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00197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生活中深造,做人民的学生”记“人民艺术家”王蒙与作家们的“清溪一课”5月22日,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开幕。作家们来到作 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发生地清溪村,探寻创作 的秘诀,捕捉山乡的诗意,回溯文学的初心。这天下午,“人民艺术家”王蒙走到作家们中间,开讲“清 溪一课”。他分享了 70年的文学往事,鼓励大家“在生活中深 造,做人民的学生”。时间回到1953年,那时的王蒙19岁。面对旧世界的解体和 新世界的诞生,王蒙有着无限的激情、快意、骄傲和渴望,“我 有必要把这些日子记录下来,把它作为我青春的珍贵回忆,同时 也作为共和国的美好记忆”。王蒙很认同评论家何向阳对他说的, “你们这代人的青

2、春,和共和国的青春是同节奏共振动的”。那年王蒙完成了小说青春万岁的手稿,次年拿出初稿。 有领导看过小说后,肯定小说“艺术感很好”,但也指出“缺乏 主线”。王蒙一下蒙了: “上哪儿去寻找主线呢? ”灵感永远源自生活。在一次听唱片音乐会中,他恍然明白了: “艺术都是相通的,就像交响乐一样,它有变奏,有时平缓有时 紧凑,有时抒情有时呐喊,这就是它的主线。我一定能找到小说的主线。”后来,就有了这部文学经典。“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这是小说的序诗,穿过几十个春秋,至今依然 是青年们的青春宣言。活动变人形是一篇以王蒙童年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它描写了旧中国知识分子倪吾诚在旧式家庭生活中的苦闷

3、和迷 惘、向往现代文明而不可得的痛苦和挣扎。对包办婚姻的反思, 是小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小说是对五四新文学的补充。五四新文学的一个 突出特征就是提倡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在提倡自由恋爱的 同时,也使一批被包办婚姻的女性付出了惨痛代价,但她们是无 辜的。”前年,小说被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王蒙在台下观看时, 心依然是痛的。他希望有人去研究那些被包办婚姻妇女的命运, “至少在我心里为她们修筑了一座纪念碑”。小说这边风景完全是在生活里泡出来的。王蒙在北京师 范学院任教时,已有了家庭,还分了房子,日子可以说很美满。 但是,为了创作,他起意到新疆去,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去。这 一去,就是16年。初到新疆时

4、,他在莎车县巧遇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林渤民。林 渤民鼓励王蒙学维吾尔语,“作家深入生活,就要与人民谈恋 爱,而恋爱是不能靠翻译的“。五六个月后,王蒙就能用 维吾尔语发言,后来可以自如地用维吾尔语读书写作。他经常自称念成了维吾尔语博士后:“预科三年,本科五年,硕士三年, 博士三年,博士后再两年,正好是十六年嘛!”在伊犁的日日夜夜,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仔细观察着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发现,汉族同胞做针线时,只要 不是左撇子,针是向右前方走,维吾尔族同胞的针则是往左后方 走;汉族木匠用刨子是向前推,新疆少数民族的木匠,用刨子是 往后拉拽。他还发现,那时伊犁的车夫是苦夫,每次拉煤前都会 唱“一

5、声黑眼睛,双泪落君前”,后来王蒙把这个情节写进了作 品,一个新疆记者写道:“读到这里,我的眼泪涌出来了。”这边风景展现的便是伊犁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里面 有正直的品格、美好的爱情、诚实的劳动,有壮丽的风景、绚烂 的风俗和器物,还有蕴藏着各民族丰富表情和音调的语言。2013 年,小说出版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阿拉伯语的译者称这部小 说为翔实的现实主义、维吾尔族的细密画,中国评论家称其为伊 犁民众的“清明上河图”。“生活的底子越厚实越好。”王蒙感慨,“小说来自对生活 的观察、对生活的思索、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经验的积存。”如今,年过耄耋的王蒙,依然有着充沛的创作热情:“尤其 是写小说,有快乐、有畅想,能实现无边无际的可能性。”每次 动笔,他都会感觉“每个细胞都在跳跃,每根神经都在抖擞”,左冲右突,纵横押阖,把对文学的爱、生命的爱、祖国的爱,全 部付诸笔端。王蒙经常听朋友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但是朋友看到 王蒙层出不穷的创作,又感慨“王蒙的时间从哪儿来“。王蒙笑 着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写一天就写一天,能写一个小时就 写一个小时。我愿意对文学、对小说创作,做力所能及的一切。”(记者刘江伟龙军)(2023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