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中考_-中考.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95659559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中考_-中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中考_-中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中考_-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中考_-中考.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及答题方法 新课标要求 79 年级的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考查的选文内容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一 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

2、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1 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如:间(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3、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2 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3 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

4、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4 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壮语;(3)动词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作名词;(7)形容词作动词。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二)文言虚词的作用(具体见初中文言常用的 10 个虚词)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1)以: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

5、、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2)之: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介词。(3)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折、修饰。(5)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用作介词时译为“为了”。(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三)答题方法及注意点 1、课内字词的解释,注意别写错别字。2、归纳记忆。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

6、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二 文言文断句的复习 在了解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反过来,读得是否通顺,有没有读破句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手段。文言文断句作为一种考查的形式,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体现了这种试题的必要性。解答文容背诵优秀诗文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一文言字词的复习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

7、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言文断句,理解文意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答题方法(断句的规律)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词语断 例: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2、主谓之间断句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3、发语词后停顿。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5、介词前停顿。例:三顾臣

8、/于草庐之中。三、文言文翻译的复习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于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中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

9、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课内的文言文翻译以理解记忆为主,课外文言文翻译在原有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以下具体方法。(二)答题方法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阳”和“西蜀”作为地名不用译出。2、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要翻译成“妻子儿女”。(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

10、补出省略的内容。例:“战则请从”译成“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3、换。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现代虽然还用,但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古代意思。例: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身份低微,见识地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容背诵优秀诗文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一文

11、言字词的复习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必要翻译出来,翻译后反而会造成语句补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示顺承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5、顺。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通顺。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庙堂”指代朝廷,

12、所以应译成“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担忧”。四、文言文阅读的复习 (一)复习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必背古文 16 篇)。并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地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字、词、句的复习都是为了能够灵活迁移,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并进行答题。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一般表现为:对文中重要的句子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对文言文段落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思想倾向的评价等。(二)答题方法 1、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来自平时的复习和积累。2、所选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大多涉及以下几方面:(1)官吏勤政爱民、

13、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的事迹。(2)古人相夫教子、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3、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涉及到观点看法的,应和课内语段的观点相近或相反。答题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和时代的背景来理解文章。容背诵优秀诗文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一文言字词的复习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

14、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 练习:(一)文言文阅读(16 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15、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2 分)_ _ 9、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2 分)_ _ _ 10、翻译下列语句(2 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_(乙)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

16、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解: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彘猪。特只不过。11、解释下列多义词:(4 分)子 今子欺之 ()之 曾子之妻之市()母欺子 ()今子欺之 ()12、对曾子的做法,你有何见解?请谈谈。(2 分)容背诵优秀诗文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一文言字词的复习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

17、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 答案(一)(甲)7 良(很,实在)阙(通“缺”)奔(指飞奔的快马 )疾(快)8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言之有理即可)9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只要答到夏天的水最盛即可)10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乙)11子:你;儿子;之:到;他;12父母是

18、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到要做到,才能起到表率作用,言而无信的教育是失败的,孩子势必效仿,结果便适得其反。(意思相近或相反亦可)容背诵优秀诗文篇对古文的考核重在考核学生记忆积累的过程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但材料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本文将从以上四方面谈谈应试时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一文言字词的复习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