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的教案.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5594600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色散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光的色散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色散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色散的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光的色散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缘由。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看与光的色散有关的试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受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试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试验过程。 (3)经受讨论透亮物体和不透亮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敬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讨论“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亮物体和不透亮物体颜色成因”的试验过程, 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奇怪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敬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白光的色

2、散、三原色光。 难点:色散的缘由。 三、教学资源 1、学生试验器材:手电筒、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亮纸等。 2、演示试验器材: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创设情景法、分组试验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师:观赏一幅美术作品,用什么灯光照明最适宜?学生答复。(用柔合的白光最适宜)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非常艳丽,可是当它受到蓝光照耀时就失去了光荣。所以观赏一幅美术作品,用柔合的”白光最适宜,这节课我们来讨论折光的色散现象。 (二)、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学生完成试验4-30(上次作业),观看太阳光经玻璃、水反射和折射

3、后产生的现象:看到了白色的太阳光变成了彩色。师:将光碟放在阳光或日光灯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从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还是白光吗?有几种颜色?学生答复:白光从第一个三棱镜射出的光变成了彩色,详细的是七种颜色的光,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师:再观看这七色光经过其次个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答复:又变成了一束白光。叙述: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七种颜色的光集合后变成的白色光带,叫色光的复合。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关于彩虹。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 2、色光的合成演示试验:在聚光灯前蒙一块有颜色(红

4、色、黄色或蓝色)的透亮胶片,再将其发出的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形成有局部光交汇。让学生观看现象:透亮物体的颜色与透过的光颜色一样。不同颜色的光能混合成另一颜色的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白光。教师叙述:大量试验说明,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则都可能通过红、绿、蓝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和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上明丽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色光合成的。 3、颜料的三原色学生分组试验:在调色板上试试,能否用红、黄调出橙色?用红、蓝调出紫色?用黄、蓝调出绿色?用调出的颜色再混合

5、,并转变不同颜色混合时的比例,还能调出哪些颜色?看能否用其他颜色调出红、黄、蓝色。试验总结:我们可以用红、黄、蓝颜料调出其他颜色,但却不能用其他颜料调出这三种颜色,因此,红、黄、蓝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不同颜色搭配,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如:黄、橙、红属于暖色,让人想到火与太阳;绿、蓝、紫属于冷色,让人想到草地、水等。冷暖色的比照与协调,能产生奇妙、生动的色感。 (三)、归纳总结。 (四)、作业 1、 P63,1,2题; 2、 迷你试验:自制三棱镜。 六、板书设计 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3、颜料

6、的三原色:红、黄、蓝。 七、教学后记。 光的色散的教案2 光的色散教案 一、教析分析指导 1、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光学局部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比照和光具有能量。教材内容编排表达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进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讨论自然现象的根本方法-观看和试验。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 难点:光的色散的探究。 二、教学器材预备: 三棱镜、光源、投影器、光屏、红、绿、蓝玻璃纸、电筒等。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声现象和物态变化两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探究新知的力量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具

7、备了肯定的试验力量和思索争论的习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拟浮浅,学生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如何设计试验探究,试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和调整及试验条件的掌握等,教师要适时指导。 四、教学模式:阅读、争论、探究。 五、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知道白光是由红、橙、绿、青、蓝、紫七种色组成的,了解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 知道光具有能量。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进展探究学习的”力量和初步的观看力量。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试验比照法讨论光的与颜料的混合的不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会颜色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喜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妙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8、 引导学生说出常见的发光体的名称和它们的颜色,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光的颜色、颜色。 学生争论答复。 (二)、进展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教材P54页的发光物体,并根据光源的种类进展分类;阅读信息快递。 2、活动3.1分解阳光。 设置情境: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彩虹的图象,提示学生观看彩虹的颜色与太阳光的颜色,并进展比拟,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说明:若无彩虹的视频材料,可用人工造虹的方法替代) 提出问题:太阳光的白色的,而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猜测:太阳光可能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设计试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或课桌上的试验器材,设计一个试验方案来证明猜测是否正确,比拟各组的试验方案,并进展修正。 进

9、展试验:学生依据修正的试验方案进展试验,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学生观看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 归纳结论: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评估沟通:学生反思,检查思路和详细措施,发觉错误和疏漏;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彩虹的色光组成;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留意:若无三棱镜可自制水棱镜或冰棱镜替代。 若遇到阴天或阳光不够剧烈的状况,也可在室内用日光灯、大功率白炽灯或投影器射出的光束代替阳光作为试验光源进展光的色散试验。 当光屏与棱镜的距离变小时,光谱带的亮度提高,但光谱的范围却变得狭窄一些,所观看的各种色光纪念在一起,不够清楚;假如距离调大一些,则光谱带可展宽一些,各种色光分开得

10、清楚一点,但整个图样的亮度变暗,一般以相距40cm左右为宜。) 3、活动:3.2色光的混合 观看现象:透过红色玻璃纸观看图片或四周的景物,再换用其它颜色的玻璃纸进展观看。 提出问题:你所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颜色吗? 猜测:当白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验证猜测:、请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电筒上,并照耀到屏幕上,观看所看到的颜色。 、请把红、绿、蓝任意色两种色光混合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区域是什么颜色?把观看结果填入表格中。 信息快递:学生阅读三原色的概念。 归纳结论:、透亮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一样的色光。 、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 (留意:透亮体透过与其颜色一样色光

11、的试验中,光源本身的亮度和发出的光束与白光的接近程度,亮度越高,光色越接近于白光,效果越好;所用玻璃纸颜色要纯粹,条件允许时,最好采纳专业摄影滤色镜。) 4、活动3.3颜料的混合 首先请班上同学争论绘画的调色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完成颜料三原色的混合,得出结论;阅读信息快递;比照色光和颜料混合的区分,并学会用比照法讨论物理问题的方法。 5、关于“光具有能量“的教学 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插图,争论范例中光照耀产生的变化,使学生联想到光具有能量,并有能量转化的初步意识;阅读P78页信息库中关于太阳能的阅读材料。 (三)、小结:引导学生阅读P76页信息库1、2、3局部内容对本节内容进展小结。 (四)、课堂

12、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试验计明白白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向转变最大的是_色光。 2、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_和_。 3、色光的三原色是_ _颜料的三原色是_ 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一样“或“不同“) 4、透亮体的颜色是由_打算的,白色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上呈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色. 5、依据信息库中的色光混合原理图答复:如将红色光与青色光混合,会是什么光?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实践活动:P52 探究活动:P52 七、作业辅导和批改: 1、作业指导: 实践活动:建议学生绘制表格,列举各滤色镜的种类、作用,

13、拍摄效果等。 实践活动:提示学生人工造虹时,应使水雾细小,且背光观看。 2、批改:不要只注意结果的评价,也要注意学生进展活动时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的评价。 光的色散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3、了解光谱、红外线、紫外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 (2)引导学生观看自然现象,并使学生了解通过试验探究自然现象的根本方法。 难点: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试验。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光的色散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5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太阳光被分解成为单色光从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2、白

14、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小组争论】 1、在暗室里,让一束白光照耀到三棱镜上,并用白屏接住从三棱镜中射出的光,发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和紫,这说明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2、再把另一个一样的三棱镜按相反方向放在前一个三棱镜旁边,这时,就会发觉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 【教师点拨】 光的色散本质上是利用了各种色光在玻璃或在水等介质中折射程度不同的原理来分散各种色光的、因此小水珠使光形成彩虹、教材上水与平面镜使光色散都属同一道理、 【跟踪训练】 1、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

15、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2、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耀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学习指导二:光的三原色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颜色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小组争论】 1、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展演示、调整好三色盘的比例,旋转时就可看到三色盘呈现灰白色;调整三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局部,先使红色占绝大局部,以后渐渐增大绿色面积,旋转,发觉: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消失橙红、橙、黄和绿黄等几种颜色;调整三色盘,使其只露出绿

16、色和蓝色局部,开头让绿色占大局部,渐渐增加蓝色,旋转,发觉:混合光由绿变成蓝(消失靛、孔雀蓝、蓝等颜色)、调整三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蓝色光,开头让红色占大局部,渐渐增加蓝色,旋转,发觉:混合光会消失紫红、深紫等颜色、 2、使用放大镜观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发觉: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色光条合成的、 【教师点拨】 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 【跟踪训练】 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 A、红、绿、蓝B、红、黄、蓝 C、红、黄、绿D、黄、绿、蓝 学习指导三:光谱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87页内容及图2、6-1

17、,完成以下填空: 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挨次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小组争论】 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光谱;了解常见的光谱有哪些、 解:将不同颜色的光根据肯定的挨次排列起来,即为光谱、常见的光谱有:太阳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教师点拨】 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然后将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起来形成的光谱就是太阳光谱、 【跟踪训练】 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

18、光线,如图乙所示、假如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学习指导四:红外线、紫外线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86、87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红外线是光谱上红光以外的局部、紫外线是光谱上紫光以外的局部、 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填“多”或“少”)、 3、红外线还可以用来进展遥控电视、 4、适当的紫外线照耀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身体对钙的汲取、 5、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6、紫外线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7、过量的紫外线照耀对人体非常有害(填“有害”或“有益”)、 【小组争论】 1、在太阳光下用一个三棱

19、镜把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然后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色光中,可以发觉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太阳光向外辐射能量、 2、将一铁块放在炉火上加热一会儿,在铁块没有烧红之前,用镊子夹紧取出(留意安全),靠近温度计,可以发觉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铁块发出了一种不行见的光,向温度计辐射了能量、 3、把一支温度计放在色光中的红光之外,可以发觉温度计示数上升(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说明白红光之外有一种不行见光,它叫红外线、 4、我们用遥控器可以自如的遥控电视机,现在用手指堵住遥控器的前端一个发光体,发觉不能(填“能”或“不能”)对电视机

20、进展遥控了、这是由于遥控器靠发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对电视机进展遥控、 5、将验钞器的紫光灯翻开,把伍拾元或佰元的钞票放在紫光灯下,可以发觉钞票中有一些醒目的发出荧光的防伪标志,这是由于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6、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灯进展杀菌,这是由于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 【教师点拨】 1、红外线是不行见光,但它也是一种光,和其他的光线一样,在匀称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也会发生折射和散射、 2、全部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物体的温度越高,红外线的辐射越大;其次,物体在红外线的照耀下,温度也会快速上升、这就是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红外线的许多用途都是依据此

21、原理进展的、 3、医院里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呈现淡蓝色不是无色,是由于紫外线灯除了发出紫外线外,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因此,不能依据紫外线灯就认为紫外线是有颜色的、 4、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低温物体发出的光几乎没有紫外线、而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强、 【跟踪训练】 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B)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 光的色散的教案4 设计理念 本课力图表达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仆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课安排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具有学问浅、试验操作便利

22、的特点;结论易获得,相宜初中生探究。学生通过进展过程的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学问;从中获得胜利的愉悦。 教材分析 光学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学问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表达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学学问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彩色电视机;光学学问与颜料混合的学问相结合呈现出七彩的世界。本节教材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试验活动,让学生亲身观看、体验,获得最直接、最生动的试验事实资料,感悟试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

23、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学问,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看、试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育学生敬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熟悉,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通过制定试验方案,自选试验器材,设计试验表格,记录试验发觉,获得最生动的试验事实资料,总结和归纳规律性的学问,感悟试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体验探究的过程和胜利的愉悦。 教学预备 一、器材预备 盘子、平面镜

24、、水、放大镜、手电筒、各种颜色的透亮胶片、绘画颜料、调色盘、三棱镜、白纸 二、分组预备 二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见过“雨后彩虹“吗?谈谈你的“发觉“或提出你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的发觉或提出的问题(摘选)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 2彩虹为什么会消逝呢? 3画画的时候,也有许多颜色的颜料,可以用它来描绘“彩虹“,那么颜料和光有联系吗? 师:大家的发觉特别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彩虹“,你想到了哪些方法呢? 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讨与发觉 学生在这个环节,通过相互争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屏,可以观看到

25、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耀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看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看到短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看到彩虹。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展试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看到的现象。 2试验与发觉 通过试验,学生发觉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色光的挨次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种色光,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试验与发觉 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

26、观看彩色电视画面上的的各色光条,可以发觉,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此试验可以安排课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师:人们发觉,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与发觉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亮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前面,观看它们射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局部的颜色。 师:设计表格,并将你的发觉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红光绿光蓝光 红光红光 绿光绿光 蓝光蓝光 (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死记三原色光合成的结果,而应让学生在探究中去熟悉几种单色光合成的效果,在试验中获得感性熟悉。) 四、探究颜料的混合 师:颜料的混

27、合与色光的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学生:将手中的颜料按一样的比例在调色板上混合,并设计表格,记录发觉。 表(二) 品红黄色蓝色 品红品红 黄色黄色 蓝色蓝色 师:学习了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获呢?(在教学中,要留意调动那些对颜料了解比拟多的喜爱绘画的学生的积极性,发动他们为教学供应较多的背景材料,使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五、小结与拓展 学生刚接触到光学学问,兴趣和热忱都特别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去自制彩色陀螺试验。制作方法如下: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颜色要尽量浓一些并纯粹。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着槽口交叉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露出红、绿、蓝三个

28、扇形面积,陀螺质量要大些,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高速转动,分别拨动圆盘,调整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即转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以看到多种颜色。 让学生亲自去做一做,并记录下试验结果,作为相互沟通的素材。 光的色散的教案5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2知道什么是色散,了解什么是光谱。 3通过试验初步熟悉薄膜干预现象,了解其应用。 4知道光线通过棱镜时的光路,熟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 5知道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同一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 (二)过程与方法 经受不同物理过程中光的色散现象的探究过程,了解色散在生活中的应用。

29、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然界中的光现象虹霓的教学及色散现象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谜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1薄膜干预的成因,干预时的色散。 2棱镜对光线的作用,折射时的色散。 【教学难点】 薄膜干预的成因,干预时的色散。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理论分析,试验探究,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及投影装置,酒精灯一盏,金属圈一个,大烧杯一个,适量肥皂液(或洗衣粉液),少量食盐,牛顿环,凸透镜,三棱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双缝干预现象中,明暗条纹消失的位置有何规律? 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2n ,n=0、1、2时,消失明

30、纹;当=(2n+1) ,n=0、1、2时,消失暗纹。 师:干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之间有何定量关系? 生:x= 师:上节课我们利用上式测量了光的波长,并观看了各种色光的干预图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光的颜色和色散的学问。 (二)进展新课 1光的颜色 色散 师: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各种色光的干预图样,用红光做试验,条纹间距最大,用紫光做试验,条纹间距最小,光的颜色不同,条纹间距不同,又由于干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用白光照耀双缝时得到的干预图样是怎样的? 生:彩色的条文。 师:(投影白光的双缝干预条纹)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1、呢? (学生积极争论,气氛热闹,从争论中根本能把握了缘由) 生:不同色光波长不同,条纹宽度不同,红光条纹最宽;紫光条纹最窄,所以消失上面现象。 师:解释得好。白光干预图样也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在发生干预时白光被分解了。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师: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根据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成彩色光带,就是光谱。 投影课本61页表1和太阳的光谱。 师:在各种色光中,波长最长的是什么光?波长最短的是什么光? 生:波长最长的是红光,波长最短的是紫光。 师:频率最小的是什么光?频率最大的是什么光? 生:频率最小的是红光,频率最大的是紫光。 师:除双缝干

32、预试验外,还有一种干预现象能够观看到光的色散。这就是薄膜干预。 2薄膜干预中的色散 教师演示:点燃酒精灯,在火焰中洒些氯化钠,使火焰发生黄光.把圆环竖直地插入肥皂溶液中,渐渐向上提起形成薄膜,竖直放好,将大烧杯罩住圆环,减小蒸发,以延长演示时间,便于全体观看。将酒精灯移到膜前,调整好位置,在酒精灯同侧观看到肥皂膜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干预条纹。 师: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请大家思索下面几个问题: 投影图2012及以下问题 肥皂膜有几个面可以反射灯焰的光? 这些面反射回来的光有没有路程差,如有,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反射光是不是相干光? 生1:膜前后两外表均可反射光。 生2:由于肥皂膜厚度不同,所以不同

33、位置处的反射光路程差不同,有的地方可能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有的地方可能是半波长的偶数倍。 生3:两外表的反射光线来源于同一光线,振动状况肯定一样,是相干光。 师:三位同学答复得特别好,大家能弄清薄膜干预的缘由吗? 生:能。 师:好,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与课本61页最终一段的分析比拟一下。 (学生阅读、理解。教师预备演示牛顿环试验)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我再加一个试验,嘉奖大家。 (演示牛顿环试验,直接投影在白色墙上,墙上消失了牛顿环反射光干预形成的一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将屏移到环的另一侧,这里可将装置调整,同样可以观看到与反射干预条纹互补的一组同心明暗相间的圆环) 师: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抽时间自己来

34、试验,深入讨论它,同学们也能给我找点例子吗? (学生争论,思索) 生:水面上的油膜似乎也能反射光线,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师:好,同学们课后去仔细观看一下,看来干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是见过的,我们真是“视而不见”,“相逢未必曾相识”,生活中有很多现象,看似很一般寻常,却经常蕴含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同学们要多观看、多思索、多探究。 师:课本62页给大家介绍了一个干预现象在技术上的应用实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学生阅读62页“科学闲逛”用等倾法检查平坦度。并思索文后的问题。投影下列图引导学生分析 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我们所把握的学问根底上进展更进一步的探究。我这里为大家供应两个课题,大家可以到图书馆或

35、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确立课题进展讨论。 (1)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大多是淡紫色的,为什么? (2)全息照相是怎么回事? 3折射时的色散 教师出示若干个棱镜(大约十几个)给学生传着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棱镜。 (讲解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a在黑板上画出棱镜的截面如图,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光线从空气入射到AC面时的折射光和从棱镜进入空气时在AB面上的折射状况。 b用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做光源,试验演示验证一下同学画的对不对。 c归纳结论光在棱镜的两个侧面发生折射时,每次折射都使光线向棱镜的底面偏折。 d让学生猜测出入射光的偏折程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与折射率有关。 e入射光方向不变,若折射率

36、比原来大,再让一位学生画出此时间线的两次偏折状况。得出折射率越大,偏折越大的结论。 师:刚刚我们是用红光做的试验。假如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你能想象出将是什么样的吗? 生1:还是白色。(其他学生迟疑) 师:猜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由于刚刚红光折射后出来时还是红光嘛。但还是让我们用试验来验证一下,这样心里才踏实对不对? (1)试验演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2)再让学生用发给他们的棱镜对着太阳光转动。可在教室墙壁上看到艳丽的彩色光带。 师:通过棱镜后,偏折程度最小的是什么光? 生:红光。 师:偏折程度最大的是什么光? 生:紫光。 师:试验说明白什么道理? 生:同种介质对波长不同的光,折射率不同

37、。波长越小,折射率越大。 师:大家还记得折射率与波速的关系吗? 生: 师:从公式 能够得出结论:在同一种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越慢。 (三)课堂总结、点评 今日我们学习了光的颜色和光的色散。观看了薄膜干预中的色散和光通过棱镜折射时的色散。同种介质对波长不同的光,折射率不同。波长越小,折射率越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不同,波长越短,波速越慢。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光的熟悉。 (四)课余作业 完成P64“问题与练习”的题目。 附:课后训练 1以下属于薄膜干预现象的是 ( ) A雨后漂亮的彩虹 B阳光下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 C阳光下水面上油膜的彩色条纹

38、 D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得到的彩色条纹 答案:BC 2如下图是用干预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外表是否平坦的装置,检查中所观看到的干预条纹是由以下哪两个外表的反射光叠加而成的 ( ) Aa的上外表,b的下外表 Ba的上外表,b的上外表 Ca的下外表,b的上外表 Da的下外表,b的下外表 答案:C 3如下图,一束白光从左侧射入肥皂薄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从右侧向左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B从左侧向右看,可看到彩色条纹 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 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答案:BC 5图中表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答案:D 6在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的现象中,以下说法正确

39、的选项是 ( ) A红光的偏折角最大 B白光为复色光,不同色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一样 C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由于紫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最大 D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其他色光小 答案:C 7如下图,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相距为d,斜射到玻璃砖上,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面射出时 ( ) A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可能大于d B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可能小于d C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距离可能为零 D两条出射光线将不再平行 答案:ABC 8如下图,两束单色光a、b自空气射向玻璃,经折射后形成复合光束c,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 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

40、速度比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大 D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答案:D 9用白光做杨氏双缝干预试验,在屏上呈现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其中 A正中心的亮纹是白色的 B离中心亮纹最近的一条彩色条纹是红色的 C离中心亮纹最近的一条彩色条纹是紫色的 D中心亮纹是红色的 解析:由于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合成的,而每种光经过双缝干预后在中心都是亮条纹,这些条纹又重合在一起,复合成白光,故A对D错。由于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红光最大,紫光最小,红光形成的条纹间距最大,紫光形成的条纹间距最小,故B错C对。 答案:AC 光的色散的教案6 一、学问与技能 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

41、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亮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他的色光打算的,不透亮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打算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看、试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喜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2、难点:色光的混合。 四、教学预备 多媒体资料,学生光源,三棱镜,红玻璃片,蓝玻璃片 五、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试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试验说明透亮体和不透亮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状况这些学问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常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好玩味的学问 六、教法思索 本节介绍的学问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常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试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现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纳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纳试验教学与争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