汽 缸 I内通过A封有压强为po的气体,汽缸I I 内通过B封有压强为2Po的气体,一细管连通两汽缸,初始状态4、8 均位于汽缸最左端.该装置放入水下后,通过A向右移动的距离可测定水的深度.已知po相当于1 0 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不计水温变化,被封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图 1 3(1)当A向右移动(时,水的深度/2;(2)该深度计能测量的最大水深hm.答 案(1)3.3 3 m (2)2 0 m解 析(1)当A向右移动亨时,设 B不移动,对 I内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oSL=pSL4解得pi=)po而此时B中气

23、体的压强为2 popi,故B不移动由 p=po+pgh解得水的深度力Q3.3 3 m;(2)该装置放入水下后,由于水的压力A 向右移动,I内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当压强增大到大于2 P o后 3开始向右移动,当4恰好移动到缸底时所测深度最大,此时原I内气体全部进入 H内,设 8 向右移动x距离,两部分气体压强均为2对 原 I内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oSL=p2sx对原n内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2p0SL=p2s(Lx)又 P2=p()+pghm联立解得m=2 0 m.1 6.(9分)(2 0 2 0 四川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三诊)如图1 4 甲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双向匀速传播,波源在坐标原点。,龙

24、轴上的P、。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为d=1 0 m,它们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1)若 0XP 0,求该波传播的可能速度.2 0答 案(1)1 00 m/s (2)4 +3 m/s(=0,1,2,3)解析(1)根据题意。1,2),T=0.4 s根据0=彳=1 004+1m/s可知,要使得该波传播的速度最大,力要取得最大值,所以令=0代入数据得o=1 00 m/s.(2)简谐横波沿x 轴双向匀速传播,设 P点关于。点对称点,则PP=1 2 m 1 0 mP、P 振动状态相同,则波由。传向P,历时t=+)7(=0,1,2)QP=PP d=2 m联立上式,解得苏=4/;_ 1 _3m/s(=

25、0,1,2).1 7.(1 4 分)(2 02 0福建漳州市测试)如 图 1 5,直角坐标系xO y平面内第一、三、四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二象限存在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质量均为八电荷量均为 q的两带负电粒子。、匕先后以速度。从 y 轴上尸点沿x 轴正、负方向入射,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粒子恰好在x 轴负半轴上的。点相遇,此时两粒子均第一次通过x 轴负半轴,已知 0 P的距离为d,磁感应强度8=箱,不计粒子间的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求:.VEb Pa x xXXXX Q x xO X X X xXXX X n X图 1 5 设 4的轨迹圆心为O,O Q 与 y 轴的夹角。;电场强度

26、E 的大小.答 案(1)6 0。而解 析(1)粒子a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2qvB=nr五解得R=2d粒子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0 0 i=R-0 P=dI “。1 1又有 c o s 6=m=,解得6=60。(2)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b 到达。点所用的时间为/!在水平方向有x=2dsin 6O0=voti在竖直方向有i/=y/i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qE=ma联立可得“鬻.18.(16分)如图1 6,倾 角。=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块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将长木板A静置于斜面上,A 上放置一小物块B,初始时A 下端与挡板相距L=4

27、 m,现同时无初速度释放4 和 8.已知在4 停止运动之前B 始终没有脱离4 且不会与挡板碰撞,A 和 8 的质量均为?=1 k g,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坐,A 或 B 与挡板每次碰撞损失的动能均为AE=10 J,忽略碰撞时间,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A(1)4第一次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2)A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到第二次与挡板碰撞的时间/;(3)B相对于A 滑动的可能最短时间.答 案 见解析解 析(1*和 A 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92/zzgLsin解得:v=2yb m/s(2)第一次碰后,对 8 有:m g s i n 阳 geos 0对 A 有:mgsi

28、n e+?gcos 0=ma解得:rz)=10 m/s2设 A 第 1 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f由动能定理有:mv2 mvi2=AE2viAr=(3)设A第2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2,由动能定理有:2nv2iV222AE解得:V2=0即A与挡板第2次碰后停在底端,8继续匀速下滑,与挡板碰后8反 弹 的 速 度 为 苏,加速度大小为,由动能定理有:2fnv22n w,2=E/ngsin 3+jumgcos 3=ma得B沿A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乎s当 B 速度为 0 时,因 /ngsin 9=fimgcos OW Ffmax故8将静止在A上,所以当A停止运动时,8恰好匀速滑至挡板处,8相对A运动的时间最短,A,35tmin=t+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