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版+解析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13748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版+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版+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版+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版+解析版).pdf(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 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2年高考真题1.(2022浙江 卷)25时,苯酚(C6H5OH)的Kil=1.0 xl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等pH 的C6HsONa 和CHQDONa 溶液中,cfC O j fC H jC O O jB.将浓度均为O.lOmoLL 的CeHQNa和 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C.25时,C6H50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pH=1 0.00,则此时溶液中C(C6Ho)=c(C6H5OH)D.25时,O.lOmol.L 的C6H50H溶液中加少量CfHQN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2.(2022浙江卷)2 5 c 时,向20m

2、L浓度均为O.lmoLL 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O.lmoLL 的NaOH溶液(醋酸的Ka=1.8x1 0 5;用0 mol C的NaOH溶液滴定20mL等浓度的盐酸,滴定终点的pH 突跃范围4.3 9.7)。下列说法不正碰的是A.恰好中和时,溶液呈碱性B.滴加NaOH溶液至pH=4.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4+OH=H2OC.滴定过程中,c(CF)=c(CH,COOj+c(CH,COOH)D.pH=7时,c(Na+)c(Cl)c(CH3COO)c(CH,COOH)3.(2022全国乙卷)常温下,一元酸HA的K,(HA)=1.0 xl(f3。在某体系中,H*与 离 子

3、不 能 穿 过 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溶 液I 膜 溶液DpH=7.0pH=1.0H I A=H A c(Br)c(F)c(Ag)2()22年高考模拟试题1.(2022.云南曲靖二模)常 温 下,用 O.lOmol.L-的盐酸滴定20mL相同浓度的某一元碱BOH溶液,滴定过程中pH及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20 r(HCl)/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OH 的 Kb约为 lx l(y5B.a 点:c(B+)+2c(H+)=2c(OH)+c(BOH)C.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后增大D.b 点:c(B+)3)+c(H2CO3)=0.1 0mol/L3.(

4、2022安徽马鞍山三模)MOH是一种一元弱碱,25时,在 20.0mL0.1 m oH/M O H溶液中滴加0.1盐酸V m L,混合溶液的pH 与Ig湍 的 关 系 如 图 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7.00 1 0.75A.x=3.75B.a 点时,V=1 0.0 mLC.25时,MOH的电离常数Kb的数量级为IO-4D.V=20.0mL 时,溶液存在关系:2c(H+)+c(M+)=c(MOH)+2c(OH)+c(Cl-)4.(2022安徽芜湖三模)常温下,将 0.2molL NH4cl溶液与0.2molL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混合溶液的pH 为 7.8。当向混合液中

5、加入盐酸或NaOH溶液时,溶液中的粒子分布系数(B)随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无NH3逸出)。已知3(x尸C(H2 A)+C(HA-)+C(A。或 况、尸 c(NH,H,O)+c(NH4);、b、c、d、e 分别表示NH;、NH3 H2O,HA A2 H2A中的一种。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PHA.常温下,(N H3.H2O)C(A2)C(OH)C.由 a 点到c 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D.NaHA溶液呈碱性6.(2022安徽合肥 三模)常温下,保持某含少量CaCO3浊液的水体中H 2 c 与空气中CO2的平衡,调节水体p H,水体中-lg c(X)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

6、 为 H2cCh、HCCh、CO;或 C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105pii 1100A.曲线II表示-lg c(CO;)与 pH 的关系B.该温度下,H2 c 0 3 的电离常数K a i 的数量级为1 0-7c.a 点的水体中:c(C a2+)c(H C 0;)c(C 0 r)D.向水体中加入适量C a(0 H)2 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变到c点7.(2 0 2 2 安徽黄山二模)2 5 C 时,将 H C 1 气体缓慢通入0.1 m o 卜的氨水中,溶液的pH、体系中粒子浓n(H C l)度的对数值(I ge)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P=3 H Q)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7、下列有关说法专肯送的是n(HCl)n(NH3 H20)A.2 5时,N H 3 H 2 O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47 5B.t =0.5 时,c(NH;)c(C r)c(NH 3 H 2。)C.P 2 所示溶液:c(NH;)1 0 0C(NH3-H20)D.P i 所示溶液:c(C r)=0.0 5m o l L T8.(2 0 2 2 安徽合肥二模)常 温 下,向 l OOm L O.l m o L L T 的 N a A 溶液中通入H F(g),溶液中1 g;祟(X 代表c(H 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当 c(F尸c(H A)时,混合溶液pH=7C.通入 O.Ol m o l H F 时,c

8、(F)c(A )c(H F)D.随着HF 的通入,溶液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9.(2 0 2 2 河南洛阳三模)常温下,向 1 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 o l L 的氨水,反应过程中-l gc(A g+)-l gc(A g(NH3)2+)与加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bosvvSI曲(+w)&.A.常温下,K sp(A gOH)的数量级为1 0 年B.原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0.1 m o l l C.溶液 m 点 C(NC)3 )-c(A g+)-c(N H;0.0 1 m o l.L-1D.溶液b点N H:的浓度大于溶液m点 的 N H;浓度1

9、0.(2 0 2 2.河南开封三模)谷氨酸 H OOC(C H 2)2 C H(NH 2)C OOH,用 H 2 R 表示 是人体内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 水 溶 液 中 存 在 如 下 平 衡:H R:电 、R 2-。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H2R溶液中滴加Na OH溶液,混合溶液中l gx x表 示%喙 或随 pOH pOH=-l gc(O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C(rl K )C(K )的是A.K i=l xl O-9 7B.pH=7 时,C(HR)C(H2R)C(R2)C.曲线I I 表示p O H 与 1 gc(H R )c(R2)的变化关系D.M 点 时,c(H+)+c(Na+

10、)=c(OH )+3 c(H R )1 1.(2 0 2 2 河南洛阳二模)三甲胺 N(C H.3)3 是一种一元有机弱碱,可简写为MO H。常温下,向c(MOH)2 0 m L 0.5m o l/L M OH 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 5m o l/L 的 H C 1 溶液,溶液中电,c(M IPO H pOH=-l gc(OH )、中和率(中和率=被中和的MO H的物质的量/反应前MO H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点时,c(MO H)+c(M+)=2 c(C l jB.b 点时,c(M*)c(C l j c(MO H)c(O H)c(H+)C.溶液中水的电离

11、程度:c点汽点D.三甲胺 N(C H 3)3 的电离常数为I O?1 1.(2 0 2 2 河南新乡三模)已知:A g A、A g2 B 都是难溶盐。室温下,向体积均为1 0 m L、浓度均为O.l m o L L 的 N a A 溶液、Na2B溶液中分别滴加O.l m o l L-1的 A gN()3 溶液,溶液中p X与 A gNC 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pX=l gc(A 一)或一I ge-)。下列推断错误的是KAgNO3(aq)/mLA.室温下,K (A g2 B)=4xl(y 3 aB.对应溶液中c(A g+):efC.室温下,溶解度:S(A gA)C 2滴定过程中始终有

12、n(C H3C O O H)=0.02c i+n(O H)-n(H+)-n(N a+)若 a 点 V(N aO H尸7.95 mL,则 a 点有 c(N a+)c(C2O;-)c(HC2O4)c(H2c 2O 4)若 b 点时溶液中c(C HC O O )=c(C HC O O H),则 b 点消耗了 8.6 0m L 的 N a O H 溶液13.(2022河南许昌二模)常温下,体积均为25.00m L 的磷酸、硫酸及草酸(H2C 204)分别用0.1000m ol L-N aO H溶液滴定,其滴定曲线如下:0 10 20 30 4 0 50 6 0“N aO H 溶液)/m LY 和Z鼠J

13、/YJ_ _ _口已知:常温下,H3P o4 的 K u、Ka2、Ka3依次为 7.1 x l O-6.2x 1 0 4.5x IO13;H2c 2O 4 的 Kal、Ka2依次为 5.6 x 10-2、5.4 x 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Y、曲线Z分别代表H2s o4、H2C 2O 4B.起始时,磷酸、硫酸及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当 V(N aO H 溶液)=50.00m L 时,滴定磷酸的溶液中:c(P O )c(HP O )c(H2P O;)D.当 V(NaOH 溶液)=50.00mL 时,滴定草酸的溶液中:c(OH c(H+)+c(HC2O;)+c(C2O)1 4.(20

14、22.山西太原二模)某温度下,25 mL含 KX和 KY的混合溶液,用0.1 000 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对该混合液进行电位滴定(Y-与 H+的反应可以忽略),获得电动势(E)和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的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I.Ag+与 Y-反应过程为:Ag+2Y-=AgY21、AgY2+Ag+=2AgY1H.该温度下,Ksp(AgY)=2xlO-1 6,Ksp(AgX)=2xl0l0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 HY为弱酸,则从开始到B 点,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B.原混合溶液中 c(KX)=0.02000 mol-L-1C.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2,则E =K,

15、p 2(AgY)D.AgX+Y-(aq)=iAgY(s)+X-(aq)的平衡常数为 1 061 5.(2022山西太原一模)已知HA为一元弱酸,Ka为 HA的电离常数,25时,某混合溶液中c(HA)+c(A)=0.1mol-L1,Igc(HA)、lgc(A)、lgc(H+)和 Igc(OH)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 点时,pH=7B.Ka(HA)的数量级为IO5C.M 点时,存在 c(H+)=c(OH-)+c(A)D.该体系中,c(HA)=0.1 c(H+)K.+C(H*)mol-L-11 6.(2022吉林长春二模)25。(2 时,用 0.1 molLNaOH溶液

16、滴定同浓度的H2A溶液,H2A被滴定分数 喘胃1、p H 及微粒分布分数讥6(X)=门日A)+:;1)+n(A%)X表示H2A、H A-或 的 关 系 如 图 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2c(HA-)+c(A2)C.b 点溶液中:c(N a+)c(HA )c(A2 )c(H+)c(H2A)c(O H-)D.a、b、c、d四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 d ba17.(2022陕西汉中二模)常 温 下,用 O.l m ol L”的 N a O H 溶液滴定20m L O.l m oHJ的 H3P 02溶液,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 H 随加入的N a O H 溶液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17、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K“(H3P o2)的数量级为IO-B.B 点对应的溶液中:2 c(H+)c(O H)=C(H2P O;)c(H3P O2)C.H3P O 2为一元弱酸D.滴定至V=2 0 m L 的过程中,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O H-)不变18.(2022.陕西宝鸡三模)25时,向 25m L 0.1m ol L T 邻苯二甲酸(H?A)溶液中加入K OH 固体,混合溶液的p H 随-l gc(HA-)以及-l gc(A3)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邻苯二甲酸的挥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邻苯二甲酸的Kai约 为 1.0 x1 O-3B.b 点有关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

18、(HA)C(A 2C(H2A)C.从 b 点到e 点,水电离产生的c(H+)先增大后减小D.c 点 c(K+)3c(A2)专题1 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2年高考真题I.(2022.浙江卷)25时,苯酚(C6H5OHjKa=1.0 x1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等pH 的C6HsONa 和CHQDONa 溶液中,cfC O j fC H jC O O jB.将浓度均为O.lOmoLL 的CeHQNa和 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C.25时,C6H50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pH=1 0.00,则此时溶液中C(C6Ho)=c(C6H5OH)D.25时,O.lOm

19、ol.L 的C6H50H溶液中加少量CfHQN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答案】C【解析】A.醋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则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小,则相同温度下,等 pH 的 C6HsONa和CH3coONa 溶液中 C(C6H5O)c(C l)c(CH3coO)c(CH3coOH)【答案】B【解析】A.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其中醋酸根离子会水解,溶液显碱性,A 正确;B.滴加NaOH溶液至pH=4.3的过程中,若只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O,则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 L,则根据电离常数,O.lmorL 的醋酸中,c(H+户c(CH3coe )=jKac(CH、C

20、OOH)=V5X1,8?5-3 x IO 35mol.E1 I.OxIQ-4 3,故用氢氧化钠滴定的过程中,醋酸也参加了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和 CH3COOH+OH-CH3COO+H2O,B 错误;C.滴定前盐酸和醋酸的浓度相同,故滴定过程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c(CH3coO)+c(CH3coOH),C 正确;D.向20mL浓度均为O.lmoLL 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O.lmoLL 的NaOH溶液,当盐酸的体积为20ml时,溶液为氯化钠和醋酸的混合溶液,显酸性,需要再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当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时,溶液为NaCl和等浓度的

21、CH3coONa、CH3co0H,根据Ka=1,8x 1 O-5 Kh=1 0,Ki 1.8?”可知,此时溶液仍然呈酸性,需继续滴加NaOH溶液,故有c(Na+)c(Clc(CH 3coOc(CH3coO H),D 正确;故答案为:B。3.(2022全国乙卷)常温下,一元酸HA的K,(HA)=1.0 x1 03。在某体系中,守 与A一 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溶 液I 膜 溶液IIpH=7.0pH=1.0F T+A=H A H A=FT+A-设溶液中c总(HA)=c(H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 I 中c(H+)=c(O H)+c(

22、A。B.溶液n 中的HA的电离度卜(A)、c晨HA),为 而C.溶 液 I 和 n 中的C(HA)不相等D.溶 液 I 和 n 中的C总(HA)之比为1 0T【答案】B【解析】A.常温下溶液 I 的 pH=7.0,则溶液 I 中 c(H+)=c(OH-)=l的0-7mol/L,c(H+)Vc(OH)+c(A-),A 错误;B.常温下溶液 n 的 pH=1.0,溶液中 c(H+)=0.1 m o l/L,a=包黑 =1.0 x 1 0?,c s(H A)=c(H A)+c(A ),c(H A)则一=1.0 x 1 0-3,解得 =白,B 正确;c 总(H A)-c(A )c 总(H A)1 0

23、1C.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 H中的c(H A)相等,C错误;D.常温下溶液 I 的 pH=7.0,溶液 I 中 c l x l O-7m o l/L,=i.0 x l 0-3,c H A)=c(H A)+c(A)c(H A)1 0 c总(HA)-c(HA)=0 x 0 3,溶液 I 中 c M H A)=(1 0 4+l)c(H A),溶液 I I 的 pH=1.0,溶液 I I 中 c(H+)=0.1 m o l/L,c(H A)c(H+).c(A),0.1 cr t(H A)-c(H A)Ka=1.0 x l 0-3,C:X H A)=C(H A)+C(A )

24、,-=1.0 x 1 0-3,溶液 n 中 c(H A)c(H A)(H A)=1.0 1 c(H A),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 和 n中的c(H A)相等,溶液I 和 H中C F(H A)之比为K 1 0 4+)C(HA):1.0 1 c(H A)=(1 0 4+i):i.o i n o。D 错误;答案选B。4.(2 0 2 2 湖 南卷)室温时,用O.l OOm o l.L 的标准A g N O,溶液滴定1 5.0 0 m L 浓度相等的C l,B r 和r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l g A g+)与M A g N O?)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

25、液中离子浓度小于l.O xl O-S m o i.L 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A g C l M.S xl O-10,K*(A g B r)=5.4xl(T”,K A g I)=8.5x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有白色沉淀生成B.原溶液中I的浓度为O.l O O m o l.L c.当B r 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 r 沉淀D.b 点:c(C l j c(B r j c(r)c(A g+)【答案】c【解析】向含浓度相等的C l,B r-和 r 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根据三种沉淀的溶度积常数,三种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r、B r C l ,根据滴定图示,当滴入4.50m L 硝酸

26、银溶液时,C 1恰好沉淀完全,此时共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Q O m L xl O-S L/m L xO.l O O O m o l/L ES xl O Tm o l,所以C 、B r 和 均为1.5xl O-4m o LA.r 先沉淀,A g l 是黄色的,所以a 点有黄色沉淀A g l 生成,故 A错误;B.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1.5x104m 01,则 r 的浓度 为 生 竺 _ 吧 1=0.01 0 0 m o i L L 故 B错误;0.01500LC.当 沉淀完全时(B r 浓度为 1.0 x10 5m o i 儿),溶液中的 c(A g+)=/:蜴=,=5.4xl O-8m o

27、i/L,若c(B r)1.0 x10CP经开始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c尸个箸=果=3.3,。1皿原溶液中的以”c(r)=0.0100m o l.L ,则已经有部分c r 沉淀,故 C正确;D.b点加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溶液,A g+浓度最大,则 b点各离子浓度为:c(A g+)C r)c(B r c(r),故D错误;故选C。2()22年高考模拟试题1.(2022云南曲靖二模)常温下,用 O.l O m o L L 的盐酸滴定2 0 m L 相同浓度的某一元碱BOH溶液,滴定过程中p H 及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O H 的 K b 约为 1x10-5B.a 点:c(B+)+2

28、c(H+)=2c(O H )+c(B O H)C.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后增大D.b 点:c(B+)0.05m o l L-【答案】C【解析】A.根据图知,开始时BOH溶液的p H=ll,溶液中c(OH-尸 乖)=Qmol/L=10-3moi/L,BOH电离程度较小,则溶液中 c(BOH户O.lmol/L,c(B+)=c(OH)=10-3mol/L,BOH 的心=c(B+)?c(O H)jo”工c(BOH)0.1A 正确;B.a 点等浓度的BOH和 BC1混合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B+)+c(H+)=c(OH)+c(C)、存在物料守恒c(B+)+c(BOH)=2c(C),所

29、以存在 c(B+)+2c(H+)=2c(OH-)+c(BOH),B 正确;C.随着盐酸的滴加,一开始BOH电离的OH浓度越来越小,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也越来越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浓度越来越大,B+水解时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BCI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继续滴加盐酸,由于HC1电离出的H+对水的电离和B+水解均起到抑制作用,导致水的电离程度又减小,即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D.由 A 项分析可知,BOH是弱碱,b 点为BOH与HC1恰好完全反应,由于B+发生水解,故 b 点c(B+)0.05mol.L,D 正确;故答案为:C,2.(202

30、2安徽淮南二模)实验测得O.lOmol/LNaHCCh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M段随温度升高溶液的pH减小,原因是HCOj水解被抑制B.O 点溶液和P 点溶液的c(OH)相等C.将 N 点溶液恢复到25C,pH=8.62D.Q 点、M 点溶液均有 c(CO;)+c(HCO:)+c(H2co3)=0.1 Omol/L【答案】D【解析】OM段碳酸氢钠溶液加热促进水的电离,pH减小,M 点升高温度部分碳酸气钠发生分解得到碳酸钠,升温促进碳酸根的水解,溶液碱性增强,pH增大;A.水解吸热,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右移,而根据图像可知碳酸城钠溶液加热,M 点之前,升温pH 减小,故

31、主要原因是升温促进了水的电离,故 A 错误;B.O 点溶质只有NaHCCh,P 点溶质有NaHCO.,和 Na2co3,7 尺解程度不相同,c(OH)不相等,故 B 错误;C.升高温度部分碳酸氢钠发生分解得到碳酸钠,若将N 点溶液恢复到25,由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混合溶液pH 应大于8.6 2,故 C 错误;D.Q 点、M 点溶液均存在物料守恒:c(CO;-)+c(HCO;)+c(H2CO3)=0.lOmol/L,故 D iE确;故选:D。3.(2022安徽马鞍山三模)MOH是一种一元弱碱,25时,在 20.0mL0.1 m oH/M O H溶液中滴加0.1mol-L-1 盐酸

32、V mL,A.x=3.75B.a 点时,V=1 0.0 mLC.25时,MOH的电离常数Kb的数量级为IO D.V=20.0mL 时,溶液存在关系:2c(H+)+c(M+)=c(MOH)+2c(0H)+c(Cl)【答案】Bc(M+)【解析】由图可知,a 点时pH=IO.75,故以。H A。叼当电 通 西 二,故c(M g(M 0H),c(M)c(0 )c(MOH)A.由分析知人=1 产,当 pH=7时,c 9 H A i g 则=i严,故 x=3.75,A 项正确;B.当 V=1 0.0m L,若不考虑电离和水解,则溶液中溶质为c(MOH)=c(MCl),由于M+的水解程度和MOH的电离程度不

33、同,则 c(M O H)#(M C I),故尼 病 病 4 B项错误;C.由分析知人=JU。Low,故 MOH的电离常数K b 数量级为1 0 4,C项正确;b c(MOH)D.当 V=2 0.0 m L 时,由电荷守恒可知:c(H+)+c(M+)=c(O H )+c(C l ),由质子守恒可知:c(H+)=c(O H)+c(M O H),用电荷守恒与质子守恒相加即可得到2 c(H*)+c(M+)=c(M O H)+2 c(O H )+c(C l ),D项正确;答案选B。4.(2 0 2 2 安徽芜湖三模)常温下,将 0.2 m o l L T N H Q 溶液与0.2 m o l L N a

34、 H 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混合溶液的p H 为 7.8。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或N a O H 溶液时,溶液中的粒子分布系数(3)随溶液 p H 的变化如图所示(无 N H 3 逸出)。已知 3(x 尸 c(H 2 A)+c(H A-)+c(A )或 如)=C(N H3-H2O)+c(N H;);ab、c、d、e 分别表示NH;、N H3 H2O,H A A H 2 A 中的一种。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K(N H 3 H 2 O)K N :),即.(H2A),则常温下,K/,(NH3-H2O)K“/(H2A),A 错误;_Kw(晌?zB.由图可知,曲线a 表示的是

35、H?A,曲线d 表示的是NH.rFhO,曲线e 表示的是A%,B 错误;C.由分析可知,常温下,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c(NH;)逐渐减小,而以HA-)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D.常温下,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HC1 溶液至pH=7即c(H+)=c(OH)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NH:)+c(H+c(Cr)+2c(A2)+c(OH)+c(HA),根据物料守恒有:以NH:)+c(NH3 H2O)=c(A2)+C(H2A)+C(HA),则联合可得:c(Na+)+c(H2A)=c(C)+c(A3)+c(NH3 H2O),D 正确;故答案为:D。5.(2022安徽淮北

36、二 模)H2A为二元弱酸,在 250c时,溶液中A%及 HK浓度的负对数pc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溶液中始终保持U H zA jY H A l+q A n R.lm o l/L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2A 的 Kai 为 1.0 x1 0-3B.b 点:c(HA)C(A2)C(OH)C.由 a 点到c 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D.NaHA溶液呈碱性【答案】D【解析】pH 为。时,溶液中主要是H?A,以 H2A的一级电离为主,故 c(HA-)=1 0-4mo1/L,ab所在曲线为HA-的曲线,另一条线为A?-的曲线,c(HzA)近似为0.1 mol/L,K.产粤等=

37、L 黑=1(Fc(H,A)0.1A.由分析可知,Kai=1 0-3,A 正确;B.b 点溶液显酸性,域氧根浓度很小,根据图知,c(HA-)c(A2-),故 c(HA-)c(A2-)c(OH-),B 正确;C.由a 点经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溶液一直呈酸性,且酸性越来越弱,酸抑制水电离程度越来越弱,故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C 正确;D.pH=4.4 时,c(HA-)=c(A2-),故 匕?=。但丁-)=田)=O*,HA-的水解平衡常数c(HA)K 1 f)4&=广=播=l T c(H C O:)c(C O;)D.向水体中加入适量C a(0 H)2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变到c点【答案】D【解析】根

38、据图象分析,随着pH的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H C O:,、C O;的浓度都逐渐增大,J g c(X)均减小,随着C O;浓度增大,逐渐生成C aC C h沉淀,溶液中C a?+逐渐减小,-l g c(X)逐渐增大,由于碳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产生H C O;,第二步电离时产生C O;,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起始时H C C 3的浓度大十C O;,因此曲线H I代表T g 4 C a2+)与pH的关系,曲线H为-l g c(C O;)与pH的关系,曲线I为 l g c(H C O;)与 p H 的关系,。A.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I I为-l g c(C O;)与pH的关系,选项A正确;B.由图

39、可知,a点时c(H C O!)=c(H 2 c o 3),此时H 2 c O 3的电离常数长.=也 点 磐J=c(H+)=l()6 2 ,数量C(H9C(J3)级为1 0 7,选项B正确;C.曲线i n 代表-l g c(C a2+)与 p H 的关系,曲线H为-l g c(C O;)与 pH的关系,曲线I 为-l g c(H C C)3)与pH的关系,经过a 点作一条垂直与p H 轴的直线,曲线I I 在最上面,曲线H I 在最下面,因此a 点的水体中:c(C a)c(H C O;)c(C O;),选项 C 正确;D.Ksp(C aC O3)=c(C a2+)x c(C O;),向水体中加入

40、适量 C a(0 H)2 固 体,c(H C O )、c(C O;)减 小,c(C a)增大,不能使溶液由b点变到c点,选项D错误;答案选D。7.(2 0 2 2 安徽黄山二模)2 5 时,将 H C 1 气体缓慢通入0.1 m o l L T 的氨水中,溶液的p H、体系中粒子浓n(H C l)度的对数值(i gc)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产 诃 彳 工 词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第送的是pHA.25 时,N H 3 H 2 O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T.75B.t =0.5 时,c(N H;)c(Cl)c(N H 3 H 2O)C.P 2 所示溶液:c(N H:)

41、100C(N H3H20)D.P i 所示溶液:c(Cr)=0.05 mol-L-【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P时钱根和一水合氨的浓度相同,P 2时溶液显中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同,同时结合-水合氨的电离常数的表达式,K 产 殁 整镖以此解题。C(N H3-H2O)A.由图可知,图中P i 点 pH=9.25,c(O H-)=10-475 mo.L T,此时。(阳)=c(Cr)C(N H3 H2O),B 正确;c.P 2所示溶液pH=7,c(O H-)=l(y7mol.L 根据其电离常数Kb=髻甯,则C(N H3 H2O)-c-(N H;)=Kh =IO 4715=10-”,u故 c(N H:)

42、100C(N HVH“20),C 正确;C(N H3H2O)C(O H)K T D.P i 所示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 H:)=C(O H )+C(C1),由图可知P i 点时c(H+)=109*mol/L,且1 n-14c(N H:I O mol-L 1,c(O H)=mol/L=1 O-475mol/L ,则 10925 +10 (6)+()475,10 10c(Cl )=1 O-925+10 -l O-4-75 0.05 mol/L ,D 错误;故选D。8.(2022安徽合肥二模)常温下,向 100mL 0.l mol.L T 的 N a A 溶液中通入H F(g),溶液中l

43、gW(X代表c(H X)A 或 F)的值和p 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酸性:H F H A,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A 的电离常数K=10-B.当 c(F)=c(H A)时,混合溶液pH=7C.通入 O.O l mol H F 时,c(F)c(A)c(H F)D.随着HF的通入,溶液导电性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当 1g 器1=0 时,则 条=1,则由于同浓度酸性:HF大于HA,根据电离平衡c(H X)c(H X)常数发达式可知,K(H F 尸 注 黑譬=1 0 5 曲线M代及吆空 工 随 p H 的变化情况,同理可得K(H A)=10-75,c(H F)c

44、(H F)即曲线N表示电俞 为 随 PH的变化情况。A.HA 的电离常数K=10,5,A 正确;B.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得c(N a+)+c(H*)=c(A+c(F-)+c(O H-),根据物料守恒c(AD+c(H A)=c(N a+),若溶液中c(F)=c(H A),联立方程可得,得出c(H+)=c(O H ),即 pH=7,B 正确;C.通入HF,发生反应为:H F+N a A=H A+N a F,通入O.O l mol H F 时,HF与 N a A 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溶质为等浓度的HA 和 N a F,因为HA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H A)=103,根据HF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N

45、a FK 1 (尸4的水解平衡常数Kh(N a F)=1 O-10 5 5,推出溶液HA 的电离程度大于F的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c(Ac(H F),C 正确;D.通 入 H F,发生反应为:H F+N a A=H A+N a F,随着HF的增多,溶液中A-不断转化为F,水解程度减弱,总离子浓度增大,即溶液的导电性增大,当 N a A 恰好与HF反应完后,溶液中溶质为H F、HA 和 N a F,H F会更多的电离出H+与 F,导电性也会增大,D 错误;故选D。9.(2022.河南洛阳三模)常温下,向 10 m L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的氨水,

46、反应过程中-l g c(Ag+)或-l g c(Ag(N H3)2 F )与加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僻(+8S身,A.常温下,K p(Ag O H)的数量级为1 0-8B.原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0.1 m o l L C.溶液 m 点 c(N O、)-c(Ag+)-c(N H:)=0.0 1 m o l-L-1D.溶液b点N H:的浓度大于溶液m点 的 N H;浓度【答案】C【解析】向 1 0 m L 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O.l m o HJ 的氨水,首先发生反应:Ag+NH3-H2O=AgOH;+NH4+,而发生 AgOH+2NH,vH2O=Ag(NH3);+

47、2H2O+OH-:b 点-lgc(Ag+)达到最大值,可认为此时Ag+与NFVHzO恰好完全反应,阴离子完全沉淀,据此来分析。A.b 点溶液溶质为NH4NO3,Ag+完全沉淀,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OH(s)=Ag+(aq)+OH(a q),所以可以近似地认为 c(Ag+)=c(OH),此时-lgc(Ag+)=4,则 c(Ag+)=c(OH-)=lxl()-4mo,KsP(AgOH)=c(Ag+)*c(OH)=1 xIO8,A 正确;B.b 点完全反应,此时加入的氨水为1 0m L,氨水的浓度O.lmol/L,原硝酸银溶液也为1 0m L,根据方程式Ag+NH.4H2O=AgOHl+NH4*可知

48、,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B 正确;C.m 点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OH)+c(NO;)=c(Ag+)+cAg(NH3);+c(NH;)+c(H+),此时加入了过量的氨水,溶液应呈碱性,则有:C(NC3)-c(Ag+)-c(NH:)=c Ag(NH3);+c(H)-c(OH)=1 0-2+c(H+)-c(OH)C(H2R)C(R2-)C.曲线II表示pOH与 1 g等?的 变 化 关 系D.M 点 时,c(H+)+c(Na+)=c(OH)+3c(HR)【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k.k2,一级电离时酸性最强,故曲线I 表示随P O H和 ig粤粤关系,曲线n 表示随 pOH和 1

49、 g器含关系。-嗤*2 当研娜 一),pOH=9.7,则氢离子浓度为铲3mHL A 项错误;B.pH=7时,pO H=7,山曲线I 可知,怆喏时 怆罂 0,则 c(HRc3)由曲线II可知,c(H,R)西 西 c R),但 c(H同 和 e g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B 项错误,c.曲线n 表示随P O H和 ig 黑 关系,c 项错误;C(HK)D.M 点时,1 g空 善=0,C(HR)=C(R2。,依据电荷守恒,c(H+)+c(Na+)=c(OH)+c(HR)+2c(R2),则有c(R-)c(H+)+c(Na+)=c(OH)+3c(HR),D 项正确。故选D。1 1.(2022河南洛阳二模)三

50、甲胺 N(CH3)3 是一种一元有机弱碱,可简写为MOH。常温下,向c(MOH)20mL0.5moI/L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5mol/L的 HC1 溶液,溶液中,c MPOH pOH=-lgc(OH)、中和率(中和率=被中和的MOH的物质的量/反应前M 0H 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50 100A.a 点时,c(MOH)+c(M+)=2c(Cl jB.b 点时,c(M+)c(Cl j c(MOH)c(OH j c(H+)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 点汽点D.三甲胺 N(CH3)3 的电离常数为IO*【答案】A【解析】A.根据图示,a点中和率小于5 0%,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