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3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59273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材解读书戴嵩画牛选自统编教材六上第21课,由伯牙绝弦和 书戴嵩画牛两篇文言文所组成。本单元主题是“艺术”,单元语 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除了文 言文两则之外,还有月光曲京剧趣谈。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文章围绕唐朝画家戴 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 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首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 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素养中,第二条就是“

2、思维的发展与提 升”。相应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中也多次提到“思 维能力培养”,特别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里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 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 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次,本课的教学设计,还考虑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古诗文的 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 和情感。最后,本课的教学设计,还建立在对具体学情的把握上。六年级 学生已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有了初步了解,会借助注释来学习文言文。杜处牛牧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3篇】一、背诗导入,简介“题跋”1 .(出示苏轼像)认

3、识他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我们学过他 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起背一遍。(齐背)2 .大文学家苏轼不仅写过大量的诗词和文章,还写过一类体裁: 题跋,就是写在书画前后的文字。3 .(师写课题,生读)老师发现你们在读“书”字的后面停顿 了一下,“书”是什么意思?(书写、记录)这个课题又是什么意思?(为戴嵩的斗牛图写的文字)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 .这也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看看插图,自学。2 .对照注音,试着读一读,争取做到字音读准,停顿得当。多音字正音:处(chCi)、好(h a o)数(shCi)、曝(p u )0 “曝”是本课的生字,我们来写一写,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字音读准确了,能

4、做到停顿得当吗?听老师读,并用“/ ”标出 停顿的地方。现在谁来试一试?(指生读,相机评价,齐读)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文章读通顺了,文章的大概意思你了解吗?你怎么知道的?(借 助注释)请同学们读一读学习要求。1 .对照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在不能理解的字词上做记号;小 组派一位代表提出疑问,其他小组尝试解决。2 .两个“轴”字意思一样吗?(出示词典中的解释)我们遇到 不懂的字,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理解字义。我们还 可以结合书上插图理解文意呢!“奴”和“婢”是什么意思?你们猜一猜。(农奴和年轻女仆)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通过“耕、织”两个字)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文中的两个“之”

5、字是什么意思,你怎么 猜到的? “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它一般代表出现过的人物或事 情。“也、矣”是什么意思?它们是助词,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助词 “乎、者”,这些虚词,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啊”“嘛3 .现在请你根据注释,结合刚才学到的方法,和同桌讲讲这个 小故事。四、趣读课文,感知形象1 .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土和小牧童有着不同的表现,请 你分别用一个字形容。(板书:爱、笑)2 .哪里可以看出杜处土喜爱斗牛图?杜处土会把这幅斗 牛图带到什么场合呢?见他的文友时,他会怎样夸赞这幅画呢?(生 答略)同学们的想象都很合理,(板书:合理想象)拥有这样一幅栩 栩如生的画作,杜处土多开心啊!谁来读一读

6、,读出杜处土的喜爱之 情。(指名读,齐读)3 .杜处土如此珍爱这幅画,而牧童看见了却“拊掌大笑”,“拊掌大笑”是怎样的笑?为什么笑?(因为发现了错误)发现了这么大的一个错处,牧童一定会怎么想?牧童认为这幅图 画错了,所以“此画斗牛也”虽是一个陈述句,却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范读,指生读,齐读)4 .对于牧童的话,杜处士有什么反应呢?(笑而然之)这是什 么意思?5 .那就是说,戴嵩画错了?(没错)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 释)是的,两种情形都有。(出示斗牛U两幅)你更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掉尾而斗”可以体现力量和艺术)看,这是红牛饮料的 商标,两头牛翘起尾巴,让人感觉很有力量,这也是对艺术的

7、考虑。其实牛相斗时尾巴的两种情形戴嵩都画过,有一轴被清朝的乾隆 皇帝所得,他在画上先后做了两次题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来 看看。戴嵩的画皇帝都珍藏,你想认识他吗?(指生读资料)小牧童认为牛相斗时应该“尾搐入两股间”,这是来源于他生活 中的细致观察,而戴嵩画“掉尾而斗”也是细致观察的,但他作画时 更多是对艺术的思考。6 .再读“笑而然之”,你读出了怎样的杜处士?(懂艺术)他对 牧童的质疑没有反驳,体现出他很宽厚。7 .经过这件事,你们猜,杜处士还会随身携带斗牛图吗? (会)因为他懂艺术,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他是真的喜好书画作品。五、再读故事,总结真理1 .苏轼最后发出了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8、”的感慨,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奴”和“婢”都是当时社会地位低的人,但耕作就要请教农奴, 织布就要请教年轻女仆。专业的问题就要向专业的人士请教。2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则题跋,懂得了一个道理。(出示:一事一 理)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今语有云,“放牛当问(牧 童),画牛当问(戴嵩)不可改也。本课课后习题中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基于以上教学理念,结合具体学情和课后习题,本课设计了三个 主要教学环节:先是通过预学反馈、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读通课文。 然后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理解故 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艺术之美。最后又利用“课后注释”中的矛盾

9、 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思辨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升思 辨能力。根据以上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分别为:一是否能 读准读通课文;二是否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清楚地讲述这个故事, 体会到艺术之美;三是通过思辨的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展现出 来,思维力是否得到了提升。三、教学目标1 .通过预学反馈,纠正“处”“数”等四个多字音的读音,会写 “轴”等四个生字,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通过抓关键词“爱”和“笑”,展开联想,欣赏艺术之美,同 时能借助注释读懂故事内容,感受处士和牧童对画的不同态度,能用 自己的话清楚讲述故事。3 .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利用“

10、课后注释”中的矛盾点,以 小组合作等形式对“不可改也”进行思辨,通过个性化、多元化的理 解提升思辨能力。四、教学反思本课是第三学段的一篇文言文,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上不仅需要符合单元语文要素、学情,还要符合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设计 了三个环节:(一)预学反馈,读准读通,感受“文言之美”(二)抓关键词,展开联想,讲述“故事内容”(三)合作学习,展开思辨,提升“思维能力”其中第一环节,预学反馈,主要是针对字音学习的,对于其中四 个多音字的读音,进行了反馈和指导,然后指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 础上,读出节奏。基本步骤如下:1 .预学反馈,读准多音字预习单反馈:(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11、2 2) 一日曝书画通过预学反馈的方法,发现四个难读的多音字。然后利用比较判 断等方法,在纠正读音的同时,理解“处士”“百教”“曝书画”的意 思。2 .借助注音,读准读通借助拼音自由读读这个故事,试着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然后去掉 注音,小组轮读检查,字音是否读准。3 .合作读文,读出节奏(1)师生合作,读出节奏师生合作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关注停顿,尝试读出节奏。(2)男女分读,角色感受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第二环节抓关键词展开联想,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故事 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体会艺术之美,基本 步骤如下:1 .自读感悟,框架梳理这个故事中的

12、两个人物,分别是:杜处士和牧童。故事中还提到 了一幅图,叫斗牛图。然后请学生再读课文,借助注释,自己试 着说一说故事的大意。学生边说,边通过梳理关键词“爱”“笑”“不 可改也”等,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2 .抓关键词,展开想象(1)抓关键词,感受“尤所爱”(2)展开想象,感受“艺术之美”3 .抓关键词,感受两处“笑”(1)牧童“拊掌大笑”(2)处士 “笑而然之”在理解牧童语言的基础上,理解处士的“笑而然之”,并从“笑” 这个字中,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处士。4 .理解观点,讲述故事(1)联系生活,理解观点(2)带着理解,再读全文(3)借助支架,讲述故事学生借助板书,有滋有味地和同桌,讲讲这个

13、故事。出示评价要求:讲完整,不遗漏情节;讲清楚,表达有顺序;讲生动,想象要合理。找一生讲故事,评价。再找一生讲故事,评价。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感觉自己引导的痕迹过多,可以放手让学 生进行自学讨论,可能这样会更好,学生也会学到更多。第三个环节就是思辨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希望能够让学生在理 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对“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个道理的 理解,基本步3聚如下:1 .小组思辨,“不可改也”根据课后注释中的矛盾点,提出问题,进行思辨:苏轼的观点是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是否不可更改?学生根据资料 袋,联系自己的生活,在“不可改也”上加上标点,表达出自己的观 点。2 .交流汇报

14、,思维碰撞观点一:同意苏轼的观点,认为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是不 可更改的。标点:不可改也!理由:如果要治病当然要去请教这方面的医生, 所以我认为这个道理是对的。观点二:不同意苏轼的观点,认为这个道理是可以改变的。标点:不,可改也!理由:从课后注释中,我们知道牧童是说错 了,牧童算是有经验的,但是他也有错误的时候,所以有经验的人说 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观点三:觉得这个道理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情况。标点:不可改也?这个道理要分不同的情况,有时候专业人士说 的是对的,是可以请教的,也有时候专业人士也不一定对。所以,我 们不仅要请教别人,还要学会自己去观察和思考。3 .引用诗句,总结评价这个思辨

15、的环节,我觉得“点”还可以的,但是可以再放开一点, 讨论以后,学生展示思辨的时候,可以碰撞再激烈一点,让更多的学 生参与进来,能够通过观点的碰撞,有更多思维的火花。对于我来说, 这节课比较难把握的是,如何将语文人文性的东西和相对理性的思维 学习融合地更好,展开地更充分,既能把握好语文要素,又能提升学 生的思维含量。今后还会在这些方面多多努力钻研。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北 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叙述了一位杜处土,喜爱书画, 他最珍爱的一幅是戴嵩画的牛,经常随身带着。一天,他摊开了书画 晒太阳,一个

16、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这幅画上的牛尾巴画 错了,听牧童说完,杜处土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这篇文章通过这 样的一件事情,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深 深的启示,这是一篇非常适合高年级孩子阅读的文言文。教学目标1 .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写好“曝”一个生字。2 .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 故事。3 .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教学重点1 .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2 .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通读知文意1 .出

17、示几幅斗牛图,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注音和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 意多音字的读音。3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强调“数”的读音和意思。齐读第一句,注意读准三个多音字。4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正音。强调“曝”的读音和意思。5 .齐读课文。6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要求:用“? ”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共同探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和“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两句的意思。7 .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二、趣读入情境1 .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主要人物?自由读课文,要求:用“”画出写杜处上的句子,

18、用“”画 出写牧童的句子,再圈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2 .指名说描写杜处土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说说他是怎样对待斗牛图 的。指导读出“尤所爱”的感觉。3 .杜处士 “尤所爱”表现在哪?想象他可能什么时候带着?尝试表演读出杜处士对牛图“尤所爱”。师范读,生齐读。4 .指名说描写牧童的句子,并用一个词说说他的表现。5 .指导读好牧童说的话。6 .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演一演,边读边表现出牧童 的神态和动作。先自由练讲,再指名尝试。7 .师生配合读。8 .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土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说一 说杜处士的表现和话语。9 .同样是笑,牧童是“拊掌大笑”,处士是“笑

19、而然之”,这两处“笑”能不能换一换?说说你的理由。关注文章内容。关注人物身份。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精妙。三、想象讲故事1 .用自己的话讲讲“他们”的故事。讲故事要求:(1)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2)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先自己练讲,再流利完整地 讲一遍给同桌听。(3)如果你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加入合理的 想象,相信你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2 .指名讲故事,交流评价。3 .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句古语,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齐读后试补充填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o()当问()。4 .小结并再读全文。四、课后拓展转换角色,分别以牧童、杜处士和苏轼的口吻说说“我”的故事。板书设计书戴嵩画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