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考试服务】中级《社工实务》第七章知识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72788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工考试服务】中级《社工实务》第七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工考试服务】中级《社工实务》第七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工考试服务】中级《社工实务》第七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考试服务】中级《社工实务》第七章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工考试服务】中级社工实务第七章知识点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残疾和残疾人的分类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 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二、残疾人的需求及其面临的问题(一)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L残疾人康复权残疾人康复权是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 重要保证,残疾康复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差异性。2 .残疾人教育权残疾人教育权是实现其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不仅保障残疾人接受教 育的平等机会

2、,而且要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过程的平等性,全面推进“完全接纳” 教育。3 .残疾人劳动权残疾人劳动权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方面,能够充分展现残疾人自我生命意 义和“奉献社会的功能,整个社会要为残疾人劳动就业创造条件,促进残疾人 的各种就业形式的发展。4 .残疾人文化生活权残疾人文化生活权是残疾人拥有平等参与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的权利。一 方面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残 疾人文化生活权的确认,来展现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构建残疾人和“健 全人之间共融共享的文化。5 .残疾人社会福利权残疾人社会福利权是指享有各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权利,尤其是在出现 “即时性

3、困难时获得有效社会帮助,主要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 供养和公共服务等内容。6 .残疾人环境友好权3.对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残疾儿童和家属的同时一,还要促使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 其他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掌握有关知识,并使各种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在国家残疾人事业十五和十一五计划纲要中多次提到了康复知识的普及、对 家长或亲友的训练和对康复人员的训练。这些不仅是对残疾人家长(或亲属)与康 复人员的一种特殊要求和教育,也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内容。残疾人环境友好权指残疾人享有社会生活平等的无障碍的权利,消除社会性 环境中阻碍残疾人参与

4、的“物化因素。(二)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 .物质层面的困难残疾人在物质层面的困难是多方面的。第一,经济困难。第二,住房困难。 第三,医疗困难。2 .精神层面的困难主要指残疾人在心理上的压力感。污名化的残疾文化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带 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带来孤独感、焦虑感和无奈感等。3 .社会交往的困难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及特点(一)残疾入社会工作定义残疾人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专指社会工作者秉承利他主义的 宗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残疾人进行能力建设并克服自身缺陷 的局限性,构建社会性支持系统并克服各种环境障碍,使得残疾人能够全面融入 社会生活,并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生活质

5、量的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微观层面也包含残疾人服务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 作,在宏观层面则包含残疾人的社区工作和社会政策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领域 涉及面广,在残疾人医疗、康复、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维权、社会救助、 辅助用品等方面都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是对残疾人的“全人和全程的人性 化和柔性化服务。(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 与,实现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推动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 立”观念,全面提升素质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达成共建、共享、共融的具有 亲和力的文化,从而提升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1 .理论视角的

6、特殊性(1)社会代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残疾的发生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 然付出的代价,无论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来看,残疾人和伤残都是与 人类社会共存的。社区照顾理论。20世纪中期,在西方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出现了反院舍化 的社区照顾理论。美国的一些社会工作者关注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康复医院等接 受专业服务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探求院舍化管理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理论。该理论注重从系统论角度来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强调社 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社会网络残疾人是人类社会 中一个较大群体,由于其自身缺陷和社会环境阻碍,常常无法获得平等发展机会, 使得其在社会生活中处

7、于相对弱势地位。2 .功能发挥的特殊性微观层面一主要是针对残疾人个体的微观服务。第一,为残疾人提供直接的物质性帮助。第二,为残疾人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中观层面一主要涉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组织层面。第一,推动残疾人社会组织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发育。第二,推动社区性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动用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方 式。宏观层面一涉及政府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第一,推进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变迁,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体现了社会公 平公正的发展程度,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第二,增加社会资本,形成亲和力的残疾人文化。3 .实务前提的特殊性第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更加注重残疾病患应该得到长期的照料

8、第二,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更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激发残疾人 及其家庭成员的潜能。强调多部门协作和不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社会 工作者和工程技术成员(残疾人的辅具开发)。第三,残疾人社会工作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强调残存功能的发挥。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人服务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越来越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残疾人社会工 作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医学治疗模式向社会康复模式的转变。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政策层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1 .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体系建设2 .残疾人的民生权利和人身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和保障3 .实施发展残疾人

9、事业的国家规划,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二)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1 .教育康复及其主要内容(1)针对残疾人群体。首先,开展人与环境互动的教育,要认知自己的残疾、 认识日常生活的环境、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和社区 等方法提供专业化重点服务,使得残疾人的身心与环境达成和谐,积极来应对残 疾及其残疾的生活状态。其次,针对不同残疾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的损害 训练,不仅学习基础性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为 他们提供结合身心发展提供各种培训。在整个的个性化服务中,要相信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在一起工作,激发 残疾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达

10、到教育康复、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的“三 位一体”。针对残疾父母、监护人或家属等。残疾人的家庭照顾者是残疾人教育康复 中的重要关键人之一。首先,给予家庭照顾者以及家庭成员以心理支持,缓解精神压力。在对待残 疾人的照顾问题上,有正反两种现象都是不妥当的,一种是歧视和忽视,另一种 是过度的呵护和保护,对这些不良行为要进行社区矫治。其次,普及相关的残疾人教育康复的相关知识,同时提升照顾者的康复技巧。 最后,帮助构建社区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区志愿者服务质量。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各类爱心人士。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是 系统工程,但是科学化的助人活动仅靠爱心还是不够的,科学化与专业化紧密 相连。虽然,

11、目前有很多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组织和爱心人士从事残疾人服务, 大多数还是用比较传统和经验化的方式,这种方式还无法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 独立生活的理念,在残疾人教育康复的过程中,也要加大对从事残疾人服务的组织、志愿者团队和爱心人士的宣传、教育和 培训,提升服务于残疾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职业康复及其主要内容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训。就业指导。3 .社区康复及其主要内容(1)开展残疾的预防工作。社区是残疾预防和宣传的最重要场所,社区康复要 与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共建、共享、共担当,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残疾预防 是指在发生伤病残之前,预防其发生或发生后减轻其功能障碍程度。我国初步建立了三级预防

12、体系: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 通过实施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预防性咨询及保健、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 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避免引发伤病的危险因素或危险源、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照顾等措施。二级预防是指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通过实施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 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 等措施。三级预防是指防治残疾后出现残障,通过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 器及辅助功能用品用具、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 偿性手术等措施。(2)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在社区中针对残疾人运用客观、科

13、学的方法开 展功能障碍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和转归等作出全面评定。评定的 方法主要有:肌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 理功能评定、社会交往功能评定、职业技能评定等。同时,在社区建立残疾人服 务档案,根据残疾人的特征、发展趋势和潜能开发可能性,提供适当性的社区康 复方案。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社区康复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就是要整合社区中的 各种资源,通过各种康复性治疗,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所丧失的功能。社区康复是集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医疗康复等功能,实施治疗一康复一服务整合性 服务。第三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社区康复模式概念:在城乡社区水平基础上,积极调

14、动和协调社区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包 括残疾人及其家属,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资源,在医疗、教育、职业和社会等 方面,为残疾人及其他康复对象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从而促 进他们在社会生活及庭生活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积极参与社 会生活。(一)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有利条件1 .社区建设工作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2 .社区中有配置较为合理的资源3 .在社区中残疾人可以得到方便、及时的康复服务4 .在社区中可因地制宜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二)如何开展社区康复1 .社区康复的原则(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成本低、覆盖广的原则(3)因地制宜的原则(4)因陋就简的原则(

15、5)因势利导的原则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2 .社区康复的内容开展残疾的预防修建方便残疾儿童日常生活的无障碍设施,并保证这些设施能安全使用: 不允许在盲道上堆放物品;坡道要及时扫除冰雪杂物:厕所的残疾儿童便池扶手 等要保持清洁、稳固;打扫房间地面时应注意防止孩子滑倒摔伤。避免使用容易造成光、电伤害的玩具和有尖角、锐棱等容易碰伤儿童的玩 具;儿童玩具经常消毒、修理和更新:教育并防范健全儿童在各种活动中伤害残 疾儿童。关心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防止因孤独、自卑、妒忌等因素造成的自残或 故意伤害其他儿童的行为。组织院内、院外集体活动时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要加强纪律,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6、开展康复评定开展全面康复服务二、社会康复模式社会康复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模式。社会康复和社区康复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康复是残疾人康复事业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环节,主要是指在康复机构和社区里都应该 采取的措施中有关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而社区康复则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一种 具体形式和途径,是在一定地域和范围内落实各项康复措施的工作, 三、职业康复模式(一)咨询职业康复方法的第一个环节是职业咨询,其目的是在接案后针对残疾人的特 殊情况和与就业相关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帮助残疾人解决职业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残疾人的职业咨询活动与对健全人职业咨询服务的主要区别在于,要考虑到

17、 残疾与障碍对个体职业活动的影响和限制,同时由于残疾人职业选择的领域比较 狭窄,所以更要注意他们对其职业的适应能力。(二)评估职业评估通常称为职业评定,是职业康复措施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个案工 作的预估。其目的是为了评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职业评定 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涉及身体、心理和职业适应性三个方面,包括对残疾者的兴 趣、个性、气质、价值观、态度、身体能力、耐力、学习和工作的适应性等的评 定。通过职业评定活动,可以诊断、指导和预测残疾人的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 为科学的职业指导、训练与制订职业康复讦划提供依据。(三)培训帮助残疾人有效从事职业活动的有效措施,是社会工作者与职业指

18、导师一起 对残疾人进行就业前培训和上岗前培训I。就业前的培训是指受训者掌握与特定职 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是从事特定职业活动的基础,它具有广 泛性,其重点是让受训者掌握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和态度。上岗前的培训要求残疾人掌握即将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作业技能,从 而适应职业活动的要求。职业培训是开发残疾人职业潜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有 效措施和方法。通过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培训,可以使残疾人掌握一定的工作知 识和技能,并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四)就业指导职业康复措施的第四个环节是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劳动市场、就业 方向等信息以及具体的就业指导意见和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

19、要针对残疾 人职业工作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跟踪服务。职业指导要求对残疾人的情况有一 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向残疾人提供有关方面的信息。内涵包括:帮助残疾人了解某几类职业的情形,包括职业的性质、对于社会的贡献、 职务、报酬等,使残疾人能够作出明确合理的选择。使残疾人了解某些职业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以及所限定的资格, 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使残疾人在学校内选择若干探索性的职业科目,并在校外参加实践,以便 获得职业经验,了解职业信息,由此可以帮助残疾人发现自己的能力,扩展兴趣 范围。(4)使残疾人形成一种观念,即一切正常的工作都是重要的、社会所需要的。 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在于本人能够从事哪

20、一种工作和本人具有哪一种职业所需 要的能力。帮助残疾人学习分析职业信息的方法,并且在决定从事某种帮助残疾人了解自己的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职业兴趣等特点,作为选择 职业的依据。(7)帮助家庭贫穷的残疾人在接受义务教育后向有关部门申请奖学金或者其 他经济补助,以便能够继续求学,完成自己的职业教育计划。帮助残疾人收集各种职业学校的资料,使他们了解各种职业学校的设备、 课程、入学资格、修业期限、求学费用等。(9)帮助已在业的残疾人适应其职业生活,了解本职工作和其他部门工作的关 系、与有关职业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四、教育康复模式(一)特殊教育主要对象是机构中和城乡社区的各类残疾人。(二)如何配合特殊

21、教育工作L对残疾人要配合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针对残疾人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及劳动、职业技 能的训练,加强对学龄前和学龄期残疾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外训练。社会工作 者在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或培训中心一方面要有选择性地开展个案工作,及时开 展小组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不能到专门机构去的残疾人开展咨询服务或各种专门 的辅导。2.对残疾儿童父母、家属社会工作者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残疾儿童的父母及家属中有相 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把残疾看成是“羞耻倒霉或者有负罪感、 过分自责,因此就出现了歧视残疾儿童、不平等对待或过分溺爱、关照等不正常 的情况,一般对残疾人家庭成员的康复和发展没有信心,或者仅是“养活”给口 饭吃。社会上也存在歧视、蔑视残疾人或过分呵护、怜悯两种极端的认识和错误态 度。这些都不利于残疾人的康复。家庭和社会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反过来也会从 负面影响残疾人自身对残障的认识和态度,使他们更消极、自卑、退缩,不利于 康复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康复还有矫正这些不当行为和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