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589030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知道物体有轻重的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要求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和进率,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吨的认识”作铺垫。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 1 克与 1 千克的质量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已经有所了解,无数次地实践过,但缺乏对这些单位的具体感知,大部分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仅靠观察得到,更多的需依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同时农村学生对旧制重量单位:斤两比较熟知,因

2、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的难度较大。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 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 千克=1000 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主题课件,一个 2 分硬币,羽毛球,乒乓球,1 千克的盐,500 克的砂

3、糖。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课前要求学生准备重 50 克、100 克、500 克、1 千克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说一说:哪些物体轻,哪些物体重?生答:饼干轻,豆油重 2、掂一掂:一支铅笔和文具盒,一张纸和数学课本,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提问:你在家里听大人说过物体的轻重吗?怎么说的?学生回答:XX 斤、XX 两、XX 克、XX 千克。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过斤、两是旧制重量单位我们现在不学习它。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实践操作、形成观念。1、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引出质量单位。观察主题图:(

4、1)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生答:苹果多少钱一斤?苹果有多重?苹果有多少克?苹果有多少千克?(2)画面中的小朋友在说什么?生答:一盒饼干 110 克,一桶豆油 5 千克。(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生答:我发现火腿肠一根是 45 克,我的体重是 30 千克,我的体重 28 千克一袋大米是25 千克、面粉 50 千克、方便面有 50 克、有 100 克的、牙膏是 90 克,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呀,真了不起,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表示物品有多重,

5、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同学们说得真好,观察真仔细。只要我们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会学到很多知识,2、千克的认识。(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 1 千克有多重吗?找出自己带来的重 1 千克的物品,说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物品的质量是 1 千克?(2)用掂一掂、拎一拎的“方式”体验 1 千克的质量。(3)同学间交换带来的重 1 千克的物品,掂一掂丰富对 1 千克质量的感知。(3)估一估:你身边那些物体有 1 千克,1 千克重的本子大约有几本?同学们相互交流。师:你想知道你估计的准不准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4)认识和使用各种秤。(5)实验活动:秤一秤估计的物品

6、。3、克的认识(1)认识天平:告诉学生,当砝码和物体质量相等时,指针正好指向“0”(2)你们知道 1 克有多重吗?出示羽毛球,乒乓球,2 分硬币等物品,猜测哪样东西的质量是 1 克。用天平验证。(2)掂一个 2 分硬币的质量,体验 1 克有多重。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大约是 1 克?同学交流。(3)感受和估计数学书的质量以及 50 克、100 克、500 克有多重。(4)用天平验证。4、进率教学(1)你觉得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测。(2)使用盘秤验证。一袋盐重多少千克,1 袋砂糖重多少克?生答:一袋盐重 1 千克,1 袋砂糖重 500 克 师:两袋砂糖正好是多少克,即:多少千克。生

7、答:两袋砂糖正好是 1000 克,即:1 千克。得出:1 千克=1000 克 5、小结: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生答: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书本 P89 第 4 题。2、看清数据和单位在括号里填上“”“”“”书本 P89 第 5 题。3、老师课前带来的东西,哪些用克作单位,哪些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判断物体轻重不能简单地根据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4、1 千克的铁和 1 千克的棉花谁重?为什么?让学生在争辩中明确:两样物体的质量都是 1 千克,所以一样重

8、。部分基本部分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认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身体的真确姿势和基本活动能力乐于重复练习能听指挥守纪律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课的组织与教师活动组织两列师语言要清晰练习负荷次时强数间度小一组织两列横队教师讲解语言要清晰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学生分组进行配合和战术练习开始游戏报数根据各班情况进行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认真进行战术配合的练习积极进行练习仔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二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做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做游戏可以使大脑灵活做游戏可以培养有良品质做游戏可以是心情愉快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总结归还器材布下课组织四列横队教师组织安排放松

9、内容指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课外问老师好吗?下课。教学反思 对如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1 克有多重?1 千克有多重?确实较难掌握。教学时教师也很难把握,所以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过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充分的准备了教具、学具和实物,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 1 克、几克和 1 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和所产生的内在的知识层面不是教师讲解、灌输能让学生得来的,而是学

10、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动手”的方式学习,而不是“听和说”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这样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效益到得明显提高。部分基本部分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认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身体的真确姿势和基本活动能力乐于重复练习能听指挥守纪律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课的组织与教师活动组织两列师语言要清晰练习负荷次时强数间度小一组织两列横队教师讲解语言要清晰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学生分组进行配合和战术练习开始游戏报数根据各班情况进行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认真进行战术配合的练习积极进行练习仔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二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做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做游戏可以使大脑灵活做游戏可以培养有良品质做游戏可以是心情愉快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活动总结归还器材布下课组织四列横队教师组织安排放松内容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