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押题练习 .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581278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押题练习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押题练习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押题练习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押题练习 .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押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即将结束,高一1班策划开展“乡土中国研读微报告展示”活动。他们邀请了语文教研室张主任参与活动。下面是展示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语不够规范得体,请找出语句(填写序号即可)并提出修改意见。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衷心地感谢张主任接受我们的邀请。并感谢张主任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惠顾我们微报告展示活动现场。张主任是一位学富五车且有风骨、有思想的老师。近几年,发表语文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若干篇;出版教育教学拙著一部。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的到来。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乡土中国研读成果。二、(20

2、23河南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1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盛典上,雪花飞舞,火炬点燃,烟花绽放,中国在冰雪的世界,向世界张开热烈的臂膀。当冰雪之约如期而至的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礼序乾坤,乐和天地。一场场盛大庄严、_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的礼乐文化。当然,一提起礼乐文化,一些人可能会想到封建礼教,如“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都是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整理挖掘其中积极

3、、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比如,古代礼制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再比如,古时有很多_,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对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称呼不一样,这些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_。其实,有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结合文段内容,拟写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上联:礼序乾坤,温良恭俭让镌刻华夏真品质下联: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天走了,百花开始凋谢,黛玉对于时序的移动特别敏感,相对于冷静理性的人物,林姑娘就特别。大观园是贾宝玉心中的人间仙境,也就是人间的太虚幻境,大

4、观园的女孩子和百花一样,到了春暮就开始凋谢了。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的时候喝了仙酒与仙茶,“万艳同杯,千红一窟”,与葬花吟的意义也是对照的,红楼梦中常有这种点醒意喻之笔。葬花吟中有很多黛玉感伤自身之语。“质本洁来还洁去”,黛玉是最要高洁、的女孩子。“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诗一般的灵魂,不但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而且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不如埋葬它,化作春泥更护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沟渠。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黛玉写这些骤然看来好像自怜自哀,其实不止,她已经敏感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人世间最的事。葬花吟不

5、光是黛玉的自挽诗,也是挽一切美好短暂的东西,挽那些落花,也代表对短暂繁华的一种哀悼,对文明高峰即将走下坡的哀悼。伤春悲秋的抒情诗传统,到此时是个顶点。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她诗一般的灵魂,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即使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B.她诗一般的灵魂,因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何况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C.因她诗一般的灵魂,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何况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D.她诗一般的灵魂,因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即使飞到天尽头,也找不到安身的地方。3.文中画

6、线句子提到的葬花吟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埋葬落花时所吟,一首葬花吟道出了无尽悲愁。请你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其葬花时伤感的原因。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联,也叫楹联、楹帖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甲: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汉代,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红楼梦中的楹联,与一般的楹联一样,乙:具有明确的实用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由于其题写处所不同,风格也多姿多彩:或凄婉如悲秋萧笛,或飘逸如归牧晚唱,或幽远如山雨游云

7、,或冷峻如孤竹瘦石。可以说,红楼梦的楹联,充分体现了作者独到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一)。“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兰风蕙露”联),“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藕香榭”联),自然地引发读者置身其中去遐想幽思,丙:去体味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钟灵与静谧。(二)情感上的忧郁哀婉。“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太虚幻境宫门联),几多感慨与凄楚,几多惆怅与哀婉,似乎是一曲忧郁的洞箫,令人置身于浓烈的悲剧氛围之中。(三)寓意上的隐括蕴藉。红楼梦中的楹联,既以它的情趣引人入胜,。“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联),写出了作者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扑

8、朔迷离的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有这样一番话:“丁: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虽然是谈诗,但这番话也同样适用于对联创作。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甲句关于对联的表述完全正确。B.乙句中的并列成分可调换顺序。C.丙句中“钟灵”一词运用不当。D.丁句中逗号与问号应互换位置。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对联这一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许多回

9、目完全可以当作名联来欣赏。下面选取了红楼梦两个回目,请你任选一个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赏析。(1)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2)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画需要题跋。题与画每每,好画还须有好题。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真是佛头着粪,整个的画面都要为它破坏。抱石肯把他辛苦的劳作拿来让我题,他必然相信我至少不至于题得怎么坏。以前我曾替他题过一张瞿塘图,题得特别拙劣,至今犹。目前经验虽然又多了一些,但也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词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

10、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而且据我自己的经验,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要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譬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没有经过训练的劣马,那是不敢领教的。好的画不仅可以诱发题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启迪题者的心思。你对着一幅名画,只要能够用心地读它,它会引你到达一些意想不到的境地。由于心思的焕发、兴趣的葱茏,便自然会得到比较适意的词、比较适意的字、比较适意的风格。好的,题吧,大胆的题吧。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辞、字、款式要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

11、文表达效果更好?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类比推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附:参考答案一、【答案】:,“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改为“从百忙之中抽身”;,“惠顾”改为“莅临”;,“语文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若干篇”改为“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论文若干篇”;,“拙著”改为“著作。一.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语义重复,“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与“从百忙之中”重复,删掉“拨冗”,改为“从百忙之中抽身”;,“惠顾”,(动)敬辞,惠临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用在这里不合语境,改为“莅临”;,“语文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若干篇”语序不当,改为“有关

12、语文教育教学的论文若干篇”;,“拙著”,谦称自己的著作,拙劣的作品,用于形容张主任的作品不合适。改为“著作”。二、【答案】1.气势恢宏繁文缛节望而生畏2.乐和天地,仁义礼智信传承中华文明风【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依据“盛大庄严”和“仪式”推断前文所填写成语应该和“盛大庄严”语义一致,并结合“仪式”可知,应该是场面大,气势宏伟。故可填写“气势恢宏”。“气势恢宏”:气势磅礴,场面大气。第二空:依据“见面、告别时要三请三辞”推断礼仪的程序繁琐,故可填写“繁文缛节”。“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第三空:依据“现代社会”推断上述礼仪程序等规范

13、会让现代人产生畏惧心理,故可填写“望而生畏”。“望而生畏”: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形容人态度威严或事务艰难令人畏惧。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对联的能力。此题考核仿写句子的能力,重点考核对联,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首先理解上联中诗句的含意,即“礼乐文化规范了天下的秩序,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成为华夏优秀品质的象征”。然后联系“礼乐文化”和选文的内容,原文“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故下联可以“乐和天地”为开头,“仁义礼智信”可以对“温良恭俭让”,“传承”对“镌刻”,“中华文

14、明风”对“华夏真品质”。下联:乐和天地,仁义礼智信传承中华文明风三、【答案】1.多愁善感孤高自负无可奈何 2.D 3.前夜去宝玉处,晴雯不开门,黛玉错疑在宝玉身上,失望伤心。寄人篱下的命运。多愁善感的个性。正逢饯花之期,由落花飘零联想到自身处境。【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细腻、敏感,应填“多愁善感”;多愁善感:一般是指一个人心思细腻、感性,内心情感容易受别的事物影响。第二空,所填内容应与顿号前“高洁”语意相近,表现林黛玉品性高洁孤傲之意,故可填“孤高自负”。孤高自负:生性孤独,自许甚高。第三空,这里强调的是“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人世间最不能改变的事情,

15、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故此处可填“无可奈何”。无可奈何:指毫无办法。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不但而且”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两个句子构不成递进关系,“觉得红尘一无是处”“没有归属感”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把“不但”改成“因”;“飞到天尽头”是假设情况,关联词语应用“即使”。A.“因”语序不当,主语一致,应把“因”放到主语之后;B.“何况”使用不当,“飞到天尽头”是假设情况,“即使”表假设,更符合句意;C.“因”语序不当,主语一致,应把“因”放到主语之后;“何况”使用不当,“飞到天尽头”是假设情况,“即使”表假设,更符合句意。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整

16、体把握的能力。“黛玉葬花”源于红楼梦二十七回中黛玉跟宝玉的误会,本来宝黛在一处嬉笑,谁知宝玉中途被袭人以老爷有事叫走了。黛玉由此牵肠挂肚,怕他被责骂,所以晚饭后来看他。谁知宝钗先进门,她看了会水禽,门就锁了;更巧的是晴雯刚和碧痕吵架,听见黛玉敲门,以为是丫头在敲,使使性子不给黛玉开门,更巧合的是黛玉第二遍说“是我,还不开么”,偏生晴雯就是没听出黛玉声音,黛玉为此对宝玉产生误会,再听见宝玉、宝钗等人嬉笑送别,而自己竟然连心爱之人的门槛都不得入,所以更是伤心难耐。黛玉虽然有贾母的疼爱,但始终觉得自己是外孙,有寄人篱下之感,不然,通常收到别人送的礼物,普通人都是先感谢一番。表达谢意,然后欣赏礼物,表

17、达自己对礼物的喜爱,然而黛玉却敏感地感觉到这是大家挑剩下的,她在乎的不是那份钗花,而是在意那份被在乎的感觉,所以,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物质生活,在精神上她是有所欠缺的,这种欠缺来自她寄人篱下的生活所致。林黛玉孤高自许,精神上表现出一种傲岸不羁的气概。但她又表现得如此的多愁善感,见花掉泪,见月伤心。林黛玉深深同情落花的结局,对落花感到伤感,但更让她伤感的是,由此联想到自己飘零流落,寄人篱下,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现状,又和落花有什么两样呢,由此,她感到了深深的悲伤和苦闷,难以自制。这些都是她葬花时伤感的原因。四、【答案】1.C 2.内容多种多样意境上的恬静幽远又以它的理趣发人深省 3.(1)“花解语”

18、指袭人劝慰宝玉爱惜自己明德上进,“玉生香”指宝黛情投意合笑诉情话:巧用双关,生动且富有情趣,用叠词表现人物情感,细腻动人。(2)此回目写薛宝钗戏蝶与林黛玉葬花两个情节:薛宝钗雍容华贵,以杨玉环代指,林黛玉婀娜轻盈,以赵飞燕代指,表达含蓄形象,并富含诗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理解标点用法及识记古代常识等综合能力。A.甲句中“对联形成于汉代”表述错误;对联形成于唐代。B.乙句并列成分不可调换顺序,内容有递进关系;C.丙句“钟灵”意为灵秀之气汇聚,与“静谧”一词不能并列,运用不当;D.丁句标点使用正确,尾句表反问,不能互换位置。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处对应

19、“风格也多姿多彩”,应指对联内容方面的特点,应填“内容多种多样”。此处和“情感上的忧郁哀婉”“寓意上的隐括蕴藉”为对照句,结合“引发读者置身其中去遐想幽思,体味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钟灵与静谧”可知说的是意境上的特点,应填“意境上的恬静幽远”。此处和“既以它的情趣引人入胜”为对照句,结合“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知说的是理趣,应填“又以它的理趣发人深省”。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对联的能力。(1)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情切切”对应“意绵绵”,巧用叠韵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一回讲了两个故事,前一句的故事是袭人病了,宝玉去看她,然后袭人借机劝了宝玉一席话,袭人

20、全名是花袭人,因此“花解语”指袭人劝慰宝玉爱惜自己明德上进。后一句对应的故事是说宝玉次日去看黛玉,结果闻到黛玉袖子里有香气,然后俩人说笑了几句,不是有说暖玉生香吗,俩人言谈中提到了暖玉,而且宝玉为了逗黛玉,还编了个老鼠偷香芋的故事,因此“玉生香”指宝黛情投意合笑诉情话。此联巧用双关,生动且富有情趣,用叠词表现人物情感,细腻动人。(2)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副对联关联两个故事,一:宝钗扑蝶: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来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要寻别的姊妹去。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宝钗遂取出扇子来扑蝶。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的

21、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二:黛玉葬花: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瓣,手把花锄,收抬残红,葬于花冢。如今时值暮春时节,又来到花冢,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杨妃”本指杨玉环,薛宝钗雍容华贵,以杨玉环代指;“飞燕”本指赵飞燕,林黛玉婀娜轻盈,以赵飞燕代指,表达含蓄形象,并富含诗意。五、1.【答案】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耿耿在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好画还须有好题”可知,中国画中“题”与“画”配合的好是可以更显出

22、对方长处的,可填“相得益彰”。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第二空,画画的好,如果再题的好,那就是好上加好,可填“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喜上加喜。第三空,因为题的拙劣,所以至今对这件事仍在介怀,可填“耿耿在怀”。耿耿在怀:意思是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怀,牵萦回绕。2.【答案】(1)原文有一种层层推进的意思,有一定强调作用,修改后为并列关系,没有一种强调突出的作用。(2)原文三个“要好”,不但有强调作用,读起来更有韵律美,富有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美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原句“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构成排比,先说“辞”,再说“字”,最后说“款

23、式”,有层层推进的意思,分三次说,更有强调意味;而改句“辞、字、款式要好”变成一个句子,“辞、字、款式”是并列关系,没有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另外,原文有三个“要好”,构成反复,起到强化作用;而且“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结构一致,不但更有气势,而且富有韵律感,读起来更有节奏之美,增强了表现力和文章的美感。3.【答案】把马与画类比,好的马比较好骑,就说明好的画很题字;经过训练的马,略通骑术就行,这里指好的画作,只要略懂画的人都可以题字,而且还容易符合意境。这里有谦虚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

24、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它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于归纳推理。分完全类推和不完全类推两种形式。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完全相同时的类推;不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时的类推。划线句“要打个不十分伦类的比譬吧,就好像好的马比较好骑那样。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即使你是初次学骑,它也不会让你十分着难”,这里是用马与画类比。“好的马比较好骑”类比“好的画确实是比较好题”;“经受过训练的马,只要略通骑术,它差不多事事可以如人意”,可推出好的画作,只要略懂画的人都可以题字,而且还容易符合意境,与画作相得益彰。这里有谦虚的意思。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