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562906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 4 小题,共 4 8.0 分1 .以下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H I B.N a2O2 C.B r2 D.N a C l2 .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3 .以下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己烷 B.蔗糖溶液 C.氢气 D.氯化镁4 .在反响上+610-(:1 1 +0中,复原产物是()A.H2 B.C u O C.C u D.H205 .以下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选项是()A.乙块分子的比例模型七.H HB.漠乙烷的电子式:H:C:&B rC.2 -氯丙烷的构造简式:C H3C H C 1 C H3D

2、.丙烯的键线式:6.反响8 N 4 +3 C 12=6 N H4C 1 +叫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以下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9 NC.C l2 分子的构造式:C 1 -C 17.以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C 2 H 6 与C 3 Hc-n 与B.N/子的电子式:D.C I-的构造示意图:B.正丁烷与异丁烷D.(J 2 和。38.由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参加过量盐酸充分反响,过滤后向滤液中参加过量烧碱溶液,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oA.Mg2+B.Cu2+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油脂不属于酯C.氨基酸能与NaOH溶液反响10.以下说法

3、不正确的选项是C.A 13+D.AlOjB.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响D.羊毛灼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A.护肤品中常含有机醇等强亲水性物质,乙二醇可用于汽车防冻液B.石油的裂化、煤的液化、海带中提碘等都必需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蒸 储“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D.聚乳酸、聚乙烯琥珀酸酯等可降解产品的广泛使用将有效缓解白色污染1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分液漏斗进展分液操作时,先翻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B.用玻璃棒蘸取制氯水,滴在p 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比照,可测定制氯水的p H值C.中和滴定试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

4、枯燥,不影响测定结果D.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可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1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雷电作用下电与。2发生化学反响C.在氮循环过程中不涉及氧化复原反响D.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1 3.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K M n C)4 溶液用盐酸酸化并参力口!。2:2 M n q-+6 H+5 H2O2=2 M n 2+5 O2 f +8 H2OB.F e 2(S C)4)3 和B a C O H%溶液混合:F e 3+4-S O 2-+B

5、a 2+3 0 H-=B a S O4 i +F e(O H)3 i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 l J、B a C O H%、H C 1 溶液混合:3 H+A 1 3+6 0 H-=A 1(O H)3 I+3 H2OD.水玻璃与稀醋酸混合:S i O +2 H+=H2S i O3 i1 4 .以下方法不能区分苯与乙酸的是()A.观看颜色 B.与金属钠反响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观看在水中的溶解性1 5 .以下说法不正碰的是()A.分子式为L 5 H 历与的局部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联苯构造单元B.1.0 m o l 的七最多能与含4.0 m o l N a O H 的水溶液完全反响C.乳酸薄

6、荷醇醋(小)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响D.C H 3 C O O C H 2 c H 与C H 3 c H z C O O C 4 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一样,但能用核磁共振氢来鉴别1 6 .短周期元素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W、Y对应的简洁氢化物的沸点前者高B.阴离子的复原性:W 2-Q-C.离子半径:丫 2-Z3+D.元素的非金属性:Y W1 7.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常温下0.1 m o l L-i 的C H 3 C O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 x 1

7、0-1 3 m o l -L-iB.p H =2 与p H =1 的C H 3 c o OH 溶液中c(H+)之比为 1:1 0C.常温下,等体积p H =1 2 的 N a O H 溶液和p H =2 的C H 3 C OOH 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 H 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0.1 mol X 和0.2 mol Y 充分反响生成Z,放出能量肯定小于0.1 a kJB.Y 的起始浓度不能为零,平衡浓度也不能为零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降低反响温度,正、逆反响速率均减小D.当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时,肯定存在3V(Y)=2v(Z)正 逆20.设纵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正

8、确的选项是0A.25,ILpH=9的C/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 x 10-9%B.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乐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 9 rD.过量铜与含0.4molHN(的浓硝酸反响,电子转移数大于0.2*21.:A(g)+2B(g)=C(g)+D(g)AH=a kJ-mol-i(a 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g)的能量肯定高于C(g)的能量B.该反响不需要加热C.I mol A(g)和 2 mol B(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C(g)的能量D.该反响表示:I mol A(g)和 2 mol B(g

9、)在肯定条件下反响放出的热量为a kJ22.体积一样,浓度均为O.lmol,L-1的 NaOH溶液、氨水,分别加水稀释m 倍、n 倍,溶液的pH都变成9,则 m 与 n 的关系为()A.4m=n B.m=n C.m n23.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1 mol Cl2参与反响转移电子数肯定为2*B.在反响KIO?+6HI=KI+31,+3H2O中,每生成3 mol 12转移的电子数为6刈3 L Z L AC.依据反响中HNC)3(稀)N O,而HNC)3(浓)可知,氧化性H N()3(稀)H NC)3(浓)D.含有大量NO承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 e2+、C 1-2 4.某固体

10、粉末X中可能含有K2 s。仆 (N H4)2C O3,K2 s O 3、N a N Or C%。、F e O、F e z。?中的假设干种。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X进展如下试验,试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熔 包 反 应 4C.假设x =2,则n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当满足3 n(B)=n(A)+3D.假设I I体系起始物质的量满足3 n(C)+8 n(A)=1 2 n(B)时,可断定x =4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6.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l)N a2O2(2)H2s.四、流程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7.用硫铁矿烧渣(含Fe、S、Pb

11、、Cu、S i和O等元素)作原料可制备一种高效补铁剂柠檬酸亚铁(结I 产构简式如图“O-f COO),主要反响为:FeCO,+c H o7-FeC H O+CO,T+H,0.以 O O O/O O/Z ZCII,CU()II下是工业制备流程:请答复:(1)以下操作或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步骤中所加硫酸需过量B.步骤中需掌握p H在6-7,故应将Fes。,溶液缓慢加到盛有浓NH4HCO3和氨水溶液的容器中C.步骤所得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NH/2SO4D.步骤可用纯铁粉代替铁钉(2)试验步骤需要加热溶解,必 需 用 到 仪 器 是(供 选 仪 器:a.烧杯;b.坨崩;c.蒸储烧瓶;d.酒精灯)(3)

12、步 骤 中 先 后 使 用 到 的 洗 涤 剂 应 选 用.A.无水乙醇、热的去离子水B.无水乙醇、冷的去离子水C.碳酸氢镀溶液、冷的去离子水D.氨水、冷的去离子水步骤会生成少量的FeC03晶体,发 生 反 响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4)FeC C 3 制备FeC 6 H6%包括如下操作,请按正确的操作挨次补充完整:a-b t t g-h。a.向烧杯参加柠檬酸、去离子水,溶解;b.加热到8 0 汽、搅拌;c.向烧杯参加2 枚铁钉;d.参加FeC()3固体;e.取出铁钉,升温至9 0?,搅拌析出晶体;恒温反响4 0 m i n;g.抽滤、洗涤;h.恒温枯燥。(5)某同学称取纯洁的FeC

13、6 H6。7 试样,用硫酸溶解,承受KM n O4 滴定法测定,折算含铁量3 2.4%,造 成 试 验 结 果 偏 大 的 缘 由 是.五、试验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 0.0 分2 8.一瓶无色液体A,含 有 NaC l、N a O H 和Na2 cO3 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 有 C aO、C a(OH)2和C aC C 3 中的两种.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A 和 B 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的试验方案,请依据图示过程答复以下问题.(1)固 体 C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补钙产品,则固体C是(填 写 化 学 式 和 名 称 均 可,下同),与 盐 酸 反 响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14、;(2)液体A中 肯 定 含 有,白色粉末B中 肯 定 含 有.写 出 滤 液 1 与液A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3)小组,们分析觉察,假设溶液滴加适量,假设滤液2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原溶液A中含有的 另 外 一 种 溶 质 为,假设滤液2中含有两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 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为六、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 2 2.0 分2 9.肯定条件下,在一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N2(g)+3 H2(g)#2 NH3(g),假设开头时只充入2 a m ol N%,到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4 0%.假设开头时充入a m o&和 3 a m o l%的混合气体,求:

15、(1)到达平衡时”的转化率;(2)平衡时N 4在 混 合 气 体 中 的 体 积 分 数.3 0.“点击化学”是指快速、高效连接分子的一类反响,例如铜催化的H u i s g e n 环加成反响: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反响设计、合成了具有特别构造的聚合物F并争论其水解反响。合成线路如以下图所示:F F-CH,此“卜0H 产OHC 卜 OH 崇 one Qc=反应 CH、反应A B CH.N-l f Y-Q-CHO.水解反应|聚 合 砺+雪鬻F T =G*-C H O +-N H?r 屋 J J-CH-N-0)+HQ(1)A生成B的反响类型是。(2)关于B和C,以 下 说 法 正 确 的 选 项 是

16、(填 字 母 序 号)。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B和C b.B不能发生消去反响c.可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醛基(3)B生成C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X的构造简式为。(4)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5)请依据以上流程,并推想聚合物F所具有的特别构造,以下关于聚合物F的构造说法正确的DCnlkNFs取代反应,NaN反应选项是A.F中必含一(:&=N构造B.F中必含一 N=N构造C.F的构造可能是(6)H是 比 A 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H 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有 种。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能和FeC发生显色反响(7)为了探究连接基因对聚

17、合反响的影响,设计了单体K,其合成路线如下,写 出 H、I、J 的构造简式:OHCHCCH把催化剂C-CH七、计算题 本大题共1 小题,共 4.0分3 1.在 100mL NaOH溶液中参加NHaNO?和(NHJSO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响,如图表示参加的混合物质量与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1)NaOH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2)当 NaOH溶液的体积为140m 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g时,充分反响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3)当 NaOH溶液的体积为180m 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仍为51.6g时,充分反响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

18、.&6 17.225.6 34.4 43.0混合物质【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解:A.HI中H原子和I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过氧化钠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溟分子中澳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且澳是单质,故C错误;D.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应选B.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此题考察了化学

19、键和化合物的关系,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分是解此题关键,再结合根本概念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A解析:依据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此题考察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使用的仪器,明确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称量时用到仪器是天平、钥匙(量取时用到量筒),溶解时用到烧杯、玻璃棒,转移溶液时用到玻璃棒、容量瓶,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所以没有用到的是漏斗,故A正确。应 选A。3.答案:A解析:此题是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的学问的考察,是中

20、学化学的根底学问,难度较小。关键是把握电解质的定义,侧重根底学问的考察。依据电解质的定义可知,电解质是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导电离子是电解质自身具有的);不能导电的是非电解质。据此答题。A.己烷是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B.蔗糖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氢气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故C错误;D.氯化镁是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D错误。应选A。4.答案:C解析:解:该反响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CuO是氧化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复原产物,则Cu是

21、复原产物,应选C.该反响中H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CuO是氧化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复原产物.此题考察了复原产物的推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结合根本概念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化学用语,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书写电子式时易漏掉孤电子对,为易错点。A.乙快是直线型分子,四个原子处于同始终线上,故A错误;H HB.澳乙烷的电子式为:H C C.Br:故B错误;H H-C.2 一氯丙烷,在2号碳上含有1个氯原子,构造简式为:CH 3cH eIC4,故C正确;H HD.丙烯的构造式为N-d-C二,故其键线式为/小,故D错误。H H

22、H应选:Co6.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留意把握核素、电子式、构造式、离子构造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试题培育了学生标准答题的力量,题目难度不大。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表示错误;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到达8 电子稳定构造,漏掉的氮原子的最外层1 对孤电子对;C.将共用电子对换成短线即为构造式,氯气中存在一对共价键;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 7,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核电荷数不发生变化,核外电子数为1 8,最外层电子数应为8。A.氮元素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 的氮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7

23、+9=1 6,该核素可以表示为:1 6 N,故A 错误;7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到达8 电子稳定构造,氮气的电子式为:故 B 错误;C.氯气电子式为:0:甘:,分子中存在1 对氯氯共用电子对,其构造式为:Cl-C L 故 C 正确;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 7,最外层为8 个电子,氯离子的离子构造示意图为:,故D错误;应选:C。7.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了同分异构体的推断,难度不大,依据定义推断即可,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一样,但构造不同的化合物,以此来解答。A.C2H$与C3Hg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均属于烷煌,应为同系物,故A 错误;B.正丁烷(CH.4-CH,

24、-CH-C H J和异丁烷重 也-CH(CHJ,)的分子式一样,而构造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 正确;C.1 H 与2 H 互为同位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 错误;11D.()2与均为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D 错误。应 选 B。8.答案:D解析:此题以元素的存在方式为载体考察了金属镁铝铜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反响是解此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在金属活动挨次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非强氧化性的酸反响生成氢气,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参加过量盐酸,金属镁和铝能溶于盐酸,发生的离子反响有:M g +2 H+=H2T+M g 2+,2 A 1+6 H+=3 H 2 T+2 A 1

25、 3+,过滤,滤液为氯化镁、氯化铝、盐酸,滤渣为铜,过滤后向滤液中参加过量烧碱溶液,过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镁离子成为氢氧化镁沉淀,铝离子变成偏铝酸根离子,发生的离子反响有:H+O H-=H20,M g 2+2 0 H-=M g(0 H)2 1、A 1 3+4 0 H-=A 1 0-+2 H 0,所以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 1 0-、N a+c i-,故 D正确:2 2 2应选D。9.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一些常见物质的应用。难度不大。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属于酯类,故A错误;B.蔗糖是双糖,能发生水解生成单糖,故B正确;C.氨基酸中含有竣基能与N

26、 aOH溶液反响,故C正确;D.羊毛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故D 正确。应选A。1 0.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了常见环境污染的缘由和处理方法、物质组成、塑料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等学问点,主要是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理解推断,把握根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A.护肤品中常含有机醇等强亲水性物质,乙二醇水溶液的熔点较低,乙二醇型防冻液承受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故A正确;B.石油裂化是长链大分子分解为短链小分子为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煤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过程中有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海带中提碘是化合态碘元素生成游离态碘单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都涉及化学变化,故B正确;C.地沟油属于酯类,汽

27、油属于烧类,对“地沟油”蒸储不行能获得汽油,故C错误;D.使用聚乳酸、聚乙烯琥珀酸酯等等可降解塑料,削减聚乙烯塑料制品使用,能削减白色污染,故D正确;应选:Co11.答案:B解析:解:A.分液时,先翻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目的是防止液体混合而二次污染,故A正确;B.制氯水具有强的氧化性,p 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无法测定,故B错误;C.锥形瓶无需枯燥,只要锥形瓶内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则不影响试验结果,故C 正确;D.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点燃时C1O0复原为Q-,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可观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应

28、 选B.A.分液时留意防止液体混合而污染;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锥形瓶无需枯燥,只要锥形瓶内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则不影响试验结果;D.火柴头含有氯酸钾,浸于水中片刻后的溶液,溶液中C 1以C10-的形式存在,检验氯元素,应将C10-3 3复原为C 1-,然后参加AgN()3溶液、稀HNO3进展检验.此题考察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分别提纯以及中和滴定等操作,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力量和试验力量的考察,留意相关根底学问的积存,把握试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12.答案:c解析:解:A.工业合成氨是将电与心在肯定条件下反响生成N H 3,属于人工固氮,故A

29、正确;B.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打雷闪电时涉及的一个反响为N+0&2 N 0,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响2N0+2 202=2叫,故B正确;C.氮的循环中钱盐或钱变化为亚硝酸盐的过程中氮元素被复原,氮气转化为氧化物发生氧化反响,涉及氧化复原反响,故C 错误;D.氮循环中镀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铉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D正确;应选:C oA.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B.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响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C.反响过程中氮的固定是大案子反响生成化合物;D.上述转化关系

30、可知含氮无机物可以转化为蛋白质。此题主要考察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氧化复原反响、人工固氮等学问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 3.答案:C解析:解:A.用盐酸酸化,可能氯离子被氧化,离子反响可能为2 M nO-J 6 H+5 H 2。2=2 M n2+5 02。T+8 H,2 0 或2 M n0-4 +1 6 H+1 0 C 1-=2 M n2+5 C L2?+8H2Q,故 A 错误;B.F ezlS O J 和 B a(0 H)2 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响为 2 F e3+3 S O 2-+3 B a2+6 0 H-=3 B aS 0 J+2 F e(O H)3l,故B 错误;C.等体积等物

31、质的量浓度,则含物质的量相等的A lC j B a(0 H)2、H C l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响为3 H+A 1 3+6 O H-=A 1(O H)3I+3 H2O,故 C 正确;D.水玻璃与稀醋酸混合的离子反响为S i0 2 +2 C H3C O O H =H2S iO3 I+2 C H 3 C O O-,故 D错误:应选C.A.用盐酸酸化,可能氯离子被氧化;B.不符合离子的配比;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则物质的量相等,反响生成水、氢氧化铝和氯化钢;D.醋酸在离子反响中保存化学式.此题考察离子反响方程式书写的正误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响及离子反响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响、

32、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反响考察,题目难度不大.1 4.答案:A解析:解:A.二者都是无色液体,观看颜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B.乙酸具有酸性,可与钠反响生成氢气,可鉴别,故B 正确;C.乙酸具有酸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可鉴别,故C 正确;D.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乙酸和水混溶,可鉴别,故D 正确。应选:A o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乙酸和水混溶,含有竣基,具有酸性,可从酸的通性的角度检验乙酸,以此解答.此题考察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力量和试验力量的考察,留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5.答案:B解析:解:A.分子式为C”H 0 的 有 机 物

33、 不 饱 和 度 为 8,联苯含有2 个苯环,不饱和度1 3 IO L 2为 8,则分子式为C15H16。2的局部同分异体中可能含有联苯构造单元,故A 正确;B.有机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官能团为酯基、酚羟基,且水解生成触、2 个酚羟基和二氧化碳,则最多能与含5.0mol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响,故 B 错误;C.有机物含有酯基、羟基,羟基可发生氧化、消去反响,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响,故C 正确:D.二者含有的氢原子的种类、相应的数目一样,但是各种氢原子的具体位置不同,能 用 1H-NMR来鉴别,故D 正确。应选:B oA.分 子 式 为 的 有 机 物 不 饱 和 度 为 1四 U=8,联苯含

34、有2 个苯环,不饱和度为8;B.有机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官能团为酯基、酚 懒,且水解生成触、2个酚羟基和二氧化碳:C.有机物含有酯基、羟基;D.二者含有的氢原子的种类、相应的数目一样,但是各种氢原子的具体位置不同。此题考察有机物的构造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力量的考察,留意选项D 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16.答 案:A解析:解:短周期元素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X、Y 位于其次周期,Z、W、Q 位于第三周期,Q 与稀有气体元素相邻,位于W A族,则Q 为 C1元素,结合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 N,丫为O

35、,Z为 A l,W 为 S 元素。A.W、Y对应的简洁氢化物分别为硫化氢、水,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故 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复原性越弱,非金属性S C1-,故 B正确;C.电子排布一样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0 2-A 1 3+,故 C 正确;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0S,故D正确;应选:A o此题考察位置构造性质关系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表构造为解答关键,留意把握元素周期律内容,试题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力量及敏捷运用根底学问的力量。1 7.答案:A解析:解:A.常温下O.l m o l L-i的C/C

36、O O H 溶液中,醋酸电离的c(H+)小于O.l m o l/L,由水电离出的c(H+)=-双-可知,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1.0 x 1 0-i3 m o l -L-i,故 A错误;醋酸电离的c(H+)B.p H =2 与p H =1 的CH 3 COOH 溶液中c(H+)分别为0.0 1 m o l/L、O.l m o l/L,则c(H+)之比为 1:1 0,故 B正确;C.常温下,等体积p H =1 2 的 N a O H 溶液和p H =2 的CH 3 c o OH 溶液混合,醋酸浓度大于0.0 1 m o l/L,N a O H 浓度为0.0 1 m o l/L,混合后酸过量,

37、则混合后溶液的p H 7,故C 正确;D.用浓度的N a O H 滴定未知浓度醋酸,滴定终点显碱性,则可承受酚献做酸碱指示剂,故D正确;应选A。A.常温下O.l m o l L-i的C/C O O H 溶液中,醋酸电离的c(H+)小于O.l m o l/L,结合由水电离出的c(H+)=侬-推断;醋酸电离的c(H+)B.p H =2 与p H =1 的CH 3 c o OH 溶液中c(H+)分 别 和.Ol m o l/L、O.l m o l/L;C.常温下,等体积p H =1 2 的 N a O H 溶液和p H =2 的C/C O O H 溶液混合,醋酸浓度大于0.0 1 m o l/L,N

38、a OH 浓度为0.0 1 m o l/L;D.用浓度的N a O H 滴定未知浓度醋酸,滴定终点显碱性。此题考察酸碱混合的定性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pH与浓度的关系、过量推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力量的考察,留意选项A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 8 .答案:C解析:解:A、Na 2 s 4 的构造类似过氧化钠,Na 2 s 4 电子式为 Na I;的:$:三:|N ,故A正确;B、放电时,熔融硫作正极,电解质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反响为x S+2 Na+2 e-=Na?Sx,故 B正确;C、放电1 寸,N a 做负极,负极反响式为2 Na -2 e-=2 Na+

39、,熔融硫作正极,正极反响式为x S+2 e-=S2-,故 C 错误;D、为防止熔融的钠与熔融的硫接触,以Na -0 -A I 2 O3 为隔膜,可以传递离子,构成闭合回路,由提高供给信息,电池反响为2 N,J、1 U 2$,为可以充电的二次电池,故D 正确;W也应选:C o依据图片知,放电时,N a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所以熔融钠作负极,负极反响式为2 N a -2 e-=2 N a+,阴离子向负极移动,N a -p -AI2 O 3为隔膜,熔融硫作正极,放电时电解质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放电时正极反响为xS +2 N a+2 e-=N a2Sx,以此答题。此题考察化学电源型电池,正确猎取图片供

40、给信息是解此题关键,依据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阴阳极,难点是电极反响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1 9 .答案:B解析: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该反响为可逆反响,不能完全转化,则0.1 m o l X 和0.2 m o l 丫 充分反响生成Z,放出能量肯定小于0.1 a k J,故 A 正确;B.Y 的起始浓度可能为0,平衡浓度不为0,故B错误;C.降低反响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则正、逆反响速率均减小,故C正确;D.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平衡时存在3V(Y)=2 v(Z),故口正 逆正确;应选:B oA.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

41、该反响为可逆反响,不能完全转化;B.Y 的起始浓度可能为0;C.降低反响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D.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此题考察反响热与焰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响中能量变化、可逆反响、平衡建立及特征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力量的考察,留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20.答 案:D解析:此题考察了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把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构造是解题关键。A.25,I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溶液中的c(H+)=10-9mol/L,而溶液中的c(OH-)=10-5moi/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一样,则发

42、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 x 10-55,故 A 错误;B.NO与。2反响生成二氧化氮,则标准状况下,22.4L N O与11.2L 0?混合后生成Im ol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可生成四氧化二氮,故最终气体的分子数小于乐,故 B 错误;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进展计算,故C 错误;D.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 ol,假设与铜反响完全生成二氧化氮,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 ol,但是由于铜足量,浓硝酸随着反响的进展,后来变成了稀硝酸,生成了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增加,所以0.4mol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响,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2m ol,则电子转移数大于0.2枭,故 D 正确。应

43、选D。21.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反响热与燧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响中能量变化、反响热与反响条件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力量的考察,留意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A(g)+2B(g)=C(g)+D(g)AH=a kJ-mol-i(a n,应选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一样的N a O H 和氨水,Na OH 的 pH 大,如稀释一样倍数,稀释后的溶液仍是氢氧化钠p H 大,以此解答.此题考察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力量的考察和根本理论学问的综合运用,为高频高频考点,留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难度不大.23.答 案:D解析:

44、解:A、在C 1 2+2 N aO H=N aC l +N aC l O +H2。的反响中,Im o l C%参与反响转移电子数为相,故 A错误;B、在反响KI。?+6 H1 =KI+3与+3 4 0中,碘元素化合价+5 价和一 1 价变化为0价,电子转移5 m o l,生成3m o i 碘单质,每生成3m o i 与 转移的电子数为5 册,故 B错误;C、不能依据复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HN C 3(浓)HNC)3(稀),故C错误;D、N O-+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 e 2+,所以含有大量N O-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 e 2+、3 3C 1-,

45、故 D正确;故答案为:D.A、在C l 2+2 N aO H=N aC l +N aC l O +的反响中,Im o l C l?参与反响转移电子数为黑;B、在反响KIO 3+6 HI=KI+31 2+3 4 0 中,反响中元素化合价变化计算电子转移;C、不能依据复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D、N O +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 e 2+.此题考察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氧化复原反响电子转移计算以及离子共存等,把握根底是关键,题目较简洁.24.答案:C解析:此题考察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元素化合物学问的综合运用,题目难度中等,留意把握反响的现象,依据现象结合物质的

46、性质进展推断,易错点为B和 D,留意体会。固体参加N a O H 生成气体,则应为N%,即 B为N H 3,则肯定含有(N H32 C O 3,沉 淀 C参加盐酸后的溶液参加K S C N 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F e 3+,可能有F e O;F e O、F e 2 O 3、C u 2。;F e 2 O 3、(:4 0三种可能,假设含有C%。,参加盐酸后生成的Cu与F e 3+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得到F e 2+;溶 液 A焰色反响为黄色,因参加氢氧化钠,不能说明含有N aN O s,溶 液 A 参加足量稀盐酸生成混合气体,说明不仅仅生成二氧化碳,还应有其他气体,则肯定含有K2 s O 3,K

47、2 s O 3能与N aN()3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 成 NO,且K2 s O 3被氧化,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2 s 0 针A.因参加氢氧化钠溶液,依据现象1不能推出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NaN()3,故 A 错误;B.溶液A 参加足量稀盐酸生成混合气体,说明肯定含有K 2 s O 3,假设同时含有NaN(,K 2 s 0?与NaNO 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N O,则S 0 2 被氧化为硫酸根,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 2 s O,,故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肯定含有K 2 s。3,故 c 正确;D.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 e 2()3,故 D错误。应 选 C。2 5.答案:C D解析:

48、此题考察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较大,留意从等效平衡的角度解答该题。A.由于x值不确定,则假设I 达平衡时,A、B、C各增加l m o l,B的转化率不能确定,故A 错误;B.假设起始时参加6m o l A和 4m o i B,相当于增大压强,C的体积分数假设大于a,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可断定x h,故答案为:d e f e或 c d f e;(5)高锌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的同时,也可氧化柠檬酸根离子,使试验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同样条件下高镭酸钾可氧化柠檬酸根离子。28.答案:C a C O3;C a C O3+2 H C 1 =C a C l2 4-H20 +C 02 T;N a 2

49、 c O 3;C a C O3;N a2C O3+C a(O H)2=C a C O3 X+2 N a O H;N a O H;N a C l解析:解: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固体B 中肯定存在碳酸钙,固体C就是碳酸钙,滤 液 1 中就只有氢氧化钙,液体A 会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所以液体A 中肯定存在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滤液2 中含有氢氧化钠,无色液体A 中含有两种物质,可能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也可能是碳酸钠和氯化钠,所以滤液2 中的溶质也有两种,只有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钠和氯化钠.(1)由以上推断可知固体C是C a C C)3,与盐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50、 C C 3 +2 H C 1 =C a C l 2 +C 02 T;故答案为:C a C O3;C a C O3+2 H C 1 =C a C 2+H20 +C 02 T;(2)由以上推断可知液体A中肯定含有N a 2 c O 3,白色粉末B中肯定含有C a C O?;所以滤液1与液体A之间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 a 2 c O 3 +C a(O H)2 =C a C()3 1 +2 N a O H;故答案为:N a 2 c O 3;C a C O3:N a 2 c O 3 +C a(O H%=C a C C 1 +2 N a O H;(3)假设溶液A滴加适量,假设滤液2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