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7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5704727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7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7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7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7年级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单项选择题12021年12月,考古学家发掘了汉文帝的霸陵,在这位皇帝的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多为小件金器、青铜器及陶俑等。这反映了其治国措施为()A关心农桑,轻徭薄赋B以德化民,废除峻法C释放奴婢,增加劳力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2.汉书景帝纪“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说明()A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C文景之治是西汉最强盛时期D儒家治国思想正统地位确立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

2、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A郡县制B休养生息C盐铁官营D统一铸币4史料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数十载后,则“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发生以上转变的原因是汉初推行()A重农抑商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三公九卿制度D盐铁专卖措施5如图漫画反映的是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盐铁专营汉景帝B“推恩令”汉武帝C休养生息秦始皇D文景之治汉高祖6桑弘羊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通过如表信息,可见桑弘羊辅佐汉武帝的历史功绩是()时间官职主要作为前120年侍中参与盐铁官营规划等前115年大农丞,大农令副手参与铸五铢钱、

3、西北屯田等事务等前110年治粟都尉,代理大农令推行盐铁官营制度和均输法等A构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B创新体制消除地方分裂势力C奠定文治武功的物质基础D开疆拓土充实边疆军事力量7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下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A灌溉B播种C收割D耕地8西汉初年,统治者之所以实行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其客观原因是()A经济凋敝,国家贫穷B土地兼并严重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D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9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因皇帝姓刘而又被称为“刘汉”。西汉的开国皇帝是()A刘

4、邦B刘恒C刘彻D刘秀10.西汉文帝曾立下薄葬诏,提出“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使薄葬之风盛行一时;汉景帝阳陵中的陪葬品也数量较少且形制简朴,不像秦朝陵墓那样气势宏大。这体现了汉初()A彻底摒弃秦朝的政治制度B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C“休养生息”的治国理念D“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11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下列举措中,哪一项措施是对上述思想的实践()A提倡勤俭治国B废除肉刑C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D重视“以德化民”12西汉政权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并重视“以德化民”,使因库充盈、粮仓丰裕,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A“文景之治”B“光

5、武中兴”C“大一统”D“开元盛世”13汉文帝刚即位时,有人向他献了一匹千里马,他拒绝接受,并下诏表明以后不接受类似献礼。对于修建自己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罐、土盆。汉文帝的这些做法在当时()A有利于营造廉洁简朴的社会风气B有利于打击诸侯豪强的嚣张气焰C有利于加强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D有利于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材料题30民生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的政治原理,大体承袭孔子,主张所谓仁政,也就是把不忍人之心扩充到政治精神中去。他以为政治的最高理想,在谋全人类的幸福孟子在政治措施中,最注重养民,他曾立有改善民生的具体方案。傅乐成中国通史(1)

6、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材料二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邢徒。秦简(2)材料二反映了秦的暴政有哪些具体体现?秦的暴政最终导致什么事情的发生?材料三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徭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3)指出材料三中汉朝

7、初期实行的统治政策。结合所学,分析该政策对汉初的统治带来的积极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想一想,上述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材料二汉高祖时期,下令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把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政策,把田赋降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历史上

8、称为“_”的统治局面。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2)请将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前期统治者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答案:1.D 2.B 3.B 4.B 5.B 6.C 7.B 8.D 9.A 10.C 11.C 12.A 13.A14. (1)主张“仁政;“民贵君轻”。(2)表现: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苛的刑法;写出两点即可事件: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3)政策:休养生息政策影响: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4)启示:重视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要以民为本等。(言之成理即可)15.(1)都江堰的建成,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2)文景之治。增加农业劳动力;轻徭薄赋(任1点,答具体内容也可)(3)农业发展为国家强盛奠定基础;国家强盛为农业发展提供保证(其他言之成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