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0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855425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0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10篇)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

2、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

3、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

4、,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

5、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九年级上册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

6、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前面也学过一些小说体裁的文章,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现在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水浒传有关的

7、文学常识。 2、扫清字词障碍。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及目标。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字词检测。 四,速读课文,合作完成。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五,探究。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v 杨志:精细能干,但刚愎自用,对部下蛮横,粗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分化。 v 吴用: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人和。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的团结。 七,课堂总结。让我们记住这些话 v 村

8、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藏族)谚语 v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2、审美欣赏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 3、通过学习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性格。 教学重点: 认识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孤独”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 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片,点

9、名学生唱这两句) 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让学生畅谈成长的烦恼或快乐) 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又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体验人物情感。 1、本文以一篇小说,因此根据以往学习小说的经验,我们应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学习? 明确:小说的

10、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方面着手去学习。 人物: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辛,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后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荡 设计说明:本问题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强化读小说的方法技巧,即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着手阅读。 2、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知道在杜小康的这一段成长历程中,什么是最难以忍受的呢? 明确:孤独,缺乏与人的交流使杜小康难以忍受,甚至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3、请看看杜小康对孤独的态度产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 第一篇章 与孤独相遇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

11、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导入:孤独最初是由自然环境带给度小康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刚才我们已经做了分析,是芦苇荡。就让我们今天的阅读发现从这里开始吧! 大屏幕出示: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感觉。 请分析杜小康初到芦荡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小组合组后展示交流。.。.。. 导入:同时在这个篇章,还有这样的芦苇荡,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

12、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抛出问题:你作为读者,阅读到此,给你一种什么什么样的直观感受? 预设:温馨宁静安谧 抛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芦荡,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作何理解?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意识到孤独对人的影响,审美欣赏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领会优美的意境,并且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的成长足迹比较了解。 小结:是啊,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

13、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这一切,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他的几乎所有的感官都沉睡了,原本田园牧歌似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第二篇章与孤独相伴 教师补充删减掉的内容 他们还各自创造和共同创造了许多消解孤独的办法: 父子俩一起出发走进芦苇丛里,看谁捡的雁蛋多;他们用芦苇扎成把,堆成高高的芦苇塔,爬上去,居然看到好几处散落在芦苇丛里的人家和村落;杜小康用芦苇编了

14、几十只小笼子,又捉了几十只只有芦苇丛里才有的、那种身材优美的纺织娘放入笼中,使寂静的夜晚,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鸣叫。.。.。.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孤独是可以克服的,他只是一段旅途。孤独之旅,孤独不是主旋律。 第三篇章 在孤独中升华 学生自己研读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曹文轩前方 在这个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并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 明确: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通过这个环节,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本单元所

15、学的语文要素,是否能够独立的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44到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感受一下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 师(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生读。)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

16、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 三、拓展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孤独的经历和感受,请补充。 同学们,有时,孤独是一根针,刺痛着我们脆弱的心; 有时,孤独又是一朵花,灿烂着我们的灵魂。 学生补充 让我们感谢孤独, 并享受孤独吧! 因为经历孤独 即经历了成长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四、布置作业: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感受过孤独,请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

17、设计意图:情感的延伸,可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情感上的共鸣,才刚刚开始。 五、以“明天的杜小康”话题结束 孤独之旅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接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

18、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多阅读,读好书,好读书。 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设计 篇四 自读目的: 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二、进一步理解叙事顺序。 三、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认识曹操。 教学重点:目的一; 教学难点:对杨修被杀原因的正确理解。 教学关键:目的三; 教学方法:引导自读; 教学时数:一节。 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二、指导学生分析叙事的逻辑性。 1、选文围绕曹杨之间的矛盾写了那几件事?记述这件事的行文顺序能否变动,为什么? (1)嫌门阔 忌之 (

19、2)一盒酥 恶之 (3)杀近侍 愈恶之 (4)告发丕 愈恶之 (5)斩门吏 大怒 (6)作教 杀心 (7)鸡肋 杀 2、文中这些事的记述顺序不宜变动。 七件事从时间顺序看是倒叙,但从曹操“进兵收兵犹豫不决杀杨修进兵失败班师”的过程中,杀杨修的事是顺序的事。因此,从篇章结构上看,杀杨修前的七件事,要当插叙对待。 3、杨修死后,原著中有几句诗,对杨修之死是这样说的:“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我们现在想想,说得准确不准确? 有道理。杨修恃才放旷,喜耍小聪明。而曹操在文中是个表面上“称美”,而“心恶之”的妒贤嫉能的人,两种性格互相冲突,必然导致一个结局,但杨修与曹氏父子间争宠夺权的斗争,卷入封建统治

20、阶级内部政治斗争,这才导致他遭杀的本质原因。 4、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奸雄”之称,从文中能看出他的“奸”吗? 一奸:借故杀人, 二奸:不让人识破心机, 三奸:惠善后。 三、课堂练习: 比较下列“以”、“乃”的词性和词义: (1)此乃杨修之所教也; (2)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3)吾乃在梦中; (4)门内添“活”乃“阔”字也; (5)修以鸡肋之意对; (6)再入以惑之; (7)操以植为能; (8)以今夜是令,便知。 板书: 嫌门阔 忌之 恃才戏主 一盒酥 恶之 杨修 恃才伤主 杀近侍 愈恶之 (恃才故旷) 告发丕 愈恶之曹操(奸雄) 恃才干政 斩门吏 大怒 作教 杀心 恃才乱军 鸡肋 杀

21、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合作探究 1、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2、从“智变行辰、智藏行踪、智选路径、智察枣客”,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为了保证生辰纲安全,煞费苦心。请同学们再在课文中找找,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3、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速读课文,画出小说中能够表现

22、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水浒的故事情节,或者自己对水浒的感想等等。 2、同学们,杨志和吴用的斗智让我想起了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兵法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三十六计有: (1)胜战计: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2)敌战计: 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3)攻战计: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4)混战计: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5)并战计: 偷梁换柱 指桑

23、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6)败战计: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白话,认识词义的 古今差异,积累词语。 2、了解施耐庵与水浒传,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 3、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4、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及失败的原因。 鉴赏小说故事情节,分析课文是如何体现智取的,体会叙事的奇特魅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 赏读法 讨论法 文献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导入: 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

24、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25、。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Xk b1. com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

26、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

27、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 检查预习、指名复述课文 四。 故事情节分析: (一) 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28、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 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

29、方面?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

30、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

31、。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

32、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

33、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

34、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布置作业: 1、 完成小论文智取生辰纲与三十六计 2、 就杨志个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性格,写一篇短评。 3、 课外阅读。 智取生辰纲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

35、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

36、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

37、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

38、,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情感目标: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

39、达的心理变化过程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 学 过 程 : 一、导语设计 李白有一首静夜思,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生齐背)这是一首思乡诗。 现代还有一些歌也是表达思念之情,让我们先听一首歌(师播放幻灯片)明确:这是王菲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但愿人长久,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一句,歌词也与本课的内容有关。(板书课题

40、作者) 二、简介宋词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这是相对于柳永的婉约派来说的,他的词少了一份缠绵绯恻,多了一份豪迈与豁达。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师生朗读,理清行文思路。 (1)简介作者 师:苏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请哪位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苏轼? 明确: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他既是豪

41、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学过他的文章,如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 (2)介绍写作背景: 要求学生齐读词的小序,并阅读注解。教师适当补充,让学生明确本词是一篇中秋思念亲人而生发感想的文章(板书:思念亲人)。虽然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他的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曾多次贬官,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在贬官时所作,而且当时他与他弟弟已有七年没见 . (3)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解释弄清词作大意,初步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其中的语气和语调该如何处理。 (4) 请一同学把这首词读一下,注意语速、语气、语调等问题。

42、 (5) 下面请同学们听我来读一下(教师配乐范读),思考:本词以什么为线索?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回答) 明确: 本词通篇咏月,明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和红线,它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尾。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可以说是借明月自喻清高(板书),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可以说是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的祝愿(板书) (3)学生齐读全文(配以音乐) 2、小组互动,质疑解难,突出重点难点。 师导: 这首词是古往今来最为著名的中秋词,就词的内容来说,有一定难度。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词的风格、写作背景,就这首词的大致意思讨论一下,讨论中的疑问等会在大组交流中提出来,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告诉同组的人,你最喜欢哪句词句,为什么?好,下面请以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同学们可能会有这些问题: (1)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