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5613359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pdf(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L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主要内容1环境监测及其任务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3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环境监测及其任务1.环境监测及其任务环境监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定量地测定环境污染因子及 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变化,分析其环境影响 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简要地说,是测取、解释并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过程。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 的基础。1.环境监测及其任务A依据:A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称一老条例)(1983年7月21日)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称管理办法)(2007)环境监测条例(2010年10月25日征求意见稿?)(称一新条例)1

2、.环境监测及其任务A依据: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1983年7月21日)环境监测的任务:1.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 状况及发展趋势;2.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3.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 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4.开展环境测试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1.环境监测及其任务7 国家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环监(1994)142#)指出:环境监测实质上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各级政 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 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规、行政规 章和管理制度的

3、行为进行监督,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 据的过程。四项任务: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为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的监测、污染事故及环境纠纷仲裁监测。J1.环境监测及其任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2007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 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三个说清”: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状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2010新条例(一)环境质量监测;(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三)环境预警监测;(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W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

4、依据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 114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 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 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W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依据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是“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 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负责“。2.环境监测

5、质量体系的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依据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指出:“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五十二条明确了环境监测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D组织机构2)质量体系3)文件控制4)记录控制5)质量管理计划6)日常质量监管7)内部审核8)管理评审9)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10)对外委托监测11)人员12)设施和环境13)监测方法14)仪器设备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组织机构1.有出具环境监测数据的资质,在允许范围内开展 工作,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环境监测活

6、动,对出具的数据负责。2.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职责 明确,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等基础设施满足要求。3.有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程序。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2)质量体系建立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体系覆盖环境监测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场所。建立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2)质量体系质量方针公正、准确、科学、高效 行为公开公正 数据准确可靠 方法科学严谨 服务高效文明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2)质量体系质量目标1.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所出具的 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

7、性、完整性和可 比性。2,使环境监测数据合格率达到100%,监测报告交付及时率达到100%,投诉一次处理率达到100%。3.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本站管理体系始终保持满足检 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标准要求。N环境监测I质重体系的建立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36个)1.文件编写导则2,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3 保证公正性程序4.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5.要求、标书与合同评审程序6,分包管理程序7 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品 控制程序8.投诉/申诉处理程序9.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10.纠正措施控制程序1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2.记录的控制和管理程序13.内部审核程序14.管理评审程序15.人员管理程序16.

8、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17.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18.实验室内务管理程序19.监测方法确认程序20.开展新工作的评审程序21.数据控制程序22.期间核查程序23.设备管理程序24.量值溯源程序25.标准物质管理程序26.采样控制与管理程序27.样品管理程序28.监测质量控制程序29.监(检)测报告控制程序30.对客户的服务程序3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32.偏离规定的控制程序33.现场监测程序34.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程序35.无菌室环境控制和培养基质量 控制程序36.环境保护程序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3)文件控制建立并保持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程序,保 证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标志、发放、

9、保管、修订和废止等活动受控,确保文件 现行有效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4)记录控制建立控制记录程序,要求:对所有质量活动和监测过程的技术活动及时记录,保证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和可追溯性记录清晰明了,不得随意涂改电子存储记录应保留修改痕迹规定各类记录的保密级别、保存期和保存方式,防止记录损坏、变质和丢失电子存储记录应妥善保护和备份,防止未经授权 的侵入或修改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5)质量管理计划 制订年度质量管理工作计划,所有质量管 理活动要文件化,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分工、职责和进度安排等。内容包括:日常的各种质量监督活动、内部审核、管 理评审、质量控制活动和人员培训等。2.环境

10、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6)日常质量监督 覆盖监测全过程。内容包括:监测程序、监测方法、监测结果、数据处 理及评价和监测记录等。对于监测活动的关键环节、新开展项目和 新上岗人员等要重点加强质量监督。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7)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每年至少一次。以验证各项工作持续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审核范围应覆盖质量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程序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并对实施情况适时跟踪和进行有效性评价。对潜 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8)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每年至少一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11、最高管理者要确保管理评审的建议在适当和约定的期限内得到实施。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9)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在确认监测活动不符合质量或技术要求时,要纠 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后,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通过实施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质量体 系。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0)对外委托监测 监测任务委托其他机构时,事先要征得任务来源 方同意,委托给有资质的机构。要对被委托机构提出质量目标要求,进行必要的 质量监督,并保存满足质量目标要求的全部证明 材料。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1)人员所有从事监测活动的人员要具备与其承担工作相适应的 能力,接受

12、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按照要求持证上岗。持有合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 合格证者,在持证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监测质量由 持证人员负责。特殊岗位的人员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专项资格确认。建立所有监测人员的技术档案。学历、从事技术工作的 简历、资格和技术培训经历等。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2)设施和环境监测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实验室区域间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有毒有害废物要妥善处理,或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建立并实施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危险化学品、有毒物品、有害生物、辐射、高温、高压、振动以及水、气、火、电等 危及安全的因素

13、和环境得到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 措施,危险化学品储存要执行其相关规定。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健康的程序,并配备相应 的安全防护设施。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2)设施和环境现场监测时,监测时段的气象等环境条件,水、电和气供给等工作条件,企业工况及污染物变化(稳定性)条件应满足监测工作要求。有确保人 员和仪器设备安全的措施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3)监测方法按照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选择能满足监测工作需求和质量要求的方法实施监测活动。原则上优先选择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其他的国家标准和其他行业标准方法,也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方法,或者公认权威的监测分析方法,所选用的方法应

14、通过实验验证,并形成满足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质量控制要求的相关记录。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3)监测方法对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自行扩充和修改过的 标准方法要通过实验进行确认,以证明该方法适用于预 期的用途,并形成方法确认报告。确认内容包括:样品采集、处置和运输程序,方法检出 限,测定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方法的选择性和抗干 扰能力等。与监测工作有关的标准和作业指导书都要受控、现行有 效,并便于取用。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4)仪器设备建立仪器设备(含自动在线等集成的仪器设备系统)的管理程序,确保其购置、验收、使用和报废的全 过程均受控。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

15、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要有量值溯源计划并定期实施,在有效期内使用。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4)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方式包括:检定: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国家有检定规程的仪器要经有资质的机构检定;校准:未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或尚没有国家检定规程的仪器可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校准,也可自校准。自校准要有相关工作程序,编制作业指导书,保留相关校准记录,编制自校准或比对测试报告,必要时给出不确定度。校准结果要进行内部确认。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4)仪器设备所有仪器设备都要有明显的标志表明其状态(“绿、黄、红”彩色标志)。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在使用前、维修后恢复使用前、脱

16、离实验室直接控 制返回后,均应进行校准或核查。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带至现场前或返回时,应进行校 准或检查。2.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立14)仪器设备对于稳定性差、易漂移或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经常携带到现 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在两次检 定或校准间隔内进行期间核查。所有仪器设备都要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档案包括购 置合同、使用说明书、验收报告、检定或校准证书、使用记 录、期间核查记录、维护和维修记录、报废单等以及必要的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管理(或固定 资产)编号、购置时间、生产厂商、使用部门、放置地点和 保管人等。三、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 质

17、量控制方法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1)监测方案2)监测点位布设3)样品采集4)样品管理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6)数据处理7)监测报告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1)监测方案根据监测任务制定监测方案。制定监测方案前,要明确监测任务的性质、目的、内容、方法、质量和经费等要求,必要时到现场踏 勘、调查与核查,评估能力和资源是否能满足监测 任务的需求。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1)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目的和要求、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和频次、样品采集 方法和要求、监测分析方法和依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要求、监测结果的评价标准、监测时间安排、提交报告的 日期和对外

18、委托情况等。对于常规、简单和例行的监测任务,监测方案可以简化。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涉及监测活动全程序的质量保 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指标。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2)监测点位布设监测点位要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和数据的预期用途 等,按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其他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设置,保证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 完整性。样本的时空分布要能反映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波动范 围和变化规律。重要的监测点位要设置专用标志。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3)样品采集根据监测方案所确定的采样点位、污染物项目、频次、时间和 方法进行采样。必要时制订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

19、时间和路 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交通工具以及安全保障等。采样人员要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监测点位的 周边情况,掌握采样方法、监测项目、采样质量保证措施、样品 的保存技术和采样量等,做好采样前的准备。采集样品时,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并对采样准备工作和 采样过程实行必要的质量监督。需要时,可使用定位仪或照相机 等辅助设备证实采样点位置。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4)样品管理样品运输与交接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沾污、损 失和丢失。样品接收、核查和发放各环节要受控;样品交接记录、样品标 签及其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要如实记

20、录,并尽快采取 相关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采样。样品保存样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以免混淆。样品保存条件要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监测人员执行相应监测方法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定,采取以下8项内部质量控制措施。A.空白样品包括:全程序空白、采样器具空白、运输空白、现场空白 和实验室空白等。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B.校准曲线采用校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仅限在其线性范围内使用。必要时,对校准曲线的相关性、精密度和置信区间进行统计 分析,检验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是否满足

21、标准方法的要求。若不满足,需从分析方法、仪器设备、量器、试剂和操作等 方面查找原因,改进后重新绘制校准曲线。校准曲线不得长期使用,不得相互借用。一般情况下,校准曲 线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C.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开展新的监测项目前,要通过实验确定方法检出限,并 满足方法要求。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计算方法执行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D.平行样测定按方法要求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品做平行样品测定。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E.加标回收率测定 加标回收实

22、验包括空白加标、基体加标及基体加标平行等。空白加标在与样品相同的前处理和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基体加标和基体加标平行是在样品前处理之前加标,加标样品与样品 在相同的前处理和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加标量一般为样品浓度的053倍,加标后的总浓度不超过分析方法 的测定上限。加标后样品体积应无显著变化。每批相同基体类型的样品随机抽取一 定比例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及其平行样测定。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F.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监测工作中使用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或能够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建立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对其购置、核查、使用、运 输、存

23、储和安全处置等进行规定。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要与样品同步测定。进行质量控制时,标准样 品/有证标准物质不要与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来源相同。尽可能选择与样品基体类似的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用于 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或检查实验室(或操作人员)是否存在系统误 差。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G,质量控制H.方法比对或仪器比对对同一样品或一组样品可用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仪器进 行比对测定分析,以检查分析结果的一致性。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指本机构内质量管理人员对监测人员或行政主管部 门

24、和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对下级机构监测活动的质量控制。采取措 施(5项):A.密码平行样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品作为密码 平行样,交付监测人员进行测定。若平行样测定偏差超出规定允许偏差范围,应在样品有效保存期 内补测;若补测结果仍超出规定的允许偏差,说明该批次样品测 定结果失控,应查找原因,纠正后重新测定,必要时重新采样。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B.密码质量控制样及密码加标样 由质量管理人员使用有证标准样品/标准物质作为密码质量 控制样品,或在随机抽取的常规样品中加入适量标准样品/标准物质制成密码加标样,交付监测人员进行测定。如

25、果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结果在给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说明该批次样品测定结果受控。反之,该批次样品测定 结果作废,应查找原因,纠正后重新测定。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C.人员比对不同分析人员采用同一分析方法、在同样的条件下对同一 样品进行测定,比对结果要达到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D.实验室间比对 采用能力验证、比对测试或质量控制考核等方式进行实验 室间比对,证明各实验室间的监测数据的可比性。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5)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E.留样复测 对于稳定的、测定过的样品保存一定时间后,若仍在测定 有效期内,可进行重新测定。

26、将两次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该样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6)数据处理保证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不得利用数据有效性规则,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不得选择性地舍 弃不利数据,人为干预监测和评价结果。有效数字及数值修约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和相 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要求。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GB/T 4883)o当出现异常高值时,应查找原因,原因不明的异 常高值不应随意剔除。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6)数据处理数据校核及审核 要对原始数据和拷贝数据进行

27、校核。对可疑数据,要与样 品分析的原始记录进行校对。监测原始记录要有监测人员和校核人员的签名。监测人员 负责填写原始记录;校核人员要检查数据记录是否完整、抄写或录入计算机时是否有误、数据是否异常等。审核人员要对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可比性和合理性进 行审核。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6)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表示 监测结果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时,用其平均值报 告测定结果。监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时,用“ND”表示,并注明“N D”表示未检出,同时给出方法检出限值。需要时,要给出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范围。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7)监测报告要求监测报告应信息完整3,环境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总之,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它的目的在于 控制监测人员的实验误差,保证测试的结果在 给定的置信水平下,以评定实验室的能力和水 平,是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分析数据的 准确性和真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