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613367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pdf(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1.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 发 生 的 最 主 要 物 态 变 化 是。2.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20Hz的 声波交流。3.1911年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a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a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通过a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a粒子带 电。“五一国

2、际劳动节”假期中,小明跟随爸爸学习钓鱼。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睛位于N处,浮标位于水面的。处,鱼饵灯位于水下M处,此时小明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已知N、。、M在同一竖直面内,请画出小明看到鱼饵灯光的光路图。5.如图所示为一个通电螺线管的剖面图,区表示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表示导线中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 极。6.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进入人员密集的超市时要扫码、测温、用酒精对手部消毒。酒精的密度是0.8 x 103k g/m3,表示的物理意义 07.电脑的CPU正常工作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CPU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电脑死机或烧坏电脑的C P U,所

3、以我们要用散热器对其散热。某电脑CPU正常工作的一段时间内产生了热量1 2 4 8/,假设这段时间内CPU产生的热量全部被铜质散热器吸收,则 可 使 散 热 器 温 度 升 高 C。己知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是0.0 8 k g,铜的比热容为0.39 x 103J/(,kg-)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拉力F=8 0 N,物重为2 0 0 N,在5s内 ,:相将物体匀速提升了 2小,则 滑 轮 组 的 机 械 效 率 是%。y FwX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标有“6U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6 4,则通电10m出后R产生的热量为 J。10.如图甲所示的

4、电路中,8 为定值电阻,/?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R1的阻值为_0。11.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C.左右食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左右食指对铅笔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第2页,共18页12.2020年11月10日,中 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着陆在海床之上,下潜深度为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已知海水

5、密度为1.03 x 103%/,下列有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说法中簿送的是()A.“奋斗者”号在下潜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强变大,浮力也变大B.“奋斗者”号下潜到海水中的深度为10000米时,海水对它产生的压强为1.03 x108PaC.“奋斗者”号体积约为30机3,着陆在海床之上时受到的浮力为3.09 x 105ND.“奋斗者”号身上装配了四块压载铁,总质量将近4吨,当准备上浮时,它会抛出两块压载铁,开始上浮。此 时“奋斗者”号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13.“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

6、扣环,人从4 点由静止释放,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B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速度最大。对此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标 扣 环A.人从4 到C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一直减少,B.人从4 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C.人在B点时动能最大D.人和弹性轻绳的弹性势能在B点时最大1 4.如图甲,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王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u-t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 乙A.0-6s时间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B.6s至15s时间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5.4mC.15s至18s时间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D.0至18s时间

7、内,小王的平均速度是0.6zn/s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不亮。在开关闭合状态下,用电压表分别接在电路中的两点,测得Uef=3U,ucd=OK,Uab=OV,Ua f=3V,Uad=O V,则故障可能是()A.人断路B.42断路 C.刀被短接 D.开关断路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由断开到闭合时()A.电流表4示数不变B.电压表U示数变小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变D.电路的总电阻变小17.为了防止中考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执式金属探测仪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所示,当扫过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探测仪发出警报。下图能反应金属探测仪原理的是()18.小明

8、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cm 10 20 40 5b 6()70 疝4)血)ARUD-,vcAnuBnuravAAnu甲(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第4页,共18页的倒立实像,生 活 中 利 用 这 个 规 律 制 成 的 光 学 仪 器 是。(2)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 图 乙 中 左 边 的 蜡 烛 通 过 凸 透 镜 不 可 能 形 成 的 像 是(填符号)。19.图甲是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小明实验结束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老师观察图像后,提出了以下问题:(1)48段是一条曲线,并

9、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在沸腾之前,随着水温的升高,水蒸发会加快,水 蒸 发 成 蒸 气 时 会(“吸收”或“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杯中的水温上升先快后慢。(2)8C段对应的温度小于10(TC,原因是此时此地的大气压_ _ _ _ _ _(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 )标准大气压。20.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1)婷婷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2.4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阻值为_ _ _ _ _ _0。(2)测出电阻后,婷婷将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了一个额定电压为2.5U的小灯泡,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图甲是婷婷

10、重新连接的不完整的电路,请你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0.34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4)正确方法完成实验后,分别绘制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图像如丙图所示,则表示“小灯泡”的U-/图 像 的 是(填 甲 或“乙”)。2 1 .桔棒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桔棒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如图甲所示,横杆的一端用绳子与水桶相连,另一端绑上一块重石头。当要提水时,人用力向下拉绳子使水桶下降到水面以下并让水流入水桶。当水桶装满水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通过杠杆作用,就

11、可将水桶提升。这样汲水过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于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体重,因而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直杆(1)图乙是桔梯的模型,已知=AO=2 m,空水桶重2 0 N,石头重4 0 0 N。请计算人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空水桶匀速下降?(2)若水桶装满水后的总重为1 9 0 N,则把装水后的水桶从水井中拉起时,人需要给绳子向上的拉力吗?若无需拉力,请分析说明;若需要拉力,请计算大小。2 2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节能汽车。这种汽车在内燃机启动时,可以给车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已知某型号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蓄电池能够储存的最大电能是1.0 x 1 0 8/,若该车以8

12、 0 k m 的车速匀速直线行驶了0.5/1,此时所受阻力,大小为9 0 0 N,蓄电池组的电能也增加了最大电能的1 0%,内燃机共消耗燃油2.5 k g。9 油4.6 x 10,J/kg)则:(1)该汽车此次行驶中,若燃油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2)该汽车行驶中牵引力做了多少功?(3)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大?通过串并联电路电阻知识的相关学习,同学们知道两个电阻、/?2(如图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总=篝,在此基础上有不少同学认为三个电阻治、/?2、/?3(如图乙)并联后的总 电 阻 应 该 是=含M,但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第6页,共18页3R.-c3-甲R.-r=-40Q-.M.A l/

13、=220VXj BL-N乙 丙(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的表达式。(2)如图丙,力、B之间的电压U=2 2 0 V,通过导线为远处的M、N之间的用电器供电,由于距离很远,导线4M和BN的电阻不可忽略,它们的总电阻用图中的r表示,r=40。若M、N之间并联10个阻值R=4000的相同电阻,求M、N两点间的电压。(3)试分析说明:在图丙的电路中,“、N之间并联的用电器越少,每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越大。答案和解析1.【答案】凝固【解析】解:造雪机吸入的是水,所以喷出的是雾化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遇冷后放热凝固就会形成“白 雪 。故答案为:凝固。(1)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2)物质由气

14、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本题的易错点是将自然界中雪的形成与人工制雪混为一谈。我们在解答此类题时要先分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所处的状态。2.【答案】次【解析】解: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频率低于2 0 H z,是次声波,不在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之内,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答案为:次。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 20000H 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次声波的了解,基础题。3.【答案】正【解析】解:已知原子核带正电,由图知,a 粒子远离原子核而没有靠近原子核,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a 粒子所带电荷性质与原子核所带电荷性质相同,即a 粒子带正电

15、。故答案为:正。先通过a 粒子的运动轨迹判断a 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再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判断所带电荷种类。本题考查了a 粒子散射实验和电荷间相互作用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4.【答案】解:在水中,鱼饵灯发出的光线入射到。点,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折射光第8页,共18页线好像是从虚像M 上发出的,使小明感觉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如图所示:【解析】在水中,鱼饵灯发出的光线入射到。点,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据此画出入射、折射光线。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图的画法,根 据“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得出。点为入射点是关键。5.

16、【答案】S(南)【解析】解:由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所以在螺线管内部磁感线方向向左。故答案为:S 0首先根据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为考试中的重点及难点,关键是熟练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及磁极的关系。6.【答案】体积1巾3的酒精的质量为0 8 x 1 0 3 k g【解析】解: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酒精的密度是0.8 x103kg/m3,所以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加3的酒精的质量是0.8 x 103kg

17、.故答案为:体积为1巾3的酒精的质量是o.8 x 1 0 3 k g。由密度定义就可以知道0.8 x 1 0 3/c g/m 3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解答本题关键要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掌握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7.【答案】4 0【解析】解:由Q殁 =c a4 t可知,散热器升高的温度:戊=%=-产公一-=办cm 0.3 9 x i 03/(fc F)x 0.0 8 f c 4 0 o故答案为:4 0。知道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利用2发=。m戊计算出散热器温度升高的温度。本题考查吸热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基础题。8.【答案】83.3【解析】解:由图可知n=3,滑轮组的机

18、械效率:叱把=,=黑=勰100%83.3%o故答案为:83.3%o由图可知n=3,利用=公W 在 =署Ch=黑Ch=2C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9.【答案】360【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U=6,由=可 得,通过灯泡的电流:,PL 3W n _./,=0.54,L UL 6V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的电流:R=_ IL=0.64-0.54=0.14,通电lO m in,电阻R

19、产生的热量:Q=W=UIRt=6V x OAA x 10 x 60s=360/。故答案为:360o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的电压,根据P=U/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的电流,根据Q=勿=U/t计一算出通电10m讥后R产生的热量。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的推导公式的应用,要注意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纯电阻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等于产生的热量。1 0.【答案】io第1 0页,共1 8页【解析】解:由甲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

20、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乙图可知A=0.64,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6/x,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乙图可知,/2=0.2/1,U2=4K,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源的电压:U=+%=0.24 x%+4V,电源电压不变,则有:0.6A x%=0.2A x%+4V,解得:K =10。故答案为:10。由甲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乙图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的表达

21、式;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乙图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源电压的表达式,联立两个电源电压的表达式可得出的阻值。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11.【答案】C【解析】解:A 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AB错误;C D,左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和右手

22、指对铅笔的压力的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Z)错误。故选:Co(1)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物体。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12.【答案】4【解析】解:A、“奋斗者”号在下潜时,潜水器的深度增加,由P=P港水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奋斗者”号在下潜时,若没有完全浸没,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变

23、大,由尸浮=p 海 水 4 网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若潜水器完全浸没,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尸浮=p海水可知潜水器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故4 错误;B、“奋斗者”号下潜到海水中的深度为10000米时,海水对它产生的压强为:p=p海水gh=1.03 x 103kg/m3 x 10N/kg x 10000m=1.03 x 108P a,故 B 正确;C、“奋斗者”号体积约为307n3,着陆在海床之上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P楸喇=1.03 x 103kg/m3 x ION/kg x 30m3=3.09 x 10s/V,故 C 正确;。、坐底的“奋斗者”号准备上浮时,抛掉压载铁后,潜水器开始上浮,

24、此时潜水器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正确。故选:Ao(1)“奋斗者”号在下潜的过程中,潜水器浸没在水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海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变化,根据p=pgh分析压强的变化;(2)利用p=pg/i求“奋斗者”号下潜到海水中的深度为10000m时,海水对它产生的压强;(3)根据公式广浮=。液 4 网 算 出“奋斗者”号着陆在海床之上时受到的浮力;(4)物体上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据此判断潜水器上浮时所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和压强公式的应用,判断时要了解影响液体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并判断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定量,哪些是变量。13

25、.【答案】C第12页,共18页【解析】解:4、人从4到C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48段速度逐渐变大,动能逐渐变大;BC段速度逐渐变小,动能逐渐变小,故 A 错误;8、从4到B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变大,动能变大,故 B错误;C、人的质量一定,在B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 C 正确;D、弹性绳在4 点时弹性形变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错误。故选:Co(1)影响动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程度,

26、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在蹦极的过程中,是重力势能与动能、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14.【答案】B【解析】解:A、由图象知,0-6s时间内,小王沿杆加速向上运动,故A 错误;B、由图象知,6s至15s时间内,小王沿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6m/s,则6s至15s时间内上爬的距离:s=vt=0.6m/s x 9s=5.4m,故 8 正确;C、由图象知,15s至18s时间内,小王向上做减速运动,人爬杆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于杆来说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此过程中他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故 C 错误;由图象乙可知,小王先

27、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做减速运动,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0.6m/s,所以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要小于0.6m/s,故。错误。故选:B.(1)由。-t 图象判断各段的运动状态;(2)根据s=算 出 6s至15s时间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3)根据人与杆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分析判断摩擦力方向;(4)根据图乙分析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白图象的意义。15.【答案】B【解析】解:闭合开关后两灯不亮,说明电路中无电流,出现了断路现象;用电压表分别接在电路中的两点,测得U a f =3乙 说明电源是正常的;

28、测得U c d =O V,Ua b=O V,Ua d=OV,说明a b e d外的电路是断开的;测得U e f =3,说明除去”外的电路是接通的,则e/间出现了断路,即故障为G断路。故选:B o在判断故障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很关键,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能相通,若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不能相通。本题考查电压表检测电路故障的问题,如果电路是断路问题,测量时,电压表有示数的位置出现断路现象,电源除外。1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分清开关闭合前后电路图的变化和电表的正确使用。【解答】由图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

29、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闭合时,R2被短路,该电路为只有/?1的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 据/=5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会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正确;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B错误;根 据P =U/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C错误。故选:D o17.【答案】B【解析 1解:当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回路在切割磁感线,故在金属中会产生电流,故探测器应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4是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8、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故8符合题意;C、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

30、弱因素的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C 不符合题意。、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由题意可知,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产生了电流,则分析各实验现象可知能产第1 4页,共1 8页生电流的选项。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要求学生能通过题意找出探测器的原理,并能正确掌握各实验的意义1 8.【答案】照相机(或摄像机、监控探头等)B【解析】解:(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机、监控探头等);(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8符合题

31、意。故答案为:(1)照相机(或摄像机、监控探头等);(2)8。(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 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1 9.【答案】吸收 小于【解析】解:(1)48段是一条曲线,并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在沸腾之前,随着水温的升高,水蒸发会加快,水蒸发成蒸气时会吸收热量;(2)气压减小,沸点降低,B C段对应的温度小于1 0 0。&原因

32、是此时此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1)吸收;(2)小于。(1)根据液体蒸发的影响因素和液体蒸发吸收热量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本题考查水的沸腾,需要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 0 .【答案】8 0.7 5乙【解析】解:(1)婷婷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2.4匕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 24其示数为0.3 4,定值电阻阻值为:(2)滑片中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变阻器应选右下接线柱与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

33、所示:(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是0.34小灯泡额定功率为:P=UI=2.5V x 0.34=0.75VK;(4)由图丙可知,乙是小灯泡的U-/图像,因为: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变大,它的U-/图像是一条曲线,而定值电阻的U-1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答案为:(1)8;(2)如上图所示;(3)0.75;(4)乙。(1)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R=彳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2)滑片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据此确定变阻器的连接方式;(3)根据P=U/算出小灯泡额定功率;

34、(4)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它的U-/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正比例函数图像),灯泡的电阻随灯泡电压的增大而变大,它的U-/图像是一条曲线,据此分析答题。本题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实验,考查了电流表读数、电阻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及图像的分析。21.【答案】解:(1)当空水桶匀速下降时,此时人在向下拉绳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桶+F)x LOA=Gd x g,则:(20N+F)x2m =400N xlm,解 得:F=180JV;(2)当装满水的水桶上升时,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为:G石x LOB=400N x Im=400/V-m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为:G总x LOA=190N x2m =380/V-m第

35、16页,共18页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所以无需拉力。答:(1)人至少要用18 0 N的力才能使空水桶匀速下降;(2)人不需要给绳子向上的拉力,因为此时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解析】(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人的拉力;(2)分别计算出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比较两种大小即可。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2.【答案】解:(1)放出的热量为:Q =mq油=4.6 x 10,J/kg x 2.5k g =1.15 x 1087(2)匀速直线行驶,牵引力尸=f =9 0 0 N;通过的路程为:s=vt=8 0km/h x O.Sh=4

36、0km=4 x 104m所做的功为:W =Fs=9 0 0/V x 4 x 104m =3.6 x 1077;(3)蓄电池增加的电能:Wr=1.0 x I O8/x 10%=1.0 x 1077,d W+W 3.6X1O7/+1.OX1O7/s c/效率为:工=二W J 4 0%。答:(1)该汽车此次行驶中,若燃油完全燃烧可放出1.15x 10 8/热量;(2)该汽车行驶中牵引力做功3.6 x 107/;(3)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4 0%。【解析】(1)知道内燃机消耗燃油的质量和燃油的热值,根据求出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行驶的路程,利用”=P s求出引力做的功;(3)已知蓄

37、电池组储存的最大电能,由最大值的10%求出增加的电能,这样被有效利用的能量为做的功和转化成的电能之和,根据=/x 1 0 0%求出内燃机的效率。本题综合考查了热量的计算以及热机的效率,也是一道生活中的物理题,有其实用价值。对公式的把握和运用是基础,只要读好题,总体来说本题难度不大。在计算内燃机的效率时,要注意不要忘记转化成的电能的能量。2 3.【答案】解:(1)证明:由题可知,&、/?2、区3并联,由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知:U=UT+U2+4、且/总=Ii+h+h,由欧姆定律/=得 力=+*即 城=怖+合+专,简化得先、&、氏3并联的总电阻为:R _忠 R 2 R 3+R 1 R 3+R 1

38、 R 2(2)M、N间并联的总电阻:/?z=-/?=x 4 0 0/2 =4 0/2,n 1 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rU 220V L 4/=-=-=5 7 1;r+Ri 4 0+4 0。所以M、N 之间的电压为:U=IR=5 4 X 4 0。=2 0 V;(3)M、N之间并联的用电器越少,由R =;R 可知,n 越少,等效电阻R 越大;R 与r 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U 与r 不变,R 越大,R 的分压越大,即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根据P =?知,U越大,则每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越大。答:(1)过程见上;(2)M、N两点间的电压为2 0 V;(3)M、N 之间并联的用电器越少,由R

39、=;R 可知,n 越少,等效电阻R 越大;R 与r 串联,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U 与r 不变,R 越大,R 的分压越大,即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根据P =?知,U 越大,则每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越大。【解析】(1)由题可知,匕、R2、R 3 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表示出、/?2、自并联的总电阻;(2)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算出M、N间并联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算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M、N之间的电压;(3)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判断出M、N之间并联的用电器越少时总电阻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判断出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P =?判断出电压与每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的关系。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的规律、电功率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第1 8页,共1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