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上传人:c****1 文档编号:95763928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法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教育小学学案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289 生1:289=252 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2:2809=2520 师:我看有的同学并没有用手指来做,说说你怎样想的?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师:有道理!这道呢?28009 生3:28009=25200 师:从上往下观察

2、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师:对,这是有规律可循!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

3、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 师:谁来继续介绍一下三峡电厂的具体情况!生:(读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评析: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师: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生1:58.6 6 三、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生2:有一个因数是小数!师:对!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

4、想,怎样计算58.6 6?(生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师: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评析:当学生发现了对“小数乘法”这个新知识还不理解时,就会产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为“探索者”,把做题的方法弄个明白,于是他们就会去思考、去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就象种子一样,生长成新的知识,并且这些新知识的“根”就扎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片“沃土”上。】3交流方法:师:哪位同学向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第一种:连加 生1:我

5、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351.6 我们的做法怎么样?生2:我觉得有些麻烦,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个58.6 相加啊?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

6、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师:确实太麻烦了。你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过,这个小组小数乘法不会做,就想到用小数加法来解决,也动脑思考了!【评析:“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分析和判断,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真正的沟通,我们还听到教师的评价不但对生2的质疑予以了肯定,同时也表扬了生1开动脑筋努力探索的解题方法。】第二种:先10,

7、后10 师: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生1:10就是把58.6 变成586,按照5866算出结果,还要再把得数10,这就能得到58.6 6的积。师:对于这种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生2:你们为什么要先10,最后又10?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生1:(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我们小组加减分一样,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学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没加也没减。师:多形象的比喻!这样解释明白吗?还有问题吗?生3:为什么要把58.6 10变成586?生1:58.6 6不会做,变成5866,这是整数乘法,我们熟悉、好算!生3:噢!明白了!师:真是个好

8、主意!这个方法很巧妙。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评析:“学贵生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问题吗?”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为实现生生互动创造基础。同时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拓展了学生与学生直接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与学生直接对话。】第三种:586+06.6 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生1:我们把58.6 分成58和0.6 两部份,分别和6相乘:586=348 0.6 6=3.6 3.6+348=351.6 师:大家明白了他们的方法吗?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想的?(生2把这种方法又介绍了一遍)师:你知道为什么0.6 6得3.6,他们怎么算的?生2:66=36,0.

9、6 6=3.6。师:哦!也是把0.6 看成整数来计算!【评析:学生的交流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从同学身上学到的许多东西是教科书上所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

10、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没有的。】第四种:竖式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生1:我们列了一个竖式。遮住小数点,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后把小数点加上去。师: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生2:遮住小数点!师:哎!把小数点遮住,他们先算什么?生3:5866 师: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评析:“遮住”虽然学生的语言是稚嫩的,但不难发现,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法更接近了转化的思想。教师就是要做一个发现者,随时注意学生所传达出来的信

11、息,适时点拨,点燃学生想说、想表现的欲望。】师:(把第二种方法和最后一种方法同时展示,进行对比分析。)哎?那大家看一下,这两个小组的解体思路就是不谋而合的?生:(恍然大悟)都是变成整数来计算的。师:(指一生)来!咱俩一起合作!把你们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他们都是,先把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 6的积呢?生:把3516再缩小到原来的1/10 师:这句话很重要我把它记下来。小数点点在哪?生:点在6的前面。师: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

12、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评析:在这里,你不但看到了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4.总结思想 师: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

13、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评析: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如果没有思想的引领,方法也只能是一种笨拙的工具。在此,学生在经历了一个数学家发现的过程后,感受到了比

14、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师: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四、巩固练习 师: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13.2 4 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名同学讲讲计算过程!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不对!师: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生:刚才我们做的是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小数乘两位整数。师:试试看!写在题板上。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师:(出示错题)刚才,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对他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看法?生:因为这次是乘两位整数,其实这都是计算过程,都要按照整数乘法计算,不用点小数

15、点。到了最后的结果我们再缩小到原来的1/10。师:其实呀!我们还要好好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还有错的也不要着急。就像这样,先仔细找找原因,再改过来!【评析: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是难点,学生出错很正常。老师抓住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错误原因,再次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归纳: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五、实际应用:师: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后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来看!(故事内容:老爷爷在卖苹果,1.5 元一斤。小姑娘过

16、来讲价:“太贵了,5元钱3斤卖不卖?”,老爷爷说:“不卖!不卖!”)师:看到有的同学笑了,能不能说说你笑什么?生1:3斤只有4.5 元。如果卖5元钱3斤能多赚5角,老爷爷居然还不卖!生2:小姑娘不会讲价,5元钱3斤,越讲越高!哪有这样讲价的?师:看来不学会小数乘法的知识是不行的。刚才大家都认为老爷爷傻,其实呀,换一个角度想,老爷爷可能并不傻,他不贪图眼前的小利,讲究的是诚信经营。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

17、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评析:摆脱了唯知识的教学,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小故事在本节课里起到了联系实际,重视应用的作用。最后那句平时无华的话,拥有着一种大教学的观念,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铺垫着点滴基础。可以想象,学生在这样辩证

18、思想的长期熏陶下,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同时,认识世界、评价他人时不会那么狭隘。】师:这节课,还有几个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以后继续研究。今天咱们就上到这儿!下课!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自制答题板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师老师听说咱班同学会用手指做计算题是真的吗那我要考考大家生师真神奇再来一道生师师有道理这道呢生师从上往下观察这组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师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评析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应以启导学生思维为立足点课的开始不论是设计提问还是欣喜竞争都考虑到了活动的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启发下变得活跃了开阔了二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去过三峡吗这个十一假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