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82650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1(十四)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 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A 由材料中“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可知,西汉商业资本充斥于民间,一方面反映 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了商业资本的活跃,故选A项;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从总 体来看,中国都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B项;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商人的社会

2、地 位都不高,故排除C项;题干涉及的是民间借贷现象,不是长途贩运现象,故排除D项。2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 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基本不鄙弃杂艺。还较多渗 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8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C.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D.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B 宋朝时期商业得到较大发展,被人们所接受,才会在家训中“较多渗透了择业、理 财等经济思想”,故选B项;“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只是对材料的一个解读而不是 在阐述原因,故排除A项;世家大族在

3、明清时期依然存在,故排除C项,主流社会观念受到 冲击是家训变化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排除D项。9 .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种类概况固定型店铺酒楼、茶肆、金银首饰店、药铺等,其中大部分属个体私营半固定型摊贩装饰品、迷信品、日用杂货、各类小吃流动型摊贩各类饮食由此可知,北宋()A.社会崇尚奢靡之风B.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C.专业化市场已出现D.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D 由表格可知,北宋都城夜市有固定型店铺、半固定型摊贩、流动型摊贩等类型,这 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多样,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北宋人民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故排除A项;固定型店铺、半固定型摊贩、流动型摊贩等类型的形成说

4、明了商 业管理制度的有序,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表明北宋都城夜市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 类具有较强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故排除C项。4 . (2019 南通一模)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但由于商 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各地 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A.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B.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D 题干中的“南市”指的是草市,南市的发展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这表明草市发展 助推城市繁荣,故选D项;南宋市场交易不是不受政府监管,而是政府不再直接监管,

5、故排 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抑商政策,故排除B项;城市坊市界限在北宋就已经打破,故排 除C项。5 . (2019 云南一模)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广告宣称“将油漆试 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材料反映出()A.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B.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C.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 材料中广告语体现了商人通过广告积极参与商业竞争,这说明竞争之激烈,故选B 项;材料只是强调广告业在商业竞争中的作用,而不能说明其繁荣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 不能体现私营手工业地位的改变,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中后期,故排除D项6 .明

6、朝市镇经济各有特色。如盛泽镇以蚕桑为业,震泽镇居民竞逐绫绸之利,濮院镇专 织丝绸,枫泾镇棉纺织业兴盛。这反映出明中后期,市镇经济()A.制约了农业发展B.生产方式多样化C.区域化分工明显D.以棉纺织业为主C 由材料可知不同市镇经济的特点各不相同,说明明朝的市镇经济有明显的区域化分 工,故选C项;市镇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而且经济作物的不断增 多也是农业发展的表现,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具体说明各地的生产方式如何,故排除B项; 棉纺织业的发展只是众多市镇的一个特色,材料没有说明丝织业和棉纺织业的比例,故排除D 项。7 .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

7、日舟行往返足以完 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 数里之遥。材料说明()A.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8 .明朝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D.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C 材料中仅说明苏州府吴江县农村市镇增多,没有体现苏州府的经济总值,因而不能 说明苏州府成为江南经济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明朝工商业市镇增多,并不能体现开 始兴起,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中期以后江南农村工商业市镇增多,说明农业生 产与商品经济联系紧密,故C项正确;材料中“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 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是指江南工

8、商业市镇增多,彼此间隔距离较近, 没有反映江南水路舟行的交通发达,故D项错误。8. (2019 武昌区高三调研)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 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 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C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逢国家统一或实行开放政策,丝绸之路就畅通,而 每逢战乱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就衰落,这说明政局对丝路有重大影响,或阻碍,或 畅通,故选C项;明清

9、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不等同于完全消失,故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 兴衰受到统治政策的影响,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少数民族政权对丝路贸易的态度,故 排除D项。9.(2019 洛阳、许昌二模)汉文帝两次“除出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 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还下诏命列侯到自 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这些做法()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C.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B 根据材料可知,汉文帝时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扩大人民生活来源,这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推

10、动当时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减免租税不能增加政 府的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为民减负,开禁利民,与诸侯国实力的膨胀无直接关系,故排 除C项;放宽重要物资的开采权并不意味着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D项。10 .(2019 沧州高三联考)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土”“农”“工”“商” 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 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A 阶级的流动性增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这跟抑商政策的松动有密切关系, 故选A项;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生产方

11、式有所改变,与题干时间不相符,故排 除B项;田庄经济兴起是东汉时期,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意味 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故排除D项。11 . (2019 乐山一模)学者陈尚胜认为:“(郑和)所推行的华夷秩序由于偏重于政治上 的君臣关系,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的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交流所孕育的文化认同,因而 没有形成明朝与东南亚地区关系的长效机制。”该学者的主要依据是明政府()A.推行朝贡贸易和海禁B.忽视儒家文化圈的建构C.过分专注于君主专制D.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A 根据材料中郑和“完全排斥了民间交流”可知,明朝对外实行朝贡贸易,而禁止民 间私自贸易一一实行“海禁”,故选A项;

12、郑和下西洋时期依旧重视儒家文化圈建设,故排除 B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不是限制对外贸易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 朝中后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排除D项。12 .(2019 南平一模)福建浦城仙霞古道号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是唐朝以 来浙、闽间的商旅要道,宋元时期渐趋衰落,明清时期转为兴盛。这源于()A.闽浙赣三地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南北交流C.明清时期沿海地区倭患的严重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措施的影响D 由材料可知,浦城仙霞古道是闽浙通商之用,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可以从海上 贸易,而明清实行海禁,只能再从陆上进行了,故选D项;宋元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而

13、宋元 时期浦城仙霞古道却属于衰落期,故排除A项;闽浙地区均属于南方,不存在南北交流问题, 故排除B项;“倭患”明朝最为典型,清朝无此类问题,故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作为商业性标记的原始商标就 开始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木工、竹工、漆工、陶工、冶师等工匠为了在商品的交换中便于 别人识别自己的商品,在自己的商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时候的商品标记仅仅具有区别不 同生产者或所有人的性质。三国时期,酿酒业已经非常兴旺,出现了如“何以解忧,唯有杜 康”的诗句,在这里,商

14、标的广告宣传功能已经体现出来。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铺使用一块铜板制作的白兔商标,基本具备了现代商标的构成要素,这是我国商标史上最早 的较为完整的商标铜板。明清时期,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 出现了不少知名的商标,假冒商标也时有出现。摘编自刘晓东“商标权”名词的历史渊源与演变材料二 明代正德松江府志:“(松江)俗务纺织,他技不多。而精线绫、三梭布、漆 纱方巾、剪绒毯,皆天下第一。”崇祯松江府志所说的“尤尚精敏”的品牌有:三梭布、 云布、标布、官布、飞花布、织花绒布等。一些无良商人非法经营,假冒品牌与商标,牟取 暴利,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如顺治

15、十六年(1659年)四月松江知府衙门 立告示碑,揭露了牙行奸商沈青臣等,假冒松江金三阳字号品牌的违法行为。然而,由于松 江优质棉布销路十分旺盛,利润可观,一些奸牙仍然以身试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假冒松江品 牌商标,非法牟利。1703年和1736年官府又两次立碑严禁。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8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标发展和保护的看法。(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木工、竹工、漆工、陶工、 冶师等工匠”

16、等信息,再结合春秋时期的标记、三国的杜康、白兔商标的出现等事实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维权、生产力水平、政府监管方面作答。第 问,根据材料二中“(松江)俗务纺织,他技不多” “皆天下第一”“品牌有织花绒布 等”“销路十分旺盛,利润可观”“假冒品牌与商标”“假冒松江品牌商标,非法牟利”等 信息回答。第(3)问,从商标出现的原因、政府的政策、商人的诚信方面等分析作答。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自发产生并集中于手工业领域;功能日益增多(表明归属, 兼具广告宣传功能);商标形式逐渐多样化。(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商人维权意识的提升;政府一

17、定程度的管理与保护。(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表现:纺织业发展迅速,获利丰厚;技术领先,品牌较多;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存 在一定的非法侵权行为。(3)看法:商标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应加强对商标权的立法与保护;弘扬 传统文化,增强商人的诚信意识。(答出三点即可)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尔国距中华过远,遣使远涉,良非易事;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 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人民,慎固尔 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 始称向化也。俾尔永遵,故兹敕谕!清仁宗实录卷320嘉

18、庆二H一年七月乙卯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嘉庆对英国国王的敕谕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 面)(12分)解析:本题目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信息,其二是历史现象,其三是评价。就材料而言, 通过材料“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俾尔 永遵,故兹敕谕! ”可以提取出“拒绝英国继续遣使东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信息所 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于“闭关锁国”这一历史现象,可以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论述。就积极方面而言,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 了积极作用,对于外来侵略也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就消极方面而言,主要从生产力、贸易 关系等方面总结。答案:注意:历史现象可反映闭关锁国、天朝上国观念、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密 切等;历史现象须同信息对应,不对应只给信息分数;评论应多角度。示例:信息:拒绝英国继续遣使东来。历史现象:体现了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评论:“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对于外来侵略也起到 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闭关锁国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以至阻碍社会生 产力的进步。限制对外贸易,丧失对外贸易自主权,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总之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