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整合优势互补.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09995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学科整合优势互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学科整合优势互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学科整合优势互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科整合优势互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整合优势互补参加数学、科学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活动有感2008年3月20日到3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州市教研室主办的“名师 教学艺术展示活动”,这是一次别开生面,令每个与会老师受益匪浅的活动, 因为本次活动有一个特别的亮点一一数学、科学教师相互评课。我,作为曾经 的数学老师和现在的科学专职老师,是满怀期待地参加这次两个学科的名师同 台竞技的教研活动的,而活动的效果也让我满意,今天我是以兴奋的心情写下 此文,说说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也以此文表达对活动组织者为我们提供这样 的学习机会的感谢。一、活动的简单回顾:本次教研活动一共有三位数学教师和三位科学教师执教。每半天两节课, 按照一节数学课和一节

2、科学课的顺序轮替。每上完两节课都有执教者说课,听 课教师评课和专家点评的环节。在听课教师评课环节采取了别开生面的科学教 师评数学课和数学教师评科学课的形式。与会教师发言各抒己见,专家学者点 评一针见血。在会议的最后阶段,湖州市科学、数学教研员杨海荣老师对6个 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体点评,并从理论的高度概括了本次数学、科学相互 听课、评课活动的意义。二、本次活动的亮点:1活动形式新颖。以前的教研活动大多是各个学科各自为政,让两个不 同的学科教师相互听课、评课确实是教研活动的创新。数学和科学是两个有一 定联系的不同学科,有的数学教师就是科学教师,或者科学教师曾经担任数学 教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这样的活动让老师们走出小天地,打开大视野, 看看别的学科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的优点并有助于提高自 己的水平。2活动的意义深刻。一次教研活动能否让与会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形式固 然起一定作用,但是更主要的是活动的意义和教育作用。本次数学、科学交互 听课不是简单的“乱点鸳鸯”,而是基于数学和科学这两门学科的学科特点和 内在联系,本文后面还将详细阐述。正因为如此,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才能够 获得深刻的教育。3上课教师代表本市最高水平。本次上课的教师都是在本市、本学科中具 有领衔地位的名师,很多老师在省、全国上课获奖,因此参加本次活动让我们 一睹名师风采,学习了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

4、教学艺术。在下文作者还 要详细点评部分上课教师的教学艺术。4 评课老师观点鲜明,专家点评一针见血。参加教研活动,尤其是听名 师上课,我们常常感到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高不可攀,可看不可学,评课老师 也是诚惶诚恐,生怕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本次活动,所有参与评课的老师 都能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老师们本着学习、交流的心态自由发表观点看 法,有的老师概括了名师们上课的亮点、优点,使其他老师不仅知道名师上得 好,还知道好在哪里;也有的老师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名师上课中出现的若干问 题和不足,这些不同的声音更是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很难听到的。本次活动中的 专家点评则从理论的高度高屋建令瓦地概括了上课老师在教学理

5、念和教学艺术上 的特点,使听课老师的认识也获得了提高。三、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能参加这次活动是幸运的,为了更好地盘点这次活动中自己的收获,我写 下此文,我的收获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学习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第二、从理论的层面重新认识了科学和数学的关系。现分别阐述。(1)课堂教学艺术上的收获在本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可以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艺术和技 能。本次学习活动,目睹了6个名师的教学风采,每个教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限于文章的篇幅,我不能一一叙述。沈跃琴老师执教的物质的变 化一课尤其令我感动。感动的是沈老师课前充分的准备,感动的是沈老师那 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那亲切的教态,还有

6、沈老师课堂上对学生细节的关注。沈 老师上的是一堂科学课,却处处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其中的很多地方都值 得我学习。首先:学习沈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教态。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载 体,教师的意图都要通过语言来传达给学生。所以教师语言是教学的基本功。 沈老师的教学语言的特点是:亲切、简洁。教态是无声的语言,老师的姿势、 表情也向学生传递老师对他们的情感,沈老师的教态自然、轻松。在上课的过 程中,沈老师通过她教学语言和教态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民主的学习氛 围。这次听沈老师的课让我感悟到:有时候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可能就是从她说 话的语音语调开始的。其次:学习沈老师在教学中对细节的关注。在听沈老师课的时

7、候发现沈老 师上课的时候有很多让学生包括听课的老师感到温馨的小动作。比如:在学生 用来加热的勺子柄上包裹纸巾,防止学生烫伤;让学生把加热过的勺子放在凉 水中冷却;做实验的时候给学生带上护目镜这虽然都是一些小动作,却处 处体现了科学课中的人文关怀。再次:学习沈老师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课上,每做完一个实 验,当学生急着说出实验的结论的时候,沈老师总要提醒学生,对这个实验的 结论您认为可靠吗?这个结论需要验证吗?这些都是沈老师在向学生进行实证 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其实沈跃琴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环节,本文不再赘 述。既然是听了数学课,那我也免不了要

8、评一下数学老师的课,这三节数学课 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爱山小学陈国权老师的旋转。陈老师的课有这样几个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为上好课,认真专研教 材。为了上好旋转这课,陈老师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甚至还认真研究了中学 里关于旋转的知识,这是很多老师可能不会做的。正是因为陈老师了解了小学 和初中对旋转这个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和相互联系,才能够在教学设计上 不拘泥于教材,走出一条创新之路;第二、在数学课中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 陈老师在课堂上所出示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可贵的是,陈老 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一定要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其实多了这样的一个小小 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学生把自己

9、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其实 就是对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一次概括,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定可以得到比较快的提高。(2)理论认识上的提高。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对数学、科学这样两门学科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其实,在参加活动之前,我们的心中都有疑惑,为什么要让数学老师和科 学老师相互听课、评课呢,难道这样做是为了标新立异吗?我们隐隐感觉到数 学和科学这样两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这些感觉并不明晰。让我们深刻认识这两门学科内在联系的是教师的互动评课和专家的总结性 点评。在学习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对数学和科学这样两门学科的内在联系和 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第一、数学和科学都重视对学生思维的

10、培养,我们所听的六节课,执教老 师都表现出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比如在陈国权老师的数学课旋转中, 陈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答案的正误,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要求学生说说自己 是怎样想的,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从隐形变成显性。又如,在沈老师的科学课 中,沈老师反复让学生猜想,并说说自己这样猜想的依据,目的就是让学生的 猜想要有根有据。无论是科学课还是数学课都重视学生对思维过程的整理,都 体现对思维质量的要求。第二、数学课和科学课都重视实证的思想。这两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要让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这是对实证思想的重视。但是这两门学科对实证思 想的要求是不同的。数学的实证思想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下的,通过一

11、系 列严谨的推理演绎、公理、证明获得结论。因此数学的结论具有极高的严密 性,数学的实证是一个最求绝对真理的过程。一个数学结论一旦得到确认,只 要它的数学过程是正确的,所依据的命题是正确的,那么这个数学结论就几乎 不可能被证伪;科学也注重实证,但是科学的真理却是相对的。因为科学结论 的获得是来自于大量观察和实验,通过归纳的方法获得的。由于受到观察方 法、仪器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科学结论都只能是现有认识水平下的相对真 理;一旦技术、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原来的结论就可能被证伪。比如曾经的地 球中心说,由于受到古代方法和技术的限制,曾被认为是无可置疑的真理,而 现在,就是小朋友也知道它是不对的;又如牛

12、顿的力学定律在宏观物理学时代 是可以解释一切物理现象,但是当人们有能力去观察粒子的世界的时候,牛顿 定律在微观世界就有些尴尬了。概括地说:数学证明具有绝对意义,经过数学 证明的结果是无可怀疑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科学证明则是相对的,任何科学 结论都可被怀疑,这也是科学精神与意识的体现。因为数学证明是依赖于逻 辑,是演绎证明。而科学证明是依赖于观察与实验,是归纳证明。具体到本次教研活动的课堂教学,这种相对真理的实证思想也有一定体 现。比如沈老师上物质的变化一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后产生的 蜡油是新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沈老师提供的验证方法是如果蜡油能够点燃就 是原来蜡烛的蜡,不能点燃就是新物质

13、。这种验证的方法在逻辑上显然是禁不 起推敲的,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设计并无不妥。因为这堂课并 不需要学生严密证明生成的物质是新物质还是原来的蜡,而只要学生能够体验 猜想验证的过程。(3)科学课可以从数学课中学习到什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教师在最后都得到了共识,那就是数学课和科学课存 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作为一个科学教师,今天我主要谈在我今后 的科学教学中要向数学老师学习的地方:第一:学习数学老师对双基的落实。作为科学教师,我们接受了 “让儿童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的理念。诚然,现在很多科学课上,科学教 师已经能够设计出很多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建构帮助

14、儿童建构 科学概念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但是如何帮助儿童巩固科学概念却还是个问题。 数学课是非常重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双基的。我们科学老师也要想办法帮助儿 童巩固科学概念。数学老师的一些做法,可能值得我们借鉴。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上课的科学老师已经有意识地在探索如 何帮助儿童巩固科学概念了。第二:在科学课中应用数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研究科学问题 的工具。在科学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知识进行 统计分析,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量化处理,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希望教材的编 写者能够在这方面给一线老师更多的指导。第三:探索在科学课中应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中的图式和符号化是

15、很适 合科学课借鉴的。图式、符号化不仅是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更是一种帮助促 进思维的好办法,如果在科学课中引进,可以帮助科学老师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笔者以前上科学课中也曾多次使用这样的数学语言,比如:在研究沉浮的时 候,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起来,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用圈表示悬浮,这就是 用符号化来表示思维的一个例子。当然这只是个别教师的尝试,如果要系统的 研究,还是需要得到专家的指导的。四、心中尚存的疑惑本次教研活动是我作为科学老师参加的教研活动中收获最大的一次,但是 心中也尚存一些疑惑。第一、对于双基落实的问题。我们都认为落实双基很重要,可是要科学教 师像数学教师一样去做,有很多障碍。科学是一

16、个小学科,目前科学专职教师 数量少,有的专职教师要教八、九个班级;而学生一个星期有5到6节数学 课,科学课却只有2节;从教学时间来说,科学课一般安排在下午,经常被一 些计划外的文体活动、少先队活动冲掉,所以一个学期科学课会损失很多节, 有的时候连完成教学内容都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给学生巩固复习;这些问题 使科学教师要向数学老师一样去落实双基很难实现,我们该怎么办?第二、本次教研活动的三节科学课不可不说精彩,但是,我们平时可能像 他们这样上课吗?我在心中估算了三节课所要使用的材料数量,例如: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除去教师演示材料,要给学生准备的各种材料: 沉浮的物品大约16件,水缸每个4人组1个,瓶

17、子和其他的材料,所有加起来 大约20件,按照一个班级50人计算,教师要为这个班级准备的材料约100 件。先不考虑准备所需时间,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实验室和实验员,这么多材料 如何拿到教室里去;一个班级上好,下一个班上课马上用该怎样办。更何况有 的科学老师还同时教语文或者数学,他们哪里来的时间进行科学课的课前准 备。说实话,我作为一个专职科学教师,也感受到教材安排的很多科学探究活 动是无法落实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1器材的数量不够;2 即使有器材也 由于没有实验室,有的器材无法搬进教室;3 一节课上完,下一个班级常常没 有时间课前准备,因为下课十分钟收拾前一节课的器材都来不及;这就是我们科学学科的现状,教材给我们科学教师指出了一条理想化的道 路,但是客观条件让我们踏上这条路才发现很难走。正因为如此,我们科学教师要发挥创新精神,正所谓同志还需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