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手册】2024高中历史必背章节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589813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6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手册】2024高中历史必背章节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手册】2024高中历史必背章节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手册】2024高中历史必背章节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手册】2024高中历史必背章节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一节医疗与公共卫生第一节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的流行(1)天花古埃及:天花席卷尼罗河尼罗河沿岸。欧洲:18 世纪时,天花肆虐,多位君主多位君主死于天花。中国:清朝的康熙康熙皇帝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2)鼠疫6 世纪时,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 世纪时,欧洲鼠疫鼠疫大流行,流行了 3 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2疫病的影响(1)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疫病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

2、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其一手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17 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近代以来,疫病仍然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0 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俄国和波兰波兰大流行,西班牙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都造成大量死亡。3疫病的防治(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古罗马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

3、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2)研究疫病的防治方法东晋葛洪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代中期明代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3)建立救治机构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隔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知识手册】2024高中历史必背章节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古罗马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4)近代医学进步,有效控制了很多疫病的传播18 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1

4、9 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二、中医药的成就1古代的中医成就(1)中医诊断:战国时的扁鹊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2)中医理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3)中医治疗东汉晚期,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

5、书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4)药物学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2现代中医事业的发展(1)治疗水平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中医教育的发展: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3)开发中成药制剂: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4)中药科研:屠呦呦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

6、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5)影响:21 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的产生与发展(1)概况: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解剖学、诊断学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产生17 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规律;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19 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开始传入(1)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7、2)教会医院的建立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建立起来。其分科完备,技术先进,广受欢迎。(3)西医技术的引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4)西医院校的建立西医院校建立起来,它们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西医人才。(5)公共卫生的发展西方公共卫生措施逐渐引入中国,对人们的健康起了积极作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3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疫病(1)疫病产生及扩散的原因生存环境恶劣,公共卫生条件差,医疗技术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公

8、共卫生条件差,医疗技术条件差。政府不能足够重视导致疫情扩散政府不能足够重视导致疫情扩散。人口流动加速扩散;人民自身身体素质差人口流动加速扩散;人民自身身体素质差。(2)疫病的影响导致人口锐减、经济破坏导致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恶化。影响到政权的兴亡及战争进程、走向影响到政权的兴亡及战争进程、走向。客观上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影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影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风俗的改变,节日习俗都是原来预防或庆祝战胜某种疫病的活动,对瘟疫一般有预防作用。促进风俗的改变,

9、节日习俗都是原来预防或庆祝战胜某种疫病的活动,对瘟疫一般有预防作用。四、中医药学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将发展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其价值为:1健康价值取向。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中医优势,弥补西医短板,构建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完美医学模式,让中国人享有全世界最好的诊疗服务。2文化价值取向。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发挥中医药独特文化价值发挥中医药独特文化价值,推进中医药的生活方式化,唤醒中国人沉睡的中华文化基因,维护

10、国家文化安全。3经济价值取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中医药发挥中医药“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优势,优势,造就潜力巨大的中医药产业,收“中医药”四两拨千斤牵引全局之效。第四,世界价值取向。传播中国智慧,共享中国价值中医药可带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打造全球性健康产业,形成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健康产业全球竞争优势。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1)内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制度、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2)意义: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2西方医疗卫生体系(1)基本医疗卫生体系:20 世纪中

11、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2)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收入,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3)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推广推广: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福利国家家”。意义:为民众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物质支持。3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1)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

12、,大力推行计划计划免疫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2)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国家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药品供应体系也不断完善,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3)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4)医疗卫生事业的意义: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

13、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1)西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础医学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和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2)中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世界领先领先的成就。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提高;2003 年春的“非典非典”病毒最终被有效控制。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城市: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2)乡村:居室、厨房、厕所、禽畜圈舍的卫

14、生条件都有改观。(3)习惯: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4)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爱国卫生运动,体现出我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1)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2)在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不少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卫生。重视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患。4全面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1)表现:医疗保障被纳入社会保障体制;各层级医疗机构纷纷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取得

15、了巨大进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得到落实;公共疾病的防控与公共卫生的监督取得突出成就。(2)原因:国家干预的加强国家干预的加强;世界性公共卫生机构的推动世界性公共卫生机构的推动;科技革命的促进科技革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3)认识: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身体健康,自古以来就受到了普遍重视;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事业也呈现出时间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平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科技、政治、经济政治、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等。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一节医疗与公共卫生第一节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的流行(

16、1)天花古埃及:天花席卷尼罗河尼罗河沿岸。欧洲:18 世纪时,天花肆虐,多位君主多位君主死于天花。中国:清朝的康熙康熙皇帝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2)鼠疫6 世纪时,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 世纪时,欧洲鼠疫鼠疫大流行,流行了 3 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2疫病的影响(1)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疫病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

17、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其一手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17 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近代以来,疫病仍然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0 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俄国和波兰波兰大流行,西班牙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都造成大量死亡。3疫病的防治(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古罗马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2)研究疫病的防治方法东晋葛洪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

18、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代中期明代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3)建立救治机构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古罗马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4)近代医学进步,有效控制了很多疫病的传播18 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19 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二、中医药的成就1古代的中医成就(1)中医诊断:战

19、国时的扁鹊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2)中医理论: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3)中医治疗东汉晚期,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医学家孙思邈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4)药物学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

20、方药学巨典”。2现代中医事业的发展(1)治疗水平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中医教育的发展: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3)开发中成药制剂: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4)中药科研:屠呦呦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5)影响:21 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的产生与发展(1)概况: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

21、分析,在解解剖学、诊断学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产生17 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规律;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19 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开始传入(1)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2)教会医院的建立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建立起来。其分科完备,技术先进,广受欢迎。(3)西医技术的引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4)西医院校的建立西医院校建立起来,它们把教学

22、、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西医人才。(5)公共卫生的发展西方公共卫生措施逐渐引入中国,对人们的健康起了积极作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3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疫病(1)疫病产生及扩散的原因生存环境恶劣,公共卫生条件差,医疗技术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公共卫生条件差,医疗技术条件差。政府不能足够重视导致疫情扩散政府不能足够重视导致疫情扩散。人口流动加速扩散;人民自身身体素质差人口流动加速扩散;人民自身身体素质差。(2)疫病的影响导致人口锐减、经济破坏导致人口锐减、经济破坏。生态环境遭到

23、破坏,生存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恶化。影响到政权的兴亡及战争进程、走向影响到政权的兴亡及战争进程、走向。客观上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影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影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风俗的改变,节日习俗都是原来预防或庆祝战胜某种疫病的活动,对瘟疫一般有预防作用。促进风俗的改变,节日习俗都是原来预防或庆祝战胜某种疫病的活动,对瘟疫一般有预防作用。四、中医药学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

24、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将发展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其价值为:1健康价值取向。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发挥中医优势,弥补西医短板,构建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完美医学模式,让中国人享有全世界最好的诊疗服务。2文化价值取向。推动中华文化复兴发挥中医药独特文化价值发挥中医药独特文化价值,推进中医药的生活方式化,唤醒中国人沉睡的中华文化基因,维护国家文化安全。3经济价值取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中医药发挥中医药“全产业链全产业链”优势,优势,造就潜力巨大的中医药产业,收“中医药”四两拨千斤牵引全局之效。第四,世界价值取向。传播中国智慧,共享中国价值中医药可带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5、,打造全球性健康产业,形成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健康产业全球竞争优势。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1)内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制度、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2)意义: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2西方医疗卫生体系(1)基本医疗卫生体系:20 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2)医疗服务体系日益

26、完善: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收入,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3)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推广推广: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福利国家家”。意义:为民众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物质支持。3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1)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计划免疫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2)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国家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药品供应体系也不断完善

27、,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3)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4)医疗卫生事业的意义: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创造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1)西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基础医学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和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28、大幅提高。(2)中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世界领先领先的成就。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明显提高;2003 年春的“非典非典”病毒最终被有效控制。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城市:净化饮用水,科学处理垃圾、粪便与污水等许多做法在城市中推广开来。(2)乡村:居室、厨房、厕所、禽畜圈舍的卫生条件都有改观。(3)习惯: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4)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爱国卫生运动,体现出我国卫

29、生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1)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基本素质。(2)在压力日益增大的现代社会,不少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卫生。重视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患。4全面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1)表现:医疗保障被纳入社会保障体制;各层级医疗机构纷纷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得到落实;公共疾病的防控与公共卫生的监督取得突出成就。(2)原因:国家干预的加强国家干预的加强;世界性公共卫生机构的推动世界性公共卫生机构的推动;科技革命的促进科技革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3)认识: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身体健康,自古以来就受到了普遍重视;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医疗卫生医疗卫生事业也呈现出时间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平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科技、政治、经济政治、经济等因素密不可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