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9610912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篇一2023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教科版科学配套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案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教科版学 校:班 级:任课老师:全 册2023-2023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方案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那么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展,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材料”单元

2、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二、学情分析p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绘才能有了明显的开展,但学生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才能仍然比拟弱,因此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老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拟差,且常与兴趣亲密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拟等特点,在活动

3、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三、教学目的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目的描绘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绘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识别方向。描绘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绘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描绘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绘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观察并描绘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2科学探究目的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4、。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绘信息。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科学态度目的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分享别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展合作探究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理解人类的生活和消费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的意识。2.“材料”单元教学目的 1

5、科学概念目的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绘,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处。通过科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2科学探究目的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用科学词汇初步描绘常见材料的特征。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展描绘、比拟和分类。利用工具对材料进

6、展简单加工。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3科学态度目的开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实事求是地描绘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绘事物很重要。开展进一步改良材料的兴趣。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体会随着科技的开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良。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良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开展带来了便利。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7、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四、详细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考虑、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2.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

8、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3.引导学生积极考虑,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独立考虑、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详细活动中进展考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展交流。在考虑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擅长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绘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才能,教学中,老师

9、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科学探究才能是整体性开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老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国庆放假 1-4.观察月相1-5.各种各样的天气 机动

10、 1-6.不同的季节 1-7.做大自然的孩子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2-1.我们生活的世界2-2.不同材料的餐具 2-3.书的历史 机动 2-4.神奇的纸 2-5.椅子不简单 18 19 20 12.31-01.04 01.7-01.11 01.14-01.18 2-6.做一顶帽子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学期总结评价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施行中将根据详细情况作适当调整。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目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2.科学探究目的: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3.科学态

11、度目的: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理解。要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地球。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意识到仔细观察考虑可以更好的理解地球。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理解的地球。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 、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2.老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二、深化理

12、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 学生答复。想不想多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 学生答复。三、动手画一画。预设20分钟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 学生答复可以画什么? 小组交流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如今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 组长领取绘画材料。各组开场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老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各组完

13、成后,进展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老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局部,努力保护地球的完好。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好。五、拓展2分钟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 【板书设计】:地球家园中有什么?陆地:山川 动植物 人类地球 水:海洋 河流空气 阳光教学后记: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目的:1. 科学概念目的:?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 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14、 2. 教学探究目的:? 学会搜集证据,并可以进展简单的信息处理;?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科学态度目的:? 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 可以如实的描绘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 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可以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15、。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出示土壤的图片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生疏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而生疏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学生观察土壤的兴趣 二观察土壤。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展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可以到达意想不到的效果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 生

16、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生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生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去挖掘的欲望,并让学生可以再说的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的想法出示考前须知做补充。2. 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设计意图: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观察后的证据,做汇报时有据可依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研讨活动。1. 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设计意图:在一样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

17、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2. 描绘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 四拓展。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潮湿。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交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本钱来看都更为适宜。教学后记:3、太阳的位置和

18、方向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目的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区分方向。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2.科学探究目的:能利用太阳的位置区分方向及冷热变化。3.科学态度目的: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区分方向。.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区分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老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8分1.太阳从哪里升

19、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考虑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区分方向吗?老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识别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测。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区分方向预设22分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

20、?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分清晨、中午和黄昏,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区分方向? 早、午、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五、板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太阳东升西落 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 黄昏:太阳在西 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教学后记:4、观察月相【教学目的】1. 科学概念目的: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 科学探究目的:能观察描绘月相,推

21、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3. 科学态度目的: 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别人信息。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2.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1. 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2. 老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1. 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 2.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局部的形状叫月相。板书 3. 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

22、不同?4. 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二、观察、描绘月相预设10分钟1. 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3.小组观察。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板书: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板书: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1. 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月相课件2. 你能用什

23、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3. 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4. 用什么方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亮堂局部?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5. 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6. 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 小组展示。8. 班级评价。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1. 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一样吗? 2. 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根本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展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

24、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展记录。看谁发现的多!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局部的形状叫月相 上半月 由缺到圆 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 由圆到缺 亮面在左边教学后记:5、各种各样的天气 【教学目的】、科学概念目的: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用语言描绘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科学探究目的:能根据图片所表现出的天气特征正确地判断天气。 能运用恰当词语描绘天气特征。 3、科学态度目的:能对各种天气现象产生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别人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有保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25、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各种天气卡片5套、课件图片和视频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一猜吧!1、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雨2、一个金球圆溜溜,夜里人人看不见,除非下雨和刮风,天门天山家家到。太阳3、像花花园不种它,花儿刚开就落下,春夏秋季它不长,寒冬腊月开白花。雪 (分别指名猜猜谜底,老师给予引导说明)师:同学们,我们有时会看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有时也会看到下雨或下雪的现象,它们都代表不同

26、的天气情况,那么关于天气你又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说说我们知道的天气师:同学们都知道有哪些天气呢?先同学间互相交流再指名答复老师板书2、区分不同的天气师:不同的天气表现出的现象是不同的,同学们能根据各种现象来判断不同的天气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给各组分发天气卡片A、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卡片判断天气,并把天气名称写在卡片的反面。B、全班交流:分别指名选择卡片来说说是什么天气,并说明理由。学生答复的同时老师把图片贴在板书相应位置C、共同交流质疑,补充板书:对于同学们有质疑的图片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拟,并加以明确和补充天气名称。D、拓展练习:完成活动

27、手册第五课“拓展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共同订正。3、天气对我们的影响师:天气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不同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影响。A、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说说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影响。B、出示幻灯片干死的秧苗、拔出地面的树根、雨中玩耍、太阳能集热板和风车分别指名说说图片中表现的是什么事物,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反映出了不同天气给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带来的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C、老师小结:适宜的天气会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消费和生活。但是,假如某一种天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会给动植物和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天气

28、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板书: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类D、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学习和生活的。三、知识拓展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极端天气吗?它们的产生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A、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极端天气。出示投影:什么是极端天气和相关天气图片 极端天气通俗的说就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很少见的天气现象,它发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响很大。比方:狂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台风、冰雹、强寒潮、高温、长期干旱等都属于极端天气。 、说说你知道的极端天气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让学生观看视频,理解极端天气带来的严重后果。播放视频、小结: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会严

29、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四、梳理总结 学生畅谈收获五、布置作业师:既然极端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所以我们是不是希望这样的天气情况出现的越少越好呢?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理解以下内容:、极端天气为什么会出现?、人类的哪些不良行为会影响天气变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六、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天气 晴 图片阴 图片 天气 影响 动植物和人类 雨 图片 天气 雪 图片 风 图片 雾 图片 教学后记:6、不同的季节【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目的通过观察和比拟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的能从对详细事物与现象的观察比拟中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3.科学

30、态度目的愿意倾听、分享别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实事求是,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做到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拟认识一年中季节变化的现象,及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2.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现象的观察和比拟,认识不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描绘不同季节的词语、学生活动手册。2.老师使用:课件、记录单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四季课文学生读一年级学过的课文四季,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不同季节中的景

31、物的认识。2.提醒课题:在不同的季节,我们的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二、探究不同季节的现象1.出示四季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图片中不同季节的现象。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分组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四季的资料。3.分组讨论:我们的地球家园在不同的季节有哪些不同? 4.填写记录单。 季节 景物 用来形容天气的词语温暖、炎热、凉快、寒冷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5.看看我们的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分组汇报,老师总结6.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穿着有何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季节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三、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指导学生拼贴一张四季变化图。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我们

32、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2.请同学们回去后搜集秋季的叶和种子,做一个“季节礼盒”。 【板书设计】不同的季节春季 小草、柳树 温暖 夏季 花草树木 炎热 秋季 果实、落叶 凉快 冬季 雪花 寒冷教学后记:7、做大自然的孩子【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目的: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络亲密的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的意识。2.科学探究目的:通过探究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3.科学态度目的:愿意倾听、分享别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动植物联络亲密的实例。教学难点:能举例说出人类与

33、动植物联络亲密的实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每组一份、操作纸每人一份、奶盒、剪刀,绳子等【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预设5分钟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做游戏,好吗? 生:好。1进入第一关游戏:听一听,猜一猜。放录音 要猜的三种动物:猪、小狗、青蛙。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下子都猜出来,回想一下,我们刚刚猜出的这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 生:动物。2进入第二关游戏:猜谜语。谜语一:高高的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向日葵谜语二: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谜语

34、三:一顶小伞,落子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蘑菇师:好聪明的孩子啊!我们刚刚猜出的,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植物。 师: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那它们和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关系呢?二、出示图片,讨论这些图片分别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的关系。预设20分钟1学生拿出各组动植物图片小组讨论,它们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个有关系? 2动手操作,完成连线。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操作纸 棉花 树木 西瓜 马 猪 牛皮 玉米 橡胶 衣 食 住 行 3学生汇报表格。4举例说出还有哪些动植物和我们有亲密的关系。 三、制作“小鸟餐厅”。预设10分钟1师:同学们,动植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离不开他们;植物不但美化家园,植

35、物还供应我们食物,动植物对于人类来说同等重要,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做一个小鸟餐厅事先准备好的奶盒,为了平安方便给孩子剪好两个口2课件显示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及评价。5.老师评价并提示: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方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提问:你知道了哪些动植物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系? 五、拓展。1将我们做好的“小鸟餐厅”挂到树上。2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到户外寻找和理解更多的动植物,知道它们与我们的关系。板书:做大自然的孩子动物 植物 人类衣 食动植物与我们的 亲密相关 住 行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后

36、记:第二单元 材料 1、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教学目的1科学概念目的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体会物品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组成物体的材料。2科学探究目的结合学生实际用自己的标准,给我们周围的物品分类。3科学态度目的 愿意倾听、分享别人的信息 乐于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物品分类的标准,把周围物品分类。2教学难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展分类,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10张不同物品的卡片 2老师使用:课件、实物、班级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温故

37、知新预设5分钟1出示我们生活的世界课题,导言:我们生活的世界绚丽多彩,物质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身边的物质出发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2新授:请同学们说一说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物品,考虑一下,哪些是来自大自然的,哪些是来自人工制造出来的?3.老师组织学生识别实物图片。二、讨论分类的标准预设15分钟1. 播放“自然视觉生活景观”剪辑视频和“创造工厂人工智能”剪辑视频 2引入科学词汇自然世界 人工世界 沙 石 木 金属 塑料 玻璃 橡胶 纤维 纸 3老师分别对这些科学词汇进展讲解及举例说明。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习。 三、给物品分类预设10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对物品按材料类别分类。2出示活动手册样本,先

38、填写分类标准,再逐一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深化理解物品分类标准。3布置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分类,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四、研讨交流和总结预设10分钟1我们把物品按材料类别分成了哪几类?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2.每一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师生共同完成班级记录表)五、板书设计我们生活的世界 分类标准: 自然世界 人工世界 金属 塑料 玻璃 橡胶 纤维 纸 教学后记: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目的:一科学概念目的: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二科学探究目的1能用词语描绘常见材料的特点。2能观察和识别不同的材料。3.通

39、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的1. 愿意倾听、分享别人的信息。2.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识别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教学难点:能识别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适当的词语描绘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不锈钢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纸盒子老师准备:不同材料的餐具、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1出示准备好的餐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2根据学生的答复,引出今天的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 板书 二、观

40、察餐具特点1. 各种材料都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知道呢?学生分组带着问题对四种材料的餐具进展观察,提示学生可用手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方法。 2. 学生小组边观察边进展讨论3. 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是什么?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点? 4. 学生答复,老师引导用科学用语,并总结、讲解。5. 拿出活动手册,老师指导学生按要求填写活动手册。 三、做游戏稳固练习1. “神秘的盒子”游戏。只能描绘餐具或材料的特点,老师答复“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2. 根据之前总结的四种材料的特点,说一说用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四、交流和总结提问:四种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学生答复,老师补充并总结。 五、作业1. 回家可以和父母继续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戏稳固练习。 2. 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别的物品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书设计不同材料的餐具材料 特点不锈钢碗 反光 光滑、坚硬 陶瓷碗 光滑、坚硬 塑料碗 光滑 木碗 粗糙第 36 页 共 3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