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95638359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1新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021新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 放大镜【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1课。学生在这一单元起始课的学习中,将进一步 了解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工具的演变奠定基础。本课聚焦部分明确研究对象“放大镜”,提出了“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实现了从用放 大镜到研究放大镜的转变。探索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 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通过三种不同功能镜片的比较,发现放大镜与其他两种镜片在结构上的 不同特点,从而了解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第二个活动是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 镜片有什么不同。其目的是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

2、数与什么有关。在研讨环节中,通过“放大镜的 镜片有什么特点? ”“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三个 问题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思考,从而总结出放大镜镜片的 特点。在拓展部分,要求选择材料自制放大镜,目的是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认识具有和放大镜一样中央厚、边缘薄的特点的透明物体,也能把图像放大。【学生分析】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他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 放大镜的意义,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了解。本课将鼓励学生带着新的 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找出答案,同时学

3、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2. 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科学探究目标1.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 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3.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科学态度目标1.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2. 表现出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认识到从用肉眼观察 到发明放大

4、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2. 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许多方面。【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 关。难点能在比较观察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直径相同但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片、近视眼镜片(凹透镜)、普通玻璃片、围棋子、 平面镜、滴管、载玻片、烧杯、水、学习单。教师放大镜、教学课件、红外遥控、圆底烧瓶、水、烧杯、载玻片。【教学过程】一、认识工具一一导入课题出示放大镜,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板书:放大镜)二、回忆体验一一放大镜的作用1. 全班交流:哪些场合会用到放大镜?2. 小结:人们在生产、生

5、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放大镜帮助观察。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哪些场合会用到放大镜,帮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广泛应用,激发研究放 大镜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兴趣。3. 回忆巩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放大镜动,物体不动;物体动,放大镜不动;放大、清晰)4.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皮肤上的毛孔。5. 汇报交流:使用放大镜观察皮肤上的毛孔,你有什么发现?6. 小结:利用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板书:把物体 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设计意图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皮肤上的毛孔,再次感受放大镜的功能与作用,并学会 正确使用放大镜,为后续探索奠定基础。三、观察比较

6、一一发现放大镜的特点(一)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1. 提问: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它的镜片有什么特点呢?2. 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回答。放大镜的镜片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特点(简图+文字描述)3. 这个1号镜片是从放大镜上拆下来的镜片,2号镜片是一个普通玻璃片,3号镜片是一个 近视眼镜的镜片。请你仔细观察,它们都能放大物体吗?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将你的发现记 录在活动手册第1页第1张表格中。4. 用放大镜换取新材料后分组观察。5. 汇报交流。(1)放大镜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它有什么特点?(2)如果把放大镜的镜片纵切一刀,我们发现它的截面有什么特

7、点?请你将它画下来。(3)普通玻璃片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图表现出它的特点吗?(4)近视眼镜的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你能用图表示吗?(5)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和不能放大物体图像的镜片有什么不同?(6)这三个镜片虽然不同,但它们也有共同的特点,你能总结出来吗?6. 小结:通过比较观察,我们发现放大镜的镜片的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 凸透镜。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发现放大镜的镜片 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三种镜片截面的特点,用图形来抽象表示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架起“中 央厚、边缘薄”这一概念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8、,形成“凸”这一概念。(二)观察比较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1. 出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投影下展示不同的放大效果。2. 明确要求。(1)排序: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序。(2)观察:镜片侧面特点,用简图表示。3. 用刚才的材料换取新的材料,分组观察。4. 汇报交流。5. 小结板书:凸度越大,图像放大得越大。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不同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激发学生对放大倍数的研究与探索。要求学生 先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序,再观察镜片截面特点,并用图表示,让学生建立起镜片截面厚度与 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四、制作体验一一深化放大镜特点的认知1. 过渡:出示玻璃片,这个能

9、把字放大吗?把玻璃片放在字上,投影展示。提问:你有什么 办法使玻璃片也能把字放大? 2.同桌讨论交流。3.尝试根据学生回答的方法做一个放大镜。4.明 确任务。(1)做一做:玻璃片也能把字放大吗?(2)比一比:谁能让字放得更大?(3)想一想: 字放得大的原因。5.全班交流:采用的方法及字放得大的原因。6.提问:根据刚才的发现,我 们还有什么办法自制一个放大镜。7.学生交流,尝试制作。(教师根据课堂时间情况决定是否制 作)设计意图通过制作一个水滴放大镜,学生在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中,巩固对放大镜特 点的认识。用更多的办法自制一个放大镜,引导学生从认识一种放大镜推向一类物品,即中央厚、 边缘薄的透

10、明物体,都可以做成放大镜,能把图像放大,从而建立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相互联系 的认识。五、小结延伸一一引向微生物的观察事实上,在我们的世界里,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他们存在于我们身边,丰富 多彩,充满了无限生机。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利用放大镜来观察更多的物体,获得更多信息。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描述,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充满无限生机、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进 行观察与探索。【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活动手册有两项活动。第一项“几种物体的比较”用于记录三种不同镜片的功能与结构 特点。学生在通过使用三种不同镜片观察文字或其他物体后,将观察发现结果直接记录在表格第 二行对应的位置中。表格第三行,引

11、导学生关注三种镜片的特点,从而建立镜片特点与能否放大 物体之间的联系。表格第三行,要允许学生用简图或文字来表述。第二项“观察不同放大倍数的 放大镜”是用于探究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凸度之间关系的。这里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是教 师直接告知学生每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观察镜片侧面特点(有凸度)。另一种是教师为学生提供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文字放大倍数的不同,引导学生去发现放大镜放大 倍数的不同,然后观察镜片侧面的特点(凸度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放大镜没有明确标注放大倍数,而仪器的放大率和像的放大率是有区 别的,前者对同一放大镜来说是一定的,而后者则随物距而变化。本课所指的放

12、大倍数是指仪器 的放大倍数。因此,教师在让学生使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比较时,需要特别强调观察到的图 像是“放大而清晰”的这一要求。【教学后记】2. 怎样放得更大【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放大镜的 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但是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 的,聚焦部分引导学生提出“怎样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的问题。探索部分分为三个 环节:一是引导学生操作显微镜,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调节合适的距离并固定,让学生在其 过程中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图像放得更大;二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微小物体,比较 和肉

13、眼观察的不同之处,并记录新的发现;三是认识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目 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本课中不涉及实验室显微镜的使用,这就需要学生通过 比较自制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异同,来了解光学显微镜每个结构的功能。拓展部分主要是介绍 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其在观察对象上的变更,在比较中体会到技术的改 进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学生分析】在第1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的基本特点,掌握了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本课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 进行记录。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

14、一定的观察能力,并能用简单的词句进行 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 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 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 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 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 认识到科学

15、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教学重难点】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教学准备】学生两个放大镜、印有小字的纸片、A4白纸、剪刀、透明胶带、餐巾纸、供观察的物体(如 头发、花蕊、纸纤维、昆虫标本等)、学习表。教师两个放大镜、一架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 每位同学发一张印有小字的纸片,观察上面写了什么内容。提问:(1)用肉眼观察,能看清纸片上的信息吗?(2)用放大镜观察,能看清吗?和肉眼观察有什么区别?2. 谈话:用肉眼观察,我们只能勉强辨认纸上写的内容;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字放大了 一些。可看起来还是比较

16、累,有什么办法能放得更大吗?(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纸片上微小的字,让学生体会到仅仅用肉眼和放大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 是不够的,需要有能让图像放得更大的方法或仪器,从而引出课题一一怎样放得更大。二、探索和研讨(一)自制显微镜提问:提供两个放大镜,把它们组合使用,能不能使物体图像放得更大?1. 第一次活动。(初步尝试)(1)学生两人一组,使用两个放大镜的组合,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2)研讨:通过尝试,两个放大镜组合能否让图像放得更大?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 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尝试用两个放大镜组合来观察,发现两个放大镜平行组合下,能让物 体图像放得更大

17、一些。并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两个放大镜之间需要调节合适的距离,才能使观察 的图像大而清晰。引导学生认识到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会影响放大倍数和清晰度,为下面的活动做 铺垫。2. 第二次活动。(找准方法)(1)谈话:我们发现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距离会改变放大倍数和清晰度,这两者哪个要优先 保证?(板书:清晰度)我们要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图像放更大倍数,这就需要我们 找到合适的距离,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PPT出示)。 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观察到最大的图像。 保持第一个放大镜不动,在下面平行增加第二个放大镜。 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找到最大的清晰图像。 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变,反

18、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所观察到的图像。(2)学生用上述方法边观察边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并比较两 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所得的放大倍数和一个放大镜观察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差异。(3)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不变,另一名同学用尺子测量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并记录。(4)研讨:怎样组合放大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方法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调节放大镜之间距离并不是随意的,边观察 边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既是一种对方法的应用,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旨在让学生发现两个 放大镜恰当地组合能使图像的放大倍数得到有效的提升。3. 固定放大镜

19、的组合。(1)谈话:我们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大倍数比一个放大镜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 脱不了双手,一旦手动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 数发生变化。怎样固定两个放大镜?(2)提供材料:A4纸、剪刀和胶带(或者直径和放大镜相当的塑料管、透明亚克力管等), 做一个纸筒将两个放大镜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提示:提供的A4纸尺寸要事先裁好,长度大于刚才测量的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宽度和放 大镜周长相同。如果是塑料管和透明亚克力管等硬质材料,应课前进行处理,割出一条纵缝,保 证放大镜镜柄放得下去。设计意图动手制作简易显微镜,不仅要固定好两个放大镜,

20、还要让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保持为大而清晰的测量值。制作时需要两个同学密切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二)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1. 明确活动要求: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来观察餐巾纸和自己选择的其他物体,比较用肉眼观 察和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的区别,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表上。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所得。3. 研讨:用肉眼和自制显微镜观察在放大倍数上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对多个对象进行观察及观察方式的对比,进一步发现自制的显微镜能有效提 升放大的倍数,同时也认识到放大倍数的提高能够让我们发现事物更多的细节。(三)认识实验室显微镜的结构1. 谈话

21、:早在16世纪,来自荷兰的詹森父子就已经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使图像 放得更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根据这个发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出示PPT 图片),它和我们做的显微镜有什么相似之处?2. 出示光学显微镜,用课件介绍光学显微镜主要有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和调节旋钮 等结构。3. 学生观察比较光学显微镜和自制显微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几个主要结 构的功能。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光学显微镜和自制显微镜原理一样,也是利用两个放大镜 组合来进行观察。让学生认识光学显微镜的优点在于其具有稳定的结构以及观察和操作上的便利。三、拓展1. 了解电子显微镜:呈现

22、电子显微镜图片,介绍它的放大倍数和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2. 研讨: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以及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的了解,认识到放大倍数 的不断提高能使观察内容变得越来越清晰,体会技术的进步给科学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利用放大镜能使我 们发现更多微小物体的特征,这也是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利用光 学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发现更多微小事物的特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要求学生用组合放大镜观察周围常见物体并记录它们的特点。表格第二栏观察的第 一样物体为餐

23、巾纸。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并非观察整张餐巾纸,而应观察餐巾纸被撕下的一个小 角。在用组合放大镜观察之前,要先用肉眼进行观察,把肉眼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 既可以用词语或短句的文字形式,尽量全面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形象地 把观察到的特点画下来,再辅以文字进行简要说明。在记录组合凸透镜观察的现象时,要把餐巾 纸放大后的一些细节记录得尽量全面,能和肉眼观察的结果形成对比。观察的第二样物体可以是 头发、花蕊、棉线、昆虫的局部等一些肉眼观察不清楚的微小物体,记录的方式和观察餐巾纸类 似。【教学后记】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3课。本课由

24、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利用放 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微小的动物,了解人肉眼看不清的物体结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用放大镜 观察蚱蜢的图片,提示学生可以以昆虫为例来进行观察研究。第二部分探索,在学习正确使用显 微镜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三种不同方式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用示意图 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对三者的比较来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积 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交流,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 视野越小。第四部分拓展,通过资料阅读,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 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联。

25、【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但大多学生没有亲自观察过这些物体的微 小结构,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的机会就更少了。他们对物体微小结构的探索充满 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同时,六年级学生已 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究的机会,以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2.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

26、将自己 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3.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 例。科学态度目标1.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2.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2.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 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难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教学准备】学生蝴蝶标本、红色卡纸、放大镜、手持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

27、察记录表。教师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1. 图片导入。(1)出示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的图片:沙子、浮萍、苔藓、花蕊、蜜蜂、蚜虫、瓢虫、蟋蟀、 蝴蝶。(2)学生欣赏图片后,组内讨论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微小的物体)(3)揭示课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板书补充课题)2. 提问:要看清楚这些微小物体,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板书:肉眼、放大镜、显微 镜)3. 聚焦问题:这些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以身边各种微小的物体图片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对象一一微小物体。二、探索(一)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今天我

28、们继续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安放一一对光一一上片一一调焦一一观察。(板书:安放一 一对光一一上片一一调焦一一观察)光学显微镜。1. 出示光学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图文,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略偏左,镜座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 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白亮的视野。(3)上片: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正对载物台通光孔的 中央。(4)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

29、(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 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调节旋钮(或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5)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 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2. 学生亲手操作,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手持式显微镜。1. 谈话:实验室还有一种简易的显微镜一一手持式显微镜。(板书:手持式显微镜)2. 出示手持式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操作。(1)掰开镜筒,打开灯泡。(2)透

30、明罩对准、紧贴被观察物体。(3)眼睛对准目镜观察。(4)转动调焦旋钮进行调焦,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5)观察并将图像画在学习表上。3. 出示红色卡纸和显微镜下的卡纸图像,学生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红色卡纸,直到观察到 目标图像,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教学显微镜的使用,这样更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 学习两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别为本课和后续学习观察、研究做铺垫。红色卡纸的观察是为了 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手持式显微镜,为本课后面的观察做好准备。(二)观察蝴蝶1. 谈话:今天,我们用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一一蝴蝶。2. 出示蝴蝶标本图片。(1)布置观察任务

31、: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选择蝴蝶身体上的一个部位进行观 察,把我们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用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2)出示学习表1,介绍学习表及记录方法,可以参考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内容。3. 蝴蝶标本观察结束后,再任选两样微小物体,用手持式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画出示意图, 记录在学习表2中。4.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及观察内容的描述。设计意图蝴蝶标本的各部分结构基本上是不透光的,所以选择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比较合 适。使用观察工具来观察物体时,安排了两人一组,轮流观察。三、研讨交流1.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汇报观察结果。2. 重点研讨问题。(1)用肉眼

32、、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的某个部位,各发现了什么?(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这个部位时,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3)你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到了什么微小物体?有什么新发现?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与用肉 眼观察有什么不同?(4)观察中,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3. 出示肉眼、放大镜、高倍显微镜下的植物叶片照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说一说使用不同观察工具,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各有什么特 点。4. 小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板书:图像越大,视野 越小)设计意图利用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发现同一物体在肉眼、 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33、图像是不同的,认识到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 小。四、拓展1. 资料学习:昆虫给人类发明的启发。(1)谈话: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的应用使得人类对微小物体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人类 还从一些昆虫的身体结构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先进的产品,让我们来看一看。(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页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找一找,资料中人类是受到昆虫身 体结构的哪些启发,发明了有益于人类的探测仪器?2. 集体交流。3. 说一说,人类还有哪些发明也是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的?(例如,鱼鳔一一潜水艇、蝙蝠一一雷达、萤火虫一一人工冷光、电鱼一一伏特电池、蛙眼 电子蛙眼、鱼鳍一一船桨、锯齿草一一锯子、苍耳一一尼龙搭

34、扣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找重点的学习方式,来了解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 界中找到原型,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学生活动手册是让学生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物体,并注明微小物体的名称。要求边观 察边画图,尽量将整个视野范围内的所有内容都画下来。这里设计了三个画图位置,并非让学生 必须画出三种微小物体,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中实际观察的物体数量来使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 设计的学习表,让学生结合使用。附:学习表1蝴蝶的观察记录班级:姓名:日期:观察方法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示意图我的发现图像大小范围大小任务清单:1. 画一画,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蝴蝶

35、某一个部位的示意图。2. 写一写,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这个部位时,各有什么特点。3. 比一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同一个部位时的图像大小、视野大小有什么不 同。附:学习表2用手持式显微镜自由观察的微小物体。物体名称:物体名称:【教学后记】71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4课。本课是在前面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身边微小物 体的基础上,尝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认识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这是对生物细胞 的初次探索,以此促使学生去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当然,课堂上还要继 续巩固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技能训练。本课主要有两

36、个活动和一个研讨组成: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两个 活动之间属于递进关系。第一个活动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学生根据教科书呈现的步骤动手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这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础;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旨在 使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部分研讨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与罗伯特胡克观 察到的细胞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分析】学生在五年多的科学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共同特征:都 有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构,都要适应环境对于细胞,学生通过科普书籍、科学视频等有 一定的了解,他们认为细胞能治疗疾病,克隆羊与细胞有关,细胞很小但是亲眼观

37、察细胞,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对于细胞结构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亲手制作玻片标本,观 察细胞了。亲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亲眼观察自己制作的标本,学生兴趣异常浓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探究目标1.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 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3. 能够对比洋葱表皮细胞与死亡的软木细胞,认识植物细胞的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过程。2. 发展观察生物细胞、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了更多的

38、自然奥秘。【教学重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教学准备】学生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教师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微课、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细胞吗?(板书:细胞)2. 学生说说自己对细胞的了解。3. 你想不想亲眼看一下细胞?今天我们就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对细胞的初步认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细胞认识的前概念, 视情况进行后续教学。然后顺势提出“你想不想亲眼看一下细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二、探

39、索(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 谈话:怎样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呢?我们不能直接拿洋葱来观察,要先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 本。明确制作要求。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把洋葱表皮做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2. 认识制作材料。清水:滴在载玻片上,使标本舒展。碘酒:染色。滴灌:吸取清水,吸取碘酒。载玻片:放置标本。盖玻片:盖住标本。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镊子:撕下洋葱表皮,夹取盖玻片。小刀:切洋葱,划“井”字。3. 学习制作方法。教师演示或观看制作视频,分步骤讲解制作要求及要点,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

40、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4)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 要有气泡。(5)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让碘酒尽量渗透到洋葱表皮细胞。(6)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碘酒。简单概括为:撕一一滴一一展一一盖一一染一一吸。(板书)4. 领取材料,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条件允许的可以每人一套材料,每人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撕的表皮不够理想,需要教师巡视指导;部分学生的盖玻片容易 碎裂,要多准备一些。)设计意图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础。在制作环节,通过先观看视 频,再分步骤学习讲解

41、,最后动手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技能, 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 谈话:完成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显微镜来观察了。还记得怎样 使用光学显微镜吗?下面来复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安放一一对光一一上片一一调焦一一观察。注意事项:先对光再上片;先用低倍物镜,再用高倍物镜;镜筒先下降,再上升; 观察时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显微镜中看到的图像与真实物体方向相反。2. 利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四人小组 一台显微镜,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两人一台)要求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因为没见过洋葱表皮细

42、胞,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会出现误认,最好在大屏幕或黑板上呈现洋葱 表皮细胞的图片,便于学生比对观察。设计意图亲眼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三)认识洋葱表皮细胞1. 谈话: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下面请大家拿着自己的观察记录,向同学们介绍你观察到的 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交流观察、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学生将自己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向全班进行展示,描述自己的发现。2. 讨论:同学们展示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共同点?学生会比较集中于细胞的形状、细胞的外壁、细胞的大小、细胞核等结构。教师需要在学生 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特别需要

43、强调看到的颜色不是洋葱表皮细胞原本的颜色。3. 小结: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果条件允许,老师可以利用电子显微设备在白板屏幕上展示洋葱表皮细胞,然后再介绍细 胞的特点;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利用课件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图片进行介绍。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等。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既是对观察过程的检查,也是对学生观察效果的评价。 通过交流展示,学生能很好地进行相互学习,进而概括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三、研讨过渡: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发现细胞的 过程。1. 出示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也可以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资料),学生阅读。2. 讨论:胡

44、克发现的软木细胞与我们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相同:都有细胞壁。不同:胡克发现的是死亡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不相同。设计意图通过死亡软木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对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 为下节课认识更多的细胞的概况及细胞的共同点做铺垫。四、总结1. 请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学习并制作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认识了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2. 拓展:认识了解更多的植物细胞。【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学生活动手册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用示意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写出洋葱表皮 细胞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一边用显微镜观察洋

45、葱表皮细胞,一边把观察所得记录在表 格中,观察与画示意图是同步进行的。评价学生示意图的优劣,应该以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为 主要标准,能真实、完整记录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即可,至于画得是否美观,可以在真实性的基 础上进行完善。讲解洋葱表皮细胞的特点时,建议学生从细胞的大小、形状、结构等方面用关键 词进行描述。【教学后记】5.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5课。本课旨在让学生在观察多种生物细胞的过程 中,了解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生 物是否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第二部分探索,观察比较动物、植物、人体等几类典型生物体的细

46、胞 结构。第三部分研讨,发现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不同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 构各不相同。第四部分拓展,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还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学生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后,探索细胞的第二课。学生已经初步掌 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已经被打开, 渴望观察更多的生物体是否也有细胞结构,对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要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建构起“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 胞组成的”这一概念,以及认识到不同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构也都不一样,而且生物体 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 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 同的。3.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科学探究目标1. 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2. 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3. 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到细致观察和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